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播音创作道路

2022-12-18 15:25张靖伟遇博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10期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创作

张靖伟 遇博

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是播音员主持人的生命之路。张颂先生对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已有归纳:站在党的政策和无产阶级党性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效率、高质量、准确及时地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1]的完成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态达到完美语言技巧与恰切的思想感情的统一,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造。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播音创作道路的必要性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新闻宣传的必然要求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中国共产党的播音事业正式开始,从电台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宣传中共政策方针的重要职责,在战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延安台曾经历敌方的狂轰乱炸,正是众多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坚守阵地、占领着舆论高地,成为中共对敌斗争的锐利武器。1951年,党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对反对者开展严肃的批评活动,[2]足以说明“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是媒体人重要的责任使命,也是社会良性运转的理性根基。现如今,我们回听新中国初期的播音风格,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时代特征,用张颂先生总结的“爱憎分明、刚柔并济、亲切朴实、严谨生动”16个字的概括再合适不过。如播音艺术家齐越和丁一岚热泪盈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天安门城楼上解说开国大典;再如夏青先生播讲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声音高亢嘹亮、气势磅礴,展现了夺取南京城的豪迈情怀;再如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播音员陈菲菲播报《告台湾同胞书》等重要文稿时,对国民党的严正警告坚定有力,而对台湾同胞的问候庄重不失亲切,至今回听仍使人心潮澎湃……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播音创作的典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多次表示:一定要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掌握在党的手中。正如齐越先生掷地有声的名言:“我是中国共产党的播音员,我传达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我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3]

现如今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有人受外部势力影响,捏造事实、蛊惑人心,有人在网络空间泄私愤,信口雌黄、口无遮拦,公众很容易受不良信息迷惑,在纷繁冗杂的信息潮中无法看清事件本身的真相,此时传统媒体的作用就愈发凸显。播音员主持人的情感、态度、分寸、语气,以及着装、肢体动作再甚至是节目外的个人行为都反映的是官方立场,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内容,而能否打赢意识形态领域保卫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权安全和中华民族长治久安。

(二)提高新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素养迫在眉睫

曾经广播电台招聘播音员时,要求播音员必须是党员且政治审查十分严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到传播方式变革,再到融媒时代来临,媒介发生了变化,播音员的话语样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观众同志”变成了“观众朋友”,新闻的“播”和“说”平分秋色,主持人节目越来越丰富,网络视听主播种类越发多样……虽然目前各级各类广播电台并未强制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必须由中共党员担任,但党管媒体是从未曾动摇的的根本属性,“人民广播”的“人民”属性也从未改变。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用48字概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4]这也给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5月13日晚《新闻联播》节目中康辉的国际锐评《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态度鲜明、斩钉截铁,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进行怒斥,充满了对中美贸易战必胜的信心,话语胜似十万雄兵。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获释回国,随后严於信在《新闻联播》中播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中国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治胁迫和滥用司法行为,绝不允许中国公民成为别国政治迫害的牺牲品”,播音员眼神坚定有力、气定神闲,充分展示了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坚定信念。播音员需要鲜明表达态度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涉及中美关系、台海局势、国际战事、防疫宣传等题材时,播音员主持人绝不仅仅是“念稿员儿”,应在播报时将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与自身的播报态度三者统一,笔者认为:播音员能够完成优秀新闻播报的依托并不仅仅是“内三外四”的播音技巧,而来源于内心对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播音员的强大自信和日复一日政治素养的积累。反观一些地方台播音员,媒介素养良莠不齐,播音时往往语气平平,句调单一,播报任何稿件都千篇一律,很多都以能够播出的及格分为标准,忽视更深层次的传播效果的挖掘,甚至个别媒体主持人过度调侃、任意发挥、信口开河现象时有发生,忽视最基本的党性原则,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极大的贬损。因此,笔者认为:严格播音员主持人选拔时的政治考查、加强在职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素养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播音创作路径

(一)增强党性修养 永葆为民情怀

著名新闻家、翻译家梅益先生1963年在与中央台播音部同志谈话时就曾指出:“做好播音工作,首先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较好的思想修养。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第一位要求不是靠娴熟的技巧,而是政治水平”,虽然播音员主持人不悉数是党员,但作为党的宣传员、人民的播音员,党性修养绝对是播音创作道路中的必修课。党性修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业务修养等。实践表明,党性是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只有通过刻苦学习,认真改造世界观,才能逐步树立起来。[5]对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在播报党的理论时,只有自身充分理解吸收,才能准确地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进而在播报时情感、态度、分寸与中央精神高度一致。我们仍用康辉、刚强等《新闻联播》播音员播报重大评论举例,这些优秀的评论播音作品的成功是播音员自身对稿件内容的高度认可,根本源动力是播音员本人充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心中装有人民、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只有这样,镜头前才有迫不及待与受众分享的欲望。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播音员主持人虽然可以一字不漏地播报出稿件内容,但感情平淡,究其原因除了播音技巧层面外,更多的是创作时内心没有波澜,面对国内外大事时认为离自己遥远,面对人民日益富足的生活时内心不够激动,面对贪污腐败现象时觉得与己无关,还有的虽然镜头前看似情感充沛、眉飞色舞、语言表达技巧丰富,但过分专注于自我展示,是没有考虑受众接收而进行的播音创作,这些都是缺乏党性修养、缺少人民情怀的表现。播音员主持人要充分理解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时刻清楚我们为什么要播音、我们要对谁播音、我们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态度播音等问题。同时,播音工作中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实践,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为民情怀,关心人间疾苦,并将之融于播音创作之中,时刻保证播音时内心依据充沛、创作欲望强烈。对于社教、综艺等节目主持人而言,也要坚持创作底线和创作边界,牢记播音员主持人的核心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不可为了过分追求亲切感,而失去庄重感。

