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时空理论的多维成因探析

2022-12-08 06:22李玉宏何朝安
文化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奥古斯丁莱布尼茨时空观

李玉宏 何朝安

一、引言

莱布尼茨时空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且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分期与哲学主张。哈茨(Glenn A.Hartz )和科弗(J.A.Cover)认为莱布尼茨的时空理论可分为早期(1676—1688)、过渡期(1696—1709)、成熟期(1711—1716)三个阶段[1]。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学者王冰清将其划分为早期(1669—1671)、中期(1676—1687)和晚期(1695—1716)[2]。笔者认同王冰清对中、晚期的划分方式,但对莱布尼茨时空观的早期阶段仍存疑。因为罗素曾在其著作注释中写道莱布尼茨在1668年就提出了空间是一种实体的观点,其核心佐证是莱布尼茨1668年致老师托马修斯的信中确实提出了此观点[3]10。所以,莱布尼茨的早期时空思想可追溯至1668年。故而笔者将莱布尼茨时空思想划分为早期(1668—1671):空间是实体且时间是依赖运动的偶性;中期(1676—1687):时空是有序奠基的现象(well-founded phenomena)和晚期(1695—1716):时间是事物接续的秩序,空间是事物并存的秩序[4]682。

诚然,莱布尼茨时空理论分期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莱布尼茨的思想体系提供了重要启发,但莱布尼茨的时空理论体系庞大而深邃且根植于欧洲哲学的古老传统,除了研究其演变历程之外,对其不同时期的思想成因进行溯源也至关重要。莱布尼茨本人也曾明确宣称自己的体系是在柏拉图、德谟克里特、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以及笛卡尔等近代哲学家的基础上前进的,同时结合了经院哲学、神学、伦理学和理性[5]32。但在既有研究中,对莱布尼茨时空理论的探源性研究较少且多是从单一维度加以论述,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重要影响。本文根据莱布尼茨不同时期的时空概念,结合其学习生活、时代背景和理论批判,从多个维度探析其时空理论的思想根源。

二、对传统时空观的承继

近现代欧洲文明的来源主要是古希腊文化和中世纪文化,也正是古典时空观与中世纪时空观的结合,共同奠定了近代欧洲时空观基本精神内核。亚里士多德与奥古斯丁是以上两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莱布尼茨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并呈现在其著作之中。

(一)古典时代的综合——亚里士多德时空观

莱布尼茨对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承继主要来自少时图书馆中的书籍和学生时代来自学者们的耳濡目染。在塞尔策(Johann Scherzer)和托马修斯(Jakob Thomasius)等人的熏陶与感染下,莱布尼茨逐渐发展出一种亚里士多德主义观念,且赞成并且接受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和实体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集中论述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他看来,时间不是运动但依赖运动,时间只有凭借运动物体的运动才存在,所以“时间是前后的物体运动的数目,并且是接续不断的。”[6]117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上的共存是混乱的,事物应该有先后之分,强调了时间的顺序性。空间是“包围者的最直接的界面,处于静止状态。”[6]93可划分为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要素,因此,空间中的自然物体都有其固定的场所和特性。空间是包含质料与形式的类似容器的存在物,是不可以脱离物质且独立存在的实体。1668年10月6日,莱布尼茨致老师托马修斯的信中写道:“亚里士多德本人承认空间,即它的规定、形状,是实体。”[3]101669年4月致托马修斯的信中莱布尼茨再次表示赞同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中的许多内容,例如“空间是一个实体”和“物质、时间和运动的推理是确定的以及可证明的,以及真空的不可能性。”[4]94对于证明真空的不存在所使用的充足理由律也是同亚里士多德对原子论的虚空观驳斥方法相同,所以,莱布尼茨的早期时空思想同亚里士多德是一致的,甚至其成熟时期的时空观点,也呈现出关于时间和空间是相继并存秩序的共同看法。

