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为自己松绑

2022-12-11 18:23胡杰
青年文摘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乒樊振东乒赛

胡杰

北京时间2021 年11 月30日,休斯敦世乒赛男单决赛,樊振东4 :0 横扫莫雷加德,夺得个人首个世乒赛冠军。颁奖典礼上,圣·勃莱德杯调皮地给樊振东来了一个“摸头杀”——在颁奖仪式上,戴着牛仔帽的樊振东在捧起奖杯时,不慎被滑落的杯盖砸中脑袋。这个充满喜感的场面瞬时登上了微博热搜,被网友们调侃为“开盖有礼”。

世乒赛男单的冠军杯“圣·勃莱德杯”,英文直译过来是“新娘杯”。刘国梁曾称世乒赛是“1 个人的婚礼,127 个人的‘葬礼”,8 年等待,第5次世乒赛,如今樊振东终于成为了那个“新郎”。

颁奖典礼的那个小插曲,在网友们颇具智慧的描述下,仿佛就像是对樊振东过去几年起起伏伏的一个总结——“圣·勃莱德杯敲了一下樊振东,说你为什么现在才来。”

八年磨一剑,王者终长成

对樊振东来说,他对圣·勃莱德杯有一份执念,他参加的每一届世乒赛就如节点一样清晰明了,既见证了他的高峰,也让他体验了低谷。就像樊振东本届世乒赛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今天的决赛非常紧张,这是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梦想。”

而从低谷回到巅峰,樊振东已是国乒领军人物。

2013 年的巴黎,是樊振东世乒赛的起点。年仅16 岁的樊振东初出茅庐,第三轮遇到上届冠军张继科,然后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随后的两届世乒赛,他一直在前进;直到2019 年布达佩斯,一直在冲的樊振东跌了跟头。

2018 年时, 樊振东首登国际乒联世界积分排名第一。

2019 年带着世界第一称号的樊振东再次踏上征程,世乒赛却如一盆冷水,把这个年轻的世界第一浇了个“透心凉”——他爆冷输给队友梁靖,止步16 强。

那届世乒赛,樊振东只在混双季军的领奖台上站了一会儿,就匆匆地结束了世乒赛之旅,他甚至是国乒第一个结束世乒赛所有比赛的运动员。樊振东事后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态:“世乒赛前我在等,世乒赛后我在熬。从小出道,经历的挫折有,但是没有那么疼,没有那么痛彻心扉。”

那一年的国乒春晚,马龙推着一车奖杯上台问他想要哪个,樊振东的视线就没离开过圣·勃莱德杯,一放下话筒,两只手便直奔着它去了。

本届世乒赛,樊振东的晋级之路可谓是“地狱难度”。由于抽签原因,男乒四人被分在上半区,因此樊振东接连战胜了王楚钦、林高远和梁靖三位国乒队友,才来到世乒赛决赛。

等到了决赛的舞台,面对只有19 岁的瑞典小将莫雷加德,樊振东以压倒性的优势4 :0 横扫。即便莫雷加德总是能取得领先,但是樊振东总能在比赛中段实现逆转。

赛后,莫雷加德说:“樊振东是更优秀的选手。”

八年磨一剑,樊振东终于在休斯敦圆梦,迎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新娘”。

不再年轻,“小胖”打成了东哥

樊振东10 岁离开老家湖南去北京学习打乒乓球,每年只能回家一次。那几年,他每天训练五六个小时,此外还要上文化课。回想起彼时的艰辛,樊振东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打乒乓球是他一辈子的梦想。

2012年年初,樊振东进入中国国家青年队。刚进国青队,教练刘国正的一句话给了他突破的力量:“你上了一队就一直往前冲,趁主力们还不够熟悉你的时候,能冲到哪儿算哪儿。”当时的他,无论对阵谁都是年龄更小的那个。众人对他的评价,更多的也是未来可期。拼命往前冲的樊振东,在2013年迎来井喷:全运会单打亚军、东亚运动会单打冠军、德国波兰两站单打冠军等。

然而,人生哪能多如意。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20岁的樊振东站上男单决赛的舞台,与马龙在决赛中苦战7局,直到最后一局才以10:12惜败。

赛后,马龙承认,这场比赛是他经历过最艰难的比赛。马龙感慨:“最后赢下来有运气的成分,未来是‘小胖(樊振东)的。”

