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基本维度与实践路径

2022-11-26 12:01吴雨诺徐文娜
关键词:劳动思政育人

吴雨诺,徐文娜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统筹推进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建设。202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同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并明确了在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同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必须坚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的基本育人导向。[2]积极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与融合,对创新思政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和新生力量,更是未来社会的规划者、建设者与代言人,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引领着新时代的劳动观和社会风气,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价值走向与文明风尚。[3]因此,对大学生劳动价值取向的引领至关重要。

1.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4]高校劳动教育的第一功能是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把准劳动教育基本价值取向。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都要把“立德树人”置于中心地位,在劳动教育和实践各个环节始终贯穿理想信念教育。

2.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是劳动者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它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5]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是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智慧中汲取力量,使学生理解和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3.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交互推进。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有很多经典论述,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都是围绕着劳动的相关问题而展开的,劳动教育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系列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也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实践活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劳动实践需要学生身体力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真实劳动,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价值,提升劳动能力素养。

二、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基本维度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维度,指的是体现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建设协同效应的角度和方向。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出发,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第一,认识新时期劳动观的新内涵。在人类千百万年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劳动,产生了劳动关系和交往关系,进一步演变出了更复杂的社会关系。同时,劳动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人生价值、精神价值。人的解放是实现人本质的复归,是人真正占有自己并实现自己的过程,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新时期劳动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伟大成就深入人心。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来临,让劳动创新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动力。可以说,“四个尊重”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一切”观点的延伸与发展,四者具有内在一致性,是现代社会尊重劳动的必然要求。

第二,引导大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劳动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劳动平等观和职业平等观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共创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随着人类劳动分工的高度分化和专业化,人们越发依赖他人,因为每个人都在供应链上承担着一个角色,也都需要别的行业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从业者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不应因时代条件变化发生任何改变、产生任何差异。因此,劳动并无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需要尊重每一位普通劳动者。

第三,引导大学生尊重创新性劳动成果。智慧性、创造性的劳动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21 世纪,创新精神引领下的创造性劳动已经成为解放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手段,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驱动力逐渐成为国家综合国力以及软实力的重要考量。对于创造性劳动的尊重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制度则是对知识创造者劳动成果的保护。大学生要尊重复杂脑力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不可因为脑力劳动成果获取的便捷性而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只有给予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创新性劳动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与奋斗精神。

2.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品质。第一,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传统。新时代的青年积极接受新鲜事物,在视野开阔、知识量骤增的同时,也容易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所困。要引导大学生清醒认识到,我国仍有很多地区刚刚脱离了绝对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积累和尊重各种形式的劳动成果,尊重和感谢他人提供的有偿或无偿劳动,仍是国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的顶级修养。任何一项劳动成果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需要付出辛勤的体力或智力劳动,整个人类社会正是在无数次劳动所产生的劳动成果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不同形式的劳动都是社会进步的基石,珍惜、积累合法劳动及其劳动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大学生群体的时代诉求。

第二,弘扬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对劳动以及劳动者的尊重,对劳动模范、广大劳动者和工匠人才的褒扬。创新进取是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劳动精神,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适应新时代劳动的特点,具备锐意创新进取的劳动精神,通过创新科技、创新方法、创新思路等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利民等价值目标,通过创新劳动创造财富、创造辉煌。[6]大学生正处于最富创造性、最具活力的阶段,更应通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念、创造新事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提高生活劳动能力。第一,保持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劳动源于生活,劳动融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劳动,劳动和生活密不可分。主动参与真实的劳动实践,是提升劳动能力的最佳途径。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身体健康,干净整洁的外表能给别人留下较好的印象,同时也有利于维护良好人际关系。要整理好自己的活动和休息空间,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主要应做好宿舍卫生及物品整理,将维护干净文明的宿舍环境和个人、宿舍物品的规整化为自觉追求,并将其外化为自觉行动。要提升自己对身边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扩展到影响更大的环境的公共劳动能力,特别是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更加为人们所重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习惯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极为重要。

