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2022-11-26 16:18马楠楠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译介译文译者

马楠楠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沈阳 116001)

翻译不仅仅是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沟通的桥梁,更是两国文化的融合。译介学的出发角度是跨语言以及跨国别出发进行的翻译研究,它的出发视角是从文学的角度对于翻译进行审视。翻译原文转换过程中的信息变形、增添、延伸等问题是译介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译介学的研究标志着我国的翻译研究开始走翻译技能和技巧的研究道路,尤其是在对于文化翻译这一种跨文化的研究。

一、译介学的起源

译介学最早是来自于比较文学之中的一大范畴——媒介学。在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之中有着三个范畴,它们分别是媒介学、源流学和誉舆学。法国的比较文学大师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1931)里提出了这三大范畴。媒介学最初是担任誉舆学和源流学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比较文学研究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要产生关系,互相交流和接收就必须要打破两者之间的语言壁垒,这样才能进行交流沟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翻译作为媒介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译介学的翻译研究没有当代翻译研究涉及的领域宽,译介学主要是:把跨语言和跨国别当作切入的角度来对文化翻译这一实践活动进行审视研究,所以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译介学对于翻译的研究更像是一种文学上的研究。

谢天振在《译介学导论》指出,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文学界的专家及学者开始从文化层面,探究翻译中超越文本之外的内容。1931 年梵·第根提出除了可以比较译文和原文,还可以研究译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20 世纪初的学生已经产生了研究对文本之外内容的意识。学者们认识到长久以来,他们的研究范围过于局限,还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内涵可以探索、研究。各国比较文学学者意识到除了译作之外,译者序也极具研究价值。这些研究都是译介学的雏形,进而推进译介学在20 世纪70 年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催生了译介学的诞生。

谢振天教授从比较文学角度出发进行翻译研究,正式提出译介学这一概念。译介学,不仅仅是用于指导翻译实践的对等翻译理论。广义来讲,译介学更像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不仅局限于语言转化层面,更是从文化层面对翻译和文学翻译进行升入研究,对翻译实践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外译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化还是当代的文学文化,英译占了较大部分。好的译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读者流连书海,沉醉于艺文之中,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本文意在从译介学的角度,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原则与方法,让国外读者能够能更好地听到中国的声音。

二、中国传统文化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

关于文化翻译的原则的定义,很难达到统一。一些学者认为翻译只是一种实践活动,无须任何的原则来进行指导,这一类人坚持的是“译学无成规”。还有一类人坚持的是“翻译是一门科学”的说法,这一类人的想法是翻译是有其进行的理论原则的。在1790 年的时候,在英国出现了三个翻译原则,一是译文应该完全复原原著作的意思;二是译文的风格应该和原文的风格相同;三是译文的语言应该和原著作的语言同样顺畅。这三个翻译原则是英国的学者泰特勒所提出的。我国的清代翻译家严复在1898 年的《天演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三条翻译标准,还有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中也曾把翻译的标准总结为“忠实、通顺”四个字。到了我国的现代时期,鲁迅先生也指出了翻译必须要“保持原作的风姿”。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时所要参考的翻译原则。

(二)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指的是直接用译语中的对应词翻译出本语的文化信息。这种翻译的方法是可以将本语文化的信息较为原始地保存下来,进而促进两者文化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以寻求最大限度对应为出发点,确立最佳对应值,以获得译文在总体意义、具体意义概念、句子结构等方面的最大化对等。直译法虽然保证了译文的有效对等,确保了双语间信息交流的稳定性,但由于不同文化意义的制约,直译法制约了语言的模糊性。直译法是双语间对等转换的基础。

2.意译法

《周易》言:“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意译法的出现主要针对的是两种语言在翻译时出现无法完全对应的词的时候,就需要采用意译法来表达。这种翻译方法主要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舍弃源语言的字形和字面含义,转而运用跨文化中的对等语言来表达其在源语言中的含义。意义法采取变通手段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有效对源语言进行分切、转换、转移、还原、阐释、融合、引申、反转、替代、拆离、增补、省略等。

3.转化法

不同的民族,由于其自身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民族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得在对一件事物上认知存在着偏差,这个时候就需要译者的转化来中和这种偏差。为取得双语中最大限度地对应,译者再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义项的对应,其中包括:概念意义的对应、形式意义的对应、语境意义的对应、风格意义的对应、形象意义的对应和文化意义的对应。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注意常规的语际转换,以保证双语转换过程中信息传达的准确及畅通。译者可以针对双语中的不同语际条件,进行权衡进而选择有效对应的语义结构、表达形式及近似的语境。转化法多用于比喻和习语翻译的过程中。

4.译注法

特定的历史人物、典故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其背后都是有着特定的文化色彩的,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采取增词或者加注的办法,在采取直译之后再进行加工注解。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还可以帮助读者去很好地理解原文。

5.音译法

在翻译一个没有特定翻译解释,没有任何对应语言意义的词汇时,译者可以采取音译法。音译法不仅可以保存源语言的异域风格,还可以吸收一些外来词语进而丰富翻译语的语言文化,例如完全音译的经典例子gene 翻译为基因,logic翻译为逻辑。音译法是翻译过程中的有效代偿手段之一。从翻译功能上讲,音译代偿可以有效解决翻译从无到有,可以最大化解决由于文化差异、科技空白等社会因素所引起的翻译障碍。在音译过程中,译者有较大的翻译空间,但有可能出现对翻译内容掌握不全从而导致翻译内容缺失等问题。