马龙和樊振东谈到未来,却没说未来何时而来。

2017年,世乒赛和全运会男单比赛都输给马龙,讓樊振东陷入了迷茫。他想不通的是:状态好和不好的时候,为什么都被马龙压一头?樊振东感觉自己被捆绑住了手脚。“因为非常想打出自己想象中的比赛,没能真正去释放自己。”

及时总结经验,樊振东试着给自己“松绑”,允许自己在比赛中犯一些阶段性的错误。“当然,遇到困难要尽快想办法扭转,最终一定要赢得比赛。”

那段时光成为日后他的养料,在近期接受采访时,樊振东回应了自己的变化:“我现在比以前更了解自己,我知道自己想要达成一个目标,不是靠特别强的冲击力和爆发力就能做到的,我属于‘聚沙成塔的类型。”

这种自我了解让他不再生活在外界的期待里,“我要做的是把自己该做的做好。最后拿到了冠军自己很开心,就算没有做到,我也相信自己以后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去做到”。经历摔打之后的樊振东,从青涩走向成熟,也不再将马龙视为唯一的对手,“如果眼里只有一个人,那我对梦想和事业的追求其实就不纯粹了”。

虽然东京奥运会未能获得金牌,但此后的全运会证明了他的成长,他连胜王楚钦、马龙,率领广东队击败北京队,获得男团金牌。樊振东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高山”,也不再年轻。

全运会赛场最为明显——2002年出生的牛冠凯,险些爆冷淘汰樊振东。牛冠凯赛后这样说:“能和东哥打成这样,对我自己实力也是一种认可。当时就想着能赢一局是一局。”

因为进队时年龄小,还有点婴儿肥,樊振东一直被队友叫作“小胖”。而如今的樊振东,已经悄悄变成了“东哥”。

领军人,水到渠成

本届世乒赛结束后,被问到如何庆祝胜利,樊振东没有正面回答,“很开心能获得这个冠军,但这不是我的终点,希望通过这个冠军更上一层。”

显然,对于樊振东而言,没有驻足享受的时间,他有着一个又一个目标要去实现。

世乒赛冠军,是他的梦想和目标,但这个回答之后紧接着他又说了一句话:“这个光荣的集体,也需要自己扛起责任和担当,很高兴今天做到了。”

这是樊振东首次以领军人物的身份带队出征世乒赛,此前的比赛他身前有马龙、许昕,樊振东只要自己冲在前面就好。

但随着马龙、许昕年龄渐增,巴黎奥运周期的第一个世乒赛,国乒男队选择将机会留给更多的年轻人。休斯敦世乒赛公布名单时,中国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秦志戬就表示:“男队报名参加单打的5人都没有获得过世乒赛男单冠军。新周期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希望他们把握珍贵的机会。”

虽然秦志戬说大家都站在起跑线上,但参加了东京奥运会的樊振东,无疑是这支队伍的领军人。

对于身份的转变,樊振东早有体会——在全运会夺得男单冠军后,樊振东就多次被记者问到对于新身份的看法。他的回答则是:“身份的转变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现在年轻队员成长很快,打法非常先进。我自己成绩也没说有多好,下一个周期我还是一个去拼、冲击的角色。”

樊振东的训练,内容多,强度大,仅仅一个上午的训练,训练服就会湿透。天赋之外,运动员的付出和牺牲是毋庸置疑的。樊振东说,天赋只是成为顶级乒乓球运动员的基石。

“很多东西做到了,慢慢就担起来了。我还要做好自己,承担更多。”

樊振东是一个喜欢“少说多做”的人,但当世乒赛没有太大悬念就夺冠之后,男乒领军人的身份水到渠成。

(摘自“澎湃新闻”,视觉中国图)

猜你喜欢
国乒樊振东乒赛
马龙将第九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
王楚钦/孙颖莎夺得世乒赛混双冠军
樊振东: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运动员
国球国车一起炫!风神携手国乒公益直播传授乒乓技艺
世乒赛国乒男团10连冠+女团5连冠
对2019年日本公开赛樊振东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网红”国乒的粉丝现象研究
21岁首次登顶世界第一,樊振东的“国乒时代”到了
樊振东在2017年乒乓球亚洲杯男单比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第30届亚洲杯男单决赛樊振东、林高远技战术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