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分析

2022-12-29 01:24秦皇岛华勘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董玉翠王殿良
区域治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矿山区域

秦皇岛华勘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董玉翠,王殿良

从当前真实情况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进行矿产开采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区域内部的地质层进行挖掘,以此来获得相应的资源。在该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在生产阶段中,还会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而出现多种不同的风险,这对生态情况造成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其具备的反复性特点,也让治理工作难度大幅提升。例如植被数量减少、环境绿化率降低、粉尘污染严重等,这对国内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一)效果存在限制

当前,国内在矿山地区环境治理工作进行时,产生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标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国内经济在快速发展时,对各种矿产物质的需求总量也越来越高,并且还会伴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加。在目前的矿采情况中,浅层区域的资源已大多被充分开采,为保障供应工作的稳定性,便要更深层的资源。这时必然会对生产区域附近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损伤地质结构,加大了治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了地面塌陷的概率。当前大部分拥有矿山的政府,虽然制定出了治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对矿山开采的专业化、规范化进行保障,但实际上较多区域仍然存在大量遗留问题,使得治理效率不断下降,导致最终成效存在限制[1]。

(二)效果未达到预期

在进行矿山区域水资源治理时,工作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水资源作为区域生态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矿采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其的维护,降低污染程度,但其中任意一个操作环节都可能让其情况变得更加恶劣。从真实工作的角度进行分析,国内矿产开发范围较为宽广,过度开发使得地下水被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疏干工作范围的增加让水资源的损害程度逐渐加重,导致最终治理和恢复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三)长期破坏土地资源

从当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改善的真实情况中,能够分析出矿山区域土地资源经过长时间使用、破坏后,其中的环境问题异常明显,虽然相关的法律规定条例正在不断完善、优化,以及近些年在恢复工作上,制定出了更加专业化、严谨化、规范化的内容确保环境治理实现系统化与科学化。与此同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让相应权力人员在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环境改善工作也得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该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矿业开采工作次数频繁,占用的土地情况仍然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依然需要强化改进的力度,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

(一)废水

在矿山开采、洗矿、选矿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进入到周边环境中后,会导致水质环境不断恶化,并且还会造成大量的淤泥堆积。与此同时,在矿业开采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暴雨天气,还会让废水、污水、雨水等物质混入到地表和地下水系中,如果进入到农田内部,便会对作物造成污染,促使附近的生态逐步恶化。

(二)废气

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产生废气的主要原因相对较多,并且对其的处理工作难度会高于废水和固体污染。与此同时,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废气的出现会具备突发性的特征,这导致治理工作的难度大幅提升。

矿山中会产生废气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进行矿井开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使用较多的炸药,在其爆炸后还会在空气中留下大量的毒害气体。与此同时,由于施工水平的限制,设备启动的能源大多是柴油,经过燃烧后同样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促使污染情况加重。二是在矿产开采的现场中,会产生较多的化学气体和粉尘物质。由于颗粒直径相对较小,这让其遇到暴风天气时,粉尘会随着风将污染范围扩大,加重了区域内部的恶劣情况[2]。

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原则内容

(一)防灾减灾

在对矿山开采区域进行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时,需要相应管理人员时刻遵守“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正常情况下,矿山开采之后遗留下的环境方面问题,不仅会对工作人员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由此可以看出,强化对矿采区域内部的环境整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将居民、员工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之后通过使用合理的防护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出现的概率,并达到防灾与减灾的效果。

(二)分期实施

在对矿山作业区域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遵守“注重效益、分期实施”的原则。在该原则之下开展施工区域整治工作时,人员要在高效恢复、治理的前提下,保证经济效益。在该基础上,相应工作人员在正式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之前,要先对当前环境中的危害情况进行清晰准确的了解,然后将其作为切入点,来选择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接下来再对资金情况、污染程度、损坏轻重等进行充分考虑,最后综合以上一系列内容,来制定出分时期、分阶段的整治方案。

(三)综合治理

在对已经开采完成的矿山进行环境整治工作时,还需要相应人员能够遵守“因害防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是因为在矿产开采时会对周边的地质结构、环境等产生非常严重的破坏,并且还损害了附近的生态环境。由于各个地区之间地质环境受到破坏、危害程度存在着明显差异,为此在恢复工作中,人员要对破坏的特征、分布范围、损害方式进行细致分析,了解相应的具体情况,然后找出其中治理问题的关键要点。与此同时,还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科学开展恢复、整治工作,再配合使用多样化措施,来实现工作的具体目标。

(四)生物工程

在矿山地区的环境整治工作中,相应人员同样需要遵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仅能弥补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个字的缺陷,还能够通过规模涉及范围的工程以及科学合理的生物整治措施,来达到成本投入数量较少的效果,从而优化地质环境整治的综合效果。

(五)环保治理

在进行矿山区域的环境治理工作时,相应的团队需要时刻遵守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关键原则。例如某地区矿山开采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对其进行合理改善,便使用了生态保护治理单位,使其在当前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恢复工作。与此同时,在矿山资源开采的过程中,相应团队还需要严格遵守“科学开采、合理使用”的原则,并对周边的地质环境、生产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的监视测量,防止出现由于施工导致的塌陷、地裂等问题,强化该区域中的地质结构,确保地形、地貌都处于正常、安全的状态,防止土地资源受到破坏。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措施

