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蚕业技术装备应用与思考

2022-12-27 04:05杨庆华赵永刚杭忠宝
中国蚕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械装备小蚕蚕种

杨庆华 杨 斌 崔 虹 赵永刚 杭忠宝 张 明 许 刚 李 兵

(1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台 224200; 2江苏省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江苏东台 224200; 3江苏省蚕种所,江苏无锡 214151; 4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江苏苏州 215123)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规模总量、单位面积桑园效益、茧丝质量等多项主要指标名列全省全国前茅,先后获“中国茧丝绸基地”[1]、“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3]、“全国蚕桑标准化示范区”[4]、“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5]等多项殊荣,在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技推广、创优创牌等方面成为全国茧丝绸行业的先进典型之一,“星云”[6]和“富安”[7]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东台蚕茧”[8]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星云”牌干茧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9],“FUAN”牌生丝荣获“中国名牌产品”[10]等称号。蚕业机械装备为东台市茧丝绸产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几年,在商务、农业农村、科技、财政等项目支持下,东台市的蚕业机械装备得到了快速推广应用,在养蚕智能化控制、省力化操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对东台市蚕业机械装备的开发、应用情况作了详细调查,指出了现有蚕业机械在推广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供同仁参考。

1 东台市蚕业技术装备开发应用现状及效果

东台市蚕业技术装备应用时间较早,应用范围广,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形成了“蚕种加密催青环境智能化控制→蚕室蚕具机械化消毒→小蚕电器化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方格蔟自动化上蔟→桑园电动机械化伐条→桑园无人机治虫”的新型技术装备应用体系,对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1.1 蚕种催青

20世纪60—80年代蚕种催青环境控制为由煤球加温到热风机加温的人工控制模式;20世纪90年代引进电热线加温、空调降温的水银导电表二次仪表控制技术;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南京大学明学科技公司合作,引进应用了“蚕种催青室环境计算机控制系统”,加温、补湿、感光、换气、消毒等实现了计算机智能化控制,该系统具有响应快、过程平衡、精度高等特点,使用后春蚕一日孵化率在97%以上,夏秋蚕一日孵化率在95%以上,劳动力节省1/3以上,能耗、物耗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基本能够满足蚕种催青智能化控制的需要[11]。

1.2 小蚕共育

根据东台市蚕桑生产年报数据,2021年东台市有小蚕共育室16 832个,其中以加温形式分为土炕加温共育室2 838个、电器化加温共育室12 759个、壁灶加温共育室857个、木屑炉加温共育室378个,以共育形式分为专业共育室2 558个(共育蚕种49 580盒,约占25.8%)、联户共育室(期育蚕种5张以上)14 270个(共育蚕种142 708盒,约占74.2%)。小蚕共育20世纪70、80年代用煤球、柴草加温,20世纪90年代用煤炭、木屑加温,现在基本上使用电热加温,应用温湿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温湿度。东台市主要有东台红日电子有限公司和东台千阳电器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小蚕共育用温湿自动控制器,产品拥有多项专利,更新换代已达10代以上,性能稳定,“避免了炕床、壁灶及其它加温形式温湿度不稳定的缺陷,使小蚕发育更加整齐、健康,节约了共育成本,环境清洁卫生无污染”[12]。温湿自动控制器与传统加温补湿方式育蚕相比,省工、省力、干净卫生、人蚕安全、饲育环境稳定,更适合家蚕的生长发育[13],全市现保有量19 588台。另外,从2006年开始东台市先后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小蚕共育切桑机,应用于规模化共育室。据调查,机械切桑较人工切桑工效提高4~5倍,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桑叶切口光洁整齐,大小均匀不碎烂、无污染、桑叶蓬松保鲜[14],全市现保有量728台。

1.3 大蚕省力化饲养

大蚕饲养方面主要进行了蚕具改革,将蚕匾育改成编织布或柴帘蚕台平面育或地蚕育,柴帘蚕台平面育具有投资少、蚕座通风通气好等优点[15]。2007年丁志用等人发明了手持式蚕用喷粉器[16],改变了传统的用手撒、用筛子筛石灰粉、防僵粉的手工操作,具有喷洒均匀、省工省力的优点。2016年东台千阳电器有限公司、东台红日电子有限公司相继开发了蚕用撒粉机、蚕用消毒电动筛等系列产品,使用更方便、快捷、安全、实用,扬尘少,污染小,有利于蚕农身心健康。全市现有电动撒粉机、消毒筛2 909台。

1.4 熟蚕上蔟

方格蔟是目前蚕业生产上对蚕茧质量保全与提高最好的蔟具,东台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至今已基本普及,现拥有2 700多万片,且每年更换150万片。“方格蔟自动上蔟室外预挂室内营茧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为东台市首创,适合东台市现有的生产规模。蚕茧采茧机械近二年来在东台市已开发并推广应用,但由于东台市方格蔟以纸板方格蔟为主,且使用年限长,变形和破损导致与采茧机不相匹配,推广速度慢。

1.5 蚕室蚕具消毒

20世纪末东台市开始推广应用机械消毒,率先引进苏州黑猫(Himore)清洗机,经过简易改装成便捷电动消毒机,配备给各蚕茧站、村技术员等,为蚕农的共育室、大蚕室及部分蚕具进行统一消毒,定时间、定药品、定浓度,实现了省工、省力、高效的效果,为降低蚕病发生提质增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市现有消毒机械272台。