(二)中世纪的灯塔——奥古斯丁的时间观

中世纪以来的欧洲主要秉持线性的时间观念,中世纪后期,时间是线性的观念已深入欧洲的社会逐渐取代了古典循环的时间观念,并且奥古斯丁关于时间的观点是这一转折的关键,影响深远。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追问“时间究竟是什么?”他认为“连绵不绝的时间只不过是流年的接续,它不可同时伸展延留,时间永恒但没有过去,只有现在。”[7]255因此,奥古斯丁反对古希腊的时间是天体运行的循环时间观。奥古斯丁还认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不同时间段是将不同时间点的事物相关联起来,所以没有事物也就无所谓时间的存在。时间仅存在于人类的主观世界和人类的精神之中,例如奥古斯丁用童年比喻过去,在他讲述童年时,童年已成为回忆,过去存在于记忆之中。同样奥古斯丁看到黎明时心中预言日升,他说“我看到的是现在,而预言的是将来。”[7]262所以“过去已经不存在,将来尚未存在,不存在便无法看见。”[7]262即奥古斯丁认为对于时间的准确划分应该是“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7]263。

莱布尼茨与奥古斯丁的时间观有其共性,都认为回忆激活了现在,现在孕育着未来,时间与事物相互依存,时间是事物接续的秩序。

三、理性主义的发展

在西方长达两千五百多年的哲学历史长河中,理性主义始终是最具影响力与穿透力的基本理念之一。西方理性主义的萌芽从万物皆数的毕达哥拉斯开始,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再到原子论者,最后理性主义在古希腊哲学中成为最强音。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哲学的基础上主张人是理性的动物,以形式逻辑来捕捉人类的基本理性能力。到了近代,理性主义思想在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康德等哲学家的工作中得到更全面而深入的阐发,成为近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17世纪上半期,笛卡尔作为理性主义的创始者和奠基人,是欧洲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1675—1676年,莱布尼茨阅读了笛卡尔的《方法论》和《哲学原理》等重要的哲学书籍,莱布尼茨从唯心主义的角度发展了笛卡尔哲学,对笛卡尔广延性原理和机械论观点进行了深入批判。但是莱布尼茨也接受了“复合的物体是由单纯的且不可以再分割的部分构成的原子论立场。”[8]73尽管莱布尼茨反对唯物主义,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转变发展起来的。此外,莱布尼茨对呈现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等哲学家思想体系中的某些基本原理也加以摈弃,比如,为了给事物一个永恒且绝对的解释,还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这就是莱布尼茨时空思想所依据最重要的原则——充足理由律。莱布尼茨对二者的批判,正是欧陆理性主义的发展过程。从笛卡尔的二元论到斯宾诺莎的一元论,再到莱布尼茨在精神的基础上把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从根本上消除了笛卡尔的二元对立,形成属于自己的唯心主义一元论[8]131-134。莱布尼茨从对旧经院哲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接受与抛弃,最终形成自己成熟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单子论思想,在此过程中,莱布尼茨的时空理论也从“实体”的唯物论发展到了“观念”的唯心主义。所以在理性主义和单子论影响下,时间和空间在莱布尼茨看来也是一致的、理性的和观念的。

另外,莱布尼茨还与阿尔诺、惠更斯、马勒伯郎士等人通信,15 000多份书信的思想碰撞造就了其思想辩证的一面,特别是与克拉克的辩论,最终形成了其时空理论的完整形态。

四、科学技术的滴定

现代自然科学诞生于17世纪,德国和意大利北部作为曾经的科学中心已有衰退之势,科学中心开始转移到法国、荷兰和英国南部。因此,莱布尼茨盛年时期先后辗转巴黎、伦敦和荷兰等地,潜移默化中受到来自当时当地的科学与技术的影响。

