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小镇青年信仰危机及其干预

2022-12-28 07:33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信仰小镇精神

孙 茜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01)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2],是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城乡关系转型,小镇青年是新兴崛起的力量,他们在三四线及以下的县城、乡镇工作,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享受着当地较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且过着市民化生活[3]。这一群体的出现有利于强化城乡之间的联结,实现城乡有效融合发展。然而城乡二元对立问题根深蒂固,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催生了诸多矛盾和挑战,小镇青年信仰危机问题便是其中突出的表现。

一、小镇青年信仰危机多样化表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次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势必引发城乡各种关系的调整和利益变化。小镇青年身处在城乡之间的节点处,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4]在“被发现崛起”的过程中,既促进了城乡间的流通,但同时也暴露出精神层面的困境即信仰出现危机,表征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

(一)政治信仰冷漠化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党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都不可须臾动摇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政治信仰,是青年人崇高的价值追求,是青年现实的价值确信与行为选择,对青年人才的成长具有导向、动力作用。当前小镇青年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模糊、信仰缺失,这也造成了他们出现“政治冷漠化”的倾向,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政治参与冷淡。部分小镇青年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不积极参与城乡社区决策管理、不主动参加党团培训活动、信奉宗教或资本主义;对国家事务人民集体利益漠不关心,但又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现象、热点问题进行“放大化”看待。②政治评价偏颇。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社会公平正义与现实社会不平等现状的对比,使小镇青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产生困惑甚至怀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公平感引发的“相对剥夺感”严重影响部分小镇青年对中国共产党主导的理想社会的客观评价。③政治立场动摇。受西方民粹主义思潮影响,部分小镇青年政治信仰不坚定、方向模糊,容易沦为互联网政治动员的一份子,发布不实言论危害社会秩序。同时西方普世价值也在误导主流价值观念,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淡化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文化信仰庸俗化

“娱乐至死”的享乐主义、“审丑心理”的泛滥盛行显现出当代社会的病态现象,也是部分年轻人精神生活浅薄和贫瘠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其文化生活审美的庸俗化[5]。而小镇青年正是其中的一部分。调查数据显示:小镇青年普遍对当地的文化氛围评价不高,主要表现在中小城镇缺乏音乐厅、剧场、展览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很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5],除此之外,小城镇中低端文化产品生产过剩,缺乏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精品输出,文化产品供给失衡难以满足小镇青年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6]。因此,他们的眼球被极具通俗性与流行性的大众文化吸引,开始在一些简单易用的移动应用程序中寻求精神寄托,如快手、抖音等。这些短视频内容丰富、覆盖信息广泛、紧跟时代潮流,极大契合了小镇青年求新求异的心理。然而视频内容碎片化,追逐点赞评论数量,缺乏内涵质量,互动评论多以“哈哈哈哈”“66666”为主,难以培养高雅的文化情趣。小镇青年身处多元文化的市场环境,既是娱乐文化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一方面他们在不断创作着自己的“文化产品”渴望获取认可打赏,另一方面他们又沉浸在网络游戏、明星崇拜、粉丝文化、狂欢文化等消费活动中。小镇青年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文化偏好不能得到正确引导,文化信仰出现危机也就成为一种客观必然。

(三)社会信仰功利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致使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逐渐变成人对物的依赖,物欲主义甚嚣尘上侵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们在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层面开始出现一种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关系受工具理性的支配,压抑甚至忽视人的情感和精神需要,从而使纯粹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占据上风,并统治着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的行为,导致人们群体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小镇青年正是在这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功利追求与价值追求、世俗目标与理想信仰之间出现失衡。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小镇青年的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小镇青年属于月光族;其中约30%的小镇青年一度成为月欠族[7]。在社会交往方面,小镇青年更关注于人脉关系、谋求个人或者小群体的私利、建立“圈子”文化;在婚恋交友方面,提倡错误的婚姻和爱情价值观,如择偶标准功利化,过分注重婚礼的仪式场面,高价彩礼兴起攀比之风,这些特征表明,在城乡经济发展进程中,“空闲经济”正在重塑小镇青年的人生事业,同时小镇青年也深受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存在利益至上的心理,进而社会信仰呈现危机。

