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视角下的高职专业社团建设策略研究

2022-12-05 13:57
山西青年 2022年22期
关键词:高职生社团院校

王 斓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泰兴分院,江苏 泰兴 225400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高低决定了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高职院校非常注重调用各类资源以培育和增强高职生的职业化素养。作为大学生提升个人素养的第二课堂,高校专业社团是高职校园文化的关键构成,同时其也是丰富高职生课余生活、增加专业技能、强化能力自信的重要载体。2005年1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我国高校理当从社团建设切入,依据提质增效理念,不断赋活校园文化,引导学生通过社团活动自主提高素质,以为其未来更快适应社会,成长为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所以,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我国高职院校相关部门要积极督促建设并完善专业社团,促进专业社团提质增效,带动高职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专业社团的功能

(一)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社团与生俱来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其能为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育与强化提供载体服务。和普通社团不同,专业社团主要由专业教师联合社会企业共同牵头建立形成,旨在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向社团成员传播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社团成员亲自参与岗位角色体验,借以激活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辅助其逐步树立起强烈的职业意识,多维度提高其职业素养和能力[1]。就高职院校的专业社团建设实践来看,专业社团不仅能有效延伸高职“第一课堂”,还能检验、丰富社团成员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继而提高高职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社团作为高职生自愿合作形成的共同体,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小社会”。在该“小社会”中,社团成员间互相沟通、融洽交流、协同合作,各自履行职责,共同经历成功和挫折,在不断自我挑战中实现成长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进一步激活学生的专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活人之积极思维,使人乐于学习与探索,不断趋向既定发展目标。和专业课堂不同,高职专业社团是学生基于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加入的,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约束。高职生加入社团后,时常满怀热情,非常积极参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实训体验,具有极强的“我要学”意愿,高职生能在专业社团活动中获得愉悦的专业学习体验,继而更乐于主动学习、应用乃至创新本专业技能,持续提高个人职业素养。

(三)丰富学生的专业学习形式

和专业课堂教学不同,专业社团活动具有相对较强的实践性,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也更为多元,利于多维度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丰富学生认知,增进学生综合素养。例如,参与专业社团活动时,高职生可依据活动要求,尽情发挥个人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开展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从社团实践中发现个人能力短板,汲取实践成果弥补个人职业素养不足,在巩固个人所学基础上促进专业成长。长此以往,高职生便可通过专业社团实现“学用相长”,实现个人职业素养提升。

二、高职院校专业社团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位

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已深刻意识到,专业社团建设对高职生职业能力培育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在打造专业社团时,却未曾针对其发展定位进行纵深分析,以致社团的运作出现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2]。首先,社团专业性被弱化。不少高职院校为吸引新成员加入,时常会采用娱乐性活动或方式以强化社团趣味性,导致社团原有的专业性被弱化,且学生加入后未能从中习得更多样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也未能有所提升,连带其职业素养无法提高。其次,社团专业性过分突出。部分高职院校社团为吸引专业学生加入,常常会想方设法展示本社团的专业性,并将社团活动的焦点聚集在专业创新、学术研究、知识体系建设等层面,而不注重从基础出发,循序渐进地巩固社团成员的专业基础知识。事实上,对于初入社团的高职生而言,其专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一味向其输出专业性过强的内容,其将无法有效吸收并将其转变为个人专业素养,更不利于其循序渐进地增进个人职业能力。长此以往,专业社团建设不但不能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工作,还会破坏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使之对专业社团倍感失望。

(二)未设立长效运行机制

以学生专业兴趣为基础,以自发自愿为组织原则,以学生自主参与为重点形成的专业社团需要长效运行机制的支持,否则其将无法为社团成员职业能力的培育提供辅助。这就要求专业社团须依据实事求是原则,制定并确立科学管理体系,借以指导专业社团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素养。事实上,不少专业社团的建设与运营并无完备管理制度予以指导,以致社团活动时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困境。例如,社团经费的分配与应用制度、社团活动的组织及审批流程、社团成员选拔机制、社团活动开展领导小组设置等都未有特定规范、完整、标准的指导,导致社团活动或遭遇内部风险,或遭遇外部风险,或遭遇内外风险,无法逐步贯彻既定目标[3]。所以,专业社团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结合专业社团特性,打造科学管理制度与机制,为社团成员有效开展特定工作提供支持。

(三)活动质量保障力度不足

虽然专业社团组织开展的实践活动能丰富社团成员的专业体验,增加社团成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社员更快掌握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整体实践性相对较强。然而,就高职院校的专业社团建设现况来看,专业社团的活动质量普遍不高。具体表现为:首先,专业社团活动,如专业讲坛、沙龙活动、实训体验等时常无法取得充足的经费支持,导致活动所需配套无法优化完善,活动实效性明显有所降低;其次,专业社团活动开展的高效执行力人才不足。尽管高职院校为专业社团配备了专门的指导老师,但社团成员经验不足,以致活动计划执行效率低,活动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四)指导者未有效发挥作用

