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西平联合用药治疗癫痫和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2022-12-20 12:12吕红艳
药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卡西平三叉神经痛癫痫

吕红艳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济宁 272000)

1 药理作用

奥卡西平的化学名为10、11-二氢-10-氧化-卡马西平,是卡马西平的结构类衍生物。奥卡西平能通过阻滞电压敏感性钠通道发挥抗癫痫作用,具有较高的抗惊厥活性,目前作为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全身和局限性强直/阵挛的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一线治疗药[1]。同时也能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及丘脑中央内侧核的突触传导,降低疼痛,因此具有较好的三叉神经痛治疗作用,用于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2]。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2 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

2.1 癫痫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短暂性脑功能的失常,伴随神经运动、意识、感觉等不同程度的障碍[3]。癫痫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由于中枢性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失衡引起,而这类失衡与遗传、离子通道、神经递质以及免疫机制等相关联[4]。因癫痫患者发病机制并不单一,而是多种途径迸发的结果,不同药物可发挥协同的作用,故联合用药可增加疗效。奥卡西平具有独特的药物代谢机制,不诱导还原酶的自身代谢,可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5],为联合用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部分对奥卡西平联合用药治疗癫痫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1.1 奥卡西平和拉考沙胺联合应用 张润春等[6]对联用奥卡西平和拉考沙胺在难治性儿童癫痫的疗效观察,将就诊的15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5~48 mg·kg-1奥卡西平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联用拉考沙胺,治疗3个月后,以癫痫发作次数、智力变化评估、血清神经损伤指标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评价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癫痫发作频次明显降低,智力评估分数、血清神经损伤指标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明显,两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无明显统计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癫痫患儿联用奥卡西平和拉考沙胺对症状改善明显,有效控制癫痫发作,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减轻损伤,降低疾病对智力的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2.1.2 奥卡西平和阿昔洛韦联合应用 张保霞等[7]联用奥卡西平和阿昔洛韦进行治疗患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并伴有癫痫儿童,选取收治的64例HSE伴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联合丙戊酸钠来治疗,试验组使用阿昔洛韦联合奥卡西平来治疗,2周后,以患儿症状变化为疗效判断标准,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88%和93.75%,试验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SE作为病毒类脑炎中极为严重的一种,容易产生癫痫并发症,阿昔洛韦是一种抗核酸生物合成药,作为HSE治疗首选的药物[8],但在临床应用中对伴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不佳,与奥卡西平联用,可有效改善HSE伴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炎性因子水平。

2.1.3 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联合应用 王玉梅[9]观察联用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在局灶类癫痫的患者身上疗效,以收治的60例局灶性癫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奥卡西平[5~48 mg·(kg·d)-1]来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3~5 mg·(kg·d)-1的左乙拉西坦,治疗达到6个月后,通过观察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90.00%,试验组对患儿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顾倩[10]对联用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疗效进行观察,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8~48 mg·(kg·d)-1]来治疗,试验组再增加5~10 mg·(kg·d)-1的左乙拉西坦,以患者发病次数为疗效判断指标,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和9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高宏亮等[11]研究联用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在卒中后发生癫痫的疗效,对照组患者接受300~600 mg·d-1奥卡西平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300~600 mg·d-1奥卡西平联合0.25~0.5 g·d-1左乙拉西坦治疗,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癫痫年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4.52%和96.88%,试验组不良反应率相对对照组略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

刘俊[12]研究联用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在儿童癫痫上的疗效,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试验组给予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总的有效率为78.72%与95.74%,且试验组患儿的智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左乙拉西坦为一类新型抗癫痫类药物,作用靶点在脑突触囊泡蛋白2A,参与囊泡聚合和胞吐的过程,调节释放神经递质,阻断异常放电[13]。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联用,协同作用,提高了癫痫的治疗效果,提高神经损伤及认知功能改善,不良反应轻微。

2.1.4 奥卡西平和熄痉汤联合应用 綦美艳[14]联用奥卡西平和熄痉汤治疗癫痫患儿,选取90例癫痫患儿进行研究,对照组使用奥卡西平8~10 mg·(kg·d)-1来治疗,试验组增加熄痉汤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儿的认知功能,血清NPY、NGF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奥卡西平和熄痉汤联用,可有效改善癫痫患儿的临床症状,对认知功能和血清NPY、NGF的水平有明显改善。

2.1.5 奥卡西平和维生素B12联合应用 郭芳[15]联用奥卡西平和维生素B12治疗卒中后癫痫患者,将收治的5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维生素B12(75 μg·d-1)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奥卡西平(600 mg·d-1)和维生素B12(75 ug·d-1)来治疗,以患者癫痫控制率为疗效判断依据,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72.00%。ADMA、MCP-1和Hcy是脑卒中发生后癫痫病患者脑损伤的程度指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ADMA、MCP-1和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维生素B12与奥卡西平联用,对脑卒中后癫痫治疗有显著效果,降低了癫痫病发生率,减轻神经损伤,改善认知功能。

2.1.6 奥卡西平和羚羊角颗粒联合应用 李国恒[16]联用奥卡西平和羚羊角颗粒治疗儿童癫痫,选取收治的64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奥卡西平[30 mg·(kg·d)-1]来治疗,试验组加用羚羊角颗粒(10 g·d-1)来治疗,2周后,以患儿癫痫改善为疗效判断标准,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9.57%和95.66%,对照组的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78%和8.69%。

