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目标,用任务群推动自主探究学习
——《开国大典》(六上)教学设计思路

2022-12-13 02:01文|杨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特写开国大典全景

文|杨 坤

无论打算怎么教,一篇课文的教学,我都先从教学(学习)目标开始思考。

对于教学目标,我习惯从教材里去寻找和确定。其实统编本教材对于教学目标的指引是非常清晰的:首先是单元导读里有单元的总体目标,其次是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我更愿意当成课后提示)对于单元目标的细化。有时候一个单元目标是一个大任务,需要分成几步来完成学习,因此就会利用单元内的几篇课文来进行分解。

这个单元的单元导读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人文主题是有关革命文化题材的,感受革命精神这一点自不用说;关于语文要素,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点面结合写场面”。教材是怎么分解这个目标的呢?

稍微细致一点看,《狼牙山五壮士》课后第三个练习明确提示我们:课文第2 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个自然是指向“点面结合”;而“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这个提示就告诉我们这一课的目标是感受“点面结合”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开国大典》与此有所不同——“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重点在“怎样描写”,利用阅兵式的场面,学习“点面描写”的方法。虽然都是学习“点面结合”,但是其具体要求和分解目标却是不一样的。一篇课文有一篇课文的使命,如果不去细读和分析,就容易抓大饼,糊为一团。

明白了目标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转换它。

说到“场面”,就会浮现出很多画面:照片、图片、电影……于是,自然而然就想起“特写镜头”和“全景镜头”这对概念。用文字描写场面就如同运用镜头记录场景,异曲同工。很巧,我去翻阅有关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时,发现当年的一段故事,或者说是一个事故:

1949 年10 月1 日开国大典时,一位苏联纪录电影摄影师被允许全程拍摄开国大典,遗憾的是,后来存放胶片的房间失火,珍贵的原始彩色影像资料几乎被烧光了。

你看,这不正好印证了“特写镜头”与“全景镜头”的设想是契合的嘛!再看学生所处阶段——六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阅读与梳理文本的能力,在教师阅读支架的帮助下,自主学习与探究就不是空谈,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去完成的阅读活动,而任务驱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于是,结合纪录片的“镜头”这个概念,我在第一课时设计了一个任务群——从《开国大典》里学习当导演。

这个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五个分任务组合成的一个任务群:“氛围”指向整体感知情感,“篇章”指向活动场面,“特写与全景”指向点面结合,“解说词”指向朗读,“背景课文”指向开国大典的伟大历史意义。这五个任务串联起来就是拍一部纪录片的要素集合,而所有的素材又基本都来自于课文。所以,任务清单引导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看起来是在“当导演”,实际上是在学语文。

这个“从《开国大典》里学习当导演任务清单”主要在第一课时或课前自主完成,为“拍纪录片”积累素材;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我设置这个任务其实是让学生在课文中去阅读、判断、关联、筛选,此时的任务还没有涉及点面结合是怎么描写的,这算是为“怎么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这个目标在材料上做准备、打基础。而探究“怎么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需要在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中来进行。

怎么落实这个目标呢?

我首先让学生“寻找镜头,感受庄严热烈的氛围”。要想表达如此热烈、庄严的氛围,镜头应该去捕捉怎样的画面和场景?看似在完成“导演”选道具素材的任务,实则是为了让学生从课文中去体会庄严、热烈的氛围,暗示着庄严、热烈的氛围在课文中是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个板块其实正好对应着课后提示第3 题。

接着,“切换镜头,了解如何点面结合”。这是本课的主要目标。如果我们用导演的思路来看,有的是特写镜头,有的是全景镜头,这些镜头正好对应着“点面结合”的描写方式——这些镜头(即点与面)应该怎样剪辑、切换、组合。那么怎么才能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镜头的组合方式呢?我想可以把文字图示化,利用文本对比和示意图对比搭建的“图示支架”,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的结合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这个板块对应课后提示第2 题。

最后,“结合背景,体会情感与意义”。革命文化题材的单元和文章离学生的当下生活有距离,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是有难度的,必须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背景资料来理解。

我之前也找了很多与此相关的历史资料,比如从历史书上找的讲解或图片,但始终觉得这样概括性的材料对学生的情感认知没有触动。那么有没有故事性强一点的背景资料呢?突然就想到小学阶段学过的相关课文,基本上都是以故事为载体来呈现的,如《圆明园的毁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狼牙山五壮士》《七律·长征》等,学生因为曾经学习过,对其理解会更深刻;同时,这也是对整个小学阶段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一次整合。没有比“用语文的资源来解决语文的问题”更好的方法了。

我让学生把背景与正在学习的课文进行联结,用“解说词”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既揭示了开国大典的伟大历史意义,又训练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设计一堂课,我可能会在过程中思考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或支架来帮助学生学习,但这个“方式或支架”必须要契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情。

附:《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点面结合”的不同呈现方式,并认识到不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2.用创作“解说词”的方式来链接历史背景,理解开国大典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阅读,独立完成任务清单

故事导入:1949 年10 月1 日开国大典时,一位苏联纪录电影摄影师被允许全程拍摄开国大典,遗憾的是后来存放胶片的房间失火,珍贵的原始彩色影像资料几乎被烧光了,后来不得不重拍纪录片。今天,我们就试着用“拍纪录片”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首先,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任务清单。

