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感染防控策略

2022-12-08 02:34徐志鸿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含氯气溶胶手套

徐志鸿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口腔门诊诊疗工作为近距离接触,操作中会产生飞沫及气溶胶,病毒传播风险极大[1]。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之际,为更好地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尽快提高口腔专业人员感染防控的意识与能力极为重要。为此,在口腔门诊诊疗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切实做好感染防控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1 口腔门诊诊疗防控措施

1.1个人防护 在诊疗操作中佩戴帽子、一次性外科口罩及橡胶手套,必要时加穿防护服及佩戴护目镜,遵从“一医一患一手套”原则。

1.2预检分诊 分诊人员要严密保护自己,对就诊患者严格询问相关病史,有传染病、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应禁止入内,暂缓治疗。有急性炎症的先给予抗炎治疗;合理控制诊疗人数,诊室内“一椅一患”,尽量避免非诊疗人员聚在诊室;患者治疗前使用杀菌漱口液漱口,以快速杀灭口腔中的微生物,减少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在易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中使用负压吸引器及橡皮障,以减少唾液、血液的喷溅,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患者和诊疗人员的交叉感染。

1.3诊疗环境和候诊环境的清洁安全 口腔门诊诊疗具有特殊性,一般口腔检查、诊疗操作多在有菌的口腔环境内进行,具有患者流动性大、周转频、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再有患者感染状况不明,而且诊疗均为近距离接触,使用高速手机开髓、备冠、超声设备洁治等均会产生飞沫及气溶胶,病原菌可通过飞沫及气溶胶传播,易造成医患之间、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因此,应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做好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诊疗前清除治疗台上与诊疗无关的物品,每日对治疗台、操作台把手和治疗椅及其配套设施、设备、仪器表面等用消毒湿纸巾或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遇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在易产生水雾、气溶胶的诊疗操作中,可全程开启空气消毒机。在诊疗操作中,尽量避免污染无关物体表面,对频繁接触的表面如牙椅按键区、灯把手、光固化灯手柄等可贴防污膜,一人一用一更换;牙椅接触面、材料、键盘、鼠标等每个诊疗患者结束后使用消毒湿巾或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次治疗前后冲洗水路管道30 s,以物理方式冲洗回吸入的污染物。每个患者治疗前后都要对痰盂进行清洁。诊疗环境优先选择自然通风,可开窗通风,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应当选择机械通风或空气消毒措施,空气消毒机可持续工作。地面每日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有血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时,立即清洁并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1.4手卫生 医院感染不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通过手接触传播,洗手是预防传染疾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两前三后”手卫生指征,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或手消毒,每治疗一个患者要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避免受到患者血液、脓液及口腔分泌物等的污染。由于手套的质量问题及不可见渗透以及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的污染,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因此,要做到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同步提升,是降低感染风险、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1.5诊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前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有无污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在每次使用后要进行规范的清洁消毒,严格遵循《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进入患者口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严格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对器械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确保消毒、灭菌合格。灭菌物品储存在物品存放柜内,并应每周对其进行清洁消毒,储存内环境符合GB15982要求。可重复使用的护目镜、防护面罩先使用500-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干燥后备用,或用75%乙醇清洁消毒。

1.6医疗废物管理和安全处理锐器 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日产日清,做好分类管理。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即用即弃,对于棉球、纱布、注射器、离体牙及离体组织等医疗废弃物及医用工作帽、乳胶手套、口罩、一次性手术衣、一次性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中;使用带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针头,不能回套针帽,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缝针等锐器放入利器盒内,再按照规定流程处理。

2 结语

当前正处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口腔门诊成为防控重点。对诊疗环境进行有效的清洁与消毒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做好医院感染防控是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的重要一环。有研究结果显示[2],医院内设立良好规范的口腔科管理制度、口腔诊疗操作遵循国家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正确识别感染风险程度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科院内感染发生率。首先,科室重视患者预检,落实医师首诊负责制,做好标准预防,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手卫生与无菌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提高科室人员防控意识和自觉性,提升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做到在诊疗整个过程中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严格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手卫生及消毒与隔离,正确处置医疗废物、安全处理锐器能有效提高口腔门诊诊疗感染防控的质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含氯气溶胶手套
基于飞机观测的四川盆地9月气溶胶粒子谱分析
含氟、含氯废气废液急冷工艺焚烧装置的设备布置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基于CALIPSO数据的沿海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时空特征
棉手套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气溶胶传播病毒概率有多大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