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略

2022-12-05 08:37陈钰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9期
关键词:监督体系管理

陈钰

(重庆康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重庆 401121)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常要面对两大问题:一是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二是如何协调和使用内部资源。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基础,是优化内部资源的抓手。所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和经营收益。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相关概述

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内部控制为基础,通过多种目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持续、规范的管理、控制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行为。财务内部控制本质上是一种全面的价值控制,是对企业绩效进行检验和评价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企业进行预测、管理和监督等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其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包括资金、融资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看到,内部控制的质量对企业的经济运行是否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既能有效地避免经营风险,又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降低成本,确保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序及有效进行。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从根本上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相应的对策。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善

治理层和管理层的内控意识比较弱。正所谓思维决定行动,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得不够重视,直接造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缺乏。缺少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企业凝聚力不够,缺乏正面的价值观念,缺少承担责任的企业精神,就会造成员工的松懈。而企业的发展认同度不够,就无法推动企业的发展,比如在并购时,如果存在文化差异、观念冲突,就会造成并购的失败。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权力太过集中,尤其是中小企业,实际的管理权常常被一人或少数人所把持,难以形成制衡、制约,决策不能完全代表大多数人的观点,缺少专业性和可行性,对企业的发展形成桎梏。内部控制环境对于实施控制工作的成效以及内控机制的实施具有全局的影响,因而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现代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环境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不良现象依然突出,如领导专权、监督不力。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内部不能形成相互制衡,致使内部控制环境混乱,最终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就会造成管理的失败。有的企业内部控制结构不够完善,职能分工不清,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而且,如果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也会缺失,这就会对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三)企业内部控制中风险管理难度增加

大概在2年前后,大家对风险管理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只有在金融、安全等方面才会涉及,而在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才将其应用于管理。因为风险是无法消除的,所以,只有在经营中,企业将其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有关风险管理的指导方针,将有关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程序正式确立,而ISO也颁布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标准,目的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理解风险管理。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风险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但是在大数据时代,风险越来越多,技术、经营模式、跨界竞争、数字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很多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很多单位的风险预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了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从组织的观点来看,由于法律不完善、监管不力,导致了企业的舞弊行为普遍存在[1]。

(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监督不到位

当前,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往往注重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因此,监督是必不可少的。监督的目标是预防和制止企业违法违规,推动其发展。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度,或者缺少独立的监管,就会造成内部人员的忽视、敷衍了事、不合作,造成财务部门单打独斗力不从心。一些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管,无法做到全方位的监控与考核,有些企业的员工对这种混乱的情况会产生不满,在自己的岗位上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路上的强大阻力。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就不能很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在当前的形势下,由于某些企业领导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员工出现了贪污等不良现象,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也处于失灵的状态。此外,一些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业务分工松散,缺乏有效的交流,也会对内部控制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一)战略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指引,包括制定长期计划等。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应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改进,既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又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合规目标

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市场经济组织,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合法的方式来获取利润,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和产品安全的提高,各大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依法进行生产经营,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而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不仅能确保企业的合法运营,而且还能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资产目标

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增值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企业的资产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要使企业的资产安全、保值、增值,就必须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控制,确保资产的安全、保值、增值。

(四)报告目标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往往要对各类的信息进行分类,而财务报表则是企业的核心内容,可以使企业的领导层或有关部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员工根据需要对所需的信息进行整理,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保证企业的工作和决策的准确性[2]。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意义

(一)企业内部缺乏内部控制建设的意识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为了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降低企业的决策错误,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有效地约束和平衡企业的管理者,明确企业的产权、权责等问题,确保企业的决策科学化、合理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仍处于相对滞后、发展缓慢的状态。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型、缺少专门的人力资源、更缺少企业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内部控制建设没有真正地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

(二)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制度建设

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当包括各种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涵盖企业各个领域、各个业务过程,各个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运行制度和一套完善的评价制度。但在实际运作中,各种制度自成一体,内容单一,彼此间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在企业中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全企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企业要想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一方面是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实施。

(三)企业内部对风险认知不足

企业以“实现价值”为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难以预测其潜在的风险,应对措施不完善,风险认知不足,从而使其面临诸多问题。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使其企业内部活动走上轨道[3]。

(四)企业内部缺乏健全的监督体系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设计和规范,监督体系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很多企业的内部监管制度还不健全,岗位职责没有细化,不兼容的岗位还没有分开,授权审批和实际操作仍然是一个人,内部审计或是缺位,或是独立性不强,有的内审职能隶属财务部门。由于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等诸多问题,许多内部监督管理环节都比较薄弱,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监督机构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比如,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功能不够完善,这对目前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外部监督体系上,大多数企业只注重形式,不能有效地监督。

