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真话:新闻人的社会责任和职业素养

2022-12-18 15:25赵振宇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10期
关键词:真话

赵振宇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民主应当成为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民主作为我们的旗帜,不仅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的工具和武器,伴随着我们奋斗的全过程。

公民能心情舒畅讲真话,是人权的基本要求;保障公民讲真话的权利,是国家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1]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人权实现的重要标准。而人们能够积极有效心情舒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则是其中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同时又指出:“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为了更好地调动人民积极性,发展全过程民主,必须坚持广泛、持续、深入的实施程序,有效地进行政治参与,真正做到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人民的事情由人民当家作主。[2]

一、新闻人的社会责任和职业素养

我们进入到新时代, 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新闻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的社会需要具有这样特质的新闻人——

以新闻人的职业敏感和智慧发现需要、可以、能够讲好的故事。发现故事是新闻记者一切工作的前提。以最快的速度去甄别新闻源的真假和轻重,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和发掘新闻线索及其背景材料。“敏锐”,反映的是记者发现故事的速度和深度;“智慧”,反映的则是记者在甄别故事中的判断和创造能力。在新闻报道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新闻要抢——抢时效,抢事实(细节、真相),抢观点(评论);其二,新闻要养——等待合适机会,核实、完善、丰富内容;其三,新闻要跟——后来居上(时间、空间)。

以新闻学的专业技术和方式讲述和评论好故事。不同职业者以自身特有的职业特长为大众服务,这是职业角色的基本要求。当下,网络的优势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互动强、链接广。事实是我们报道和判断的前提,而事实又具有多样性:在物质世界里,有客观存在的事实,还有法律认可的事实;在大数据时代,有真实可信的事实(准确、优质、全面的数据),又有虚假伪装的事实(错误、劣质、局部的数据);在精神世界里,既有人们需要的事实,又有人们想象的事实。传播快使得真假混杂,泥沙俱下;容量大使得人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强大的互动性则使信息的确定性难以存在。面对如此现状,需要职业新闻人对信息进行选择、核实和解读——选择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应该关注而尚未被关注的信息;核实信息的真假,以建立网络时代极其稀缺的公信力;解读信息内在的、背后的、隐含的意味。谁的选择能够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谁的核实能够做到准确无误,谁的解读能够让受众释疑解惑,谁就能够在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由此发展壮大。

以新闻媒体特有的社会威力和魅力加强党和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促成故事在有利于大众和社会的轨道上完善和圆满,促使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我们拼搏奋斗、孜孜以求的“中国梦”。随着科技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新闻媒体在社会上越来越发挥着它的威力和魅力:扶正祛邪,揭露腐败,使一切社会的丑恶势力和不道德行为受到惩治和鞭笞;救助贫弱,弘扬光明,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充满团结、友爱、和谐和希望。同时,新闻媒体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

我们常说,人民创造历史。在创造历史的人群和进程中,就包括新闻工作者以自己特有的工作方式参与到历史活动之中,创造着历史。

面对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和新闻学院需要培养记者或学生具有其他单位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新闻人特质”。根据这一要求,当代新闻人要成为具有现代化意识、国际化视野、学者型品格、实践者本领的新闻传播工作者。他们以社会的视角和需要研究并发展新闻理论,以新闻的理论和实践说明并服务于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会后,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锻造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更多到一线、循规律、出佳作。”“到一线”,就是到新闻发生地,到可以发掘新闻的地方;“循规律”,即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新闻报道规律;“出佳作”,指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全面,鞭笞邪恶、弘扬正气,有利于推动问题解决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3]

