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本土大学生语言生活研究

2022-12-15 05:09宋安琪
大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普通话方言

宋安琪

(1.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海南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大学及此后的一个时期是语言活跃期,此时期之人是最主要的社会发言人,故而也经常处在语言竞争中、语言矛盾中、语言困惑中。”[1]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社会团体之一,其语言态度、语言行为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年轻人的普遍语言生活状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语言使用状况及语言态度的调查研究就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关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大学生的语言生活状况研究成果较多。但目前对于海南大学生语言生活状况还缺乏了解。

本研究以海南本土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研究以下问题:海南本土大学生语言水平如何?海南本土大学生在面对不同语域、不同交际对象时语码选择上是否有差异?海南本土大学生对普通话、家乡方言、英语的态度有何不同?影响海南本土大学生语言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本研究对海南本土大学生语言行为和认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当下海南省语言教育的成效,可以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各级学校语言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也有助于了解海南方言的传承现状,进而为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服务。

一、调查方法和过程

(一)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正式调查前,进行了先导调查,之后根据反馈对调查内容进行了修改,最后确定问卷内容。问卷内容包含个人信息、语言学习情况、语言使用、语言认同等。对回收的问卷,本研究使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选择了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两所学校进行调查。海南本土大学生指的是在海南土生土长的,且父母籍贯均为海南的学生。最终进入本次研究的有效问卷305份,其中,性别方面,男生占45.9%,女生54.1%;专业方面,文科类专业占47.9%,理工科专业占52.1%;年级方面,大学一年级36.7%,二年级14.4%,三年级27.5%,四年级21.3%;家庭住址方面,城镇占37.7%,农村占62.3%。

二、调查结果

(一)语言学习情况

1.最先习得的语言

在“最先习得的语言”上,单一“家乡方言”比例最高,占样本总数39.0%;其次是“家乡方言和普通话”同时习得的,占样本总数36.1%;第三是单一“普通话”,占比22.0%。此外,“最先习得的语言”上“家乡方言+普通话+英语”的比例为1.6%,“家乡方言+普通话+英语+其他语言”占0.3%,“英语”的占0.3%,还有0.7%的人表示“不确定”最先习得何种语言。

总体上来看,以家乡方言为第一语言的比例合计是77%(39%+36.1%+1.6%+0.3%),以普通话为第一语言的比例合计是60%(22%+36.1%+1.6%+0.3%),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比例合计是2.2%(0.3%+1.6%+0.3%)。

2.语言学习起始时间

调查显示,小学前开始学习普通话的为83.2%;从小学开始学习普通话的为16.7%。不同的人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也不同,有8.6%的人小学前开始学习英语;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英语的有81%;从初中阶段开始学习英语的有8.2%;此外还有2.3%人表示“不能确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

(二)语言使用

1.家庭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在与祖辈交流时,方言(75.7%)>普通话(16.4%)>方言和普通话(7.9%);与父辈交流时,方言(45.9%)>普通话(32..8%)>方言和普通话(21.3%);但与平辈交流时,普通话48.9%>方言(28.5%)>方言和普通话(22.3%)>方言+普通话+英语(0.3%)。从数值上可以发现,在家中海南本土大学生随着交际对象辈分的降低,家乡方言的使用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普通话的使用率则呈现上升的趋势。

2.公共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

公共场合,“在大学校园对老师说话”时,被试语码选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普通话(97.7%)>方言和普通话(1.3%)>普通话和英语(0.7%)>方言(0.3%);在大学对同学说话时,语码选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普通话(89.2%)>方言和普通话(9.2%)>方言(0.7%)>普通话和英语(0.3%)=方言+普通话+英语(0.3%)=方言+普通话+英语+其他语言(0.3%)。

课后去商店、小卖店买东西时,最常用的语言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普通话(89.5%)>方言+普通话(7.5%)>方言(3%);在银行、医院场合,最常用的语言比例从高到底依次普通话(96.1%)>方言+普通话(2.3%)>方言(1.6%)。

总体上,普通话已经成为海南本土大学生公共场合最主要的交际语言。

(三)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language attitude)是指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价值的看法,其中包括对语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等的看法。”[2]关于海南本土大学生的语言态度,本研究设置了五个问题,答案都设计成李克特量表常用的五个等级,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语言态度情况

经方差检验,被试对家乡方言、普通话、英语三者的态度和评价存在显著差异。语言喜爱程度上,海南本土大学生最喜欢的是普通话(4.33),其次是家乡方言(4.00),最后是英语(2.94)。

关于普通话四个纬度的评价,得分最高的是“有用”(4.68),其次是“社会影响力”(4.65),第三是“好听”(4.23),最后是“亲切”(4.15),四个纬度的均值都超过四分,说明无论是情感角度还是理性角度,海南本土大学生对普通话的认可度都很高。这是因为随着推普的深入,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得到广泛的使用和认可,其社会威望和影响力也日渐提高。

关于家乡方言四个纬度的评价上,得分最高的是“亲切”(4.3),其次是“好听”(3.97),第三是“有用”(3.89),最后是“社会影响力”(3.35),其中“亲切”度分数最高、“好听”次之,这表明海南本土大学生对家乡方言的评价更侧重情感维度,这是因为家乡方言“不仅在于它是一种交际工具,更在于乡音带来的文化认同和族群记忆”[3]。

关于英语四个纬度的评价上,得分最高的是“社会影响力”(4.34),其次是“有用”(4.09),第三是“好听”(3.61),最后是“亲切”(3.08),整体上,海南本土大学生对英语的评价更偏向理性角度。

