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2022-12-26 21:16池科德
北方药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正骨针刀汤加减

池科德

(中山市中医院脊柱科, 广东 中山 528400)

颈椎病主要指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关节等症状,其易发人群为长时间不活动头、肩、颈部并保持单一坐立姿势的人[1]。临床表现为肩颈部酸痛且红肿、肌肉萎缩等症状[2]。根据受压迫部位的不同名称,将颈椎病分为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性、交感神经型以及混合型等[3]。近年来我国椎病患病人数不断上涨,现阶段临床针对颈椎病主要采取西医治疗,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减轻疾病症状,但仍未达到预期目标。祖国医学关于颈椎病的治疗历史较为悠久,随着近代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医治疗理念的更新,中医药治疗方法也逐渐完善,包括针灸、推拿、牵引、中熬汤剂口服及外敷等,但各个疗法之间的疗效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1 针灸疗法

针灸属于中医传统治疗手段,通过在相应穴位刺入毫针进行刺激,起到活血、止痛、通络的效果,从而改善患者微循环,减轻局部炎症,缓解肢体酸胀疼痛等。中医将针灸运用到颈椎病治疗中,通过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后,抑制神经的兴奋程度,促进人体血液流通速度,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消灭颈椎部位的炎症,具有较好的疗效。针灸对机体基本不造成损伤,见效更快,患者接受度较高。除了传统的九针疗法外,现阶段针灸疗法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电针、耳针、腹针、温针以及磁疗针法等,均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适应证不断扩大。特别是穴位注射和穴位埋线疗法,通过对穴位进行长时间的刺激能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和承受能力,临床治疗时所选择的针法也有所区别,目前使用较多的仍然是毫针、电针、腹针、耳针等。针灸治疗颈椎病常选取的穴位是颈夹脊、曲池、凤池、合谷、外关、阿是等穴位,其中颈夹脊穴位主要穴位。张慧等[4]学者研究中对颈椎病患者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保障。针灸治疗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针对性选取穴位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对于风寒痹阻证病人,加用风门、风府等穴位,可起到祛风通络的作用;对于劳损血瘀证病人,加用合谷、太冲、膈俞等穴位,可起到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肝肾亏虚证病人,加用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可起到补益肝肾的作用。钟晓莹等[5]学者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电针时选取天柱、肩中俞、新设等穴位,从结果看出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2 推拿治疗

推拿属于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通过运用专业的手法在患者各个部位的穴位上进行揉按,使经络得到疏通,气血得到调节,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推拿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推拿时可以人为控制控制手法的轻重,操作简便,治疗费用抵,效果确切,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支持。推拿治疗颈椎病的原则主要是解除血管神经受到的压迫,恢复颈椎正常解剖平衡关系。同时刺激相应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疼痛感。对于颈椎病患者,推拿过程中主要在颈部、头部以及患侧肢体部位进行操作,治疗颈椎病的穴位主要是风府、凤池、天柱、肩井、合谷、大椎、曲池、手三里等。黄振等[6]学者研究中对颈椎病患者采取推拿治疗,使用推、揉、按、拿等手法,推拿时间20分钟,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控制刺激量,从研究结果看出,治疗总共有效率达到95%。

3 中药内服加外敷

中医药是传统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一种主要手段,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结合辨证论治原则,予以患者相应的中药方剂加减治疗。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由于分型区别和分型方法的不同,所选取的中药方剂也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中医治疗颈椎病时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主要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于寒湿阻络型患者,主要使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对于风寒阻络型患者,主要使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张晓辉等[7]学者报道指出,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以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为主;对于风寒湿证患者以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为主;对于肝肾亏虚型患者以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为主;对于虚寒证患者以黄芪桂枝五味汤加减治疗为主。而在其他颈椎病中医分型和中医方剂的选择上,太阳经输不利型通常为颈型颈椎病,予以葛根汤加减治疗。痹症型患者予以甘草桂枝汤、独活寄生汤等治疗。气滞血瘀型通常为根型颈椎病,予以甘草桂枝汤或者身痛逐瘀汤治疗。痰瘀交阻型通常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予以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痰饮上逆型通常为根型颈椎病,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肝肾不足型患者予以金匮肾气汤加减治疗;血痹型通常为神经根或者脊髓型颈椎病,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通常为脊髓型颈椎病,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肝气郁结型通常为交感型颈椎病,予以逍遥散加葛根、龙骨牡蛎治疗。少阳枢机不利型通常为交感型颈椎病,予以柴胡桂枝汤或者柴胡加葛根汤治疗。