(四)生活信仰佛系化

近年来网络文化不断渗透,在“丧文化”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样态即“佛系”亚文化,“佛系青年”也随之在网络上蹿红。 所谓“佛系”,它指的是一种不怒不争、云淡风轻、甘于现状的处世方式,隐含着“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8]。这种一切随缘的“佛系心态”体现出年轻人强烈的“被挤压”的感觉,他们怀着一种自嘲、自我放逐的心境来面对世界,并与现实生活中诸多挑战进行对抗,以达到自我保护获取内心安宁。尽管这种佛系心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压力,但其背后折射的生活态度却是不可忽视的,如若放任发展则会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小镇青年中向往有挑战生活的比例不高,对喜欢充满风险与机遇的生活这一观点,非常同意的比例仅为3.9%,甚至还有一些小镇青年滋生了混日子的念头;在生活态度上,他们更喜欢过稳定而悠闲的生活,对喜欢平凡稳定的生活这一观点,有将近70%比例表示同意,不同意的比例仅为12.6%,并且有将近40%以上的比例认同有了够生活的钱就悠闲度日这一观点[6]。小镇青年的生活状态是渴望安稳、逃避竞争、安于现状,这种佛系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当代社会变迁中城乡发展的缩影,另一方面也在无形当中冲淡着他们的理想信念,瓦解着他们的人生目标。

二、小镇青年信仰危机原因透析

“信仰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现象,既是一种个体的精神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的客观现象”。[9]信仰危机的产生是个体的信仰行为在选择与判断上的冲突,在人生意义与价值观念上的迷失,是精神领域的认知危机。现代社会中青年群体的信仰危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小镇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培养养成期,其人格、思维、思想具有可塑性,他们信仰的生成既是知、情、意统一心态基础上的精神活动[10],又是社会实践、社会风险、社会环境的外化活动,其形成发展过程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一)失衡:精神需要与社会发展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的特征,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11],人的精神需要是社会的产物,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决定了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元,并呈现出一定层次性,即从精神生存需要到精神发展需要,再到精神完善的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县域城镇的区域辐射力聚集了大量人力资本,小镇青年的生活环境日益改善,经济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小镇青年在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层面的需求。然而小镇青年精神生活的效能感和满足感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提升,也并没有产生直接线性的因果反应,反而陷入了物质富裕精神贫困的矛盾困境,使得部分小镇青年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等出现了失衡。为了克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小镇青年努力把现实拉向理想,使理想变成新的现实。比如,一些小镇青年在穿衣打扮方面会极力宣扬自己的个性,会出入象征着城市中产阶级方式的书吧、酒吧和慢摇吧,以靓丽的形象引来村里人的艳羡和仰慕[12];在一些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中为了吸引网友眼球,他们往往言语低俗、穿着暴露甚至出现以色诱人的倾向[13]。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城镇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等都对小城镇青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起着引导作用。他们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方式逐渐摆脱了狭窄的地理空间的束缚,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但城镇文化氛围存在不尽人意的现状,不能满足小镇青年对良好文化氛围的强烈渴求,在良莠不齐的网络空间寻求精神寄托则不可避免的滑向信仰危机。

(二)失和:实践活动变迁与现代社会断裂

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变阶段,在此期间,社会实践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不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并改变着社会关系。青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基于社会实践的更迭变迁,从自发到自觉不断内化于心的理性认知过程。“它既需要用社会实践来验证和修正,又需要投身社会实践来不断发展和完善”。[10]

首先,实践是信仰形成的基础。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精神需求产生的源泉,信仰作为人精神需求的支撑力量,其具体形式和内容将受到一定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水平的限制,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建国初期城市百废待兴,以乡村青年为代表的乡村文化被赋予了反哺都市文化的功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经济充满生机,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小镇青年在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选择中陷入了迷茫;到了20世纪90年代,乡村与小镇被定义为底层,小镇青年的文化被认为是底层文化,这彻底消解了他们的身份自信与精神救赎[14]。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小镇青年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县域地带,被赋予双重身份。城乡的不同社会实践活动影响着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制度倡导的意识形态制约着他们的信仰内容,并且对他们信仰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实践是信仰发展的基础。信仰的形成不是一挥而就的,它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片面到综合的发展规律。在信仰形成过程中,主体和客体都经历着不同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获取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化红利。身处于县域地带的小镇青年拥有城乡双重资源,当他们投身于家乡建设的实践活动中,会遇到不可预测的突发性问题和矛盾。面对现实的冲突,小镇青年原有的认知情感发生转变,其所固守的信仰情感和信仰根基也将逐渐削弱。社会实践一旦颠覆了信仰,他们就会因为这种实践而更加排斥原有信仰,陷入信仰危机[10]。

(三)失稳:风险流动演化与即时思维冲突

马克思认为,风险是专属于人类社会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风险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规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早期社会,自然风险频发。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不断恶化,风险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风险的广度和深度也相应呈现出动态变迁的趋势,甚至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危机。