“从《开国大典》里学习当导演”任务清单

熟读课文《开国大典》,结合课后第3 题,边读边批注。

1.主题氛围组。

为本纪录片选择整体的氛围基调,用两个关键词表述。

氛围参考词汇:

温馨 浪漫 紧张 活跃

热烈 热闹 安静

喧闹 和谐 祥和 壮观

活泼 幽静 庄严

激动 激荡 恬静 愉快

陶醉 美好 融洽

欢腾 欢喜 自豪 美妙

畅快 开阔

庄严肃穆 其乐融融

热烈喜庆 喜气洋洋

热火朝天 气势磅礴

幸福美满 紧锣密鼓

2.编导组。

根据课文把整个活动分成四个篇章,并为每个篇章取个小标题。

3.摄影组。

把课文中的语言描述转化成镜头,区分全景广角镜头和近景特写镜头。选定场面,从中列出哪些画面是广角镜头,哪些画面是特写镜头。(梳理两个场面即可,“阅兵场面”为必选+任选其他一个场面。)

群众入场 典礼仪式

阅兵仪式 群众游行

(1)阅兵场面

(2)自选:_________

4.解说组。

寻找最合适的声音来给画面配音或解说。(可以从自己看到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里找,也可以找自己身边音色合适的人,或者把应该有的声音特点或语气语调备注上。)

5.背景组。

从“背景关联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飞夺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里选择一些场面或画面来作为《开国大典》的补充背景,以此向观众解释开国大典为什么这么热烈、庄严,人们为什么这么自豪、激动、兴奋。

二、合作交流,分享“当导演”的心得

小组内对任务清单进行初步交流,互通有无,形成简单共识。

1.氛围:庄严、热烈或庄严肃穆、热烈喜庆。

2.四个篇章:群众入场、典礼仪式、阅兵仪式、群众游行。

3.特写与全景镜头:主席宣布(特写)、群众挥帽(全景)……

4.解说语气语调:浑厚、激动、庄重、低沉、激昂……

5.背景场面:圆明园里的掠夺、妇女在租界被训斥、狼牙山五壮士的呐喊……

第二课时

一、寻找镜头,感受热烈与庄严的氛围

1.课堂研讨一: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能表达热烈、庄严氛围的“道具”或行为方式,勾画或批注在相应的地方。

2.交流汇报。

3.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开国大典热烈、庄严的氛围。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二、切换镜头,了解如何点面结合

1.画“镜头切换顺序图”。

根据预习清单里区分出来的特写和全景镜头,按照课文顺序,用“○”表示特写,用“□”表示全景,照例画出典礼场面和阅兵场面的结构示意图。

2.对比观察。

(1)示意图对比(出示图1)。

(2)课堂研讨二:文本对比。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讨论:开头……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讨论:开头……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讨论:开头……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

(阅兵场面文本讨论略)

对比发现:

典礼是“点”“面”交叉结合;阅兵是一个“点”接着一个“点”排列,“面”在最后。

3.讨论。

(1)质疑:为何阅兵场面不像典礼场面那样把“特写(点)”和“全景(面)”穿插结合,而是把“特写(点)”串联在一起来组合?写作时连接词都是如此的重复单一?

(2)讨论释疑(出示图2)。

阅兵:把一个个的点(特写)接连不断地推出,连接在一起最后构成庄严、震撼的场面,凸显人民解放军兵种多、兵力强的特点。

典礼:特写与全景交叉结合,主席与群众的互动,体现了人民对国家领袖的热爱,可以营造热烈激动的氛围。

小结:点面结合的描写,结合方式不同带给人的感受也不同。要根据不同的需求确定点与面的结合方式。

三、结合背景,体会情感与意义

为什么会有如此热烈、庄严的场面?为什么会有如此自豪、激动的氛围?

1.结合预习时了解的“背景关联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根据老师提供的解说词框架和范例,创作解说词来表达自己对开国大典伟大意义的理解。

课堂研讨三:如何把背景场面与当时场面联结起来,写出新的主持词?

图1

图2

解说词框架:背景课文的画面《开国大典》画面 心情与感受连接词(曾经、×年前、现在、如今、然而、但是、所以、当看到、当听到、想起、回忆、仿佛……)

范例:那三天三夜的大火之后,留下的是旧中国的落后和屈辱。但是,现在不同了,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就在我们眼前,兵种多,武器全,精神足,我们再也不会被侵略、欺负。所以,当毛主席向空军挥手的时候,广场上的群众都把帽子、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3.在《红旗颂》的背景音乐中,结合“群众入场、典礼、阅兵、群众游行”等画面图片,朗读“解说词”。

4.齐读课文片段,感受氛围情感。

庄严的场面: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热烈的场面: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历史的声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

5.延伸。

香港回归,自信;北京奥运会,自豪;神舟飞船上天,自强。

四、学习总结,在场面描写中升华主题

导语:曾经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屈辱,革命先辈为了新中国而浴血奋战,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所以,在开国大典时,其场面才会如此庄严、热烈。今天我们运用“特写”“全景”镜头的思路学习了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这庄严、热烈的场面再现了新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让我们重温了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猜你喜欢
特写开国大典全景
作战时间横跨开国大典的是哪一次战役?
开国大典(组诗)
定制化全景声耳机系统 JVC EXOFIELD XP-EXT1正在热销中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从特写到长镜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保卫开国大典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大红斑的特写
全景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