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生态环境与《苗族古歌·融水卷》文化特色词英译

2022-12-08 06:22覃丽霞
文化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融水古歌芦笙

覃丽霞

一、引言

民族典籍《苗族古歌·融水卷》是流传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传世记史诗,形式以长篇叙事歌为主,具有口语化、口头传承的特点,语言富有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古歌内容包括创世纪、造人造物、农耕稻作、社会治理、苗族传统爱情观等,内容丰富,语言精练,蕴含着苗族人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民族典籍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族典籍翻译“可以弥补我们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认识的偏差,将中华文化视为多元文化、多民族文化、多语种文化”[1]。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被翻译并传播到国外,民族典籍《苗族古歌·融水卷》的翻译,对广西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宣传民族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翻译生态环境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融入其中。作为一种生态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对翻译进行研究,翻译生态环境是其中专有的术语,“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2]18-156。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既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又要实施对译文的选择,适应与选择交替循环,以达到翻译生态平衡,使翻译的生态功能发挥作用。“翻译生态功能主要分为内在功能与外部功能,其中内在功能为生产,内部相关的生态因子进行作用诞生翻译作品;外部功能则表现为翻译对社会经济以及语言文化层面的作用”[3]。方梦之将翻译生态环境定义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4],指出翻译生态环境具有动态性、层次性、个体性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人类的翻译活动和翻译生态环境只有达到和谐、平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翻译是动态的适应与选择过程,在适应和选择的原则下,翻译过程至少要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个维度进行选择和适应性转换”[5],这三个维度只有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才是最佳翻译。

三、翻译生态环境与《苗族古歌·融水卷》文化特色词翻译

文化特色词(culture-specific term)指的是一个民族或者一种语言文化中独有的而其他语言文化中所没有的事物。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广西苗族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造就了融水苗族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饮食习惯、民俗节庆活动等,构成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苗族古歌·融水卷》收录了由苗族群众世代相传的十一首古歌。古歌大多在民俗活动中,如婚丧仪式、民间节日中演唱,其中收录的文化特色词可以反映出苗族历史文化上的生态变迁、族群交流等文化痕迹,为能把融水苗族文化特色词的内涵和外延意义充分表达,达到翻译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的平衡,需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选择与适应,从整体性考虑,才能译出英语国家读者可接受的译文。

(一)语言维的选择和适应性转换

在翻译《苗族古歌·融水卷》文化特色词时,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解读,了解其基本内涵、使用范围等,与翻译目的语进行对比,了解两者存在的生态环境,即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维进行适应与选择,对原文的文化特色词、古歌的句子结构、原文表达方式等方面,根据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形式、文化背景等进行转换,即进行语言维的选择和适应,进而译出理想的译文。

由于广西融水苗族和英语民族在地理位置、语言、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上的差异,两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其独特性。苗族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在翻译成英语时,常常会出现词汇空缺,“在译语中无法找到对等词汇而造成词汇空缺,词汇无法用贴切准确点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时,可采用音译法”[6]。《苗族古歌·融水卷》汉译本中根据苗语的发音特点直译成汉语的词很多,包括事件、人名、地名、习俗等,如根省兑、顶劳、卡公、桑公、整海、海八等,我们在翻译成英文时,首先需要对这些词语产生的背景、来源、其中的文化内涵等进行分析和了解,在以译者为主体的基础上,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对语言维进行适应与选择,采用直译、意译、音译释意、译者注译等译法,使译文既保留原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让国外读者接受并理解。比如“根省兑”(苗语gengb sengx deil音译,意为开天辟地造万物)是《创世歌》苗语即“根省兑、根忍纳、中忍纳”中三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地球从混沌到开天辟地造万物的情景,在译成英文时,我们可以保留苗语的发音,通过音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将原作中的意象植入译文中,以保留原作的意象,可以译为:Gen Sheng Dui: Creation Myriad Creatures in Nature. 再如,对于神名或人名的翻译,可以采用音译加释意的译法,既可以有效表明人物的身份,又能保存苗语发音的特点。如“顶劳”是苗语dingx laol 的音译,是苗族神话故事中一个机智、有神力的人物,是地球万事万物的创始人,而God在英文中指万能的上帝、具有特殊力量的神,那么“顶劳”可译为God dingx laol,既符合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读者在阅读时又易于记忆和了解人物身份,体会到苗族文化的原始韵味。