与兴趣社团一样,高职院校的专业社团也由学校团委进行统一管理,并接受学校团委的宏观指导。同时,确立专业社团建设目标及计划后,高职院校通常为专业社团配置专门的指导老师,以统筹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性。然而,在专业社团建设过程中,却时常面临指导力量过于薄弱的问题。专业社团由相关院系的团委统一管理,但院系团委事务繁杂,兼管社团数量较多,手握经费有限,较难拨冗充裕的精力与经费专门为专业社团的运作服务,以致专业社团的部分计划迟迟难落地;高职院校虽为专业社团配备了指导老师,但因日常教学任务多,无法全身心介入社团管理,以致指导老师无法为社团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提供指导。加上兼职专业社团无额外加薪,指导老师的积极性更低。长此以往,指导老师愈加疏于社团管理,致使专业社团最终陷入“自由发展”困境,运营质量难以提高。

三、提质增效视角下的高职专业社团建设策略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作为锻炼高职生专业技能,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第二课堂”,若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辐射作用,多维反哺专业教学,将强化高职生的职业素养[4]。基于高职院校的职业化教学特性,本文认为可采取下列策略以建设并完善高职院校的专业社团。

(一)聚焦人才目标,明晰社团定位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育高层次、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在建设专业社团时,高职院校理当将此人才培育目标渗透到专业社团建设实践内,高度明确专业社团的定位,继而利用专业社团活动,引导高职生展开由浅入深的专业实践,逐步获取更多元的专业经验与方法,使高职生拥有更强的职场适应力。高职专业社团建设者可采取下列举措:一是根据高职学校各专业职业素养要求,逐一分析高职生必须进行的实践训练,确定专业社团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调整、完善方向,确保专业社团活动能辅助高职生持续增进个人职业能力;二是发挥院系团委、专业社团指导老师作用,要求其主动对接目标企业,了解本专业岗位就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工作方法,明确专业社团活动的方向。唯有目标明确,定位清晰,高职院校专业社团活动才能有序开展,进而引导高职生通过社团活动学习专业文化及技能,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二)完善管理制度,夯实活动基础

规范管理与运作是高职院校专业社团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高职生职业素养发展理念和优化专业社团建设,需结合专业社团特质,针对社团日常管理设定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社团建设拥有充足的内在动力。在这方面,高职院校可采取下列举措:一是设立领导小组,全面贯彻专人专管原则,确保社团建设有人给予指导;二是基于专业社团领导小组指导,制定专业社团的章程和管理办法,确定专业社团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三是建立相关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社团考评机制、社团申报审批机制、社团经费管理制度、社团档案管理制度、社团骨干培训制度、社团活动流程等,使社团的各项事务都能有具体且适用的规范制度予以支持,继而显著提高社团管理质量。

(三)加强质量保障,增强执行力

高职院校在打造专业社团时,需依据工学结合理念,结合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与要求,为专业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指明方向。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出现质量无法保障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团经费不足、社团成员的活动执行力不强。就现有较成功的高职专业社团建设实践来看,可采取下列策略解决上述问题:第一,将专业社团建设纳入高职校企合作框架内,吸引合作企业为专业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经费支持,以便社团能培育出更多富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并为合作企业所用。第二,强化高职院校相关院系团委合理配置社团经费的意识,要求其根据专业社团规模、社团活动规划、社团提交的年度预算等适当提高专业社团的经费,从而确保专业社团所开展的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更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继而带动学生职业能力实现稳步发展。第三,发挥社团内老成员的作用,实行“师徒制”,鼓励老社员主动带领新晋社员执行特定的专业社团活动计划,使新晋社员能及时了解各个活动环节的对接部门以及人员,及时获取相关人员的支持,避免活动计划被延期。第四,高职专业社团负责人应定期组织社团成员进行实践训练,多方面提高其沟通交流、合作、动手操作等素养,切实强化其职业意识,使之能如同成熟职场人那般冷静处事,高效落实既定活动规划与计划,确保专业社团的整体质量。

(四)丰富指导力量,培育隐性素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隐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改进:第一,由专业社团所在院系团委牵头,组建专业教师指导小组,从各部选调专业教师,要求其定期轮换以指导开展专业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社团成员能通过活动丰富个人专业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其他隐性职业素养。第二,以专业项目和竞赛为抓手,邀请高职院校合作企业派遣专员到校,与社团现有指导老师合作,共同组建专业指导队伍,进而通过社团建设指导活动,循序渐进地灌输企业用人要求,带动学生自主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培育起丰富的隐性职业素养。第三,发挥钉钉系统等现代科技的作用,提前设置社团活动层层指导与审批流程,以便系统自动向指导老师推送社团计划等,进而使指导老师能随时随地了解社团状况,通过钉钉及时回复,充分保障社团活动的开展有老师的支持,并直接或间接强化社团成员的“对上交流”能力。第四,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相关院系可为指导老师提供必要的社团兼职薪酬,使指导老师获得物质激励,更乐于参与社会活动。

四、结语

专业社团作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第二课堂,对培育、补充、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有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着重关注专业社团存在的问题,比如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位、未设立长效运行机制、活动质量保障力度不足、指导者未有效发挥作用等,针对性采取适用策略以提高专业社团建设效率,切实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高职生社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