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炮制的历史沿革考证

2022-12-20 12:12孙立艳窦志英
药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螳螂本草辅料

孙立艳,窦志英

(1.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400)

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sinensis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maculata(Thun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patellifera(Serville)]的干燥卵鞘[1]。为临床常用收涩药,味甘、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等证的治疗[1]。桑螵蛸的应用历史较久远,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方法可追溯到南齐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2],目前虽然有专门的桑螵蛸现代临床应用研究,但是对于桑螵蛸炮制历史沿革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本文查阅了自南齐以来的59本医药典籍及本草著作,整理桑螵蛸不同历史时期的采集加工及炮制方法(见表1),以期为桑螵蛸的进一步炮制研究提供参考。

1 桑螵蛸古代采集方法

桑螵蛸采集加工最早见于唐代《千金翼方》:“三月采蒸之”,指明了采集时间为“三月”,南北朝刘宋时代《雷公炮炙论》中记载:“凡采觅,须桑树东畔枝上者”,雷斅认为应该采桑树东侧枝条上的桑螵蛸入药,《本草纲目》曰:“勿用杂树上生者” “三、四月采得”,李时珍认为桑螵蛸要三、四月份采集,且只能采集桑树上的刀螂卵鞘方为有效。清代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指出:“三月采来” “凡使勿用杂树上生者名螺螺,须觅桑树东畔枝上采得”,可见,张仲岩和雷斅二者在桑螵蛸的采收时间和采收地点问题上观点一致,且张氏认为杂树生者称为“螺螺”根本不能称为“桑螵蛸”。

2 桑螵蛸传统历代炮制方法

2.1 净制 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斅《雷公炮炙论》中记载:“采得,去核子”,其中“去核子”意为去除桑螵蛸中间包裹的树枝,去除非入药部位,属于饮片净选范畴。后世《本草纲目》《炮炙大法》《修事指南》《本草乘雅半偈》等均载有“去核子”的净选方法。

2.2 切制 桑螵蛸古代切制方法主要有“劈破” “切破”“捣”等。明代《证治准绳》首载“劈破”,其中“劈”为用刀或斧头破开,属于饮片切制。《普济方》《圣济总录》收载“切破”法,古代各典籍中用“劈”和“切”的方法居多,且该法与现行版药典规定的“用时剪碎”类似。

2.3 不加辅料制 桑螵蛸古代不加辅料制法主要有炙、炒、蒸、焙等。且有的炮制方法还注明炮制目的。

2.3.1 炙 古时“炙”在不同历史时期含义略有差异,早期医家认为“微火烤”为炙,后来又有“涂辅料再烤”的理解,如涂黄酒的酒炙、涂陈醋的醋炙、涂蜂蜜的蜜炙等。这与现代中药炮制方法中“炙法”相似,只不过现代更强调先加液体辅料拌润,再炒干,或药物炒至一定程度后加液体辅料。南齐《刘涓子鬼遗方》中首次提出“炙”法,唐代《千金翼方》中记载:“当火炙,不尔令人泻”,孙思邈认为桑螵蛸用火炙是为了消除“令人泻”的副作用。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首载:“炙”的火候,即“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明代《证治准绳》强调“慢火炙黄”,宋《普济本事方》记载:“慢火炙令香”,可见古人对桑螵蛸“炙法”的炮制程度“慢火炙黄,令香”是比较明确的,后《医宗必读》《经效产宝》《奇效良方》《医学纲目》《医学入门》《本草述》《本草辑要》《医家四要》均收载此炮制方法。明代《普济方》则强调“炙焦”,宋代《圣济总录》载“炙令焦黄”。明代《本草蒙筌》对“炙”的目的进一步阐明“复炙,免泻大肠”,其中“复炙”为当中破开炙之,而“免泻大肠”是指炙后可消除桑螵蛸生品致泻的副作用。

2.3.2 炒 唐《外台秘要》中首载“炒”法,后《经效产宝》《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全生指迷方》《校注妇人良方》《济生方》《瑞竹堂经验方》《女科百问》《奇效良方》中亦载“炒”法。且《太平圣惠方》明确“微炒”,对炒法火候进行说明。

2.3.3 蒸 由于桑螵蛸为干燥卵鞘入药,为防止螳螂孵化,故采集后多先采用“蒸”法,此法沿用至今。唐代《千金翼方》中首载:“三月采蒸之”,其后医家多采用此法,均认为应“蒸后收之”。

2.3.4 焙 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首载“焙”法,即“瓦上焙燥”,既强调了焙的使用的工具为“瓦”,又强调了焙的炮制程度“燥”,也就是在瓦上将桑螵蛸焙干即可。后《本草新编》明确“微火焙干”,《奇效良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医学入门》等均收载“焙”法。

2.4 加辅料制 桑螵蛸古代加辅料制法主要有酒制、醋制、炮制、麸炒、盐水炙等。

2.4.1 酒制 桑螵蛸“酒制”包括酒浸炒、酒浸、酒炒等法。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明代《证治准绳》《医宗必读》收载“酒浸炒”,该法与《景岳全书》中记载桑螵蛸“酒炙”方法相同,均为药物加黄酒浸润后文火炒干。明代《普济方》收载“酒浸”之法。清《类证治裁》及《本草汇纂》所载之“酒炒”与“酒浸炒”法相似。

