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志农:矢志用影像保护自然

2022-12-11 18:23王仲昀
青年文摘 2022年2期
关键词:金丝猴白马雪山

王仲昀

对国内珍稀野生动物有所关注的人,或多或少都看过奚志农拍的照片。

自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成为中国最早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之一,奚志农已经拍过太多国内的珍稀野生动物。滇金丝猴、雪豹、藏羚羊……奚志农用手中的设备,向世人展示了这些来自中国的神奇动物,也传达出这个国家无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如今,拍摄了30 余年野生动物之后,奚志农的精力更多地投放在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提升,以及培养更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时光流逝,带给他的不仅仅是野生动物的拍摄经历,更是他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不断丰富的过程。

神奇动物在哪里

1998 年,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访华。在他收到的礼物中有一幅中国滇金丝猴照片。照片上,一只母猴抱着小猴,它们仿佛正在与人类眼神交流。这幅照片的作者是奚志农。

哪怕已经过去28 年,奚志农依然清晰地记着自己第一次拍到滇金丝猴时的一切。“1993年9 月15 日。” 他准确地说出了那个至关重要的日子。

在第一次拍到滇金丝猴前,奚志农已经在云南德钦白马雪山寻觅已久。1992 年,他在云南省林业厅工作,工作之余也在留意珍稀野生动物的消息。终于,他和同事有机会接触到出没于德钦县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灵长类珍稀动物,当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在白马雪山开启了一项为期3年的滇金丝猴研究计划。但这项研究注定不容易,因为在当时,人们甚至没有一张清晰的滇金丝猴照片。

奚志农跟随研究团队,从1992 年开始登上白马雪山。前两次历经艰险,但没有任何收获。次年8 月底,研究组的同事告诉他:“看到猴子了。”奚志农赶往营地,却被同伴告知“猴子跟丢了”。

不死心的他和同事一道,在白马雪山上度过了漫长的一周。白天外出寻找滇金丝猴的踪影,晚上在外露营。奚志农负责生火做饭,他们一天只吃两顿,大米和野生菇是标配。

那片近100 平方公里的滇金丝猴主要栖息地,遍布悬崖峭壁,荆棘灌丛。夜幕降临后,只有微弱的手电筒光陪着奚志农和他的同伴在白马雪山海拔4000 多米的崎岖山道上摸索。

一周的搜寻依旧没有收获,但意外在蛰伏许久之后到来。“猴粪!”在奚志农和同事下山返回营地的路上,有人兴奋地惊呼。

还在冒热气的猴粪说明猴子就在附近。奚志农抄起摄像机,顾不上高原反应,一路沿着山脊往上奔。“原本已经没什么力气,那一刻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原本可能要走40 分钟的路,我只用了20 分钟。”

在往上跑时,耳边已经传来猴子“嘎吱嘎吱”的叫声。等他站在崖口,俯身望去,近百米外的一棵大树上,一个滇金丝猴“6 口之家”尽收眼底!奚志农赶紧把镜头推到最长焦段。当时他手中没有三脚架,只好找来一块山石,尽力将设备固定。

从这一天开始,这种身披黑白相间毛发、有着厚嘴唇的神奇动物,为奚志农打开了“用影像保护自然”的新阶段。

1995年,奚志农听说德钦县为解决财政困难,决定砍伐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南侧滇金丝猴主要分布的原始森林。奚志农找到著名的科普作家唐锡阳,二人共同努力,四处奔走,终于引起外界关注。从学术界到政府部门,都对此进行了回应。

后来,奚志农前往北京进入了《东方时空》节目组。1997年12月,他深入可可西里,跟随野牦牛队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下追捕盗猎者。在格尔木,奚志农看到了野牦牛队缴获的藏羚羊皮与头颅。有些头颅还带着血,羊角能看到弹孔。盗猎过程中,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被奚志农捕获,经《东方时空》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

但因为“《东方时空》毕竟不是一个野生动物节目,对我这个野生动物摄影师来说,总觉得不是最合适”,1998年,34岁的奚志农从央视辞职,他决定彻底投身于野生动物摄影。

会拍照,只是第一步

從央视离职,转为全职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有了更多在野外与动物接触的机会。他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桥梁和纽带,把来自大自然当中最真实、最打动人心的那一面带给公众。

当时,他在外拍摄经常持续数周,甚至几个月。一些简单的食物,迷彩服、棒球帽、摄影器材,这些就是在野外的全部。常年在险远之地,还要面临一不小心就坠入山涧的风险。他并不觉得这些是问题。“这件事完全是我个人选择,从一开始就不是别人指派的任务,所以我没理由去嫌弃各种条件。”

经历了一次次的拍摄,奚志农意识到,个人对于推动环保的力量毕竟有限。“会拍照,只是野生动物摄影师迈出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照片背负的责任,要通过照片唤起公众对这种动物的关注。”

2002年,奚志农和妻子创办了“野性中国工作室”,致力于用影像的方式传播和推广自然保护理念。奚志农希望通过这样的组织或者集体力量,去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他也意识到:那些常年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的人们,比起他这样的摄影师,有更多机会接触到野生动物。这样一批人,是重要的保护力量。因此,奚志农在2004年创办“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其主要训练对象是来自全国各地保护区的基层巡护员和科研工作者,让他们尝试用一种新眼光观察他们的工作环境。

后来,这一训练营又衍生出“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在青海玉树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野性中国为当地有兴趣的牧民提供专业摄影器材,教授使用方法,而他们也拍到了不少珍贵的雪豹影像资料。

改观与矛盾

和第一次拍到滇金丝猴的年代相比,国内关于野生动物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经有了大幅改观。对于自己从事的野生动物摄影,奚志农也提到了一些变化。虽然目前国内像他这样的摄影师,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野生动物摄影还不能算“行业”,但令他感到欣喜的是,随着物质条件和信息获取渠道的丰富,现在有更多年轻人对这件事展现出兴趣与可能性。

感兴趣的人在增多,森林在恢复,山在变绿,可是奚志农觉得这还不够,“距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想状态,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在他看来,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度之一,然而眼下现实与人们的认知还有明显的矛盾。“一些明星物种,比如大熊猫,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这些物种以外,大量濒危物种,平时根本不为大众所知。”

2014年开始,奚志农在政府支持下,组织民间力量,在云南苍山之巅建立了“苍山自然中心”。苍山雪,洱海月,这里更多是作为景点为人所知。实际上,苍山本身是一座坐拥冷杉、杜鹃林与小熊猫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然而,常常令奚志农感到无奈的是,很多游客到这里还是急急忙忙地问志愿者,“景点在哪里?打卡的地方在哪里?”他很想告诉游客,大家站立的地方,目之所及,都是平常在城市里难以见到的“景点”。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在奚志农看来,国家和政府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入力度显而易见,但这件事并不能只依赖政府,最重要的还是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需要不断丰富。“把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修建在每个人心中,这才是我们的理想目标。”

(摘自《新民周刊》2021年第41期,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金丝猴白马雪山
川金丝猴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
一匹白马驮着你(组诗)
好黑好黑的金丝猴
白马少年
金丝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征服雪山
爬雪山
雪山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