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模式下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探究

2022-12-21 12:48黄晓劼
小学生 2022年30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小学生

☉黄晓劼

随着语文课标日趋完善,阅读的地位逐渐上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求也被明确提出。然而,很多小学生还缺乏阅读的内在动机,阅读情况不佳。兴趣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家庭和学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以实现最佳育人效果。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阅读作为最基本学习的方式,与学业成就相互关联。研究表明,学生阅读的时间越长、数量越多,学习成绩就越好[1]。一方面,阅读作为提高智力水平的基本手段,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索,帮助其实现思维能力的进阶。另一方面,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和理解文本等学习能力也会随阅读量的上升而增强,为日后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此外,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关键。在阅读兴趣的牵引下,学习不再仅限于学校教材,学生能通过自主阅读课外书籍探索知识,拓展学习视野。

(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当下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教育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自立、乐观、向善等健康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课外书籍的阅读,是了解和影响学生个性的一个门径……[2]。儿童时期是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兴趣,能促进其在文学经典的优美语句中体验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唤醒审美能力、增强感性认识,在诗词歌赋的豪迈气概中感受家国情怀、道德理性,思考生命价值,懂得独立自强,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认识多元世界,在精神食粮的浸润下塑造自我。

二、家校合作对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必要性

(一)学校和家庭功能互补,呼吁家校共育阅读兴趣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系统中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核心组织[3],属性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教育功能的差异。从教育过程上看,学校教育是阶段性的,而家庭教育是长久深远的,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从教育方式上看,学校实施的是面向学生群体的教育,具有公共性和普遍性,而家庭教育实施的是个别化的教育,便于依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取代彼此,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影响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因此,在阅读兴趣的培养中提倡家校合作,让学生不仅能在学校进行正式的系统性阅读,还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方法上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营造非正式的学习环境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育回归生活需要家庭参与阅读兴趣的培育

伴随“双减”政策落地,教育逐步回归家庭,敦促家长转变原本依赖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式,扛起家庭教育的大旗。早在20 世纪,杜威就指出教育即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让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将教育和生活之间的屏障打破,鼓励家校携手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就学生阅读兴趣的培育而言,引导家长积极构建书香家庭,把阅读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习惯,拉近孩子和阅读之间的距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家校合作在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层面:家校合作的行动力不足

教育是多主体联合互动的成果,然而现实中各主体往往难以形成合力。一是家长出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或生计压力,陪伴孩子阅读或是额外花费金钱购买课外书籍较为艰难,无法顾及阅读方面的合作。二是存在教养分离的观点,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淡化了自身在孩子成长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三是伴随国民学历层次的整体提高,高学历家长在家长群体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出于对自身文化背景的自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教师的认可度,对老师开出的书单在态度上有所保留,影响双方合作。

(二)教师层面:对阅读的指导力不足

教师对阅读的指导分为学生和家长两个方面。在学生方面,树根之于树木,正犹如老师之于学生,培养爱读书的学生,就要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然而,据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调查研究,当下教师的读书量普遍较少,其阅读动机大多出于教材教辅和备课,其他方面很少关注[4]。教师自身阅读不多,不仅会淡化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意识,还会阻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使其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全面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家长方面,针对家长的亲子阅读指导往往流于形式。从指导内容上看,通常教师和家长的重心在于学生的阅读技能,如阅读题做得怎么样?对如何展开亲子阅读等培养问题缺乏主动交流;从指导形式上看,教师与家长主要通过家长会、微信和家校联系等方式展开合作,依据摩根的分类[5],上述形式都属于低层次的家长参与,且大多情况下都是教师的“一言堂”,难以达成家校合作的实质成效。

(三)学校层面:对家长参与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视度不足

从家长参与方面看,学校作为家校合作的场域之一,往往更侧重管理。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运行下,家长的建议常被拒之门外,学校阅读活动开展的频率、目标和形式等内容家长都无法参与。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在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从阅读兴趣培养方面看,为了追求办学质量,学校往往把提升学生成绩作为工作中心,一是阅读活动或课程会耗费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二是阅读与学生成绩不直接相关。学校难以重视阅读兴趣背后的教育价值,容易变得形式化和表面化,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还是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

