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沈林从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之经验

2022-11-26 12:25袁光辉
江苏中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反酸气机情志

袁光辉 徐 艺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胃食管反流病是现代医学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喉不适、口苦、嗳气、反胃等,可归属于中医学“吐酸”“呕苦”“吞酸”“嘈杂”“食管瘅”等范畴[1]。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西药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2-3]。刘沈林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著名消化道肿瘤及脾胃病专家,全国第四、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从医四十余载,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其深受吴门医派气机升降学说的影响,善于从全身气机升降平衡着手辨治脾胃病,力求恢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生理功能。

刘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之本,脾胃居于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如《素灵微蕴》[4]曰:“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脾升则清气上达,粪溺无阻;胃降则浊气下传,饮食不呕”,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酸水泛滥,损伤食管。刘教授指出本病与肝关系密切,肝郁气滞是发病之关键,湿、痰、热、瘀为重要病理因素,而上述病理因素皆可由肝郁气滞产生,故治疗本病应以开郁为先,辨证用药。笔者有幸跟诊抄方,受益匪浅,现将刘教授从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因郁致病,变证多端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者,肝病也……火郁者,心病也……土郁者,脾病也……金郁者,肺病也……水郁者,肾病也”,提出了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的“五气之郁”理论。至金元时期,朱丹溪在“五气之郁”理论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气郁致病说,并创立六郁学说。《丹溪心法·六郁》[5]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即朱丹溪认为郁证病机为“气血怫郁”,其弟子戴氏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对郁证的病机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从广义而言,郁是由于一系列致病因素,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和而产生的病变,六郁中以气机郁滞为先,气郁日久,影响血运,变证多端,则可发展为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郁证候;从狭义而言,郁是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进而导致气机郁滞所引发的疾病。

2 开郁为先,辨证施治

刘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之本为脾胃虚弱,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病机的演变基础为“郁”,因此治疗本病提倡“以郁为先、以郁为本、以郁为治”。刘教授还认为诸多因素皆可致郁,但以气郁为先,因此临床诊治本病非常重视疏理气机以开郁。正如《证治汇补·郁证》曰:“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开提为次,至于降火、化痰、消积,犹当分多少治之。”

2.1 疏肝和胃,理气开郁 气郁在脏腑上的反映,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若情志不畅,肝疏泄失职,则一身之气机郁滞。刘教授认为肝与脾胃关系十分密切,认同黄坤载所说之“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临床上此类患者易出现嗳气反酸、胸骨后灼痛、胸胁胀痛、情志抑郁、善太息、舌红、苔薄白、脉弦等症状体征,证属肝气犯胃,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上逆食管所致。刘教授认为治疗此类气郁型胃食管反流症患者当予疏肝和胃、理气开郁之法,常用排气饮加减。排气饮出自《景岳全书》,主治气逆、食滞、胀痛等症。方中藿香、木香、陈皮、厚朴芳香理气,配伍香附、枳壳、乌药理气止痛和胃,更增泽泻淡渗利湿。全方共奏理气开郁、除湿和中之效。临证若见肝气犯胃引及胁肋胀痛者,常合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若见肝郁脾虚、便溏不爽者,可加炒白术、茯苓。刘教授针对本证还常使用醋柴胡、制香附、紫苏梗、合欢皮、青皮、川楝子、佛手等疏理肝气之药,且处方时掌握药味宜少、药量宜轻的原则,用药轻灵,以防耗气。

2.2 清宣化浊,醒胃开郁 脾喜燥恶湿,因情志所伤、饮食失节而致脾胃受损,运化无力,湿浊内生,郁而化热,酿成湿热困阻于脾,症见嗳腐吞酸、胸骨后灼烧感、胃中嘈杂不安、大便黏腻不爽、脘腹胀满、口中有甜味、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证属脾胃湿热。刘教授认为此乃脾经湿热,《内经》称之为“脾瘅”,并谓“治之以兰”,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则脾胃运化失司,内生湿热阻滞气机,脾胃升降失常,胃气挟酸上逆食管,治当清化湿热、醒胃开郁,方用清中汤、连朴饮加减。清中汤源自《医学心悟》,原书中主治热厥心痛,方中黑山栀、黄连清热泻火燥湿,川楝子、延胡索、香附、陈皮行气通痹止痛,炙甘草补气兼以调和诸药。口苦、口臭、苔黄者,加黄连;呕吐酸水者,加淡吴萸、煅瓦楞子;泄泻或尿黄者,加泽泻、六一散。刘教授以其清宣化浊的用药特色,力求化湿浊而不伤阴,用药如黄芩、竹茹、芦根、佩兰、陈皮、石菖蒲、茯苓、白术等,清化湿热之外又常佐益气健脾之品,以顾护脾胃。

2.3 化痰降逆,顺气开郁 气行则津液行,气结则生湿,湿聚则成痰成饮。此类患者自述咽喉有不适感,如有物梗,咳嗽,呕恶痰涎,胸膈痞闷,嗳气,情志不遂则加重,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气郁痰阻,此乃肝疏泄失职,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司,津液失于布散,聚而成痰,又肺胃之气挟痰上逆食管所致。刘教授认为治痰先治气,应遵化痰降逆、顺气开郁之法,方选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用旋覆花、莱菔子、薏苡仁、半夏、陈皮、紫苏梗、茯苓、浙贝母、木蝴蝶等。除药物治疗外,刘教授特别强调情志因素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中的作用,提出“郁”的病机贯穿胃食管反流病的始终,正如《景岳全书》云:“以情病者,非情不解”,而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郁”,因此给予患者适当的人文关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安慰,使肝气得舒,气机通畅,正所谓“气顺痰自消”,则诸症皆愈。