(四)语言能力

1.语种能力

语种能力的调查,设置的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够使用哪些语言?(可多选)”,结果显示:只掌握“普通话”一种语言的人占样本总数21.6%;既会说“家乡方言”又会说“普通话”的人最多,占65.6%,此外,有1.3%的人表示会说“普通话、英语”;有10.8%的人表示能够使用“家乡方言、普通话、英语”;有0.7%的人表示会说“家乡方言、普通话、其他语言”。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海南本土大学生中以“普通话和家乡话”双言者及多语者居多,比例合计是78.4%(65.6%+1.3%+10.8%+0.7%)。

2.语言技能水平

针对被试的家乡方言、普通话、英语水平,本次研究采用让被试自我评定的方法考察,把语言技能水平分为七个等级:1.听不懂,也不会说(计1分);2.能听懂一些但不会说(计2分);3.能听懂但不太会说(计3分);4.基本能交谈但不流利(计4分);5.能流利使用但口音不太地道(计5分);6.熟练使用但个别音不准(计6分);7.流利准确,发音地道(计7分)。

统计结果显示,海南本土大学生语言技能水平从强到弱依次是普通话(5.8)>家乡方言(5.07)>英语水平(2.4)。从均值上看,大部分海南本土大学生在普通话、家乡方言水平上达到了“能流利使用”及以上的程度,但是英语平均分低于3分,这反映出海南本土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英语水平普遍没有自信,大部分人未能达到用英语与人进行基本交谈的程度。

3.与语言水平相关的因素

(1)性别与语言水平:经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男女大学生在普通话水平、家乡方言水平、英语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对自己语言水平更为自信。(普通话p=0.001<0.05、方言p=0.001<0.05、英语p=0.021<0.05)

(2)年级与语言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级越高的学生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英语水平评价越高(普通话p=0.000<0.05、英语p=0.026<0.05);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方言水平上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62>0.05)。

(3)专业与语言水平:经独立样本T检验,比起理工科的学生,文科的学生对普通话、英语水平更为自信(普通话p=0.000<0.05)、英语p=0.04<0.05);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家乡方言水平上(p=0.052>0.05)不存在显著差异。

(4)家庭背景与语言水平:经独立样本T检验,来自城市的学生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p=0.000<0.05)、英语水平(p=0.000<0.05)更为自信;而农村学生对自己方言水平更为自信(p=0.001<0.05)。

(5)语言态度与语言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语言态度对普通话水平(p=0.000<0.05)、方言水平(p=0.000<0.05)、英语水平(p=0.000<0.05)存在显著性影响,被调查者对某种语言的喜爱程度越高,其语言水平则越高。

三、讨论和建议

(一)结论

基于对305位海南本土大学生的语言行为和语言认同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语言学习情况上:最先习得的语言,海南方言以微弱的优势暂居第一,普通话次之。语言学习起始时间上,超过80%的海南本土大学生在小学前就开始学习普通话,且60%的人第一语言为普通话,这说明普通话有逐渐取代海南方言成为今后海南人母语的趋势。

语言使用上:家庭场合,海南本土大学生与不同年龄的人交流时,语言使用出现较大差异,与祖辈、父辈交流时以海南方言为主,而与平辈交流时则以普通话为主;在公共场合则选择普通话为最主要的交际语言。

语言态度上,海南本土大学生对普通话的认同度最高,其次是家乡方言,最后是英语。海南本土大学生对于普通话的情感、社会价值和影响力认同度都很高。对自己家乡方言的评价则侧重于情感角度,对英语的认识则侧重于其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语言能力上,海南本土大学生中掌握“普通话和家乡话”的人居多;语言技能水平上,大部分海南本土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和家乡方言水平比较有信心,但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自信,英语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研究还发现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背景以及被试自身对语言的喜爱程度与其语言水平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二)建议

语言能力是人的三种基本能力之一,提升公民的语言能力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发展道路上的必务之业[4]。公民的语言能力应看作国家重要的语言资源,看作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海南本土大学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储备力量,对其语言能力的培养事关海南软实力的提升。针对海南本土大学生的语言生活现状,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应用能力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做好普通话推广工作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普通话推广的深入,普通话在海南全岛的覆盖面越来越大,使用人口不断增加,普通话已经成为城镇地区公共场合的主要交际工具。海南在校的大学生都可以使用普通话与人交际,但是在实际应用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今后海南高等学校在语言文字教育上,应该以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的口语、书面表达等实际应用能力为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创新语文教育,建设好满足时代需求的语文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国家通用语的综合能力。

2.注重培养国际通用外语的交际能力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许多国际场合的沟通媒介语,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都将英语能力作为招聘的条件之一。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背景下,国际化交流不断增加,海南居民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是应对国际交流的必要条件之一。海南年轻一代人是海南岛社会发展的主体,因此当代海南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对海南的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中,虽然大部分被调查者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64.6%的大学生现在还不能用英语与人进行日常交际。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海南高等学校需要加强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3.应传承方言母语

方言承载了一个地方的文化,体现了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方言的传承是保障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前提。在调查中发现当今部分大学生已经不会使用方言母语,尤其是城市学生。学习和延续方言是海南自贸港本地方言文化建设的基础。政府、学校、社会各方要多宣传传承本地方言文化的意义,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引导民众意识到本地方言传承的重要性,做好方言代际传承工作,进而维护海南文化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17
英语水平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