(二)文化维的选择和适应性转换

生态翻译学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沉淀,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18-156。在翻译中,译者自身的文化观念、心理素质、审美观、所处的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译文产生影响。译者应关注不同语言文化内涵的传递,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努力做到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的平衡和和谐,“理解并适应原文所处的生态环境,对译文进行选择。这就要求译者分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异同,避免从原语文化出发考察译语,也避免从译语文化出发曲解原文”[7]。比如《迁徙歌》中的一句:“最好就是整海寨,平坦就像养鱼田”[8]339,此句中的“整海寨”在传说中位于沿海平原,是苗族人的世外桃源,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生活富裕,但后来人口增多,头领管理不力,社会动乱,灾难频发,人民只好背井离乡,引发了迁徙悲剧。该句为读者描述了整海寨美丽的景象,可直译为“The best village is Zhenghai Zhai , flat as fish farming fields”,但 fish farming fields如不加以解释,英语民族会将其理解成专门用来养鱼的田地,故有必要向读者介绍苗族人的农耕文化。广西融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较高,山高水冷,山地较多,苗族人依山修筑梯田,以种植稻谷为农耕主业。养鱼田是苗族村寨的特色,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苗族人向来有在稻田里养禾花鱼的习惯,禾花鱼因放养在稻田里,专吃禾叶和稻花而得名。每年春上插秧后,即把鱼苗放到田里,水草与禾花逐渐长大,秋收顺带捉鱼,将鱼制成烤鱼或腌制成酸鱼,是苗民喜欢的美味[9]。在苗族古歌《友荣配衣歌》中,形容富家子弟告哥家庭富足的词句有“每餐都有酸鹅吃,每天都有鱼来吃”“一年腌制九缸鱼,房有七桶腌制肉”[8]994,这里的九和七并非实际数量,而是指很多,由此可见苗民对鱼和酸腌制品的热爱。翻译时,必须深刻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适应翻译环境生态,对文化维进行适应性转换,上句“The best village is Zhenghai Zhai , flat as fish farming fields”可采取加注的方法,即fish farming fields: refers to raising fish in paddy field. It is a culture that Miao nationalities raise fish in paddy fields while rice is growing, it can promote the utilization-ratio of agriculture resource.

(三)交际维的选择和适应性转换

对外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使读者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文化共鸣。然而,由于居住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等存在着很大差异。为使译文既保留原语文化的特点,又使读者易于理解,达到翻译生态外部功能的平衡,译者基于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须根据原文本的交际对象选择适当的文体和风格,以达到交际目的的实现。

例如,2006年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融水境内各地的系列坡会,是融水苗族独特的年节文化形态,苗族系列坡会群开展的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七这段时间,是各乡镇村屯的节日活动,期间各乡镇轮流举办坡会,每天接连不断,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坡会链。系列坡会是融水苗族男女老少的重大节日,人们在坡会上赛芦笙、踩堂、斗鸟、斗鸡、苗歌对唱、歌舞晚会、推介特产等,热闹非凡。坡会来源于一个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马蹄坡,每年春天人们都到那里放牧。一天,一个主官路过这里,见苗家姑娘漂亮,便叫随从去抢,一同放牧的苗族人团结一致,赶走了主官。为了庆祝胜利,他们在此唱歌跳舞,从此以后,便形成了传统的坡会。“它集中反映了这个地域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成为增进各民族团结、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台”[10]。参加坡会的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男青年身着对襟紫色亮布服,缠着紫色饰边头巾,潇洒地吹着芦笙。姑娘们头上别着银饰,戴着银冠,颈上挂着项圈,手上戴着银手镯,穿着百褶裙,围着芦笙队跳起踩堂舞。坡会的举办主要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风调雨顺的期盼。人们通过坡会增进了解,交流感情,特别是未婚男女青年,很多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如《友荣配衣》里唱到“上游十二个坡会,其他坡会都到过,有一个叫抗良坡,这个坡会未到过。”[8]993讲述了融水的系列坡会以及青年们对坡会的喜爱,对参加坡会的向往。“工哥沿路吹芦笙,芦笙吹出爱恋歌”叙述了坡会的交际功能和苗族通过吹奏传统乐器芦笙传达爱情的情境,而姑娘听到男青年吹奏的芦笙,就能辨别出是谁人在吹,比如友荣姑娘听到心上人工哥吹芦笙,就对追求者告哥说“我那情郎来到了,刚刚吹芦笙走来”。芦笙乐器,象征着苗族的历史文化,为能较准确地传达原语信息,使读者能正确地理解原文的意义及其文化特色,基于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从交际维度上来看,“坡会”可译为Po Hui, A series of assemblies of Miao Nationality in Rongshui, Guangxi. Each year during the 3rd to 17th day of the 1st lunar month, people from villages get together to celebrate the harvest and pray for blessings in a different village every day. “踩堂”是坡会中苗族青年男女喜爱的舞蹈,身着盛装的人们围成圈,男子吹奏芦笙,女子翩翩起舞,踩堂舞类似于集体舞,为达到交际目的的实现,踩堂舞可译为 A kind of Miao nationalities traditional colletive dance, performed by a group of people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musical instruments of Lusheng.

四、结语

《苗族古歌·融水卷》是广西融水苗族人民原生态的文化百科全书,对于其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译者作为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翻译。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须对译文目的语读者的语言文化、知识结构、风俗习惯等做出正确的判断,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采取直译、意译、音译释意、译者注译等译法,力求忠实、恰如其分地表达苗族古歌中原文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传达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为讲好中国故事,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融水古歌芦笙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学探究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受尔
岜沙芦笙节
融水糯米柚种植栽培管理与技术探究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你好,芦笙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芦笙恋歌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