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022-12-28 13:39胡庭法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数字

胡庭法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分行,山东 潍坊 261041)

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作用分析

1.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

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金融排斥等失衡现象,因此如何缓解金融发展失衡现象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而普惠金融一经推出,便对金融失衡现象产生一定的缓和作用,但由于服务成本居高不下等劣势,也受到了金融排斥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下,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进行了融合,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成为经济发展前沿的产物。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活跃因素,数字普惠金融代表着现代金融形态的发展方向,展现了数字技术的强大功能。它优化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弊端,积极发挥活化投资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功能,并迅速深入各个领域。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即以数字金融为手段开展普惠金融,包括银行业务、转账汇款、基金等产品和业务,涉及线上支付、互联网等多个领域。

2.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意义

第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为传统普惠金融发展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创新经济环境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物,其有效改善了传统普惠金融的弊端,借助大数据、AI技术等新概念,与金融业务创新的客体实现有效连接,重新谱写传统的金融服务,带来了金融服务范围的扩张。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小微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借助数字信息技术,中小微企业显著提升有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优化效率和风险评估成本,资金手段的介入则使得中小企业能够以更简化的审核流程和更快捷的发放机制获得资金支持,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提升中小企业创业活跃度和创新积极性,突破资金瓶颈,加快企业设备升级和技术革新,在优化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有利于打造绿色金融体系发展模式,带动整体产业结构向低碳化发展。同时还可以突破地理要素的限制,优化资金供需方的对接模式,对居民增收呈正向影响,通过促进消费等路径为传统普惠金融发展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1]。

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共享的进程。我国近年来进出口贸易体量不断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日渐稳固,但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要想进一步巩固贸易地位,就需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数字贸易新模式,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参与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下,数字贸易从传统贸易模式中裂变出来,一改传统贸易信息不对称和贸易壁垒等劣势,打造了独有的贸易竞争优势,从减少交易成本的角度切实优化贸易成本,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对外贸易更加便捷。同时,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普惠性,社会各阶层都能够接收到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感受金融发展成果对实际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并且也赋予了金融排斥群体一定的议价能力,并通过信贷体系的建立,进一步优化风险防范和收入脆弱问题的应对能力,在供给侧方面则是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和收入水平等途径,有效减少市场摩擦,不断加快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视角[2]。

第三,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产品覆盖和有效进行风险控制。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优势明显,它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提升客户群体宽度的目的。挣脱了实体网点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更加灵活地引导客户进行网络金融业务办理,以此节约运营成本,并使得快速实现产品覆盖成为可能。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客户门槛降低,低收入群体也能够享受金融服务,进一步刺激了资金需求和金融市场的活化。并且,数字普惠金融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快速分析客户信息和相关资料并进行智能化比对,能够有效规避风险,解决传统金融体系的信息不对称缺点,使得风险控制工作更加轻松和高效。在产品覆盖方面的快速提升和优秀的风险管控能力使得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持续进行技术优化和打造增收效应,实现良性循环。

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使得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首先表现为其对于小微企业投资融资环境的优化,使得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获得有效满足,有效缓解金融排斥问题,并以此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我国独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下,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对象重点为大企业,小微企业或者说中小微企业则作为长尾群体长期受到金融体系的排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也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部分,在这个呼吁创新的时代,小微企业往往具备更高的发展活力和更为活跃的创新性思维,但同时,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融资能力等,也是当下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发展瓶颈。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则为小微企业解决投融资问题和提升抗风险能力带来了新的思路。随着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成熟,对小微企业起到相关金融政策的普及教育作用,小微企业能够获取集便捷、高效、安全于一身的金融服务,使其具有更加充足的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和市场开拓,通过灵活的思维模式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为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长远动力,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萌发也进一步刺激了金融需求市场的扩张,打造了资金良性循环趋势,实现对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发展的反哺作用。通过不断扩大中小微企业投融资规模,优化市场环境,打造金融法治化的健康运作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协同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协同,而产业协同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字普惠金融发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也是有效发挥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经济结构看,产业发展不协调劣势明显,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策略层面而言,要克服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结构性缺陷是我国当下乃至未来经济发展建设工作要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而中国产业结构的形成除历史原因外,也受到了金融体系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金融资源向高收益率行业流动的特点和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也包括金融资源的区域性流动特点。在金融体系自身作用规律下,金融资源会从低收益率行业向高收益率行业流动,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还会从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逐渐流动。不难看出,金融资源的流动都是由弱势行业、弱势地区向优势行业、优势地区转移,从而实现金融效能的最大化。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重新定义了经济发展的普惠性,能够有效改善金融体系的固有弊端,弥补弱势地区资金供给不足的劣势。数字普惠金融的推行有机会实现金融资源的再分配,实现对低收益率行业的精准资金扶持,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资源进行整合和交换,促进资产需求自发性调整,一定程度上扭转金融资源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并且利用大数据精准对接资金供需,进一步刺激需求,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都可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并有效提升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匹配度,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协同的效果,从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需求刺激层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低收入者经济水平的提高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带来人力资本水平上升,尤其是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低收入者相对受教育程度不足,属于低人力资本群体,对于金融相关知识知之甚少,金融交易领域更是一窍不通,其中,农民群体所占比例较高,是低收入群体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营活动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从农民群体的各生产要素角度来看,其对于基本劳动要素的要求远远超过对资本要素的要求,并且随着产量的增加,农民劳动投入生产率呈边际递减规律。这正是由于资本供给不足,从而形成了农业发展的桎梏。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也需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优化农业建设资本要素的支持,激发农业经营生产新活力。而数字普惠金融的群体定位可以有效提升低收入者经济水平,对于缓解收入差距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宣传力度,建立农民群体基本认知,丰富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知识储备,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有序开展小额贷款等业务,为农民群体提供金融资金支持,使农户获得相对积极的空间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升级,弥补各生产要素的不足,提升效率,打造现代化农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数字普惠金融的加入能够切实解决农民收入和边际成本难题,大力满足农民等低收入群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弥补由于经济发展和结构的失衡带来的一些弊端,实现增产增收。同时为数字普惠金融供给也起到了持续性的优化作用,还可以将第三方支付、保险和信贷等业务模块进行针对性引入,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体等低收入者群体的资金需求,实现人力资本水平的上升和人均产出率的增加,从而夯实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加强社会稳定。

