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角下的读写结合教学

2022-12-11 05:21许加美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0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许加美

[摘要]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单元整体视角下读写结合的主要教学策略:前后勾连,整体谋划单元目标达成步骤;依托文本,整体实施读写能力培养路径;评价有方,整體反馈语言表达学习效果。

[关键词] 单元整体;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路径。当下部分教师虽已重视读写结合,但往往因缺乏有效教学策略,导致学生读了不少文章,做了不少练习,但仍然写不出好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在此,笔者试以单元整体为视角,以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探索读写结合的改进。

一、前后勾连,整体谋划单元目标达成步骤

在开展单元教学之前,教师应首先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梳理各部分的功能及教学目标,寻找单元习作与课文之间的联系,预设阅读教学的哪些部分可以与习作教学发生联结。这样,教师对本单元从读到写的训练就能做到前后勾连、有序推进、由浅入深、由点到线。

1.梯度化设计练习层次

学生达成单元习作整体目标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可以将单元习作整体目标细化成若干小目标,通过设计梯度练习,以渗透到每课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教学课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关注写法,探究课文为什么这样写。教师再依据课文特点,找准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尝试迁移,再开展有针对性的习作练习。在后续的习作教学时,组织学生交流并梳理课文学习的收获,回顾学到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还要思考如何将所学到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这样,教师以“读→悟→练→谈→思→写”为梯度安排读写结合练习,学生的读写能力逐步得到培育与提升。

2.合理化安排练习数量

在“双减”背景下,习作教学应更加追求轻负担和高效益的目标。因此,读写结合练习,应关注价值性和选择性。如果每篇课文都进行小练笔,再加上每周的习作课,学生大多会忙于应付,继而习作兴趣不断降低,习作质量也难以保证。教师应依据单元整体目标,紧扣学生写作中的关键点,选择相关课文,合理安排读写结合练习。

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人文主题为“一花一鸟总关情”,语文要素为“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在单元教学中,对于《白鹭》一课,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诗一般的语言,体悟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喜爱情感,并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教学《落花生》一课,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运用朴实的语言,通过落花生这一看似普通的事物来表明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学《桂花雨》一课,教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把握“桂花香—摇桂花—做美食—思家乡”的结构,体会桂花中蕴含着对童年与家乡的怀念,并仿写课文第二自然段,练习用反衬的手法表现事物的特点。教学《珍珠鸟》一课,在学生感悟“我”与可爱的珍珠鸟逐渐亲近的过程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仿写片段,通过连续的动作表现动物的机灵可爱。四篇课文的教学,前两篇侧重于感悟内容与写法,后两篇侧重于由读到写的迁移,学会表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这样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安排能为单元习作打下扎实的

基础。

二、依托文本,整体实施读写能力培养路径

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多读、熟读、精读,只有把语言的运用建立在语言吸收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最大效果。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将习作教学设计充分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学生的读写结合点,激发兴趣、渗透方法,实现迁移运用。

以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亲情是小学生作文的恒久主题。父母和孩子一同生活,一路陪伴,能体现父母之爱的事件数不胜数,可学生写作时的选材常常是送伞、生病买药等老掉牙的素材,也许在他们这个爱玩的年纪却常常忽略了情感的体悟。在学生的眼里,父母所做的一切理所当然,这样的成见让他们在具体叙述时往往思路凌乱,语言干瘪。因此,教师可以借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爱、感悟爱、表达爱,探究文章选材,揣摩行文思路,感悟语言表达。

首先,探究文章选材。本单元中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和吴冠中的《父爱之舟》两篇课文,前者表达慈母情,后者表达深沉的父爱。两篇课文选材独特,一篇是母亲在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决地给钱让“我”买书;另一篇是父亲与“我”住旅店、逛庙会、送“我”上学及考学等生活琐事。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拓宽选材的思路,静下心来仔细回忆自己在与父母相处中,哪些看似平平常常的生活琐事,却在不经意中让你感动,又有哪些细节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事情写进文章中,往往朴实而感人。

其次,揣摩行文思路。学生在有了合理的选材后,如果没有清晰的行文思路,写作时就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文章零散不堪。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全文的线索与脉络。如《父爱之舟》一课,虽然描述的是生活琐事,但内容并不杂乱,而是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全篇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从梦中醒来,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呼应。文中四次写到小船,贯穿全文,串起思绪,在船来船往中,文章主题不断深入,最后一次提到小船时,作者点明题意,揭示主旨。优秀的行文思路,应让学生细细揣摩,并在写作中借鉴与运用。

最后,感悟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表达的魅力。如《慈母情深》中的语句“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这里的环境描写对表达真情实感具有突出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用意并加以运用,抒发对这一画面的感受及表达的人物情感。

三、评价有方,整体反馈语言表达学习效果

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只有活学活用,才算真正掌握。在组织习作评价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以此作为重要标准,根据是否借鉴、运用课文的结构、语言及具体写法,来评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以第一单元的作文为例,可以运用以下量表,评价学生习作的水平。

当然,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不等,写作内容不同,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实施评价,拟定个性化的评语。通过有针对性的发展性评价,学生清楚自身作文的优点与不足,为习作进步寻找到成长的阶梯。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重点课题“基于学情分析的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1JY14-ZB6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