(一)数理科学与时空

1680年之前在欧洲,笛卡尔的物理学理论影响是最广泛的,莱布尼茨对空间问题的思考,部分源于对笛卡尔物理学的质疑,例如关于广延与空间的区分。“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是内在类比和来自存在的数学逻辑结构的外在类比的结合,”[4]44在巴黎旅居期间,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开始与他的数学方面的工作结合在一起,他的数学也从其形而上学中寻找基础。1676年,莱布尼茨在巴黎的哲学笔记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无限问题就是关于微分学符号和运算设计完成后不久思考的,还有对位置分析、无穷小微积分、连续体的研究与思考也直接影响了莱布尼茨的时空理论。无穷小量是莱布尼茨微积分的核心,“莱布尼茨首次使用“瞬”来表示无穷小量,而无穷小量的基本模型就是时空的微小片段。”[9]无穷小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应莱布尼茨的单子思想,促使了莱布尼茨对时空连续统的思考。所以“莱布尼茨的思想或者说时空连续统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其对于数学和物理的连续统的工作基础之上”[10]。晚年,莱布尼茨更是尝试建立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数学学说。关于真空,莱布尼茨从物理科学的角度认为其存在不是必需的,就形而上学的真空与物理静压箱是一致的[4]158。以及莱布尼茨运用托里拆利的真空实验来反驳牛顿-克拉克利用盖利克发明虚空的观点[4]701。

(二)钟表技术与时间

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欧洲近代科技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不仅推进了科学研究的深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勘定了人类关于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这些空间概念的基本认知。而钟表等近代计时工具的发明则使得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推陈出新。

17世纪中期以前,由于机械钟的笨重与昂贵,所以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计时工具是日晷和沙漏。所以在莱布尼茨的学生生涯中,沙钟是衡量时间的器物。沙钟可测量一段确定的时长,课堂上的沙钟流逝,这对于莱布尼茨来说就是一种体验,一小时或半小时的时长成为他课堂上可以体验到的物,从而也等同于这一时长中他学习的工作量,在这里时长与“量”关联,或者说是一种数量。因此,“莱布尼茨对时长的认知,使其把时长和时间严格地区分开来,他认为时间不是数量或大小,而是事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依次发生的秩序。”[11]66在钟表史上,最重要的革新当属惠更斯发明摆钟,其摆钟运转匀速,精确度相比之前的机械钟高达百倍。1665年,惠更斯通过实验发现摆钟会对周围产生影响,以及两个摆钟的共鸣。摆钟的相互影响所建构的内部关联的系统对莱布尼茨产生了深刻的记忆。1673年,惠更斯将《钟摆》的复印本送给莱布尼茨,其中对机械摆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几何问题,激发了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的思考。

随着精密钟表技术的进步,钟表被用来计量时间成为社会的绝对权威。钟表在莱布尼茨的时间观中正是17世纪其所处的文化中使用的共同参照系,正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Elias Canetti)对莱布尼茨时间观的精妙论述所言:“时间是一群有记忆和综合能力的人,在两个以上发生的顺序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然后将其中的一个顺序标准化,从而成为它或者其他顺序的尺度或参照系。”[11]469精密钟表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所建立的秩序和标准化,促成了莱布尼茨成熟的时间理论,即时间就是保持并存事物先后相继的一种秩序,时间成为不同时存在的事物所参照的标准和尺度,达到事物之间的完满和谐。

五、结语

综上所述,莱布尼茨作为折衷主义者,其时空理论并不是单一思想产物,而是在不同时期得到了诸多启迪并不断地修正、保留与完善,从而导向了一种多样性的时空观与哲学后果。简言之,莱布尼茨早期的时空理论是在其教育背景和早期坚持唯物主义的影响下承继了古典时空的观点。莱布尼茨对旧经院哲学的抛弃与对笛卡尔等人的批判,是其中期时空观转折的影响因素。而理性主义和现代自然科学与钟表技术的发展直接催生了其成熟时期的时空理论。莱布尼茨的时空理论富含深邃前瞻的观点,对其理论的成因探析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把握其思想体系,更准确地理解其时空理论的逻辑定位。时至现代,莱布尼茨的时空理论对于现代时空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受到广义相对论和现代物理学家的支持,开始走出牛顿的时代阴影,彰显其思想前沿。

猜你喜欢
奥古斯丁莱布尼茨时空观
漫画
康德时空观的理论背景与发展形成
奥古斯丁的自由观
从笛卡尔到莱布尼茨身心二元难题的产生与发展
莱布尼茨《单子论》的现实世界探析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论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史
西方近代历史“元叙事”及其对世界历史编撰的影响述论
高中狭义相对论的教法浅论
中西文化差别之源: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