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2022-12-11 23:02黄细英
英语教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原文思维能力文章

黄细英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把思维品质的目标定为: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和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教育部 2020)。英语新高考中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缺少结尾的阅读材料,然后根据所给的阅读材料和段首句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续写。该题型考查学生提取原文关键信息及分析和推断信息间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对整篇文章的把控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升其读后续写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读后续写”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读后续写中普遍暴露的问题

1.未充分理解原文,未抓住故事主题

新高考改革后,写作部分增加到两篇文章。学生基本要花40分钟才能完成读后续写任务。对学生来说,要完成阅读、谋篇、写作三个任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采用“快速阅读文本,尽快动笔写作”的策略,避免出现“前松后紧”,不能完成写作任务的情况。这样,很多学生在只了解故事的枝节、还没弄清楚故事的人物关系时就开始动笔,导致所写文章偏离主题,难以达到读后续写的要求。

2.随意设计情节,未能与前文建立联系

有的学生阅读原文时走马观花,续写时天马行空,完全脱离原文故事发展。例如,学生粗略阅读原文后,直接把动画片或电视剧中的桥段添加到作文中,完全不顾及原文故事的发展进程。另外,一些理解能力尚可的学生虽然能理解故事并抓住故事主题,但在设计情节时由于担心词数不足,往往过分发挥想象力,添加与故事主题或故事人物无关的情节。上述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学生在故事情节构思上失分。

3.忽视所给的段首句,缺乏衔接意识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解读段首句的信息,无法按照合乎逻辑的方式设计故事的发展过程。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充足的时间谋篇布局,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未能在第一段末尾与第二段进行流畅衔接,导致第二段内容不是第一段内容的延续。

(二)教师在读后续写中陷入的教学误区

1.重“写”轻“读”

2.重“积累”轻“思维培养”

很多高中英语教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只有靠语法知识、词汇、句型及高级表达等的积累才能实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想方设法教授词汇,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累地道的高级表达。但是,即使学生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也未必是能在读后续写中获得高分。因为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应提取哪些表达应对写作情景,不能很好地构思故事情节,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

二、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读后续写能力的教学策略

邵静(2021)提出,读后续写是开放式、多样化的,没有标准答案和固定套路。同时,指出教师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原文进行合理续写。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应把这项任务贯穿整个高中阶段。

(一)合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应在高一阶段有目的、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读后续写扫除“读”的障碍。读后续写所选取的文章大多是记叙文,教师很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1 A Sad Love Story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的两大线索,即“事件发展”和“情感变化”,然后让他们分别找出以上两条线索的相关内容,提醒他们在理解“事件发展”时要关注记叙文的六要素:who、when、where、what、how、why,找到故事中的 conflict。这些技巧对读后续写至关重要。在完成以上任务后,教师进一步设计讨论任务,引起学生对故事后续发展的兴趣,“如What would Hu Jin and Li Fang do after they met each other?What would Li Fang explain to Hu Jin?Would they make peace or break up?”等。针对上述问题,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在完成以上课堂任务后,通过自主阅读,发散思维和共同讨论,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低年级的训练不一定要使用高考题,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二)利用问题导向,培养学生构思故事情节的能力

虽然读后续写中续写部分的思路和内容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续写结尾,但是续写内容和原文的主题必须一致,同时故事的结尾必须符合故事的发展逻辑。因此,要想学生写出一篇与原文融洽度高的文章,教师须带领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使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把握主题,并设计续写内容。

以一道读后续写题为例,阅读文本讲的是“我”和表哥斯蒂文(Steve)计划去森林露营。资深露营爱好者斯蒂文除了给“我”介绍沿途的护林站外,还把所有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雪夜里,斯蒂文生起篝火,我们就入睡了。由于强风,我们的帐篷被火苗点燃了,“我”匆忙逃出帐篷,还把斯蒂文拖离了被烧着的帐篷,幸亏我们都没有受伤。给出的段首句如下:

据徐宏勋分析,高速公路联通长株潭上千万人口,城市人群有时间、经济条件较好的,大都愿意回归田园生活,而来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消费的大都是车程30分钟到1个小时的城里人。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目前具备容纳4万常住人口,500万流动人口的能力,仅2017年的樱花节就接待游客达145万人次。而这一切,都因为高速公路而变为可能。

Paragraph 1:Later,as we stood by the burning tent to keep warm,we considered our difficult situa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graph 2:Suddenly,we heard a noise in the fore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阅读难度不大,如果要深挖文本,教师还须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如“What difficult situation were they in?”“Where was the noise from?”“Were they safe finally?How could they do that?”“Who was the decision maker?”等。在追问上述问题后,教师把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要求他们自主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共同为故事设计后续情节。

以下是某个小组讨论的成果:续写的第一段应侧重写“我们”在寒冷的夜晚所遇到的困难,可以写如何对抗寒冷,也可以写当野兽出没时如何逃生等,其间要突出斯蒂文临危不乱,在整个逃生过程起主导作用。第二段应写“我们”最后得救了,可以写恰好路过的车把“我们”救了,也可以写听到“我们”的呼救声后,有人过来营救。文章想告诉人们外出活动时务必注意安全。

之后,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很明显,上述回答对第一段的情节拓展分析很合理,但第二段的内容推断违背了常理,曲解了文章的主题。该组成员没有充分考虑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没有利用原文所提供的信息。原文故事发生在夜间的森林里,通常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车在那样寒冷的冬夜经过森林,况且主人公的呼救声也未必能穿过茂密的森林,因此该组学生提出的第二段的推断是不合理的。在达到营地前,斯蒂文给“我”介绍ranger station和forester,因此,第二段续写内容正好把forester这个角色放进去,设计为:护林员在巡逻时发现了火光,从而救了“我们”。这样既能紧扣原文,又能设计出合理的情节。至于文章的主题,由于原文和第一段续写内容都强调斯蒂文的能干及在整个事件中的主导作用,文章的主题可以设计为:“我”应学习斯蒂文的临危不乱,做事有计划性。听了上述分析后,相信第一个回答的小组成员和其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续写内容的构思都有更清晰的认识。

这样,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思考—分享—点评”的方式,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找到逻辑暗示,启发其续写思路。同时,通过分享,学生在比较中既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又训练了思维能力和构思情节的能力。

(三)利用互批互改进行思维碰撞,提升学生构思情节的能力

作文批改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旨在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写作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陈浩良(2015)提出,在课堂上,教师对作文批改进行指导,或集体指导,或个体指导,让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自己批改作文,其写作能力能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互批互改更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鉴赏和写作能力,使其有意识地拿同学的作文跟自己的对比,在比较中找出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取长补短。

在互批互改前,教师先给学生提供评价维度,如:

(1)作文能否反映与原文一致的主题思想?

(2)作文中的人物角色特征是否与原文保持一致?

(3)作文的情节是否是原文情节的延续?情节是否合理?

(4)段落内容与段首句是否衔接?两段内容是否有关联?

(5)句子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准确?

在列出以上标准后,教师在课堂上挑选一篇比较典型的作文为示范,引导学生从整体评价文章,找出文章缺点,并提出修改建议。这样,在示范批改的引领下,学生互改效率提升了。在此基础上,学生互改作文,分析文章的优、缺点,并给出润色和提升文章的建议。在此任务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互改的过程,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其表达观点。

结束语

对学生来说,读后续写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题型,也是关键题目。教师应在高中初始阶段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主题的把握和情节的设计。只有理解了故事的发展,把握了故事发展的大方向,学生正确的语法结构和生动的描写、复杂的句型才有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其读后续写能力。

猜你喜欢
原文思维能力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