第二,培养良好的集体劳动习惯。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的环境中,集体并不是展示个人天性自由的障碍,相反集体活动是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参加集体劳动,维护公共环境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个人与集体的和谐相处构建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劳动日、校园劳动周、班级大扫除、校园绿化角等活动,通过参与集体劳动,积极培养大学生“他人的事帮助做”“集体的事热心做”的良好习惯。这些良好的劳动习惯会在今后的人生中逐步显现,最终体现为整个国民素质。

4.强化服务性劳动和奉献精神。第一,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益服务、志愿服务一直贯穿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和文化发展当中。公益服务是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对参与人而言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对被服务对象而言,是感受社会温暖、获得社会认同的机会;对社会而言,公益服务是提升社会风气、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石。当前适合大学生的公益服务主要有社区服务、敬老院服务、援助劳动、公益帮扶等志愿性活动,积极参与这些活动除了能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关怀与扶持,也可以丰富大学生的阅历,在公益劳动中成长,养成“公益的事争着做”的良好习惯。

第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职业活动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方式和求生工具,它还有人们为社会做贡献、提高自我的精神需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仅有利于自己拓展职业的价值领域,更是为了提升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要关注社会需要,谋划长远利益,把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做到既着眼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既不能自视过高,也不能过于消极被动,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要树立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5.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高度重视生产劳动锻炼。大学生是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需要重视生产劳动锻炼,通过积极参加实验、实践、实习、实训和创业活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生产劳动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与职业相关的实践劳动教育活动,获得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所需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劳动素养的过程。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劳动技能的核心部分,是与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紧密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思维和专业实践的有机统一。良好的专业技能是衡量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最重要指标,提升专业技能是高校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大学生生产实践活动是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是一种体现育人价值的劳动实践。

第二,积极培养生产劳动创新性为解决生产劳动问题创造条件。高等教育肩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大学生生产劳动也要更注重创新性。与其他学段的生产劳动教育相比,大学阶段生产劳动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更多体现创新性和专业性。2018年,国家统计局《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创新产出持续提升,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强势涌现,大学生正在成为“新常态”下建设创新体系和提升创新能力的生力军。

三、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

从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出发,高校各类课程在传授学生相关知识的同时,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肩负起协同育人的责任,明确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施工图”和“路线图”,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1.树立“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学生内化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首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准基本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精神融合的关键所在。大学生正处于劳动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加以正确引导至关重要,高校要精选一些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具有广泛受众面、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实践项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磨砺意志品质。其次,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深入挖掘劳动教育中蕴藏的奋斗、奉献、勤俭、创新劳动精神,形成能够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模块,充分发挥其综合育人功能。[7]

2.构建“融合共建”的育人机制。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需要以完善的育人机制为基础。首先,加快培养复合型教师队伍。复合型教师队伍是融合育人的基础保障,针对目前复合型教师短缺的现状,高校要积极开展面向全员的融合工作培训,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壮大复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其次,要健全融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科学计算教师融合教育工作量,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提升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创新创造性。再次,要提供条件保障。学校要为“融合共建”育人全面实施提供人员、经费、场所、安全等保障条件,同时统筹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通过建立劳动与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8]

3.打造“融合共享”的育人平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需要搭建“融合共享”的育人平台。首先,建立融合课程体系。要加强专门的融合课程建设,遴选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典型人物、典型案例,组成不同专题的课程资源包,并实现资源包共享,丰富融合育人课程资源。同时,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公共课、专业课、劳动课、思政课的融通,构建多元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其次,丰富融合育人实践活动。劳动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不真正参与劳动,永远无法培养、提高劳动能力,劳动教育需要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作为强大支撑。高校劳动实践活动要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选取具有教育性的劳动活动,开展毕业设计、暑期“三下乡”等活动,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让劳动教育的根扎得更深、更广。[9]◆

猜你喜欢
劳动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