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意蕴及路径研究

2022-11-25 22:22张学军何亚丽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中华思政

张学军,何亚丽

新时代高校体育改革及体育课程始终立足于“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全面贯彻“三全育人”中始终遵循学校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掘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提高体育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及价值。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设提出具体的要求,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思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高校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

中华体育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人本主义及公平竞争主义[1]等意识形态集中的体现,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挑战极限的英雄主义精神”[2]等特有的表现形式,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健康快乐、拼搏自强、公平竞争和团结协作”[3]等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主要资源。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标准和思维模式,是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中,不仅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对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发展、培育及实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增进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发展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学生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公平竞赛、团队合作等的正能量。

1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 有助于引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是将思想政治有机的融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其主要目标是提高体育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指引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及“中国体育梦”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体育精神不仅“内隐于运动主体的实践行为之中,而且是运动主体的内在驱动器并规范着运动主体的实践行为”[4],更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主要资源,体育课程思政中所主导的人本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赛精神、团队精神、自强不息精神、超越自我精神等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延续和表现。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是高校是培育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现实载体,另一方面是增进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发展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学生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公平竞赛、团队合作等的正能量。因此,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能够确保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沿正确方向前行,引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

1.2 有助于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广泛,在对内容的挖掘整理及课程化处理过程中必须要有目的和策略。中华体育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精神,是体育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融合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以人文关怀为基础,以爱国奉献为核心,以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公平竞争、宽容进取为载体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模式。中华体育精神的人文关怀是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基石,不论是从近代中华民族以体育为方式的“强国强种”,民族独立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锻炼身体、抵御外敌”,还是新时代全民健身运动的提升、体育强国的持续推动和“体育强国梦”的发展,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华体育精神的人文关怀。爱国奉献是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是通过体育形式来维护和提升国家形象的具体表现,从“一个人的奥运”到“中华女排精神”,从“奥运三问”到2022年冬奥会如期的举办,都体现了中华体育精神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荣誉与梦想的爱国情怀。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公平竞赛及宽容进取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现实载体,也是体育精神所具备的价值品质,纵观中华民族体育发展史,是一部彰显敢于担当、不畏牺牲,不怕挫折、勇于拼搏、敢于胜利,乐观开朗、超越自我的奋进史,并在历年的长河中形成求实创新、遵守规则、协同共进等的禀性。因此,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但丰富大学体育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提升了大学体育的价值和功效”[5]。

1.3 有助于提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

中华体育精神深植于中华精神发展过程的土壤之中,凝结着中华民族在体育演变、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集体经验,并上升到一种“自觉意识和理性高度[6]”,从而又影响着我国体育发展的思维模式及价值取向。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大量的中华体育精神案例或素材作为持续推进的支撑和动力。中华体育精神所展示出的健康快乐、拼搏自强、公平竞争和团结协作等方面的特质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向及价值是一脉相承的,以体育课程为载体,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人本主义、公平竞争主义等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独特的环境条件。体育课程通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独特的意志品质,不仅能让学生能够在赛场上体验敢于担当、不畏牺牲,不怕挫折、勇于拼搏、敢于胜利,乐观开朗、超越自我等中华体育精神的精髓,而且将中华体育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品质拓展到人生的拼搏与奋斗之中。中华体育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可以持续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和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

1.4 有助于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

“中华体育精神是体育从业者优秀意志品质的集中体现和表达,是体育行业的行为规范及价值标准”[7],也是我国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精髓。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肩负着弘扬和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历史使命,而中华体育精神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布局。根据教育部印发各学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中华体育精神作为必修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融入到各学段体育课程教学中。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体育类课程思政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的要求。但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体育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的格局尚未得到全面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理念上未能正确认识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内在之间的关系;二是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未能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之的关系;三是在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方式上未能处理好体育课程评价与思政评价之间的关系。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体育课程思政合理的布局,解决体育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能够使高校体育课程“回归初心、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梦想[8]”,持续推进和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发展。

