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致心动过速1 例

2022-11-24 23:21王菲菲孙艺铭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9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椎体注射液

王菲菲,孙艺铭

(威海市中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患者,女,66 岁,因背部疼痛不适13 d,活动受限,休养后疼痛未见明显好转,于2021年11月22日就诊于我院骨科门诊,行核磁共振检查示“胸9(T9)椎体压缩骨折”,由骨科门诊以“胸9椎体压缩性骨折”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阑尾炎病史,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6.0 ℃,脉搏78 次/min,呼吸18 次/min,血压153/96mmHg(1 mmHg≈0.133 kPa)。脊柱生理弯曲正常,胸背部活动明显受限,T9棘突及椎旁压叩痛明显,无下肢放射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98×109/L,红细胞4.05×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8.9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3%,C反应蛋白11.32 mg/L。辅助检查:胸腰段核磁示T9椎体压缩骨折。入院诊断:T9椎体压缩性骨折。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于2021年11月24日13:50经局麻下行椎体成形术,手术顺利,术后心率74 次/min,血压150/80 mmHg,术后于当日15:02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每日1 次,静脉滴注,止痛治疗。患者自诉第一次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约30 min,感觉心慌、心跳加速,未告知医生,自行口服速效救心丸10粒,约2 h后症状缓解。11月25日10:16再次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每日1 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约1 h,患者再次出现心慌、心跳加速症状。查体:体温36.2 ℃,脉搏106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141/76 mmHg,考虑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停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并给予吸氧,2 h后患者症状缓解,无明显心悸、胸闷、气促症状。

讨 论

该患者既往未应用过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连续两次使用该药后出现相同症状,停药处理后不适症状迅速好转,且停药后未再出现不适症状。参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判定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患者出现心动过速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为“肯定”[1]。氟比洛芬酯是氟比洛芬的前体药物,其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进入体内在血液中被羧基酯酶迅速水解为氟比洛芬,选择性地聚集在创伤部位,被前列腺素合成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摄取,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具有靶向镇痛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2]。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部位疼痛、恶心、呕吐,偶见腹泻、头痛、发热、血压上升、心悸、瘙痒等[3]。检索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截止2021年12月收录的文献,仅发现2 篇文献中因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发生心动过速等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4-5]。

氟比洛芬酯属于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虽然化学结构不同,但是不良反应类似,目前认为非甾体抗炎药诱发心血管病不良反应的机制是多方面的。第一,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COX-2),导致前列环素2(PGI2)的合成减少,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和平滑肌增殖,促进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风险[6]。第二,有研究显示[7],COX-2是一种心脏保护蛋白,COX-2的上调在缺血期预处理(PC)晚期的心脏保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抑制COX-2能够完全阻断PC晚期的心脏保护作用。第三,通过抑制COX-2,引起肾髓质血流量降低,通过尿液排钠减少,导致液体潴留和血压升高,从而引发心血管事件[6,8]。

鉴于氟比洛芬酯可引起心动过速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把握安全合理的用药原则,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有心血管事件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权衡利弊,并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加强患者监护,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椎体注射液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左侧旁观者旁道一例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