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中小学项目式学习探索

2022-11-25 22:51尹玉刚
新课程 2022年27期
关键词:驱动互联网+活动

尹玉刚

(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望重中学,山东 滕州)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方式,在广泛被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后,也被看作一种教学模式。从很多通过项目式学习模式而取得较好成绩的学校来看,对项目进行有效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效果。目前“互联网+”模式下进行的项目式学习有着以下四个阶段,分别是启动项目、设计驱动性问题、开发和完善回答驱动性问题的产品、驱动性问题回答产品的展示。不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互联网+”模式下所进行的项目式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教育者在应用该教学模式时加强重视。

一、“互联网+”模式下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的相关概述

(一)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项目式学习简单说是以学生为中心对执行项目进行有效设计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可以充分完成对项目构思的选择、设计和提出,再通过一定的调查研究找出问题解决的多种方式,是学生综合利用多学科学习成果进行的活动性教育实践形态。项目式学习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在围绕一个项目主题下,可以实现教学走出课堂、迈向社会和踏入科学,在不断地探索和创造中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精神,同时对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增强也有着积极作用。

(二)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的背景

中小学生通过积极学习打好未来成长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改变,并体现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新时代的人才有着较高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人才需求背景中,教师需要及时利用项目式学习活动来促进中小学生的成长。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下,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不仅有着充足的教学经验和能力,还要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将“互联网+”模式融合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对中小学生成长帮助的效果。

(三)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的特征

第一,项目式学习的问题性。从本质上讲,项目式学习也就是驱动性问题的解决过程,驱动性问题有着组织和激发学习活动的作用,为此,需要保证驱动性问题的问题性。问题的设计不仅需要基于课程标准,反映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还需要有提高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和核心素养提高的能力。

第二,项目式学习的合作性。在活动开展阶段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要加强合作,重点针对问题的提出、目标的设计和活动的设计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并且在活动实施阶段需要学生之间加强合作,集中对项目的驱动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三,项目式学习的探究性。在进行“互联网+”模式下的项目式学习时,要求学生对真实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学生在通过互联网完成对所需材料的搜集工作后,要对项目方案进行充分探究,在不断验证假设和猜想的过程中,取得结论并获得对问题中知识的理解。

第四,项目式学习的真实性。所有的探究问题都要力求真实性,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再辅以真实的生活情景,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和生产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学科知识,并将知识利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第五,项目式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在当前所进行的项目式学习中,最终的学习成果会涉及一份报告、一个产品或者实际的设计和发展过程,教师通过对这些项目成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在项目式学习模式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检测出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的意义

在中小学的教学中使用项目式学习模式有着重要价值,能够有效整合学科的教材内容,针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提出具体、有效的问题,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和探究感,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教育方面便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核心素养也成为全球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我国针对核心素养不断进行着一些改革,当前在中小学中利用“互联网+”模式下的项目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通过“互联网+”模式下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中的专注度。(2)通过“互联网+”模式下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动手实践、积极思考的能力。(3)通过“互联网+”模式下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界限,培养其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4)通过“互联网+”模式下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搜集资料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通过“互联网+”模式下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在驱动性问题解决中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精神。

二、“互联网+”模式下中小学项目式学习的问题

(一)驱动性问题未有效设计

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项目式学习时,有效的问题可以提高项目学习的效果。驱动性问题可来自多个方面,既可以是新课程标准中针对核心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又可以是课堂学习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聚焦社会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而设计问题。驱动性问题的评判标准有以下几点,具体包括没有标准答案、话题内容开放、问题选题跟社会相关联和驱动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等。不过从当前“互联网+”模式下进行的项目式学习情况看,大部分中小学在尝试应用项目式学习时,未对驱动性问题进行良好设计,导致学习中所探索的问题比较狭隘和封闭,而且问题答案普遍统一和固定,学生在拓展和探索空间上受到严重限制,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的问题答案趋同,无法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模式下项目式学习的效果。