2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时代意蕴

2.1 构筑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理论基础的需求

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内容的优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师对课程思政素材精准把握的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理论是指导体育课程思政实践及构筑体育课程思政全面建设的基础,是推动体育课程思政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夯实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的理论基础,才能形成完整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终极目标,“三全育人”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具体表现形式,而理论需求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实依据。中华体育精神是引领新时代我国体育改革和发展的路线图,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精神支柱,学校体育是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的主阵地,体育课程思政是发扬和推动中华体育精神发展的主战场。中华体育精神博大精深,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其理论来源丰富,理论基础雄厚,是构筑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理论的主要渠道,是高校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理论依据和主要手段。基于此,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不仅完善和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还有助于树立树牢高校体育课程正确育人理念,引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9];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互为促进,彰显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独特优势。

2.2 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结构的需求

推动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需要精准设计和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明晰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整体的系统性、内在结构的协调性、高度的契合性是保证体育课程思政发挥效应的机制。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规范设计欠佳,一是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及思政元素发掘不够深入和系统,各学段思政内容重叠问题突出,二是专注知识传授思政内容较多,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较少,缺乏价值引领及知行合一;三是教学方法单一,思政内容融入碎片化问题突出,未能突显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优势。

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思,需要完整的结构体系来支持和保障[10]。从体育课程思政整体分析,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包含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等组织,各组织之间彼此串通,相互衔接。中华体育精神涵盖了个人—社会—国家,暗含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国家担当三个层面的贯通[11],具有较强的逻辑组织性,对优化和完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从课程观念分析,中华体育精神是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的结晶,是指导和优化体育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价值观引导、能力培养的内在表现形式;从课程目标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是引领高校培养人的价值走向[12],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13]”,把体育提升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复兴的高度。中华体育精神是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深度融合,是体育精神的灵魂,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和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和“蓄水池”;从课程内容分析,中华体育精神所呈现出的人文情怀、爱国奉献、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公平竞赛及宽容进取等内容丰富,意义重大;从课程结构分析,中华体育精神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内在结构相互连接,相互影响;从课程活动方式分析,中华体育精神都能融入到体育课程的知识传授、运动技能的指导、价值观的引领等领域。在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进行中,通过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价值等分析,凸显中华体育精神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明确体育课程思政体系与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目标指向相吻合,从而引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

2.3 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的需求

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充分彰显大量的思政元素,达到价值引领及课程育人的协调发展,因此,充分发掘思政元素,储备丰富的思政资源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开设时间来看,高校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开设时间最长的课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四学期共144课时,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项课程。因此,在持续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展中,不仅彰显体育内在独特的思想价值,而且还要充分发掘体育外在的思政元素,扩大体育课程思政的元素。从体育课程开设内容来看,涉及健康知识、其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技能,内容面宽量大,需要储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思政元素。从体育课程体系来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复杂,涉及学科门类较多,开展体育课程思政难度较大,必须有丰富优质的思政元素支撑体育课程思政;从体育课程授课对像分析,高校体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需求多元化,需要思政元素的增量储备。中华育精神所孕育出的思政元素,能够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不断注入能量。

中华体育精神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为四个维度。一是思想哲学资源。中华体育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土壤中,其来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二是教育资源。中华体育精神所展现出的先进事迹、英雄人物、体育竞赛等丰富了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所体现出的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充实了体育课程思政法治教育、道德教育资源[14]。三是健康资源。中华体育精神所体现出的人本主义、英雄主义等都强调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态度,和学校体育目标一致。四是文化资源,中国体育精神是我国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其来源、价值体现都蕴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元素。

3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路径

3.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中华体育精神内化为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

价值问题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15],是引领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和原动力[16]。课程思政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为谁培养的历史重大使命,其最终要落实在全体学生身上,在政治方向、价值观和方法论指领下,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基于此,体育课程思政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导向,并将终极目标全面落实到学生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身体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科学合理的选取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相衔接的中华体育精神素材,并内化为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