2.4 清肝泻热,和胃开郁 肝郁日久,郁而化火,横逆犯及脾胃,导致肝胃郁热,症见嗳气反酸、胸骨后灼热感、口干口苦、舌质红、脉细数,证属肝胃郁热。故刘教授遵清肝泻热、和胃开郁之法,方选化肝煎、左金丸、百合解郁汤加减。化肝煎出自《景岳全书》,此方善解肝气之郁,平气逆而散郁火,原书中主治怒气伤肝,气逆动火,胁痛胀满。方中牡丹皮、栀子、泽泻清肝泻火,白芍养血敛肝,贝母化痰,青皮、陈皮理气和胃。兼有肝热郁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口苦、反流味苦者,加青蒿、黄芩。临证遇此类肝郁化火之证,常用药如川黄连、制吴茱萸、牡丹皮、栀子、百合等。笔者跟诊期间,发现刘教授喜用“花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证属郁热的患者,他认为花类药物如玫瑰花、合欢花、白梅花等是解郁佳品,质轻而灵动,芳香理气而无辛温刚燥之弊,又因性味不同而各具妙用。临证若见郁甚伤阴耗血,失眠焦虑者,刘教授常用酸枣仁、首乌藤等养血安神之品;心神不定者常选用龙骨、牡蛎以重镇安神。

2.5 化瘀和络,行气开郁 《血证论·吐血》[6]曰:“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营运,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行则血行,气结则血凝。肝疏泄失职,气机郁滞,又肝主藏血,调节全身血液运行,气郁日久影响血运,发为血郁,此类患者常表现为胸骨后灼痛、烧心吞酸、胁肋部刺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证属气滞血瘀。刘教授认为此乃气郁日久,由气及血,血液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治当化瘀和络、行气开郁,方用丹参饮、失笑散、柴胡疏肝散加减。胃脘刺痛较甚者,加没药或重用延胡索活血止痛。刘教授治瘀善用丹参、当归、甘草、蒲黄、川芎、紫丹参、延胡索等行气活血之品,其中川芎为点睛之药,《本草汇言》有云:“川芎者,可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刘教授认为此药乃血中之气药,兼具行血中之气滞和散气中之血郁双重特性,临证用之可达活血散瘀、行气开郁之效,蕴含了刘教授气血同治的学术思想。

3 验案举隅

韩某,男,60岁。2021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烧心反酸半年余,加重3 d。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于当地社区医院就诊,服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咀嚼片后烧心反酸有所好转,后未规律服药。3 d前患者烧心反酸症状加重,呕吐不止,遂求治于刘教授。刻下:反酸烧心伴恶心呕吐,胃脘部烧灼样疼痛,痛窜两胁,情绪烦躁,口干口苦,舌麻,舌苔薄黄腻,舌质偏淡边有齿印,脉弦数。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西医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吐酸(胃失和降、肝胃郁热证)。治以清肝泻热、和胃开郁。予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处方:

牡丹皮10 g,黄连3 g,制吴茱萸2 g,煅瓦楞子30 g,炒海螵蛸15 g,炒白芍10 g,青皮6 g,陈皮6 g,姜半夏10 g,姜竹茹6 g,麸炒枳壳10 g,郁金10 g,炙甘草3 g,茯苓15 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2021年11月25日二诊:患者药后烧心好转,仍有反酸,无恶心呕吐,近几日因工作压力较大,致情志抑郁,闷闷不乐,夜寐欠安,舌苔薄白,脉弦。继治以清肝泻热、和胃开郁。予初诊方去姜半夏、姜竹茹,加酸枣仁15 g、玫瑰花6 g、合欢皮10 g以解郁安神,继续调理半个月。

后患者门诊随诊,自诉烧心反酸症状已愈,服药期间情志舒畅、夜寐安好。

按:本案患者肝郁化火,犯及脾胃,致胃气挟酸上逆于食管,所以出现反酸烧心、呕吐不止的症状;情志不遂日久,郁而化火,即表现为情绪烦躁、脉弦数。辨证属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方中牡丹皮清肝泻火;黄连、制吴茱萸合用以清泻肝胃;姜半夏、姜竹茹合用降逆止呕;陈皮、青皮、麸炒枳壳合用调理气机;茯苓健脾安神;炒白芍、炙甘草合用和中安胃;郁金行气开郁;煅瓦楞子、炒海螵蛸制酸止痛。全方共奏清肝泻火、和胃开郁之效。二诊时患者自诉情志不畅、寐差,已无恶心、呕吐,故去姜半夏、姜竹茹,加合欢皮、玫瑰花、酸枣仁以解郁安神。刘教授临证见反酸者,常用煅瓦楞子、炒海螵蛸作为制酸药对,每每收获良效。此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大多情志抑郁,郁金有行气解郁之效。

4 结语

胃食管反流病是脾胃系统常见病,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刘沈林教授继承吴门医派辨治脾胃病之精髓,在运用吴门医派气机升降理论的基础上,强调“郁”为本病病机之关键,提出从郁论治的诊疗思路,并指出开郁应以流利气机为先,用药当以运补脾胃为本,斡旋气机为标,组方严谨细腻,贴合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反酸气机情志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便携电子打气机
一吃红薯、面条就反酸,怎么办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