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2022-11-26 16:18李超吴静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专业课程

李超 吴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1)

乡村振兴发展要特别关注乡村文化振兴。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与文化振兴息息相关,应借助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带来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带来社会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满足,带动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输出,让其更好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中。

一、文化振兴指导产品开发设计的意义

(一)带动乡村文化振兴产业发展

国家下发的《高等学校学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在育人中应坚持服务导向,关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地走产教融合之路。乡村振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财、物的鼎力支持,教育层面也不例外。高校产品开发设计专业应积极对话乡村振兴,关注当地文化发展,实现对乡村景观的改造设计,带来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建设,同时对乡村现有农业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带来价值转化,以使得闲置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同时基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需求,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可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地域特色的挖掘,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设计,用于当地旅游创收、文创生产,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与乡村文化长廊、文化礼堂的设计,提升村民的文化意识和道德素养,加快乡村文明建设,多措并举真正助力乡村振兴与发展。

(二)实现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应不局限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学生服务于地方实践,让学生基于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践行社会责任,实现个体价值。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关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问题,可以以此为实践锻炼的平台,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统一。乡村振兴实践平台内容丰富、设计素材多样,学生可以以不同的实践方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带来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设计实践中可以更好地了解乡村实际,产生服务乡村的主动性,由此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产品设计专业概述

产品设计作为一门集合了艺术、材料及工艺等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具有明显的应用型学科属性,在人才培养上致力于培养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设计意识和理念的专业设计人才。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品牌意识不断强化的趋向,作为品牌形象构成的产品设计备受关注,好的产品设计能带动品牌效应的积极发挥,产品设计作品直接对接品牌市场认可度和消费者反应。学生必须具备实践应用意识,关注产品设计的市场产出效应,对产品包装的结构、材料、力学要素及加工工艺等有着充分的了解把握。在产品设计课程实践中,将设计创作与市场对接,与企业接轨等,作品的实用性和市场认可度是产品设计作品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必须努力探索应用型高校产品设计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实现学生实践兴趣的激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性课程改革带来教学结构的优化,输出高质量的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三、乡村文化振兴理念下的产品开发设计优化策略

(一)积极调整育人目标

产品开发设计专业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教学应用属性突出,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应致力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传统的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教学也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的错误倾向。因此应积极调整育人目标,以带动教学方向的转变,于教学中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除了加强与企业合作,更要鼓励学生深入乡村进行实践锻炼,以多维度的合作带来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让学生走进乡村,感悟朴素的农村生活,在走访和访谈的过程中与村民深度交流,了解当地发展情况,了解当地文化建设实际,选择可开发利用的文化教育资源,在与村民达成文化资源、农产品开发共同愿景的情形下进行文化的产品开发与设计,进行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带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服务基层意识的培养,带来学生创新能力、团队配合能力等多重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协调育人,课程内容、课程实践、课程效果评价都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展开,聚焦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带来一系列设计命题的推出,真正让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教学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当地文化宣传。

(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基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高校产品设计教学应于教学中、创业教育实践中做好内容的丰富与补充,调动起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参与热情,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习及参与更主动。做好专业教学中实践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丰富教育实践内容,给予学生创新教育参与的新鲜感。如考虑到产品设计的市场关联属性,基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实践探索,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熟悉纸盒型设计、打版的流程,了解容器材料的属性和设计要求,学会准确地选择设计材料和制作工艺等,在反复的实践尝试中,学以致用,融汇思考。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先集中讲解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产品设计课程有大致的认识,在明确产品设计概念、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设计实践活动,开启实践案例的学习、实践锻炼尝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也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具体来说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为指导的产品设计教学应尝试以交互性模块化的教学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选择一些落后的村庄作为乡村文化振兴帮扶的重点对象,让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深入村庄进行调研,完成信息采集,参与到产品开发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教学打破传统产品设计更强调与企业关联,忽视新农村发展等局限,让学生在新农村的天地中有一番作为,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让学生基于文化思考投身于乡村文化振兴宣传中。在课程教学中多使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产品设计的交流与探讨,结合具体的乡村文化振兴案例让学生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课程教学中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如基础理论教学模块、设计调研模块、交流探讨模块、方案绘制模块、模型制作模块及设计效果评估模块,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善于在新农村文化振兴实践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产品设计的利益点,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三)创新实践教育形式