四、通过家校合作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家长层面: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悉心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根据爱普斯坦[6]的观点,家校联系越紧密,对学生的影响越积极。家长除了要明确儿童发展是家校共育的结果,更要清晰自身在参与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作为学生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家长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更是双方合作的推动者。如,当学校开展阅读活动时,家长可报名担任志愿者。一方面,家长在深入了解阅读活动后,可提出自己的需求与建议,帮助学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担任志愿者,家长能高度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在提高家校合作层次的同时增加对阅读本身的认可度,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家庭阅读活动当中去。

家庭阅读氛围由父母阅读习惯、阅读时与孩子间的交流、孩子阅读空间及可阅读的材料等几部分组成[7]。首先,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有很强的行为模仿性。因此,家长自身需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闲暇时将手中的电子产品替换为书籍,成为孩子的阅读榜样。其次,就阅读内容与孩子进行交流时,注意勿用说教的口吻或是采用讲出书里的道理、复述书中的故事等类似语文教育的做法,一是容易让孩子反感,二是小学阶段孩子还不具备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味地让孩子“讲道理”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对此,家长需明确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养成喜欢书、爱读书的习惯比看了多少书、读懂多少内容更重要。做一个“民主型”的家长,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就书中的句子或故事进行对话,注重对人物情感、角色行为的体验;鼓励孩子离开故事本身进行联想和想象,发展其社会属性和认知能力。最后,阅读氛围的营造离不开阅读空间的设置及阅读材料的多样化选择,为孩子创建一个“家庭读书角”,保障孩子阅读时不受到打扰,提升阅读的专注力,此外,平时注意观察孩子阅读的兴趣点在哪里,相应地充实孩子的阅读材料,促进孩子自主投入到阅读当中。

(二)教师层面:双向交流,提升个人素养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密切配合,及时讨论反馈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如,当家长反映孩子阅读的主动性不强时,教师可建议家长及时通过角色扮演、塑造故事情境等方式来吸引孩子主动阅读,避免家长使用责骂等错误的激发方式;当教师传达了课外阅读时长的规定要求时,家长按时记录好孩子阅读的书目、页数、阅读状态等情况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基于学生的阅读信息做出指导,同时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与此同时,如果学生经常出现不按时完成阅读任务的情况,教师需私下和家长沟通,避免公开批评。一是公开批评有损家长面子,会阻碍后续合作的展开,二是需对学生做全面了解后再做定论,如果学生家庭确实有困难,应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

想要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自身首先需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厚的知识底蕴,促使学生从教师的语言、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继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素养并非形成于一朝一夕,首先,教师需贯彻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日积月累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经验。此外,还要关注当下的高品质的学生读物有哪些,这些读物讲的是什么,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是否适合。如此,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才能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顺利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自然地结合教授内容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对教师拓展内容的兴趣,在课后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三)学校层面:建构书香校园,搭建经验交流平台

一方面,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学校中的学习氛围会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在校内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一,学校可开设阅读课程,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首先,教师在阅读课程中通过集体阅读的形式,能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进行沉浸式阅读。其次,在阅读课上,教师可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想,介绍自己的阅读书籍,在相互交流中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第二,学校可定期举行丰富有趣的读书活动,如,开展阅读明星评比活动、书香家庭评比活动等。一是通过授予学生荣誉和奖励,强化学生的阅读热情;二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共同观摩、相互学习;三是彰显家长的示范作用,记录下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光,使阅读的枝蔓向家庭延伸。

另一方面,信息时代背景下,学校可借助微信网络平台,将“互联网+”与阅读兴趣的培养相结合,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让家长和教师相互交流教育经验。如建立家校阅读微信群,一是便于老师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如有书籍的电子版,能直接在群里实现资源共享,节省阅读成本;二是能实时与家长进行互动,沟通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家长的反馈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推荐相关公众号文章或是线上讲座,帮助家长掌握一些亲子阅读方法。此外,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一名喜欢阅读、擅长阅读的学生背后一定离不开家庭内部具备较高素养的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对此,学校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来做讲座报告,之后做成公众号文章线上发布。这样,一是家长能从更加实际的角度出发分享自己促进孩子阅读的方式方法;二是线上的方式能促进广大家长群体间相互借鉴、迁移运用各自的好方法,给家庭阅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小学生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恋练有词
我是小学生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