社会责任意识,强调的是记者的报道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整个社会负责。对社会负责就是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负责,对代表最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党负责。新闻工作者是传播思想和信息的特殊人群,他们所从事的传播工作,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所以,他们应该是人类社会基本道德的维护者和监督者,应该具有献身维护人类社会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感。他们不盲从社会潮流,不迎合低级趣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以高尚的品质、独立的精神和正确的思想使社会公众受益于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他们深入生活、体察生活,但决不沉溺于生活中,而是永远保持着超越于生活之上的理念和思索。他们不会贪图享乐,新闻岗位决非他们谋一己私利之“近水楼台”,他们有着行万里路、吃万般苦、不得“真经”不罢休的神圣力量,他们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而又加倍地回报社会。新闻工作职业,将成为一个守望与捍卫人民利益的神圣岗位。

我们步入了新时代,应该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一定要学习和关注外国的科学文化,不能盲目自大,自以为是。但是,目前学术界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种学术研究怪圈——越通俗易懂的东西越为大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在某些人眼里或在某些标准面前,它越没有价值;而那些远离大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和大量引经据典的东西,反而受到一些人的推崇,以为是最有水平的。在学术界存在新的“两个凡是”,即“凡是有外国学者参加的会议或参与评审或看好的”和“凡是引用了外国人的著作或语录的”,学术价值就自然而然高高在上。这种过于堆砌语录和文献的文章不是衡量论文质量水平高低的标准,一切只看外国人眼色行事,某种程度上带有崇洋媚外的倾向。中国的学问和科学最终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要跟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研究中国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有两层含义,第一,研究的起点来源于实践,是带着中国的实践问题去研究的;第二,在研究中要运用中国的特色理论,研究成果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服务于某一个领域。[4]

面对学术界存在的偏见,结合新闻界存在的现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指出:或问,中国有没有自己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有没有自己的学术规范?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长期困扰。直到今天,一个新闻传播学的学者,如果没有在西方国家留学的背景,是很难被认可的;一篇论文,如果没有引用若干条外国同行的文献,是很难被称之为学术的。他提出,建立中国的新闻“主场”。[5]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王润泽教授指出:学术期刊要做知识创新的引领者,这一点应该贯穿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责任使命和评价体系应该相向而行,都应该以知识创新为导向。她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重视中国本土经验,寻找中国问题,展示中国智慧,是中国学派的主要内容。同时,她指出当下各大高校实行的期刊等级制度是当前学术期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6]

我们常常引用恩格斯的话:“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强调的是“一个民族”要想站到世界“最高峰”,它的研究、它的贡献,一定不能离开这个民族存在的广袤大地,不能离开让它产生理论和思想的国度。我们不是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么”,怎么到了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考核指标中就非要“言必称希腊”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说过:“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7]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已经将新闻学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一起列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此时此刻,我们新闻传播学科,难道不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曾经和正在进行的某些研究么?相关管理部门、大学、学院和学术期刊、出版社难道不该考虑为此设立新的遴选、评价、考核、奖励标准么?当今时代,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的旗帜,在我们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抛弃那些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陋习,在自己的论著和研究中,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说一点自己能够说、说得好的话,做一点自己能够做、做得好的事。“新闻无学”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如果新闻学科没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话语体系,就有可能被他学科所边缘化,被当今时代所抛弃。新闻学科的地位和权威,不能仅仅靠领导人的讲话和文件来确立,它必须在面对实实在在的中国问题中,在与其他众多学科学者的切磋和交流中,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研究和行为举止中真正凸显新闻传播学科人自身的特长和特色,让其它学科的学者们能从我们的研究成果和行动中,闻出新闻人的味道。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作为支撑学科的重任。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教学者,也只有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才能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适应受众分众化需求、传播差异化趋势的要求,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开创新局面。

为了更好地凸显新闻人的职业特性和社会责任,我提出新闻人要坚守的“人生十字真谛”。

其一,“因为……所以……例如”。“因为”“所以”是表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连词,它需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思维的基本形式)来完成。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规律性的特征;判断,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断(结论)的过程,有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论证,指用论据证明论题的真实性或者根据个人的了解或理解证明的方式。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例如”说的是举例用语,在新闻报道中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需要用所举之例帮助说明或证明某种情况和说法的具体事物。一般来说,这个“例如”要有“事实胜于雄辩”之力量。新闻人研究和服务于社会需要以社会的视角和需要研究并发展新闻理论,以新闻理论知识和实践说明并服务于社会。