当代社会风险流动性、波动性更加频繁,危机事件层出不穷,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不再是传统的线性模式,而是处于不断流动状态,比如工作岗位的流动、人际交往的流动、居住场所的流动等。开放多元的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多数青年享受流变释放的活力,把握风险带来的机遇,能够正确看待风险并处理和化解风险,但部分青年表现出对流动易变风险频发的主观不适,致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迷茫与困惑。除此之外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也愈演愈烈,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这次风险的突发性、危害性、不稳定性让小镇青年产生无助感,不可避免地陷入对未知风险的深刻焦虑中。在这种高风险的背景下,小镇青年在心理观念中就形成了“即时性思维”,即满足于当下,只关注眼前,局限于个人。这种“即时性思维”充满着感性,囿于眼前利益,忽视全局和长远发展,旨在满足当下的感官体验。同时这种思维方式只认识到社会充斥着大量偶然性和可变性因素,而不愿去探索其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本质,因而也会对揭示社会与人类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理论产生排斥,使具有理性特征的理想信念难以形成[15]。这就导致了小镇青年一方面注重现实满足,现实性不断增强,越来越注重实利而忽视理想信念,超前消费理念便是他们要活在当下的宣言;另一方面,“即时性思维”衍生出来享乐主义,注重感性娱乐忽视思想理性,拒绝高级、复杂、抽象、理性的思考,沉迷于低级、简单、具体、感性的娱乐。

(四)失调:工具理性膨胀与价值理性消解

受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冲击,人的精神生活逐渐被辖制边缘化,存在于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张力关系也越来越凸显。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被过分追捧,价值物化和量化造成人们的精神生活空虚化,日益膨胀的工具理性正僭越价值理性。

一方面,小镇青年身处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具有功利性、世俗性等弊端。出于单纯的利益追求,市场极力渲染私有财产的独立性,由之而生的经济理性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原来在神圣位置的精神产品退场,让位于对金钱的膜拜和信仰,这体现在重物质轻精神和重个体轻集体上。在生活中,小镇青年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迷失自我,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土豪炫富屡见不鲜;在工作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获取,以回报决定自己的付出,将利益的获得等同自身价值的实现,忽视人的精神实质和对社会的价值意义。当他们面对社会竞争压力时,往往出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需要,只注重提高个人在经济、科技竞争方面的能力,而对城镇、乡村要求的村规村约、道德规范、政治素养、法律约束等束之高阁。这也导致小镇青年的思想观念、社会行为与城乡社会发展存在脱节。另一方面,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小镇青年作为积极的参与者,他们通过在虚拟领域的各种实践活动,成为促进城乡信息化发展的推动者。如快手短视频的出现迎合了小镇青年的媒介需求,在虚拟世界中,他们被自动赋予虚拟人格形成虚拟角色,可以突破现实世界的局限任意表达自我。由于小镇青年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压力、社会交往压力缺少排解释放的渠道,通过虚拟化的网络社会便可以尽情释放。然而,小镇青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养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开放的虚拟场域会接收海量的、碎片化的、快餐化的信息,这容易使他们陷入娱乐狂热状态,从而忽视理性甚至出现惊人的政治冷漠,也容易在缺乏制约的虚拟领域走向极端。

三、小镇青年信仰危机现实干预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力量是一种精神力量、信仰力量,这种力量在推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将转变成改造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小镇青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他们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精神动力的缺失与滞后会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亟需疏解小镇青年的信仰危机,化解其给小镇青年健康成长带来的风险,帮助其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精神动力。

(一)关照信仰个体,致力自由化与全面化拓展

马克思曾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信仰在人生层面的映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人的现代化,需要在精神生活层面上突出人的本质,实现自然、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健全崇高的信仰,其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它促进人的各种本质力量健康发展,尊重人的实践能动性。

对小镇青年的信仰危机进行干预,要求教育者关照小镇青年的全面发展。当社会媒体聚焦于他们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时,也要关注他们合理的文化诉求,不能忽略对他们的人文关怀。首先,教育者要发挥主导性、示范性、创造性的作用,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小镇青年有理想有敢于拼搏的激情,但缺乏理性的思维容易冲动鲁莽;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但又缺乏对失败总结的觉悟。因此教育者要采用疏导教育的方法,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对小镇青年出现的心理生理状况进行正确疏导,缓解小镇青年的心理压力以及面对生活压力的紧张感与焦虑感,引导并增强其人生理想信念。在生活上,全方位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所彰显的人文关怀和鲜活的实践价值。其次,要通过典型教育的方法,秉持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工作态度。教育者要摆脱传统的一味说教的教育方式,而要通过自身行为、典型人物来进行榜样教育。如通过“焦裕禄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传导,引起小镇青年思想情感的共鸣,从而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者,教育者要具备创新性思维,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善于把握时代形势,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对小镇青年情感态度的冲击,科学分析国家现实需要、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培养小镇青年的历史责任感,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国家观。

