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学生心理疏导个案研究

2022-12-01 06:00黄仕则严凤平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1期
关键词:厌学个案研究心理疏导

黄仕则?严凤平

[摘要] 本文为一位初中三年级厌学女生的成功辅导案例,探讨了初中生厌学的现象、成因及转变策略,期望总结出对有类似厌学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 厌学;心理疏导;个案研究

一、案例呈现

一天下午,一位女生小兰(化名)走进了心理辅导室,环顾四周,见左右无人,对我说:“老师,我最近上学经常肚子疼,导致我经常请假。现在已经初三了,课程越来越重,我觉得再这样下去,肯定考不上高中。我怀疑自己可能厌学,希望您能帮帮我!”看着眼前这位女生,语言表达流畅,只是清秀的脸庞难掩略带忧郁的眼神,看得出她目前正在遭受心理困扰。

经过初步访谈,我了解到小兰是家中的独生女。小时候,她的父亲病逝。目前,她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对她宠爱有加。她自述从11月开始,早上醒来,常常心情不好,经常肚子疼,不想上学。至12月下旬,累计没有上学的天数达到3周之久。中间偶尔去上学,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听课效果很差。她曾去医院做过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生理性疾病,所以其肚子疼应是心理因素所致。

最近,小兰的学习成绩下降幅度很大,个别科目考试甚至不及格。为此,她忧心忡忡,但是又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每天晚上下决心第二天早上去上学。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她就会肚子疼,只好请假不去学校,如此反复。

二、原因探究

1.个性因素

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的外在表现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它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独特性与共同性等特征。

小兰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非常疼爱女儿,没有再婚。然而,母亲在教养女儿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女儿的感受。正因为母亲发挥了这方面的示范作用,小兰也渐渐形成了这一性格特点,即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听取别人的意见,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指与家庭有关的一系列因素,如家庭物质条件、家长的职业类别、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的期望水平、家庭的突发事件等。有研究表明,近20%的學生厌学与家庭因素有关。

小兰的厌学也与家庭因素有关。前不久,一名陌生男子出现在小兰的生活中,母亲告诉她,不久将与这名陌生男子组建家庭。这个消息让小兰感到惴惴不安。因为父亲早逝,小兰已不记得父亲的样子,但毕竟和父亲有血缘关系。加之,母亲也将全部的爱给了她。现在家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男子,她感到很惶恐,一种被母亲抛弃的感觉油然而生。每当想起这些,小兰就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3.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是指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有关的一系列因素,如教学方式、教师期望、同伴关系等。毋庸置疑,学校因素也是引发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不良的同伴关系、不当的评价方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等都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学。此外,一些在校发生的应急事件,也会导致学生厌学。

小兰因为家庭因素,上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然而,在母亲的万般疼爱之下,她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比较固执,而且好面子。因此,在一次考试时,她传了纸条,想取得好成绩。不幸的是,她的错误行为被监考老师发现。从此,她认为以前留给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好形象彻底崩塌。每当想起这些,她就不想上学。每次想要去上学时,就会肚子疼,并因此请假。

三、转变策略

1.改变不合理认知,减轻来访同学痛苦

小兰感到抑郁、痛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具有不合理的认知观念,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母亲想再婚,就认为母亲不再爱她了,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其二,因为考试传纸条,被监考老师发现了,就认为自己在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眼中的形象彻底崩塌,没有补救的机会。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她才陷入抑郁、痛苦的情绪中,表现为肚子疼、不想上学、请假。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需要帮助她领悟这些认知观念的不合理之处。

心理教师向她抛出了两个问题,并启发她思考。问题一:你认为母亲不再爱你,甚至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那么当你经常请假不去上学时,为什么母亲会为此而崩溃呢?问题二:你认为你在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眼中的形象彻底崩塌了,那么为什么班主任还鼓励你做心理辅导,并且夸你是个聪明的女生呢?经过引导,小兰终于认识到自身观念上的偏差。

2.设计心理健康课,提高换位思考能力

针对小兰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及“非常固执,难以听取别人意见”的个性特征,心理教师设计了一节心理健康课“学会换位思考”,引导全班学生认识换位思考的必要性,了解换位思考的定义及掌握换位思考的具体方法——“三前提四步骤”法。三个前提:(1)尊重不同的想法;(2)善意理解他人;(3)关注问题解决和关系发展。四个步骤:(1)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什么?(2)如果我是他,我不需要的是什么?(3)我原来的做法是什么?这是否是他期望的?(4)我可以尝试的他能接受的方式是什么?

