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路径探究

2022-12-03 01:26张先庚孟保华李桂英向俊蓓周跃根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师创新能力院校

张先庚 ,李 鑫 ,孟保华 ,李桂英 ,向俊蓓,刘 萍 ,周跃根

(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高职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改革方法与手段,增强教师适应新要求的能力,鼓励高职院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高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3]。同时,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提出,支持团队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促进关键技能改进与创新,提升教师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4]。自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以来,高职教师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高职院校急需创新型教师。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师培养模式,推动创新型教师培养。

1 国外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现状

1.1 美国搭建学习平台

国外高职院校教师培养从政府层面提供了政策保障,以多元培养为主,联合校、政、企、行共同培养。美国学者史密斯对创新型教师的理解是,擅长学习和消化前沿教育成果,并择优运用于教学中,能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教师。美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和发展以搭建学习平台为主,如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创新中心。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向教师提供论文发表相关资料、发布有关科研基金的信息、予以课题申报指导等,以促进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教科研的全方位发展[5]。

1.2 德国实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主,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培养模式具有“双元”属性,即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是企业培训内部员工,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培养其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后输送到职业院校;另一方面是职业院校专职教师进入企业接受培训,丰富企业管理和专业实践经验,最终能够向学生传递行业新理论、新技术[6]。

1.3 澳大利亚学院参与,提供多元实践途径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在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进行[7],要求职业教育教师每年参与两周专业对应企业的实践,鼓励教师参与研讨会、论坛、教师沙龙、职业竞赛、课题组讨论等活动,全方位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岗位对接指导等方面能力[8]。

1.4 英国分段培养,巩固创新能力

英国职业教育教师由职业学院、企业、大学共同培养,分为职前培训、入职教育、在职进修3个阶段[9],注重从思想上培养教师的科研精神和创业意识,通过选聘及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并运用于教学[10]。

2 国内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现状

2.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即不仅有教师资格还有职业资格的教师。但是目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认定条件和考核方法,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方式也略有不同。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引企入校、扩充教师队伍、建立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通过邀请企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办学指导委员会、学院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管理与一线技术开发等路径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1]。彭强等[12]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提到,建设综合实验实践教学基地,鼓励教师到知名高校进行访学、培训,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支持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等,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叶婷[13]认为可鼓励教师参加高职教师技能竞赛或指导学生参赛,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项目等,从而加强自身科研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2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师培养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应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由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已有部分高职院校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但院校之间的实施方案略有差异,对适应现代学徒制的教师培养方案也不尽相同。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校倾向于安排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学习,优势互补,通过在企业实践提升教师的操作技能,潜移默化中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思维。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时[14],邀请著名职业教育家和企业顾问作讲座并开展培训,激发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创新灵感,并且适当调整教师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科研创新的时间,对有成果产出者予以奖励,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科研思维的形成。高凡修[15]针对高职教师培养模式提出借鉴现代学徒制,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即让教师以学徒身份参与企业职工培训、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实践活动,并将所获经验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全面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创新及课程改革能力。吴正乾[16]提出教师应带着课程改革任务下企业锻炼,融合企业真实案例,根据岗位实际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项目,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2.3 基于互联网的教师培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化高职教育与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教学广泛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中,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授课成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选择,保证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瞩目、腾讯会议、会议通等网络教学软件应运而生,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学能力也成为时代的要求。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对教师进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录制网络直播课程,提高教师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17]。谢霖[18]认为以赛促教,鼓励高职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竞赛,建立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标准,能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对教师开展短期网络授课技能培训,可锻炼教师的课堂管控能力,以教师为核心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推动高职教育改革。

3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建议

3.1 加强政策支持,使教师培养有“据”可依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师培养相关规章制度尚不完善。国外高职教师培养有成熟完备的政策、法律等可供参考,如德国“双师型”教师培养依赖于大规模的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配合得力于国家政策的要求和支持,保证了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创新型教师,需要国家、地方、学校有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为教师提供参与科研课题、创新创业项目的机会以及提升综合能力的平台。高职院校也应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师日常培训与考核的内容,并加大科研基金资助力度,量身定制符合本校教师特点的激励机制。

3.2 鼓励多元联动,使能力提升有“地”可施

教师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不能局限于纸上谈兵[19],应配套开展实训,这需要借助训练平台实现多元联动,如企业、医院、科研机构、学校实训基地等,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联合培养高职教师。例如,校企联合培养教师,鼓励教师拜企业骨干为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能力。学校可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组织教师参观企业孵化器,接受创新创业系统培训,激发教师的创新创业灵感。

3.3 利用技术优势,使科研创新有“径”可循

随着互联网及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教师对大数据和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日益频繁,高职院校应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为此,可组织信息化专题讲座,邀请名师参加网络教学示范沙龙,搭配一对一信息技术指导人员等,让教师适应时代的发展[20],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4 结语

高职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输出的基础,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优秀学生,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师创新能力院校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