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科内涵、实践困境与实施对策*

2022-11-27 17:54杨明金杨仕杨玲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4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机械化

杨明金 杨仕 杨玲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北碚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由原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和设施农业三个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合并调整而来,为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培养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我国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分析本领域人才培养现状,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人才职业胜任能力,增强专业人才“三农”情怀,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大局,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1 熟悉领域演变历史,把握人才培养规律

1991年3月,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被批准试行工商管理硕士培养,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篇章。1998年1月,国务院学位办和原农业部教育司正式提出设置农科专业学位。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农科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暂用名农业推广硕士。2000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24所高校获农业推广硕士授予权,共设种植、养殖、林业和渔业4个领域。2002、2003年分别增设农业机械化、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2005年种植领域分解为作物、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4个领域,养殖领域分解为养殖、草业2个领域;2006年,增设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食品生产与安全3个领域[1]。

2009年,开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2]。2010年,增设设施农业和种业2个领域,至此,农业推广硕士形成15个领域格局。2014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将农业推广硕士定名为农业硕士(2015年1月发文)。2016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农业硕士由15个领域调整为8个,分别为: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农村发展。原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设施农业合并调整为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2017年,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各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8年,全国按照调整后的8个领域招生和培养。

农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发展分为两个主要阶段:2000~2008年,主要为非全日制培养;2009年至今主要为全日制培养(招生对象主要为应届本科生)。2000~2017年,培养主要聚焦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2018年至今,培养主要聚焦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

2 明晰领域学科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7年11月,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公布了农业硕士各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3]。对于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其学科领域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化和农业信息化。

我国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200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8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了202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和丘陵山区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目标[4]。

2016年12月,农业部《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目标。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明确提出,全程即农业机械化由耕、种、收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全过程发展,全面即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等延伸,由平原向丘陵山区扩展[5]。因此,农业设施化是农业机械化的延伸,以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应聚焦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化和农业信息化学科内涵,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现代农业教育等培养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有较宽知识面,较强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能力,较强创新意识和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新理念,检验标准为是否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工作。

3 分析领域实践困境,提升持续改进成效

据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预计到2025年缺口将达44万[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人才是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向农业设施化和农业信息化的扩展延伸和转型升级。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更为明显,但人才缺口十分严重。笔者将目前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3.1 领域归类不科学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学科内涵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化和农业信息化等,属于工学范畴,对应专业学位类别内涵属性应为工程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重在技术、重在工程,但应用于农业,具有工学和农学的学科交叉属性。例如,2019年4月,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制定的本领域《核心课程指南》中确定了4门核心课程,分别为《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大数据》[7],各门课程主体内容都具有工学性质,只是以农业为应用对象。因此,将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归入农业硕士类别,其科学性值得商榷。

3.2 招生就业受限制

根据笔者所在培养单位近3年统计,报考本单位本领域80%以上的考生毕业专业(本科或同等学历专科)为工科专业。第一,工科专业毕业生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了解不够,“三农”情怀不浓不深,他们对于报考农业硕士的意愿普遍偏低,只因工学硕士报考难度更大、竞争更大,从而退而求其次。第二,农科专业毕业生报考本领域的意愿更低,他们在本科或同等学历专科对于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化和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明显不足,他们进入本领域后按照本领域学科内涵培养难度很大。第三,本领域毕业生从事农业农村相关职业的比例较低。据统计,笔者所在单位本领域培养的50%以上毕业生未从事农业农村相关职业,有的培养单位该比例甚至低于20%[8]。第四,本领域所授农业硕士毕业生在其他行业领域就业普遍受限制,这进一步加剧了本领域招生就业限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本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3.3 培养过程难聚焦

按照现在将本领域人才培养纳入农业硕士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受农学人才培养理念影响较大,按照工程(或工科)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构建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具有很大难度,人才培养过程难以聚焦技术、工程内涵,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提升受到很大限制。基于学术硕士的学科评估已经完成五轮(2020年11月启动,目前第五轮结果未出),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而针对专业学位的水平评估2016年4月首次启动试点评估(2018年7月公布评估结果),农业硕士和工程硕士都没有被选取为试点对象。各培养单位为了提升学科排名更加重视学术研究生培养,而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作为交叉学科其重视程度更为有限,从而使本领域人才培养持续改进成效并不显著。

4 展望领域发展前景,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2018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我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9]。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农艺融合、农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农业等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与本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内涵紧密相关。2019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创业扶持政策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覆盖、引导人才到乡村兴办产业的政策[10]。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11]。在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方针的引领下,为本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对策路径。

4.1 懂农业,就是要练就真本事

懂农业是本领域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体现的是专业水平。当前,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本领域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化和农业信息化学科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领域人才培养应更加深入挖掘学科内涵特征,培养过程应更加注重聚焦学科内涵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充分体现本领域工学和农学的学科交叉属性,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4.2 爱农村,就是要体现真担当

爱农村是本领域人才培养的首要特征,体现的是使命担当。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2年有58家培养单位招收本领域硕士研究生,除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外全为高校。具不完全统计,在高校培养单位中85%以上的二级培养学院为非农科学院。非农科学院培养农业硕士,很多学生都不来自农村,大多数学生硕士阶段都没去过农村,对农村没有归属感,更难体现使命担当。因此,本领域人才培养应充分用好涉农实践基地,实践环节应更加注重围绕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化和农业信息化选题,深入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实际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脚上带泥、手上有力、心里有底,真正体现使命担当。

4.3 爱农民,就是要内蓄真情怀

爱农民是本领域人才队伍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是初心情怀。2021年1月,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确定了到2025年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的目标任务[12]。本领域人才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未来在农村具有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决定了本领域所涉及农业工程问题、技术问题与农民息息相关。只有心系农民、爱农民,才能对农民有亲近感,才能为农民真心谋利益、真心办实事。因此,本领域人才培养应切实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大文章,强化修身修志修为,胸怀把农民“放心上、当亲人”百姓情感,厚植初心情怀。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机械化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