经过一堂心理健康课,小兰提高了换位思考的能力。为了巩固上课效果,心理教师还在课后邀请三位同学与小兰一起进行角色扮演,设置了多个角色互换的情境。这些情境围绕初中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包括亲子关系、同伴交往等。通过角色扮演,小兰对于换位思考的感受更加深刻,对于换位思考的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巩固了心理课的课堂效果。

3.引导母亲换位思考,消除来访同学顾虑

虽然帮助小兰领悟到了其认知观念的不合理之处,但是毕竟母亲想结婚,并且带着陌生男子住进了自己的家,对于她来说还是过于突然,没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备。为了帮助母亲体会她的感受,心理教师和她编排了若干个心理剧,演绎母女日常对话。其中,心理教师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女儿。通过心理剧的演绎,母亲提高了换位思考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考虑到女儿的感受。母亲确实体会到事先没有和女儿做好交流,突然带陌生男子回家入住,对女儿而言有些不当。

基于此,心理教师和小兰的母亲进行了沟通,交换了彼此的看法,并最终一致认为:母亲在一个适合的时间、场所向女儿进行解释,承认自己带男子回家入住而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的行为欠妥,但也希望女儿能够多些理解,并且向女儿承诺,对女儿的爱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丝毫。其实,小兰也能够理解这些年母亲将自己拉扯大确实不容易,也希望母亲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小兰和母亲加强了彼此的交流,也消除了顾虑,彻底告别了被母亲抛弃的感觉。

4.积极拓展外部资源,提高来访同学信心

对小兰而言,她具有一些有助于心理问题解决的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帮助她积极拓展各种资源,以提高其信心。具体而言,其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班主任。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及班风最为了解;二是科任教师。每一科教师对来访同学的学习情况最为了解,也最能为其提供帮助。

(1)召开主题班会,重塑良好形象

小兰担心她在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同学中的形象彻底崩溃,虽然心理教师帮助她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信念,但是为了巩固效果,还需要一些辅助措施。因此,心理教师找到了班主任吴老师,希望吴老师能够开一节名为“正确面对错误”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鼓励学生谈谈自己以前犯过的错误及对错误的辩证认识,让学生意识到错误也可以帮助自己成长。经过这节主题班会课,小兰认识到错误人人都会犯,但是有的人会因此一蹶不振,有的人能够从中吸取教训,促进成长。小兰通过这节班会课,也认识到班主任、全班同学并没有因为她考试传纸条就一概否定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接纳她。

(2)召开教师座谈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小兰虽然比较聪明,之前的学习成绩也还可以,但毕竟因为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请假,成绩下滑得厉害。经历过考试风波事件后,小兰对学习方面的信心也有所下降。对于各科成绩,小兰的优势与劣势不均,唯有与各科任教师召开一次座谈会,才能够比较完整地了解小兰的学习情况,提出一些可行的学习方法,帮助她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因此,心理教师与科任教师一起召开了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交流。目的有三:其一,希望科任教师了解小兰目前的心理状况,给她布置适量、难度适中的作业,让她能够及时完成,以提高她的自我效能感;其二,针对她目前各科的学习情况,各科任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和学习方法,心理教师进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她;其三,希望各科任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多给予她肯定和鼓励,以提升她的自信心。

经过各种辅导措施,小兰的情况有所好转。班主任反映,她现在每天都能够按时来校上课,也没有出现肚子疼请假的现象。同学们反映,她现在又恢复了以前的微笑,参加班级活动的次数明显增多。科任老师也反映,她的各科成绩稳中有升。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心理教师看见了小兰,她微笑着说:“老师,重返课堂的感觉真好!”

四、个案反思

该厌学个案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来访女生主动找心理教师做辅导,具有较强的咨询动机,因而只需要心理教师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就能够探寻到其厌学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接下来的辅导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来访女生处于“友爱”的氛围中,其母亲非常爱她,只是方式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所处的班级氛围非常友好,教师也非常认真负责,这些都有助于形成辅导合力,帮助来访女生走出心理困境。最后,来访女生的学习基础很好,只是因为未走出心理困境,出现厌学行为,导致成绩不断下降。一旦对症下药,其学习成绩进步自然很快,从而有助于其走出心理困境。正是因为上述因素,该厌学个案取得了较好的辅导效果。

当然,该厌学个案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推广性:一是对于厌学个案的心理辅导,心理教师要善于和来访同学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够洞悉其厌学背后真正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帮助来访同学走出心理困境。正因为如此,心理教师要有耐心,善于运用辅导技巧,如倾听、共情、自我暴露等。二是在做厌学学生的个案辅导时,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针对学生本人、父母及教师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让这些辅导措施形成干预合力,共同发挥作用,帮助来访同学走出厌学的泥潭。三是积极拓展来访学生的外部资源。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均是来访学生的外部资源。因此,心理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外部资源,合理利用,从而有效解决来访学生的心理问题。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測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YQJK064)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厌学个案研究心理疏导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