中药外敷在颈椎病的治疗中也具有良好效果,目前常用的外用方法包括蒸熏、外敷和外洗等。蒸熏主要指将在中药煎煮后置入中药熏蒸设备,对病人颈部进行局部熏蒸,每次熏蒸20分钟左右,每天治疗两次。中药外敷主要指将中药煎煮后的药渣置入布袋中进行加热,并将其放置在颈部进行外敷。中药外洗主要指前两次煎煮的中药药汁进行内服,第三次的中药药汁外洗颈部。不论熏蒸、外敷以及外洗等方法,均能够起到扩张血管、调节微循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和水肿症状等效果,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药物,有利于提高疗效。

4 针刀

针刀疗法是将传统针灸和现代医疗技术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可以起到良好的针灸作用,另一方面也具备了手术刀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针刀主要分为带刃刀和不带刃刀两种,其中带刃刀主要用于松解软组织,不带刃刀主要用于剥离组织和刺激穴位。通过针刀治疗,能够对组织进行相应的分离、切割和铲削,达到松解的目的。针刀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在病灶进行操作,起到根治的效果。但是现阶段临床对于针刀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标准流程尚未形成统一,存在一定的不良事件风险,因此对于经验不足的医生不可在颈部进行针刀治疗。王中陆等[8]学者研究指出,将患者后正中线旁15厘米处作为进针点,向正前方进针至椎间关节的关节囊后壁具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并且只要在进针期间确保方向正确,不实施提惗操作,则不会引起神经损伤或大出血症状,尤其注意绕开枕动脉。

5 牵引

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在颈椎病缓解期、急性期、后遗症期各个阶段适用[9]。目前进行牵引治疗的器械包括颌枕带、颈椎牵引器、脊柱牵引整复机、电脑控制牵引治疗床、布带牵引等,但对于何种方法更为安全可靠,目前临床尚未准确定论,需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和条件合理选择。通过牵引治疗能够缓解肌肉痉挛症状,减轻疼痛感。同时可以对颈椎实施制动,调节局部微循环,缓解神经根水肿、充血状态,加快炎症因子的分解、排出,从而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10]。

6 整脊手法

整脊手法治疗是将伤科正骨、内科推拿与现代医学脊柱解剖﹑影像学、生物力学内容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后整理出的一套治疗方案。整脊手法具有疏通经络、止痛止麻的作用。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将已错位的椎体进行位置恢复,缓解关节症状从而达到关节受到的挤压,缓解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感,从而减轻炎症、水肿等表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疾病症状,王乾、陈黎明等学者应用旋提手法、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11-12]。

7 中医正骨

中医针对骨折、脱臼等多种疾病所采取的推、拽、按、捺等手法即中医正骨,属于中医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在多种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治疗中获得一定普及,从应用效果看,较为喜人,被视作可促进颈椎病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李金辉[13]等主要研究的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治疗方式与效果,患者均为在工作生活中长期维持不良生活习惯导致颈椎受损者,其所选常规推拿干预组的患者治疗后的CASCS分值为(13.64±1.76)分,其中25.00%经治疗痊愈,总有效率达到90.00%;平乐正骨疗法干预组治疗后的CASCS分值为(16.75±2.63)分,其中30.00%达到痊愈,总有效率达到95.00%,比较后发现,正骨疗法干预下能够更好的缓解颈椎病相关症状,作者提出病变椎体或者病变小关节的错位紊乱问题、神经所受到的压迫问题等均可在正骨干预下获得更为明显缓和与纠正,同时该正骨手法还具有操作简便易掌握、可重复实施、基本无副作用的优点,故建议在颈椎病治疗中可以选择正骨疗法。马文慧[15]等主要研究的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即视听障碍,严重时还可能直接陷入昏厥,颈椎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且在活动时上述症状有明显加重迹象,其所选常规针灸干预组治疗后的CASCS分值为(42.7±5.4)分,共37例经治疗后达到治愈、显效或好转,有60.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小针刀技术联合龙氏正骨干预组治疗后的CASCS分值为(66.3±7.8)分,41例经治疗后达到治愈、显效或好转,有87.8%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比较后发现单凭针灸部分可能无效,部分可能仅有所好转,而选择正骨+小针刀则患者获得痊愈的机会更大,整体有效性也更具优势,作者借助正骨手法实施定点旋转复位,使得患者小关节紊乱问题获得明显的纠正,同时对软组织予以小针刀宋姐,对局部异常高应力情况以及粘连挛缩情况也有较强的改善效果,颈部肌肉得到放松后相关症状表现则自然而然的得到恢复。值得关注的是,中医各种特色疗法在许多时候都采取联合应用的形式,意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从而巩固疗效。

总而言之,目前大多数颈椎病患者通过保守治疗能够缓解病情,其中传统中医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等优势。但由于现阶段中医药疗法的方法多种多样,各种中医特色疗法均存在一定优缺点,而针对人们的颈椎病问题,中医通常会考虑两种或多种技术手段联合干预的方案,期望可获取更满意的效果,但尚无一种特效方法,统一疗效评价标准,明确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断优化临床疗效,使更多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正骨针刀汤加减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图说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