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德育模式的构建及运行实践

2022-12-16 18:47李高梅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张英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32期
关键词:三全学校德育育人

李高梅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张英小学)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应将学科教学与德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关注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提升,且应通过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基于这样的倡导,我国各地学校开始由以往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逐步转变为学科教学、德育并重的教育观念,且在德育模式的完善、改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本文中,将结合符合当前我国初中阶段德育理念的“三全”教育模式,对其构建策略、运行实践情况进行探讨,以此促进我国初中学校德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提升学校、教师、学生德育发展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学生整体德育水平的发展。

一、当前我国初中阶段德育现状

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我国各地中学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学科教学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对于学校德育认识不足,在德育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导致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还有部分学校认为德育是家长的事情,学校只要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够了,在学校德育方面存在敷衍心理,不重视教师德育观念的更新及德育模式的创新应用。教师在进行德育时教学方式陈旧刻板,讲解内容枯燥无味,且不重视学生个体的心理研究和辅导,导致学生对德育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通过德育学习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且大多数中学并未配置专业的德育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学科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本身需要承担繁重的本专业学科备课、教学工作,在德育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导致学生在德育课堂上接受的德育有限,与学生自身的德育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影响了学生品德修养的进一步提升。

二、“三全”德育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推动学校育人工作的发展

“三全”德育模式,指的是通过构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三种德育模式,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其中,全程育人指的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活动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校内德育,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积极向上、思想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全员育人指的是建立融学校、学生、家庭、社会于一体的育人机制,为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全方位育人,指的是依托各种教育载体,如以学校为载体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德育先锋评比,以社会机构为载体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等,全方位激励、推动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在初中阶段的德育中,构建健全、完善的“三全”德育模式,是当前我国初中阶段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导向性。

(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结合实践调查可以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初中生接触、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途径日益丰富,但由于其自身尚未建立健全、健康的认知体系,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因此,很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价值观扭曲、道德素质低下的问题。而运用“三全”德育模式,可以有效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德育工作,如整合利用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途径等,以此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进而提升学校的德育质量。同时,“三全”德育模式,倡导将德育贯穿于学校教学、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于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学生接受德育的熏陶。该德育模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将其作为学校实施德育活动的支柱性教育体系,以此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三全”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及运行实践

(一)做好“三全”育人协调工作

构建“三全”德育模式,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教师、学校、学生。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真正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同时应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因材施教,设身处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其次,学生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对象,学校应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全程、全面、全方位地引导,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德育,同时应积极协调学科教师,督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学科教学、德育共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再次,学校应真正承担起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作用。自上而下构建起健全、系统的“三全”德育体系,在校内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育人方针及育人政策,为教师、学校管理者推行德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学校可以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全体行政干部、年级主任为成员的“三全”育人管理小组,以及由行政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组成的德育导师队伍。通过推行“四进”(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五导”(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成长向导)、“六关注”(关注细节、关注身心、关注变化、关注交友、关注能力、关注全面)的工作机制,以此实现对德育过程的有效调控。

(二)发挥两课的基础性作用

在我国初中阶段的德育中,两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两课,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德育课程。在构建“三全”德育体系时,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两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在这两门课程的指引下,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全面分析研究当前在德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两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如可以引入学生容易理解、吸收的短视频,如宣传防诈骗的短视频等,对学生可能遇到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事件进行分析和讲解,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果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处理。或者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与德育有关的事例,同时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些事例进行合理的改编并进行现场演绎。如有的同学选取了当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小区居民排队做核酸时,家长指导孩子为“大白”表演舞蹈的事件作为故事蓝本,进行适当改编后在课堂上现场演绎。教师可以借助于这个事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如何正确地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护人员表达感谢、提供帮助,以及不当的处理方式可能为医护人员、其他居民带来的困扰。

(三)构建多元化“三全”育人体系

“三全”德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多元化的德育内容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德育方案,促进学生整体德育素养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学校应广泛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日常德育中积极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形成坚定的爱祖国、爱人民的内心情感,明确应该坚持的政治方向,产生国家荣誉感。其次,在校规校史学习方面,学校也应积极引入多元化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本校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产生对本校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条校规的作用,以及遵守校规对于自身发展,维护校园正常秩序的重要意义,促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校规,主动根据校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再次,道德认知方面。学校德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集体荣誉感及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防止其在生活中上当受骗。最后,校园文化熏陶方面。学校应将校园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每一处空间,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以此拓宽学生的德育学习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启发学生的德育发展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打造优美、高雅,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逐步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如可以在校园内、班级内,设计诗词文化墙、名言警句墙,借助于古诗词中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促使学生在这些精辟思想观念的引导下,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主动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打造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以此净化广大师生的心灵,调动起广大师生讲文明、保护环境的自主性,为学校德育工作助力。

(四)建立家、校、社会共育机制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且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容易受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出现不良行为表现,影响其日后发展。但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行动能力,其日常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因此仅仅依靠学校进行德育远远不够。还应联合家庭、社会各界的力量,建立完善、健全的家、校、社会共育机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此降低、屏蔽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其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学校可以基于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等,构建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社会教育为辅的互动平台。在实际运行中,学校通过图片展示、任务下达、教师直播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互动,引导家长学习正确的德育方法,同时对家长反馈的家庭德育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此提高家庭德育水平,通过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建积极、正面的德育环境。学校也可以通过平台向社会各界展示本校学生的日常德育活动,在让社会各界了解学校德育现状的同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如与当地文化馆、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机构参观、学习,或者安排学生轮流到文化馆、图书馆等机构担任志愿者,协助文化馆工作人员完成日常工作,或者为前去图书馆借阅图书的读者提供服务等。以此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促使其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形成一种自愿为大众服务的意识。

(五)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存在直接影响。因此,在构建“三全”德育体系时,应积极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教师自身的影响力,推动“三全”德育体系的有效实施。首先,应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在社会形势日益复杂、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学生由于自身辨别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各种不良思想的蛊惑,出现思想、行为上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掌握当前的主流发展趋势,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始终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形象。同时,在德育中,能够基于理性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并借助于教材知识及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德育,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其次,应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人文素养。学校开展德育的目的,是通过挖掘学科教材、德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并将其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人文知识水平,除了应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对学科发展史、学科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都有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利用各种途径,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如借助于互联网了解当前的社会动态,通过与专业的德育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更为科学的德育教学方法等,以此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积累充足的德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此外,教师还应放低姿态,主动向学生“取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日益丰富和便利,部分资讯、信息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而教师尚未涉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拓展自身的知识体系,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趁机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同时,这样的方式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更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主动聆听教师的指导与教诲,提高德育实效。

总的来说,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应积极运用先进的德育理念,如“三全”育人理念等,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德育体系,为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提供全面、有效的帮助。以此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三全”德育模式体系,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集合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实现。因此,在构建“三全”德育模式体系的过程中,学校应积极联系各方面的力量,在获得充分支持的基础上,对“三全”德育模式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以此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整体提升,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三全学校德育育人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