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建议

1.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健全征信体系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管体系,要保障数字普惠金融平稳健康发展,以发挥其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尽快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健全征信体系。为此,可以从政府层面出发加强监管力度,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不断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适用性程度,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性优势。要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完善相关法律征信体系,加强对线上金融平台运行的有效动态监控力度,从多元化主体和个性化标准角度出发,切实改善当前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新兴事物已存在的监管难度大并且监管较松弛的现状。针对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率低的现状,需要加快建立普惠金融群体数据共享平台,并注意平台信息的及时维护,发挥平台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宣传作用,将最新的金融政策和相关金融资讯在平台上进行公示,并且帮助数字普惠金融群体建立风险意识,减少适用人群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引入征信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并由政府作为主导不断增加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工作。尤其是对于征信体系缺失和监管不严的偏远落后地区,要加快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自上而下的协调机制,对各地区数据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公民征信体系做好联动,适当放宽小额授信限制,并增加金融群体授信动态跟踪,及时提升征信评分,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在偏远落后地区的快速成长,早日实现数字普惠金融普及方向由广入深的方向转变。

2.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资本效率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科技层面和信息化层面。从科技层面来讲,要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将科技作为重要武器构建金融市场的多层次结构,或者作为桥梁将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连接起来,相互传导,并以此带来资本市场升级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到数字普惠金融行业中,特别是民营企业为主的领域,带领小微企业打造产业集聚优势,突破资金障碍,发挥合力推动行业发展。借助建造线上平台的方式产生规模化的积极效应,改变传统金融体系对于中小企业的排斥态度,积极迎接新资金需求要素的融入,带领民营企业群体进行投资融资模式创新和市场开拓,稳定整体金融市场的发展,并活化整个资金市场。从传统金融系统中汲取养分,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潜能,并且使得数字普惠金融的潜力达到最大化。从信息化层面来讲,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资本效率,就要提升信息化程度,加快实现信息现代化的步伐,缩小地区差异,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全面普及和发展扫清障碍。目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带来技术的革新,但无法推动技术效率的提升,必须优化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强长期投资和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培养信息技术领域内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吸取世界其他国家的宝贵经验,并有效分析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切实提升金融资本效率。同时切实做好风险管控工作,以科学规划为基石,不断净化数字普惠金融行业环境,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升金融资本效率。

3.推进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进程

要进一步发掘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数字技术变革的潜力,不断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创新,提升产业覆盖广度,并与金融供给流程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对传统金融机构业务的创新突破,在金融服务质量上进行精准提升,提升数字化技术普及度,以数据驱动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优势,发掘传统金融结构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内在关联,激发传统金融机构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协同发展潜力,带来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大力推进传统金融机构供给侧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配合消费端数字化进程的建设步伐,优化网络路线建设及移动设备的进一步普及,为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进程改造提供可能。另外,要积极缩小中国经济市场不均衡发展的差距,在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过程中,时刻进行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并始终关注线上平台安全性和隐私功能有效性,保障需求者的金融安全,打造传统金融机构持续性的数字化进程建设模式,引导传统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传统普惠金融机构的规范化、创新化发展,优化固有产品和服务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现金之外支付工具的应用率,通过重建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支付清算系统,打造便捷高效的线上业务处理流程,充分发挥传统金融机构业务的群体性和稳定性优势,最终实现传统金融机构业务与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协同发展。