1.6 桑树伐条

桑树夏伐时间紧,耗体力,是东台市养蚕的技术瓶颈之一,东台市先后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程嘉翎研制的省力桑树剪刀、气动伐条机、电动伐条机等机具,基本达到了夏伐及时、省力的效果。全市现有电动伐条机2 733台、电动桑剪刀712把。

1.7 桑园治虫

桑园传统的治虫机械主要是背负式压缩喷雾器,几乎家家都有,后来引进了电动弥雾机,但仍然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防效差,且不安全。2016年东台市引进多喷头的植保无人机用于桑园治虫,经过3年左右的试验和调查对比,“植保无人机进行桑园治虫是可行的,具有高效、安全、省工省本等特点”[17],目前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另外,桑园诱虫灯也得到推广应用,利用诱虫灯诱集成虫进行高压电点击触杀,可以诱集害虫到诱虫灯周围,便于重点防治,达到大幅度降低害虫基数的效果,从而可以大幅减少农药治虫喷药的人工和药物费用,减少治虫人员和家蚕的安全隐患。全市现安装有诱虫灯27只,诱虫杀虫效果较好。

1.8 其它

在蚕种生产上,东台市蚕种场王坚等成功开发了蚕种选卵器[18]、蚕蛹分选机[19],并有较好的应用。在蚕茧收购上,收购单位改进收购窗口,采用输送机和电子秤,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成本;引进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机烘制的干茧老嫩均匀,茧质得到有效保全。目前,东台市有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机51台,苏83型车子灶111副。

2 东台市蚕业技术装备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1 蚕桑规模小 蚕农对机械的需求不迫切

蚕桑生产是传统的农业生产,规模化生产的管理模式、生产技术、操作机械尚不具备,蚕桑生产规模难以迅速扩大。目前,蚕桑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家庭式生产经营为主,每户规模在2盒~20盒/年之间,生产规模小,对机械的需求不强烈。

2.2 蚕桑专用机械少 相邻行业的机械对蚕桑实用性不强

蚕桑行业相对较小,蚕桑新机械市场空间不大,专用机械开发成本过高,农机专业研发人员对蚕桑行业兴趣不大,蚕桑行业人员对机械不精通,所以,针对蚕桑生产专门开发的机械还比较少。虽然种植业、养殖业机械较多,也比较先进,但真正应用到蚕桑生产中需要认真改进,很难达到预想的使用效果。

2.3 蚕桑机械利用率低 使用成本高

蚕桑生产季节性强,特别是东部蚕区,全年养蚕时间只有2~3个月,真正能使用机械的不足2个月,使用时间太短,维护时间长,利用率太低,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2.4 栽桑养蚕模式落后 不适应机械化操作

目前桑树栽培模式、蚕室空间、蚕具样式等都是按手工操作设计,不适应机械操作需要。

2.5 蚕桑从业人员年龄偏大 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

机械化操作要求高、技术性强,而东部蚕区现在的蚕桑从业人员普遍在60~75岁之间,新型机械操作技术难以掌控,且安全隐患大。

3 东台市蚕业技术装备应用的思考

3.1 建议

3.1.1 加大关键环节蚕桑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围绕蚕桑生产过程中,桑叶采摘、饲喂、消毒等用工多、安全隐患大等关键环节,开展针对性机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机器换人,解放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3.1.2 培植蚕桑规模化经营主体 重点扶持培育桑园面积2.00~3.33 hm2、全年饲养蚕种100~200盒、年收入30万~50万元的养蚕大户和桑园面积13.33~33.33 hm2、全年饲养蚕种800~2 000盒、年收入200万~500万元的适度规模蚕桑农场。使蚕桑收入成为家庭或农场的主营收入,使这些规模化经营主体成为应用蚕桑机械装备的主力军。

3.1.3 转变蚕桑多元化生产方式 在桑叶、桑枝、桑园、蚕、蚕沙、蚕室、茧、茧丝等各个环节加强开发利用,增强全产业附加值。开展多批次养蚕,针对不同的气候和环境特点,选用不同的桑树品种和家蚕品种组合,确保每期蚕都能进行机械化操作,提高桑园、蚕室蚕具和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

3.1.4 建立健全蚕桑社会化服务组织 调整养蚕社会分工,培植蚕桑社会化服务组织,解决目前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中做不好、做不了的栽桑养蚕操作。重点在桑园病虫害防控、小蚕工厂化共育、桑叶采摘等环节推行社会化服务,通过应用高效的机械化作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3.2 体会

蚕桑生产产业链长、环节多,需要的机械装备类型多,因此,机械化养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农机、农技、农艺等多方面相结合。

3.2.1 规模化发展,促进蚕桑产业持续稳定 随着社会发展,小农户分散经营方式正在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小规模蚕桑生产模式正逐步退出,规模化发展是蚕桑产业生存的唯一途径,也是保证蚕桑生产稳定的关键措施。

3.2.2 机械化操作,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 养蚕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强度过重,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使得从事蚕桑生产的人员越来越少,要尽快实现机器换人,让繁重、繁琐的操作由机械装备来替代,使劳动力从繁重和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3.2.3 智能化控制,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蚕桑机械装备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从其它行业引进,对蚕桑机械装备操作熟练的人员更少,要实行快速超越发展,将机械装备研发和操作软件开发一并进行,尽快将“机器人”应用到蚕室、桑园,实现智能化操控。

3.2.4 标准化管理,增强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优势 蚕桑生产对外部环境和蚕室蚕座小环境要求较高,必须推行标准化管理,才能保证智能化、机械化的操作、控制,保证各项技术措施及时、准确到位,促进蚕茧产量、质量稳定。

猜你喜欢
机械装备小蚕蚕种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可爱的小蚕
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