2.4.2 醋制 古时“浆水”即“醋”,是将粟米煮熟后浸冷水中,约五日味酸,水变成乳白色浆状,故曰浆水。南北朝《雷公炮炙论》中记载:“用沸浆水浸淘七遍......于瓷锅内熬令干”,即用沸醋快速洗七遍,然后将带醋液的桑螵蛸在瓷锅内熬干。其“熬”指“令沸汁尽即止”。

此法明代《炮炙大法》《本草乘雅半偈》,清代《修事指南》中均有收载。明代《本草纲目》除“用沸浆水浸淘七遍”方法外,另有“以热浆水浸一伏时,焙干”之法,“一伏时”古时指一昼夜,该法为用热醋浸泡一昼夜后焙干。

2.4.3 炮制 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首载桑螵蛸“柳木灰中炮令黄”,明代《本草纲目》《本草原始》,清代《修事指南》等均收载此法。“炮”古今含义差别较大,春秋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中所载“炮”法,为“裹物而烧之”和现代煨法相似。汉唐宋时期“炮”的含义为“埋于灰火中令熟”,而现代的“炮”,是将药物用热河砂中高温烫制,如炮姜等。因而,宋代所载“柳木灰炮”法为将桑螵蛸埋于柳木灰中令其缓慢变熟。柳枝本身亦是一味中药,临床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肿功效。唐代《外台秘要》中记载:“天灶丹毒,赤从背起,柳木灰,水调涂之”,可见柳木灰本身具有解毒功效,古人用柳木灰炮桑螵蛸,可减缓致泻的不良反应,另外“炮”法火力不强,有利于杀灭虫卵保留药效。

2.4.4 麸炒 宋代《圣济总录》中记载:“切破以麸炒令麸黑色为度”,该描述即明确了桑螵蛸炒前要“切破”,又指明所用辅料为“麦麸”,炮制程度为“麦麸黑色”。元代《卫生宝鉴》中“麸炒黑”亦指代此法。

2.4.5 盐水炙 明代《普济方》中首载“盐水炙”,清代《医方集解》《成方切用》载“盐水炒”,这两种炮制方法接近,均为加盐水后加热。此法与现代常用的“盐桑螵蛸”的盐炙法相似。食盐本身具有软坚散结、矫味等作用。桑螵蛸味甘、咸,用盐炮制能引药下行入肾,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3 结语

目前,我国螳螂的种类有五十余种,《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了3种桑螵蛸的来源,分别是为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入药。我国现行版药典规定桑螵蛸采集时间是“深秋至次春收集”[1],这与古代“三、四月份采集”有所不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深秋乳子作房,粘着枝上,即螵蛸也.....卵至芒种节后一齐出”,也就是农历九月螳螂开始产卵,到次年农历五月,气温回升后,螳螂科昆虫开始大量孵化出幼虫,卵鞘(桑螵蛸)丧失药效。另外,现行版药典及全国中药炮制规范[62]均未对这3种螳螂科昆虫的生活环境有明确要求,而雷斅、李时珍、张仲岩等人皆认为桑树上生活的螳螂卵鞘才称为真正的“桑螵蛸”,陶隐居亦云:“以桑上者为好,是兼得桑皮之津气”。笔者认为昆虫食性有别,而致药材药性不同,遵古炮制应充分考虑螳螂生活的桑树环境。笔者认为古人三、四月份采集桑螵蛸,此时天气开始转暖,卵鞘中的虫卵处于复苏状态,最具有生机,该状态入药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作用最强。目前桑螵蛸以人工野外采集为主,为确保其用药质量和药物资源,进一步明确桑螵蛸采集时间和采集地点具有研究意义[63]。

表1 桑螵蛸传统炮制方法

表1(续)

桑螵蛸古代炮制方法很多,包括净制(主要为“去核子”,即去除桑螵蛸中间包裹的树枝,去除非入药部位)、切制(劈破、切破等)、不加辅料制(炙、炒、蒸、焙等)、加辅料制(酒制、醋制、麸炒、盐水炙等)。桑螵蛸的古法炮制中“去核子”方法沿用至今,与现行版《中国药典》“净制”方法一致,均为去除非入药部位。古代切制方法包括劈和切,与现行“剪碎”方法相似。桑螵蛸古代炙、炒、熬、炮、蒸、焙等热炮制法,主要是采集后为防止螳螂孵化杀死虫卵,另外加热炮制也可以消除桑螵蛸生品致泻的副作用。沿用至今的主流炮制方法主要以蒸法为主,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以“蒸透”为度。古法中盐桑螵蛸也在部分省份沿用,例如吉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四川、宁夏、重庆等地方炮制规范均明确盐炙方法,即桑螵蛸净制后加盐水拌润后文火炒干(100 kg桑螵蛸用食盐2~2.5 kg)[64]。上海、浙江、山东等省炮制规范中均收载“炒桑螵蛸”方法,即文火炒至微具焦斑或微黄色,亦有麸炒法记载。重庆、四川省炮制规范收载“酒桑螵蛸”法,即净桑螵蛸加适量黄酒闷润后文火炒干[64]。古代文献记载的醋制、焙法等今皆不再使用。

猜你喜欢
螳螂本草辅料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螳螂
热销面料及辅料
螳螂
螳螂
流行辅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