4.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催化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趋于稳定,但地区性、产业间差异也较为明显,要带动数字普惠金融健康稳定发展,就不能忽视金融经济体系的地区化差异问题。从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约束作用,因此就要加快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催化作用,稳定数字普惠金融向实体经济发展方向一体化迈进,通过整体机制的创新升级,切实避免资金空转,聚焦经济平衡协调发展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强项,重塑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资金需求,提升对于弱势行业和弱势领域的金融扶持服务,并不断加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度,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针对不同的地域和层次,从优化顶层设计的思路出发,通过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组织和体系框架,有效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催化作用,重新整合各种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化布局,明确各部门职责,不断提升金融组织人员的专业素养,构建组织协调体系,协调投资融资之间的关系,找准资金和市场需求的匹配点,并始终关注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打造绿色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和智能化金融运行架构,提升环境友好度,向低碳绿色行业进行资源分配的倾斜,并精准进行资金投放,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和升级的目的,打造数字普惠金融资源与金融生态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5.推出产品定制化金融服务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多层次的服务群体,结合这一特点,要打造数字普惠金融高速发展通道,就必须针对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深挖客户需求,打造定制化的金融产品系列,提供多层次、高针对性的定制化金融服务。要充分发挥创新意识,突破传统金融服务流程烦琐、效率低下的弊端,发挥互联网平台线上审核功能的优势,打造便捷高效的资金发放流程,使服务群体享受全新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另外,要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优化成本,并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普及的广度及深度。通过国家提供的资金技术支持,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发挥创新优势,积极参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建设,既提供了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平台,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又为数字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还要针对不同区域推出产品定制化金融服务,根据地区间不同的金融发展速度制定普惠政策。积极开发数字普惠金融试点,由点到线,由线及面,逐步渗透。在对相邻的区域进行数字普惠金融业务模式构建过程中,要关注其他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基本动态,加强合作交流,打造数据共享模式,带动城镇之间、城市之间的数字普惠金融定制化产品服务协调发展,打造农村专用信息平台,进行相关政务公开和线上金融业务办理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特色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金融观念,开展定制化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教育,介绍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切实解决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普及度差和授信难的问题。

6.实施普惠金融,助推生活富裕

加强实施普惠金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将金融资源投入到农业薄弱领域,能够助力广大市场主体和农民的发展成果得到有效落实。新时代发展普惠金融需重点强调发展的平衡、协调与包容性。通过金融的普惠性助力,可以有效地突破农业发展瓶颈,巩固脱贫成果,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成效。首先,要重点加强对建档立卡户的全面排查,以精准检测与实施为导向,充分利用各项金融信贷产品,通过线下核查、线上办理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满足农民创业的信贷需求,助力农民加快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对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转化,统筹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突出问题,积极组织产业带动低收入群体实行贷款贴息、风险等多种形式的脱贫攻坚活动,聚焦政策的有效对接,持续做好农村产业的金融支持工作。其次,要对农户生活中的各类融资需求广泛开展评级授信,持续推广农户微型企业的小额信贷,重点在农村地区打造新型农业业态,重点推动农村人才资源回收和新农村互联网运营的搭建,积极探索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的新模式。同时,还要以客户群体为导向,以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为依托,为农户量身定制各类生活消费、出行安全等保障需求。通过与财政、民政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大力推广农村代缴业务,对各类财政补贴的发放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安排。最后,要加强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的建设。通过不断加大与地方政府、电信、邮政等第三方合作力度,以多种方式建立服务机构平台,开展以银行、经营实体为主体的占点共建模式,以非金融服务互通模式,增加站点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经营主体的利益增收。通过持续深化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功能,为农村用户提供农产品零售配送、商品代销,打造便民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

四、结语

全球经济发展至今,正在面临一个新的平庸期。我国自提出普惠金融以来,普惠金融项目取得了高速发展和长足进步,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对于金融供给的需求,以创新的角度优化了传统金融体系,为经济市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此过程中,普惠金融普及度低、成本高等一些缺点也暴露无遗,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与传统普惠金融业务不同,数字普惠金融借助着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匹配,大大降低了金融业务成本,拓宽了金融服务的阶层性及地域性边界,并且通过不同的交易形式提升了金融运行效率,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点。但作为新兴事物,数字普惠金融的运行机制还尚未完全成熟,并且配套监管机制也还不完善。当下,要将数字普惠金融的功能实现最大化,发挥出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部潜力,就要时刻做好风险防范,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要加快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并不断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催化作用,通过推出产品定制化金融服务的思路,打造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双驱动模式,深挖科技发展潜力,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数字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答数字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数字看G20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