(二)整合信仰内容,促进主导化与系统化生成

唯物辩证法强调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主流即强调主导性。信仰教育既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等为主导内容,但同时也并非是单一、片面、静止的,而要根据环境、对象的具体情况不断整合优化。就是需要对信仰内容整合加工,使先进性内容与广泛性内容、政治性内容与生活性内容、民族性内容与世界性内容、科学性内容与人文性内容相互协调、渗透[16]。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的融合发展,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和环境内容对小镇青年开展教育。既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理想信念进行系统的知识性教育,提高理论知识素养,又要结合他们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结合城镇发展任务,按照小镇青年的个性特点,创新教育内容进行信仰教育。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小镇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增强抵制不良思想能力,坚固其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同时也要引导小镇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摆脱“一夜暴富”“一切随缘”等极端思想。既要避免盲目乐观,只看到理想之美,看不到社会的矛盾复杂;也要避免消极悲观,只看到现实之艰,看不到生活的正向回馈。另一方面,加强对小镇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乡村中的红色资源以乡村红色文化滋养小镇青年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四个自信”;同时要用时代文化补充信仰教育的文化内容。选取小镇青年青睐的现代文化推进信仰教育的生活化和隐形化,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日常代入感,让小镇青年在休闲娱乐中接受价值熏陶,体验、感受、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开发信仰载体,重视创新化与时代化运用

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小镇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碎片化、社交化、趣味化。对小镇青年的信仰教育不仅要主动与这种生活方式相结合,同时也要注意教育的传播方式,实现精准传播、动态传播、及时传播。不仅要创新生活化话语表达方式,把主流价值观嵌入到他们的日常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中;还要综合利用新媒介技术,发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一体化运用功能,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化表达机制。

当前社会,移动学习成为现实,移动化教育背景下,要积极开发信仰教育的移动平台,把内涵丰富的信仰教育理论融入到他们喜欢的焦点事件上,主动设定议程、粘合热点信息,把思想教育做到润物于无形。目前信仰教育平台的开发主要包括:①基于知识查看和获取的移动教育学习系统。它可以在移动学习平台上系统地整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党章、法规以及其他学习材料,使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把理论文章进行图文并茂的加工,形成立体化感官刺激。比如“学习强国”APP,该平台能充分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互联网条件下,实现多样性、自主性、便捷性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够进行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的学习。②将移动学习系统与教育游戏相融合[17]通过情景设计,将信仰教育的过程打造成一款游戏,受教育者进行角色扮演,在模拟化的游戏情境中实现娱教结合,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区块链具有公开、透明、开放的特征,可以创设共享式学习资源库,精准推送优质资源,使每个教育者或受教育者都可以参与资源库建设[18]。政府或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对资源的搜索及学习记录,适当调整筛选上传资料,剔除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悖的资源,搭建共享与创造平台,使受教育者可以分享心得体会、实现有效互动,满足学习需要。

(四)优化信仰环境,加强制度化与法制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观点表明,人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二者既对立又统一。自然环境、法制环境、道德环境等,既由人所创造,同时人也在被环境所塑造。建立道德、法制、制度和谐统一的环境,可以激发受教育者内生动力,并有效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信息。

首先要优化制度环境,以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依靠制度管权管人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化作用、规范作用、制约作用和监督作用。要增强小镇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亟需以制度的力量助推信仰教育,即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信仰主体的内在动力,同时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措施,整合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价值激励的使用方式。比如,在精神激励方面,提高他们的尊重认同、政治待遇,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职位晋升,创造培训深造、参与管理的机会,适时进行荣誉奖励、情感激励等,这些对于小镇青年都有正面的价值导向;在价值激励方面,激发个体使命感、强化家庭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同时也要注意多方主体的合力激励。社会和政府对于信仰教育的肯定鼓励和政策支持,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表彰、奖励和宣传也会形成有效激励。其次要净化信仰教育网络环境,以法律规范网络空间的思想行为。一方面要营造网络空间主流信仰好土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网络先进文化,在网络空间传播中国好声音,讲述中国好故事。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抵制西方错误学说在网络空间的渗透和传播。另一方面也要完善法律法规严格约束惩戒违规者。网络空间的法律制度体系应侧重于解决网络空间安全维护、信息安全保护和公民言论监管等三个方面,其核心是要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抵制西方国家网络霸权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

猜你喜欢
信仰小镇精神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