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产品设计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也对教育形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在产品设计教学中应追求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巧妙结合,开辟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如鱼得水”,自觉主动地建构产品设计的专业框架。教师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专业学习表现,因材施教,让专业教学和创新教育、创业实践活动相得益彰。例如立足学校教育实际,基于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和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地探索校企合作育人的新模式,制定教育的有效举措。重点关注自身的地域特色、生源实际、办学实力等要素,多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灵活选用。就双创教育背景下,可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让学生参与产品设计大赛,融入社会性的关注与企业的项目案例等,让学生产品设计作品直接对接市场、接轨企业。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教学宗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竞技中锻炼、查缺补漏、取长补短,借鉴学习等,也在竞赛的氛围中激发学生设计灵感,带动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比赛可以深化对产品设计的认识、理解,积累经验、总结得失等。面向乡村文化振兴的产品开发设计教学中应设置不同的实践体验项目,让学生在产品设计专业学习中自觉地将乡村振兴发展、文化宣讲作为设计的一大主导方向,学生了解乡村发展情况,梳理村落关系,探寻村庄原文历史,收集民俗文化素材,真正于文化载体原型中做到有效文化因子的提取利用。在乡村地域文化传承中带来乡村文化振兴。例如,高校可以组织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乡村文化习俗历史的调研,通过与当地传统手工艺人的面对面对话,了解技艺发展及传承情况,在体验中感悟,获得真实的原始素材,并分析总结,寻求设计应对的措施。教师引导学生基于现代设计理念、造物方法进行模型制作,真正推出契合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诉求的作品,提高学生乡村产品设计能力,实现学生从课堂学习到农村广阔天地实践的跳跃。

(四)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基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行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也必须努力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让专业教学与农村、企业、市场等相关联,深化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产品设计涉及材料、结构、工艺等因素,单纯的课堂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材料的质感、结构空间关系等,也无法把握工艺的视觉呈现效果,学校受制于设备、材料的局限,教学并不直观。而建构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参与实践锻炼,深入企业、乡村实践考察等,抽象理论学习有了感性直观的认知支持。如让学生参观印刷厂,感受材料与工艺的魅力,更好地把握结构关系,推出产品设计佳作。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也带来校企合作的深化,为学生搭建了与企业对话交流的平台,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生作品可以由企业设计者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确设计中的不成熟因素,认识到设计得不合理之处。而学生的设计作品也可以为企业提供设计灵感。学校与企业共赢,学生在实践案例的参与中学习设计经验,也完善自己的设计认知,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创新设计的热情,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以项目为导向,实现学生设计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及专业素养的综合化提升,真正做到了产品设计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例如针对某农村酿米酒的传统,为加强当地米酒品牌建设,进行产品包装设计,让学生直接参与案例,接受设计任务,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元素,自觉将其与产品设计结合起来,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学生在广泛调研中了解到当地叶纹、凤凰纹、祥云纹、水纹等花纹样式以及特色的色彩组合模式,并基于山村群山环绕的地形元素,将山与纹样相结合,转化为特定的设计元素,用于米酒酒瓶贴纸及外形包装设计,增强产品的亲和力,逐渐让消费者了解到特色的当地米酒文化,也提升当地米酒的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

(五)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完整的教学包括教学评价,因此在产品设计实践性课程教学中也必须关注并做好课程评价体系的优化设计。具体来说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模式,减少理论知识考核占比,增加学生实际能力考核占比,让学生产品设计专业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品设计课程整个评价体系必须坚持全面性、客观性与准确性的原则,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学评价中滚珠学生课程参与度、表现情况等,特别是学生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设计的创新性等。鼓励多主体评价,在教师评价之外,也引入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交流中学会取长补短,借鉴学习,创新创造,也带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在教学评价中也可以尝试将学生的产品设计作品与农村、企业对接起来,将学生的产品设计作品投入到专业化的设计比赛或者商业运营中,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参与产品设计大赛等,发挥以赛促教的教育实效,让产品设计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保证实践教学评价的长期有效性,学校要完善师生考评激励机制,使得高校师生保持赛事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比赛中表现突出的个体或组织给予表彰。于学校范围内形成赛事参与的良好氛围,也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模式真正推行下去。

结语

对于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来说,应关注时代发展任务,将学生专业学习、实践锻炼与当前主推的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结合起来,强调产学研的一体化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落地,让学生以现代设计理念指导乡村资源的挖掘与提取,以设计的介入推动乡村的文化宣传与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乡土文化的传播,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既满足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诉求,也带动新农村的建设,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