(二)项目式学习中过于重视实践活动

在“互联网+”模式下开展项目式学习时,大多数教师过于重视实践活动,而轻视学生的理论学习,常常在项目式学习中缺乏对内涵的掌握,无法发挥出项目式学习真正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项目式学习容易与实践活动混淆,大部分教师在不理解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下,便将实践活动贯穿在项目式学习中。活动虽然是项目式学习中的关机要素与环节,且在需要实践活动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但是在过于重视教学成果的情况下,便会注重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作品,从而使教师将实践活动当作项目式学习中的主要工作,甚至完全代替学生在驱动性问题中的探究过程和学习过程,严重降低了项目式学习的开展价值。

(三)项目式学习中材料搜集能力不强

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项目式学习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材料和探究问题的搜索,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资料搜集的工作,促进项目式学习的开展。不过在实际项目式学习开展中,部分学生未能充分了解项目式学习的要求,所以不能针对问题搜集资料,最终在材料不足的影响下,降低整体的项目式学习开展效果。同时,个别地区教育资源有限,未能普及多媒体教学,所以在搜集材料的工具上有着一定的限制,而且受到中小学生年龄段的影响,不能结合问题搜索到对应的专业网站,有可能还会被网页中的游戏广告吸引注意力,降低材料搜集的效果。另外,常用的搜索引擎为百度搜索,受到百度信息真假难辨和良莠不齐的影响,也会影响最终材料搜集的质量和全面性,一定程度上阻碍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

三、“互联网+”模式下中小学项目式学习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驱动性问题进行优质设计

良好的驱动性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从当前开展效果较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看,其驱动性问题有着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固定,呈现出多元化。其次,问题在解决中可以用到学科中的重点知识和核心概念。最后,问题在解决中可以还原在具体的情境中,并且对学生而言有着教学意义。下面将对驱动性问题的优质设计策略进行阐述。首先,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聚焦大概念。大概念既是核心概念也是上位概念,可以在同类事物中迁移,所以是学生系统认识事物的框架,可以帮助学生将很多零散的知识形成结构性的认知。同时大概念还有着普适性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目前大概念在驱动型问题设计中分为三种,分别是命题式、主题式和观念式。其次,明确驱动型问题的意义。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驱动型问题的应用时,部分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了解问题的含义,所以教师需及时关注学生对驱动型问题的了解程度并给予帮助,提高学生对驱动性问题意义的了解,具体到问题对学生、对社会和对国家等层面的意义。在学生对问题的意义增进了解后,可以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热情,在积极的学习和探索中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效果。最后,结合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教师在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中,需要关注自身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认识到项目式学习作为互动类型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所以教师可以用学习目标进行倒逼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从而将学习目标替代驱动性问题,提高“互联网+”模式下项目式学习的针对性。

(二)了解项目式学习中实践活动的内涵

在项目式学习进行实践活动时,常常将实践活动当作项目式学习,从而忽视了项目式学习中问题探究的价值。在实践活动中,活动才是实践的要素,并且贯穿活动始终,而项目式学习中不仅包含着活动要素,还包括问题、情景和结果等内容,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同时,在真正的实践活动中,教学任务由教师来布置,学生做的只有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并没有其他环节,而且项目式学习中,教学核心便是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和完成。在驱动性问题不断被拆分为子问题后,子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很多种,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和喜好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做出固定答案完成任务,所以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项目式学习时,需要透彻了解实践活动的内涵。

(三)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项目学习效果

“互联网+”模式下进行项目式学习,可以对互联网进行充分利用,有助于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持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项目式学习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材料的辅助,如何有效获得材料并保证材料的准确和全面,是当前在项目式学习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了提高材料搜集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结合相关的问题可以提供大方向的材料搜集方向,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料,并且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材料的整理、分析和分享,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项目式学习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用来搜集资料,以提高学生对网络技术的适应和使用能力。其次,在教学前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简单讲解,如相关搜索软件的介绍、信息平台的利用、搜索技巧和数据真假的辨别等内容,提高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并从多角度完成对问题材料真实性的验证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作为日常教学中的一种补充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将项目学习和其他教学方式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目前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的项目式教学还存在驱动性问题未有效设计、项目式学习中过于重视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中材料搜集能力不强等问题,所以教师在应用该教学手段时应提高对上述问题的重视。所以,教师可以先对驱动性问题进行优质设计,提高问题的可探究性,同时了解项目式学习中实践活动的内涵并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驱动互联网+活动
“六小”活动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活动随手拍”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