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2022-11-26 12:01张艳王飞陈颖周金辉
关键词:精神疾病心理咨询协同

张艳,王飞,陈颖,周金辉

(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10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发展、少数心理问题学生重点辅导以外,还存在极少数有心理精神疾病和危机的学生,其需要精神医学专业力量的介入。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文件指出,心理咨询人员不得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应当及时转介至具备资质的精神医疗机构。随着学生实际需求、国家法律条文的严格规范,“医教协同”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重要的工作思路,川北医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结果表明,此方式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一、逻辑起点:医教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学生实际需求。大学生面临着多重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受困于压力、情绪、人际等心理问题学生,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是,学生群体中也存在极少数人患有心理精神疾病,指的是个体大脑机能紊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不能协调一致,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1]有研究显示,全球精神障碍患者中儿童和年轻人占比约10%~20%。[2]2020 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青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多发;并且青少年抑郁总体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3]这些数据提示我们,不少大学生受困于心理精神疾病,这已经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安全稳定。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可能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学生,高校需要与医疗机构整合资源,必要时进行评估、转介、多重干预,以预防心理危机发生,促进学生康复与发展。由此,医教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进行实践探索。

2.工作实际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发展性,心理健康人员主要由心理教师、辅导员组成,他们更多关注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活动宣传、心理咨询等。精神医疗机构与其有明显的区别,专业人员主要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可以进行心理精神疾病的识别、诊断和治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如果发现可能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学生,不能进行诊断和治疗。此时,精神医疗机构具有为学生提供心理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的专业优势。另外,学生及家长在承认心理精神疾病方面有所抵触,教师、学生及家长在协商心理精神疾病学生休学、复学事宜上显得艰难,精神医疗机构人员的参与会让这一过程更科学专业、有据可依。因此,医教协同可以补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不足的短板。

3.政策文件要求。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指明了未来方向。201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教师应学习和了解精神卫生知识;心理咨询人员不得进行心理治疗或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如发现来访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应当建议其到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2018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到校医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转介绿色通道,对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进行及时转介。2021 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要主动争取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定点合作关系。这种形势下,教育系统与医疗系统力量结合有了合法、合规的依据。

二、最终归宿:医教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医教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预防、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坚持预防与干预相结合,把学生心理积极成长、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最终归宿。

1.全员覆盖,注重学生发展。《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肩负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高校的教育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仅仅消除心理问题、心理精神疾病显然不够,更重要的是促进其心理积极发展。从高校性质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全体学生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发展。通过课程教学、心理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精神卫生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掌握自我认识、情绪觉察与应对、人际关系处理、学习规划等发展性问题的方法,增强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让大学生尽可能地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能够成为探寻生命意义、积极进取、拥有幸福的人。

2.关注少数群体,进行专业干预。学生出现的个别心理问题较为常见,心理精神疾病学生、甚至危机事件不可避免,专业心理咨询、及时科学干预至关重要。首先,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学校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大学生面临着多重压力,容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从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每个个体都是独特且向善向上的,他们拥有自身资源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可以发挥智慧促成改变和成长。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积极模式的心理咨询,坚持发掘学生自身积极力量和自身资源完成心理问题疏导,不仅易于解决心理困扰,而且可以开发心理潜能,完成自我成长与实现。其次,产生心理精神疾病同学、亦或危机事件也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对这部分同学的识别与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挑战。需要与精神卫生机构,由专业人员提供评估诊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服务,让其在专业的环境中康复,恢复正常学习与生活。

三、实践路径:医教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完善体制机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校外精神卫生机构属于不同的管理体系,工作思路和方法各异,但二者在促进人心理、精神健康方面具有共性。推进医教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完善体制、机制,以整合二者资源力量。首先,二者加强沟通,充分协商成立“医教协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促进医教多向互动、协同育人。其次,完善“医教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制度,梳理医教协同心理育人工作职责,制定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办法、心理咨询案例研讨及督导办法、心理精神疾病学生转介与治疗细则、心理危机干预办法等,科学设计协同心理育人评价办法、奖励办法,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2.搭建专业队伍。在医教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专业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建立一支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精神科医生、辅导员等为主的复合型队伍,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其次,专业队伍进行定期培训、研讨,切实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精神科医生掌握精神病学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邀请他们定期开展讲座和沙龙,结合常见的青少年临床案例,讲解精神医学相关知识,丰富、完善高校教师知识结构,以使其能够进行心理精神异常与否的初步辨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到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见习,了解心理精神疾病临床症状,学习精神科医生的评估、诊断方法,了解常规药物治疗种类,以更好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精神科医生定期开展个案研讨,尤其是疑难案例,以进一步明确个案工作方向,确保心理咨询的专业性、科学性,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咨询技能。双方还可以在科学研究方面定期探讨,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开发真正有价值的研究项目,不仅能够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心理健康发展。

3.推进知识教育。我校每年会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处于心理健康状态,少部分学生存在发展性心理问题,极少数学生需要定期心理咨询和干预。从心理咨询来访学生实际情况来看,仍然是发展性心理问题居多,极少数学生需要转介至精神卫生机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主,同时注重预防和干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基于此,课程教学仍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医教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构建丰富的课程内容,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精神科医生共同担任任课教师,不仅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异常与否的判断、常见的精神疾病及症状、心理求助途径等基本知识,而且掌握大学生活适应、自我认识、情绪调节、压力管理、人际沟通等技能,学会自我判断、自我调适和寻求帮助。

4.心理咨询转介。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心理咨询人员、辅导员会发现疑似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的学生。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辅导员无权进行心理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医教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恰好解决这一问题,医教双方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不仅保证各自坚守工作边界,而且能够提升服务学生的效果。在学校发现疑似心理精神疾病学生时,精神科医生可以及时为此类学生提供专业心理评估和诊断服务,便于明确下一步服务学生方向。如需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甚至住院治疗,精神科医生可以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诊疗服务,并便于向家长、学校提供相关就诊信息,相应地学校可以协调家长调动资源保证学生接受诊疗服务。在学生复学环节,精神科医生可以根据学生治疗状况评估学生是否康复,并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回归校园生活情况,提供相应的跟踪治疗服务,而学校可以据此提供相应的支持、帮扶,以巩固治疗效果,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精神疾病。◆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心理咨询协同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京津冀协同发展
心理咨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