其二,“时、空”。时、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时: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持续系统,它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体现。

空: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广围系统,它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也称三维空间。古人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

“宇”表示空间,“宙”则表示时间。

经过多年的关注和研究,我曾提出“时间文明”的概念。所谓时间文明讲的是在一定时间里对人们行为准则的要求,它有以下几个特性:规定性,即在一定时间里规定要求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信用性,即在规定时间里按承诺的要求予以行动。平等性,在规定时间里要求所有参与人员一视同仁、共同遵守,不能搞特殊化。有益性,即在规定时间里的所作所为,要有利于自己、他人和社会。层次性,即相同的时间里人们表现的素质差异。[8]新闻人在实践中要争先做认识时间、珍惜时间、恪守时间的楷模。

其三,“事、势”。事与势说的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个别与整体、当下与长远、具体与抽象的运动系统。事:指人类生活中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的具体表现。势:反映的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整体特性和趋向。形势是事物发展的当下状况,趋势则是事物发展的未来动向和走势。它们的性质由该系统诸事物背后的规律和本质决定。

新闻媒体的报道要做很多事,但是,在讨论研究和策划实践这些事情中,不能只顾一地之域、一时之间、一事之限而谋事,只从某一具体事情入手而忘了大局,只谈现象而忘了抓住事物的本质。我们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更需要就“势”论事,即根据现在的形势和发展的趋势认识我们所干之事;据“势”行事,即遵循形势的要求做好每一件具体事情;以事成“势”,即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方法和手段,使我们所干之事能积聚成势,从而达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目的。[9]

二、为推动发展全过程民主讲好真话

(一)我的新闻评论职业生涯回眸

1982年初,作为“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首届大学生,我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工作。在报社工作期间,编辑的《社会中来》获全国好新闻专栏唯一的一等奖,组织策划报纸、广播、电视三家联办《热门话题纵横谈》受到时任中宣部长丁关根的表扬并派人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2001年初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任教,至今40年。从媒体评论员到在高校教授评论,长期的媒体评论和教学实践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评论是什么,如何认识它,怎样发挥它在社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我慢慢悟出并坚定了这样一种认识:从新闻学视野解读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也得到媒体的重视;从社会发展视野研究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作为舆论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认识论视野阐释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世界。由此得出结论:评论是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10]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先后出版了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8年出版)、研究新闻评论思维和品格的研究生教材《新闻评论研究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和关于新闻评论教育、评论人才培养的《新闻评论通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我讲授的视频公开课《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被列为教育部视频精品公开课。同样,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团队经过17年实践探索申报的《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得了教育部2018年颁发的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本人也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这些成绩和荣誉是政府和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褒奖,同时,更说明了人们的意见表达在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们反映客观世界有两种方式:描述和评论。描述属于形象思维,而评论属于逻辑思维。评论的本质定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运用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描述事实的基础上,培养了运用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评论本性,能够比较全面比较正确地把握客观事物在感性上对自己的刺激,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的探索之初,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建言献策,《人民日报》及时发表了《鼓励大家讲心里话》(1986年7月21日)的评论员文章,鼓舞着全国人民的士气。当时,我在长江日报评论部工作,随即给人民日报写了一篇评论《多提供讲心里话的地方》(1986年8月10日在一版“每周论坛”刊发)。我在评论中写道,鼓励大家讲心里话,就要多提供讲心里话的场所。这里有几个认识问题要解决:第一,党报的喉舌作用和桥梁作用应该是统一的。第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反馈作用。第三,读报观念和办报观念应该同步转变。第四,以切实措施保证讲话者的权益。鼓励大家讲心里话,就难免会出现片面、过头和牢骚话,报上也难免会出现某些失实之处,出现问题以至错误。对此,一是力求减少和避免出错,二是有错则及时纠正,但不能因发表一篇错误的或者仅仅是不同意见的文章,说了几句真心话,就把作者、编辑搞得灰溜溜的。不允许人家讲错话,不允许文章出差错,群众的心里话就不可能充分表达出来。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海内多家媒体的关注,《光明日报》当即在一版转发了这篇评论,后来又于1987年7月5日刊发《提倡讲心里话》。30多年过去了,现在是网络和多媒体的新时代,但是,如何鼓励大家讲心里话,讲好心里话,倾听心里话仍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于是,我又在《人民日报》写了相关话题的评论如《多听老百姓的意见》(2002年5月8日)《今天,怎样讲好真话》(2011年8月26日)《怎样将群众装在心里》(2013年8月19日)《何妨自问“我有几个诤友”》(2015年10月22日)《开好群众点赞的民主生活会》(2015年12月25日)《让群众评议真正落地》(2018年1月31日)等评论。我在评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说敢讲真话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勇气,那么讲好真话则关键在于理性表达。我们不能‘想到就说’,而是要‘想好了再说’。意见深思熟虑,表达有理有序,才能真正看到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解决问题,话语的力量也才能化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为何有的领导‘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说到底,就是群众无法监督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群众不能评价和对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以至决定他们升迁去留。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做得怎样,群众感受最深,他们最有发言权。群众广泛动员起来了积极参与了,就能取得整治‘四风’的最佳效果。”