(五)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不够规范

内部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价而制定的对策,从而确保内部控制活动达到目的。比如,有些发展良好的企业在销售管理、采购管理、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确而完善的规定。没有明确的职责部门和人员,一旦发生了问题,就会互相推诿、推卸责任,让管理无法进行。

五、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增强内控管理意识,实施内部控制

要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要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包括管理层和员工。在管理层看来,管理层的决策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各种制度执行情况。只有管理人员自觉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要注重效果和作用的发挥,从而使内部控制的作用得以有效地发挥。一旦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感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到各个部门经理在内部建立相应的制度,以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施。提高了职工内部控制的认识。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让所有人都参加,使人员了解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可以将内部控制理念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逐渐地在文化宣传中形成更好的文化价值观,并逐渐渗透到全体员工的意识层面。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职工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各种内部控制的工作中来,使内部控制的实施更加有效。同时,还可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以会计核算为中心,实现生产与财务的一体化,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同时,企业要与各个部门建立对应的沟通通道,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另外,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正确意识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邀请专家讲授,加强企业的对外宣传,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尤其是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企业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内部控制行为的差异化,在企业文化中引入了内部控制意识,并在内部控制环境中引入了内部控制意识。

(二)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的指引下,各业务部门就具体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运作流程进行讨论,并提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保证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一致性的前提下,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之间的联系和监督。同时,针对企业业务流程,发现并填补系统漏洞。实行制度的废改立,对不符合实际生产、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修改[4]。

(三)构建多元的内部控制方法

企业要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各种风险。构建多元化内部控制方法,在对不同的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大致了解风险的种类和层次,在追踪多元化内部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找到风险的成因,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四)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要使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正确实施。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高效的岗位责任制度,把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纳入工作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中,划分岗位的职责,明确工作的范围,并呼吁大家在各自的工作中共同努力。另外,在监督的时候,也要计划好监督的重点,以及对调查和评估的书面记录。通过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不兼容岗位的分离、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改革,使其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向管理审计,使其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功能。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与补充,加强对公司内部控制监督体系[5]。

(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机制

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规模逐渐增大,内部控制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其目标在于降低或避免更大的风险,提高经营过程的稳定性。因此,要降低内部控制风险,就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风险预防体系。对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的,其风险也来自内部控制。但风险并不是只存在于内部,而是来自外部的环境,只是,这种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对企业的影响很难估量。企业要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发现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并依据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然后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其不会对企业造成重大的影响。对于市场的外在风险,要对其进行动态的动态关注,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经营战略,更好地防范外部风险。风险机制一经确立,就必须与相关的业务过程相结合,并针对实际的发展状况,对其进行调整、优化。在进行适当的对外投资时,要做好充分的调查,防止盲目投资,造成巨大的投资损失;对于不可规避的风险,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在风险防范的过程中,企业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持续的研究,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内部控制风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相应的决策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风险防范机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此保障企业长远发展。

(六)建立健全内控管理考核机制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体系,需要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各个部门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根据部门职责、人员岗位等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流程和内容。不同的部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都不一样,不同的岗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也不一样,不可能将同样的考核体系用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人员身上,需要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方法,确保内部控制的公平。内部控制考核后,会发现许多问题,也会暴露出一些部门和人员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弥补不足,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公司内部控制部门要负责执行内部控制体系,每月汇报内部控制工作的进展,如果发现有问题,就会受到惩罚,并责令其整改,并将其问责。要把内部控制评价与管理层的业绩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实施。公司要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的考核,挑选出最好的员工进行宣传,以此来加强内部控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一旦建立了考核制度,既能保证员工的工作热情,又能淘汰一些没有能力的员工,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更加集中,这也是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重要原因。

(七)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变化,企业的运作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企业内部控制也要不断地改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的频率越来越高,一个会计年度要换四五次,每一次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对企业的实际运作有很大的影响。要想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问题,就必须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考核来达到一个合理的完善的进程。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会对企业的运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各个环节的控制也会越来越严格,几乎涵盖了各个方 面。而数据的提供者,则是来自各个部门,这样才能更好地描述出内部控制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内控管理体系的考核,必须经过企业和部门的考核,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邀请相关的机构参与,让内外部测评形成有效印证,以免内部测评出现舞弊现象。每个月都会有一次考核,内部控制部门会收集到相关的数据,然后进行汇总,然后给出相应的答复,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从而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

六、结束语

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未来发展、资源的使用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制定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从自身的问题入手,研究出相应的对策,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效益和正面效应,使其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大企业和各单位也都意识到了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纷纷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是对员工进行管理,也是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要适应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

猜你喜欢
监督体系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