三、译介学角度看传统文化翻译

(一)译介学角度看原则

“信”的意思是指在翻译时要不违背原文的意思,译文要准确;“达”指的是翻译时要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力求达到语句通顺、语义清楚;“雅”指的就是翻译的过程中对于其才去的翻译语言要大方得体,简明优雅,不能随意乱用词句。从译介学的角度看,译者在比较中西方文化进行翻译的时候是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比如在翻译“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这句话的时候,有的译文选择了直译:青春是生命伸出的一泓清泉;有的选择了较为类似的翻译:青春是生命中甘甜的源泉;但是第三种翻译: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动,这第三种翻译是那种让人一听就感觉句子非常完整,风格和情感都非常饱满的翻译。在这句话的翻译里就做到了严复先生所说的“信、达、雅”。“忠实”原则指的是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要背离原作,而“通顺”则指的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译文通顺自然,这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看,由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就使得我们在进行翻译时需要综合考虑才能做到忠实通顺,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译者本身并没有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有些时候会发生误译的现象。

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是各国语言不可分割的语言符号。语言的文化信息符号是一个庞杂的象征系统,囊括语言中的文化意识,反应该民族的世界观、哲学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多种内容。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也是其社会各个方面的映射。人类的文化广泛具有共性及渗透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一般可以在双鱼中找到相互对应或基本契合的语言符号。

(二)译介学角度看方法

说完原则我们来看一下译介学角度下的翻译方法。上文提到的翻译方法有5 种,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看,这五种方法都是为了使得翻译更加贴合原文。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中的一句话:“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这句话的译文是:我可否把你比作夏日?你更可爱,又更温柔。对于这句话的翻译,有的人觉得在中国的文化里,夏季往往是和炎热酷暑联系在一起的,这和后面的温柔并不匹配,建议应该修改翻译成春天,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在英国的四季之中,夏季才是他们认为最舒服的季节,这也是为什么莎士比亚在这里用summer 的原因。

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看,中西方的语言环境不同,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创作时也就需要适当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考虑如何才能使得读者能够在他们的文化素养下听得懂我们的翻译,或者说读得懂我们的译文。比如“痛打落水狗”这个词语,它的英译是:“Kick the man when he's down.”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狗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动物,比方说抗日战争时期,如果一个人成为汉奸,我们都会骂他是狗汉奸,但是狗在西方人的眼里却是一种十分忠诚可爱的动物,这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如果这句话我们直接翻译成“hit the dog”,那么当西方人读到的时候就会觉得我们太残忍,怎么要去打这么忠诚可爱的狗呢?

从译介学的角度看转化法,上文中提到转化法是为了转化中西方在对于一件事物上的认知误差。“as strong as a horse”这个词语,它的中文翻译是力大如牛。我们都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在小农经济为主的古代时期就是以牛耕为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以前我们采取的都是牛耕的方式来进行耕种,但是英国的耕种历史自古以来都是以马耕为主,所以不难看出,在这个英文的翻译中用的是“horse”,而我们翻译过来的中文就变成了“牛”,这也主要是因为两国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耕作方式上是不相同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在翻译表述上也会有所不同。

译注法的使用是为了帮助翻译某些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时候,没有相对应的词而出现的。比如我们在翻译“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话的时候,它的英译版本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the master mind.”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历史人物,他在我们后代的心目中是足智多谋的象征,但是在西方的历史文化里是没有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因此在这段翻译里加注“the master mind”来帮助读者进行更好的理解。

我们中国的传统食物饺子,有些英文的翻译是“dumpling”。其实饺子在西方的文化里是根本没有对应的词语来表达的,而“dumpling”在英文中的含义是指蔬菜、肉以及面团煮在一起的东西,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无论是在实际含义还是在寓意象征上都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因此我们可以针对此情况加上饺子对于我国文化的独特含义,可以直接音译为“Jiaozi”,这样一来,我国的独特“饺子”文化也可以被西方理解和接受,类似的翻译还有“kongfu(功夫)”等。

结语

翻译是一种语际之间的交流沟通,它不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而且还是一种交流文化、沟通文化的过程。我们传统文化的翻译往往是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语言上,而译介学就帮助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中西方文化上的交流,因此在我们今后的翻译过程之中,要多从译介学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翻译这一实践活动,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文化差异,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翻译研究领域,译介学分为广义译介学和狭义译介学。广义译介学,一般指“翻译学”“翻译研究”。狭义译介学(Medio-translatology),由谢振天教授归纳提出。谢振天教授认为:“译介学的研究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或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两种语言如何转换的问题,它关心的是原文在翻译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它关心的是文学翻译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译介学研究的重点不仅在于评判译文的优劣,而在于研究译文语言与原文语言的文化接触、冲突和融合等现象。

语言具有互补性及互补阐释性,可翻译及不可翻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翻译的有效性与译者的思维活动,智能水平及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密不可分。随着社会进步,各国文化交流的加深,各国的语言接触更加频繁,译者对各国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文化多元化,文化翻译视域影响逐步深化,文化的相互渗透势必给译者带来更好的翻译环境和条件。

猜你喜欢
译介译文译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