新闻评论是我调入大学后关注和投入的一项重要课题,除了媒体评论外,还对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一些学术研究。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曾对2000年以来的新闻评论论文进行统计,发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相关论文排名第一。而在中国知网搜索可知,我发表的新闻评论相关论文超过了130篇。这些论文涉及新闻评论教育、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内容。新闻评论不仅要“抢”,有时也需要“养”。我提出“时间文明”的理念,就是2011年出访美国参加学术会议所到之处均发现时钟准确无误,而国内时钟多有不准,由此差异深入思考后而产生的。几年后,我参加市政协会议发现武汉“两会”会场多处多次时钟不准问题,继而与市政府参事室共同策划,把握与市长对话的时机提出建议,最终促成市长表态赞同、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发文在全市开展“时间文明”活动,并引起新华社关注,向全国发通稿报道。

我在教学之余还曾担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我认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知识人,应该是知识和文凭、关注和投入、批判和建设三者的完整统一。即便是对一些所谓的敏感话题,我也会在深入思考之后发表观点,或给有关部门写信,或作为内参发表,或几经修改后在报刊发表。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时时关注身边发生的时事,从未放弃通过媒体去发表观点。关注社会,用心思考,积极建议,著书立说,是我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封城期间,仍然根据当时发生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在《半月谈评论》《行管学人》《南方日报》《河南日报》《青年记者》《决策与信息》《学习月刊》等报刊、媒体发表《战“疫”英雄该怎么奖励?》《面对“不确定信息”领导干部要敢于担责》《面对疫情:鼓励讲真话、敢于讲真话》《谣言传播辨析及甄别建议》《生命在于和谐》等评论和论文。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撰写的《讲好真话》一书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21年该书被评为“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基金奖励项目”,列为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科共建项目。2022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荣誉教授、96岁高龄的方汉奇先生摘毛泽东语录为本书作者题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11]2021年4月该书第四次印刷。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学习强国和《中华读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领导科学论坛》《党员生活》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湖北省委党校将该书作为学员读书会的推荐书目,已有单位将其列为党建活动的辅导读物,邀请作者交流互动。

(二)什么是讲真话?