作为官媒发声者,非党员的播音员主持人同样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做合格的党和人民的宣传员。

(二)践行“四力”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6]但在具体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对践行“四力”不以为然。实际上践行“四力”对播音员主持人业务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播音员主持人要经常深入新闻现场。播音员主持人由于工作需要大部分时间在演播室中工作,但有时也会作为出镜记者或现场播报员出现在新闻现场,我们不难发现,播音员在新闻现场播报相较于在演播室播报往往情感更为饱满,例如建国前夕广播电台也成为敌机轰炸的目标之一,老一辈播音工作者钱家楣、孟启予、齐越等耳边听着枪炮声,播着前线捷报,再如播音员在天安门广场直播阅兵盛况、在体育赛场直播体育赛事、在维多利亚广场解说香港回归,在地震现场直播灾情等等,我们发现现场的气氛和环境可以极大调动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欲望。然而,现如今很多播音员主持人常年在演播室正襟危坐,远离新闻现场、远离人民群众,这时主持人眼中的新闻事件没有生动画面,只有白纸黑字,播音创作时难以进行情景再现,这显然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背道而驰。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应主动深入新闻现场,善于观察社会百态,了解人间疾苦,方可在播音创作中还原新闻事实、体现新闻情感、展现人文关怀。第二,播音员主持人要善于思考。播音学当中的“备稿六步”给播音员主持人备稿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时代进步的同时,播音员的工作状态越来越浮躁,现如今又有几个播音员主持人严格按照六步备稿法准备稿件呢?笔者不禁赞叹老一辈播音艺术家在备稿方面所下的功夫:1976年,著名播音艺术家、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关山接到了通知要演播《林海雪原》,为了弄清楚书中几个细节,他连夜坐火车去山东面见小说的作者曲波。作者现场演示了“像燕子一样飞——过——去”是怎样的神态,才使关山恍然大悟,播音时铿锵顿挫、一气呵成。(摘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公众号2016年10月28日)。笔者曾在一家地市级广播电台实习,发现一现象令人十分感慨:年近花甲的老播音员在直播前2小时以上就会到达台里,认真准备稿件,遇到拿不准的问题与编辑记者反复沟通,了解新闻事实、划分稿件层次、分析新闻受众……然而年轻播音员到达台里拿到稿件后,只是大致浏览一遍稿件,确认没有生僻字后便开始摆弄手机,试问如此行为是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吗?如此播音作品又怎能经得起推敲呢?笔者认为,播音员主持人不爱动脑、不善思辨,已然是社会节奏加快、媒体繁荣发展下的时代问题,但为了确保播音员主持人始终沿着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前进,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播音员主持人也必须清醒认识到自身工作肩负的使命任务,从而从思想态度上进行转变。

(三)锤炼语言功力

播音前辈夏青被称为“字音政府”,罗京、康辉也都被人称为“活字典”……播音员主持人承担着推广普通话、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任务,也历来都是标准语言的典范。广义语言功力包括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表达能力,但本文中所指语言功力则是狭义的语言功力,即语音发声能力和播音创作基础能力。播音员主持人在面对稿件产生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的基础上,如何体现“三性三感”,实现高质量的信息传播,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练就扎实的语言功力。语言功力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持之以恒坚持练习。随着新闻样态不断创新、节目类型不断丰富,新闻播音这种最原始、最基本的节目样态地位被弱化。播音员主持人更加重视外在形象的包装和特色化的风格,忽视基本语言功力的锤炼,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年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语言表达功力明显有所下降,甚至很多年轻一辈的国家级媒体、省级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都有明显的吐字归音硬伤,如尖音明显、前后鼻音失误、吃字吞音,或在语言表达上层次不清晰、重音不明确、节奏无变化、固定腔调严重,无法作为标准语言示范者、语言艺术的传播者。我们从近些年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方案的变化中也不难看出端倪,各高校越来越注重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和特色培养,如大量开设文学类课程、新闻传播学类课程,增加采编制作等课程比重,开设网络主播方向、电竞主播方向等……这些虽然都符合市场化需要,非常好,但笔者认为:播音主持作为交叉性学科,我们谈“多能”的前提必须是“一专”,播音主持专业必须下大力气发展自己独立的学科特色,播音主持从业者也必须牢记语言功力是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播音创作道路的重要基础,忽视了它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使内心有再多情感,语言功力不扎实,表达上就会大打折扣。2021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对广播影视从业者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尽心尽力锤炼语言功力,更是播音员主持人职业素养和匠心精神的体现,是播音员主持人要用一生完成的必修课。

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伟大时代的先锋战士和号手。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要创新、也要守正。播音员主持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播音创作道路,牢记自身角色定位,用心用情记录伟大时代,展现大国形象、大国气度、大国精神,发出一声声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中国之声”。

注释:

[1]张颂.中国播音学-第2版[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冯刚,金国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经验和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 2019(10):7.

[3]李兰,李昕宇.从"《朗读者》现象"看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创新与实践[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1):42-46.

[4]王甄.重塑主流媒体优势,担当新时代党报使命[J].新闻战线,2018(9).

[5]鲁成芬.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党性原则不可动摇[J].中国地市报人,2017(Z1):57-58.

[6]冯峰.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如何践行"四力"[J].新闻世界,2020(05):50-52.

猜你喜欢
播音员主持人创作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