羚羊角颗粒与奥卡西平联用,对癫痫的治疗效果明显,有效减少脑部痫性放电,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2.2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类常见性的颅内神经痛,以周期性、短促、电击样等为疼痛特征,多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的体感分布区,随着疾病的进展,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7]。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研究透彻,多认为与神经血管压迫、骨性压迫、遗传及癫痫相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奥卡西平为其治疗一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少,但疗效略低。如何提高药物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是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本部分对临床上奥卡西平的联合用药治疗三叉神经痛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2.1 奥卡西平和氨酚曲马多联合应用 王秀玲[18]观察联用奥卡西平和氨酚曲马多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的疗效,随机将80例原发性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奥卡西平(0.3~2.4 g·d-1)进行治疗,试验组加用氨酚曲马多,疗效的判定标准是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状态特质焦虑(STA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STAI评分和PSQI评分都高于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杨丁彦[19]观察联用奥卡西平和氨酚曲马多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的疗效,研究对象为60例原发性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对照组使用(0.3~2.4 g·d-1)奥卡西平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酚曲马多,以VAS评分、STAI评分和PSQI评分为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STAI评分和PSQI评分均高于试验组,且在治疗1个月后仍能较好地控制疼痛,作用时间持续较长。

氨酚曲马多属于弱阿片类镇痛剂,为中枢性止痛药,对上行及下行传导神经均起到抑制作用,半衰期长,生物利用率高。与奥卡西平联用,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减少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2.2.2 奥卡西平和腺苷钴胺片联合应用 朱艳丽[20]观察联用奥卡西平和腺苷钴胺片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的疗效,选取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腺苷钴胺片(3 mg·d-1)来治疗,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600 mg·d-1的奥卡西平,以PSQI评分和VAS评分作为疗效判断标准,治疗8周后,试验组PSQI评分和VAS评分改善均明显高过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腺苷钴胺为维生素B12的类似物,有促进细胞生长,维持着神经髓鞘的完整功能,同时抑制着甲基丙二酰辅酶A,预防神经髓鞘脱落,所以腺苷钴胺能促进神经髓鞘修复,降低神经刺激,从而减少疼痛[21]。奥卡西平与腺苷钴胺片联用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更利于患者疼痛程度的减轻,和睡眠质量的改善,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2.2.3 奥卡西平和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应用 徐欢等[22]观察联用奥卡西平和天麻醒脑胶囊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的疗效,将收治的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0.15~1.5 g·d-1奥卡西平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0.4~0.8 g·d-1的天麻醒脑胶囊,判断疗效标准患者疼痛的改善,治疗进行1个月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9.77和90.7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91%和16.28%,且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与PSQI评分的改善要明显劣于试验组。

奥卡西平与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应用明显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

2.2.4 奥卡西平和黛力新片联合应用 贺显建等[23]通过联用奥卡西平与黛力新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150~1 800 mg·d-1)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黛力新片,以NRS评分及疼痛缓解程度为疗效评判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是70.7%与90.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是9.6%与17.1%,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差异上没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两组患者BDI和BA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评分较低于对照组。

谌锐[24]通过联用奥卡西平与黛力新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150~1 500 mg·d-1奥卡西平治疗,试验组加用黛力新片,以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为疗效评判标准,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53%和94.12%,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试验组患者PSQI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黛力新片的主要成分含有美利曲辛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抑制突触前膜再摄取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氟哌噻吨通过作用在突触前膜多巴胺受体的增加突触间隙多巴胺的含量,二者共同作用起到抗抑郁及镇痛的作用。与奥卡西平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2.2.5 奥卡西平和巴氯芬联合应用 周俊英等[25]对联用奥卡西平和小剂量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观察,以收治的80例三叉神经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600~900 mg·d-1的奥卡西平治疗,相应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加用15 mg·d-1的巴氯芬,采用VAS评分为治疗疗效判断标准,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7.5%,试验组患者的炎症指标CRP、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的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巴氯芬是一种GABA受体激动剂,通过调节神经元活性、抑制炎症因子、GABA、谷氨酸等释放,发挥镇痛作用。采用奥卡西平与小剂量巴氯芬联合应用治疗,对患者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明显的改善患者在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

2.2.6 奥卡西平和神经妥乐平片联合应用 董俊兴[26]观察联用奥卡西平和神经妥乐平片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的疗效,将收治的8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试验组另外加用神经妥乐平片,采用患者疼痛改善程度为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8%和95.1%,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神经妥乐平为牛痘苗的兔皮提取物,可以提高神经突触传导的功能,加快神经膜的细胞增殖,有营养与修复神经作用。奥卡西平与神经妥乐平片联合应用,显著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 联合用药小结

为方便医生在临床上查询和使用目前的联合用药方案,对本文综述的奥卡西平联合用药治疗癫痫和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案例总结至表1。

表1 奥卡西平联合用药治疗癫痫和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案例总结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治疗癫痫和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联合使用奥卡西平与其他药物比单独使用其中某一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有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在癫痫及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奥卡西平联合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临床上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卡西平三叉神经痛癫痫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奥卡西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预后分析
奥卡西平片致白细胞减少1例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探讨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不同年龄阶段癫痫患儿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血药浓度的临床价值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