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常常与“虚假”“伪装”相对应。“虚假”说的是与现实不符,而“伪装”则是凭借外部力量有意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讲真话”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解读——

其一,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

人们的意愿表达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即语言和文字。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条理的符号体系与信息载体。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机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人们借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独一无二的思维工具。[12]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一种符号,是语言的一种书面形式。

除此以外,人们的意愿表达还有第三种形式,即人们的身体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89年10月31日通过并施行)第二条规定:“所谓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所谓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所谓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综上所述,集会、游行、示威都是人们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活动方式,虽不是普遍的,但却是受法律保障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13]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的意愿表达。

人在与社会的接触中,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存在,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它,这里强调的是“客观”。所谓“客观”,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可以为意识所反映的物质世界。世界无限复杂的多样性都是物质的特定形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们的意愿表达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意识反映,意识不是也不能是人的主观意愿,它只能从客观实践中产生和形成。那么,客观存在的纷纭繁杂、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就是我们形成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

“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经过实践检验,它是正确和基本正确的话。公民的意愿表达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反映,这种反映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丁是丁,卯是卯,真是真,假是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不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不论是听广播、看电视、阅览报刊等文化生活,还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政治生态;不论是“马航失联”“问题疫苗”“新冠肺炎”“俄乌冲突”等突发事件,还是生老病残、衣食住行的生活琐事,它都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还包括经过实践检验有部分或全部是错误的话。它虽然是错误的,但它却是人们对当时情况的真实反映。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提倡讲真话,当然不是语无伦次、胡言乱语。那么,怎样才能鉴别我们的意见表达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呢?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认它的真伪和优劣。公民在参与政治活动中,力求说真话是指说正确和基本正确的话。为什么说“力求”呢,这是因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互动和谐统一运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众多突发、偶发因素。这些因素的出现,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判断,自然也会影响人们的意见表达。“力求”,是我们讲真话的初衷,最终实现“正确和基本正确的话”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这就是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运动变化、发展互动的辩证法。

其二,公民表达的由衷之言。

这句话也要作两种解读:一是人们在安全自由状态下的由衷之言。真话不是应酬之言,不需要装腔作势,也不能颐指气使。

公民表达权包含以下内容:决定是否发表言论的自由;不受限制地发表言论的自由;以某种方式和形式发表言论的自由;匿名发表的权利;个别或共同发表言论的自由;对公共事件和社会事件及其当事人进行报道和公正评论的权利;批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的权利;向国家诉冤请愿的权利;接近媒体的权利,即要求媒体发表答辩、更正的权利。[14]

“由衷之言”的第二层意思是说,这个讲话可能是不正确、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话。在现实中常有这样的误解,以为讲了真话就一定是正确的,有关方面就一定要全盘接受并付诸行动,否则就是不听真话、不让人们讲真话以致不让人讲话。

“由衷之言”强调的是人们说话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自由的、安全的、不受利诱的和不受强迫的。至于这些话是否正确,是否为真理,却是要接受实践检验的。畅通公民讲真话的渠道、掌握民情,是领导行政科学决策的首要前提。正确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时局,认清形势,科学决策;片面或错误的话,也有利于掌握动态,分析原因,从另一面或反面检查、改进工作。

真话不是真理,真话不是政策,真话不一定要全盘接受,真话有时也是错误的,讲了错误的话要承认、要改正。公民意见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和体验的过程,在民众自觉参与和平等交流中,大家会在过程中感悟到国家法律的尊严、建设的艰辛、管理的繁杂、社会的多样化,这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三)新闻人怎样讲好真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人民充分的言论自由权,人民有权管理、监督、批评政府,并对政府或社会上的各种侵犯公民利益的行为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或建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在知识信息骤增的大背景下,在传媒速度和方式越来越快捷越来越多元的形势下,受众已更加理智,除了需要知道新闻报道的事实外,更有深入了解事实成因及后果的欲求。简单化报道和发表意见已难以激发人们的阅读欲望,而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说理透彻、思维方式新颖、富有知识张力的言论,才会受到读者的青睐。今天,我们不能一味鼓励“想到就说”,而是力求“想好了再说”,提倡“讲好真话”。讲真话好,讲真话难,唯有难才需要我们大家都去努力实践:要有新闻的敏锐和理论的深刻,能在发现问题或问题端倪时快说真话;要在人们趑趄不前、嗫嚅而言时敢说真话;要在人们能说真话时说好真话;要将真话时常挂在嘴边长说真话;要在讲了真话后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或错误后认账改错。讲真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能够做的地方和时间做起,比如从我们时常看到和听到的报告、演讲和主持人的空话套话删去开始,讲符合当时当地情况且具有报告人个性特征管用的真话来。