从体育知识教学层面来看,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取中华体育的内涵、价值选择、主要内容、思想来源等元素,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活力与能力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的深度和广度。从传授运动技能过程层面来看,根据不同运动项目调配能够与运动项目相匹配的中华体育精神元素,如在排球运动教学过程,通过中华女排精神讲解,让学生感悟“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17]”的爱国情怀及高尚的情操;在武术教学过程,将中华体育精神呈现出的“重义尚德、内外兼修、自强不息、和诣内敛”等元素融入到武术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的国际视野,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及文化传承等[18]。从身体锻炼层面来看,通过中华体育精神对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的价值,能够让学生清楚地明晰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更是社会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从而激发学生“自强不息、不惧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团结协作、爱国奉献,德艺双修、苦练技艺[19]”。

3.2 以人才培养为契机,把中华体育精神贯通于体育课程思政全过程

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他们的体质健康关乎着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未来。习近平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兴则国兴,体育强则国强[20]。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指导下,肩负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任务,是高校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重要手段。由于高校学科门类、专业建设复杂,不同专业学生体育需求存在差异,体育课程思政应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其建设及思政元素的选择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主体需求,把中华体育精神贯通于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打通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求,把中华体育精神所独特的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把中华体育精神所彰显的全面教育落到实处,

中华体育精神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具有可构建性、独特的形成机制及表现形式[21],是引导高校学生爱国、团结、拼搏、乐观、健康等积极心态的助推器,因为理想、本领和担当是建立在健康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基础之上。基于此,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到体育课程思政中,一是以人才培养方向要求为根本,通过中华体育精神的讲解与感悟,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立志肩负“体育兴则国兴,体育强则国强”的时代重任;二是以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导向,通过知识传授,体育能力培养、体育价值塑造等多元路径,在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方式,拓展体育锻炼空间,培养体育兴趣等基础上提升“三全育人”的深度和广度;三是以人才培养改革要求为动机,创新性的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四是以人才培养社会要求为基准,通过中华体育精神素材的影响,让学生形成健康、快乐、阳光的心理态度,促进学生健康的全面发展。

3.3 以教学内容为抓手,把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为体育课程思政的优质资源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而课程内容则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发展考量,其建设和发展过程本身是对体育课程的优化和改革,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及顽强拼搏精神,最终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价值功能。中华体育精神不仅涵盖了体育精神的全部,而且融合了中华民族精神精髓,其内容丰富,是体育课程思政开发的主要素材,是以体育智,以体育人素材的“活水源头”。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多,开设时间长,不同内容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面宽范广,涉及教学、训练、竞赛赛及体育活动等,充分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对此,体育课程思政要以课程内容为抓手,根据不同内容特质,调配不同素材的中华体育精神,在体育知识讲解、运动技能学习、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过程中,使其中华体育精神成为体育课程思政的优质资源。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程内容时,一是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征,凝练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中华体育精神元素,摈弃广告式的“植入”理念[22],做好“匹配”,避免生搬硬套或,例如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教学、训练、竞赛过程,很自然的把中华体育精神融合入到内容中,不仅推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知行合一、钢健有为,自强不息;二是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把中华体育精神系统性的融入课程内容中,使中华体育精神各元素逻辑清晰、系统连贯、重点突出,避免“蜻蜓点水”和“连续重复”的现象,如在设计体育课程思政时,根据不同年级教学内容尽可能考虑中华体育精神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三是以体育运动实践内容为纽带,把中华体育精神外化为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优质资源。体育运动实践是体育课程的主要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学生不仅承受着运动负荷带来的压力,而且还承受着心理的挑战,通过课前讲解中华体育英雄人物故事等,可以激励学生挑战自我,不惧艰险,顽强拼搏等精神品质。

4 结语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体育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动高校学校体育全面改革和发展的灵魂,更是体育课程思的主要优质资源。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需求,是培育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现实载体。有助于构筑体育思政课程的理论基础、优化体育课程思政结构体系、丰富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学生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公平竞赛、团队合作等的正能量,提升体育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深度和广度。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中华体育精神内化为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引导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要以人材培养为契机,把中华体育精神贯通于体育课程思全过程,打通各专业、各学科的壁垒,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要以教学内容为抓手,把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为体育课程思政的优质资源,推动体育课程思高质量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中华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