为了讲好真话,新闻人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表达自己意愿时,须在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独立品格和宽容胸怀的准则下予以进行。

民主意识是公民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公民素养教育培养的重要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公民的实践行为就是捍卫民主自由的过程。公民的意愿表达是传播民主思想的重要方式。为了推动全过程民主化的真正实现,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民主意识正发挥着更大更积极的作用,这一切是和当代世界潮流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密不可分的,也是讲好真话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懈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是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体现为继承与怀疑批判的态度,既尊重已有认识,同时崇尚理性质疑;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体现为严谨缜密的方法,每一个论断都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客观验证,才能被科学共同体最终承认。任何人的表达都应无一例外地接受严密的审查,直至对它所有的异议和抗辩得以澄清,并继续经受检验。

独立品格体现民众参与的多样化和有效性。民众表达的独立品格之所以重要,可以从认识论上找到根源。作为认识主体,无论是认识自然的主体还是认识社会的主体,其实都是同一个主体——社会人。作为社会个体的公民表达者,同时也必然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公民的一切社会性活动包括意愿表达,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但是,每一个网民表达,必须是公正客观之意见,敢于迎难而上发表意见,勇于突破阻力探求事实真相,这才是我们所应该提倡和追求的表达精神。

宽容胸怀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大气的思想,还是一种敢于正视真理的勇气。人类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永远都无法摆脱历史局限性带来的影响。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即使在一个时代被认为是普遍正确的思想,也可能是有偏差的。所以,宽容了他人也就是宽容了自己的存在。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勇气,容人之时也勇于自我审视,学习借鉴他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完善和强化自身,不断进步。同时,我们也须认识,宽容以明辨是非为基础,以坚持真理为根本,绝不是一味地容忍和接受。

在发展全过程民主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在全体民众中鼓励勇于讲真话、提倡和奖励讲真话,善于讲好真话、提高讲真话的表达艺术和技巧;反对讲假话,批评和惩罚讲假话——建立一种良好政治生态的舆论环境和管理体制。

对于新闻人来说,勇于,是一种信念,一种胆量,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实践再现。只有勇于,才可能讲出真话,道出实情,作出真实的报道;善于,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是一种把握规律的科学坚守。只有善于,才可能讲好真话,使我们的报道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真实是我们一切工作实事求是的基础和出发点,新闻工作者应成为讲好真话办好实事的先锋和楷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时,它也应该是历史的特征。真实与完美永远是一对矛盾,绝不能为了完美而放弃真实。其实,只有真实,它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在我们的意见表达中,既有尖锐的批评,也有热情的讴歌,更有理性的研究和建议。唯有宽容才能促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新闻评论的根本目的所在。现实问题是一切研究的源头;关注社会,参与实践,与时俱进是一切研究者的职责。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新闻人,应该是知识和文凭、关注和投入、批判和建设三者的完整统一。

“讲好真话”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与时俱进发展全过程民主的历史反映,它同时也是政府、媒体和公民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讲真话是光明大道、是人间正道,这条道还很长很长,但是,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坚持不懈、遵循规律,就一定能够实现毛泽东提出的“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时间则最终检验着认知与实践的是非功过、真伪优劣。

猜你喜欢
真话
珍惜敢和你说真话的人
讲真话使人健康
求真
真话能走多远(节选)
真话都可以写吗
有谁会对我说真话
一言堂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
真话有时能杀人
听不到真话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