(一)优化治理方案

从上文中能够看出,当前我国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想要将操作的效果进行不断优化,便要将目前环境治理的具体方案内容作为基础,来对生态状况进行改善。与此同时,相应人员还要加大对当前矿区环境监测的工作力度,确保采集的数据具备准确、真实可靠的特点,可以为日后区域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相应部门人员还要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全程性以及规范性,各个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对矿产开采范围内部的真实状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和信息整合,或对该地区中的环境变化规律进行实时观察,然后将其作为关键基础,制定出科学的方案,完成对相应监测点的合理布置。不仅如此,想要提高地质环境研究和整合的工作效率,可以针对内部发生较频繁的问题,进行深层次调查,以此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细则内容进行划定,最后达成提升矿产开采地区环境[3]的目标。

(二)完善体系内容

在矿产开采地区进行环境问题治理时,相应人员需要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结合矿山中真实的生产活动类型、地质信息、环境情况检测结果等多方面的数据,来对恢复措施、管理工作进行考量,并创建出完善、健全、科学的施工体系。与此同时,各地区中的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普及和推广有关治理矿山开采范围环境的法律,在此基础上,来对相应的责任内容进行细致划分,之后在“责任到人”的规则下,将其落实在个人头上,确保在生产活动中能对矿区的定位情况有清晰准确的了解,知晓所需承担的责任。与此同时,在对矿山高效开发的基础上,想要保障环境状态的良好性,还需要相应人员在各个步骤中保持稳定,禁止过度追求“快速”,立足于现实情况,完成对地质状况的勘察工作,解决矿产区域内部很可能发生的多种同环境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在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用地审批工作进行严格管控,增强对各个方面的评估工作,例如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实现权责划分,减少资源开采工作对生态的破坏。不仅如此,人员还要在矿产开采地区的真实情况,进行复垦还林工作,促使矿区矿区内部的环境能够逐渐趋近于平衡状态。

(三)强化环境监测

在进行矿山资源开采时,极容易使附近区域滑坡、坍塌等灾害,这对地质结构、周边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为此,在该区域范围内进行环境恢复工作时,要对地表、地下等情况加大关注力度,与此同时,要重视其他危险因素。

首先要将矿山内部的地质情况作为关键基础,并对极可能发生灾害的区域安设基准点、观测点,以此来建设相应的体系。之后负责监测的技术人员对相应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此对各个区域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完成安全保护、撤离等工作。例如在当前的市场内部,其中较为流行的便是地面塌陷、沉降等方面的设备,其不仅能在使用过程中对地表的具体情况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管理,甚至还能准确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多种地质灾害。在该设备内部,主要是通过静力水准仪器、红外热线等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手段,来对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并将相应的数据误差控制在±0.1mm范围内,确保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工作更加准确,降低其中的不重要损失。不仅如此,在该过程中,还可以对社会中的各界人士进行资金投入鼓励,以此来让环境治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促进生态快速恢复。

(四)创建专业队伍

在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时,由于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并且综合性较强,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相应团队和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性,能够灵活应对其中较为复杂、繁琐的操作内容,并熟练掌控其中的工艺技术。与此同时,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其完成效率相对较低,便会对最终效果造成影响。例如在进行矿山地区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时,如果具体情况与规划方案存在差异,并因此产生了效率低下的问题,当前主要原因为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差、工作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并未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这对矿山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制约,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两个策略:

1.形成开采保护机制

通过引入其他国家先进技术手段,将其与我国当前的地质环境情况结合,以此来矿山开采保护措施。在该过程中,还要注重开采技术形式的优化,操作人员依据先进技术设备,来保障该区域内部的环境情况。与此同时,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还要引入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并加强对其的培养,并在该基础上来吸引更多人才,然后依据互相之间的差异性,来调整薪水,从而打造一支高能力的专业团队[4]。

2.强化环境保护认知

一些矿山中负责开采的人员,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认知存在偏差,并不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导致经常出现延长交工时间的行为。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相应管理人员便要明确员工的职责内容,正确意识的培养,促使管理人员在发展的阶段中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增强环境的建设力度,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效实行[5]。

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中,矿产资源的供应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有着紧密联系,但为了保护当前生存的环境,便要在开采施工的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影响因素、治理原则、治理措施等进行分析,了解到在当前的情况中,禁止开采团队过度重视资源开发而对循环利用进行轻视;同样禁止由于过度关注经济利益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忽视,要强化对后续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让人们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相关链接

矿山指有一定开采境界的采掘矿石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矿山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采矿车间(或称坑口、矿井、露天采场等)和一些辅助车间,大部分矿山还包括选矿场(洗煤厂)。

矿山包括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建材矿和化学矿等等。矿山规模(也称生产能力)通常用年产量或日产量表示。年产量即矿山每年生产的矿石数量。按产量的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3种类型。矿山规模的大小,要与矿山经济合理的服务年限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节省基建费用,降低成本。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采掘作业既是消耗人力、物力最多,占用资金最多,又是降低采矿成本潜力最大的生产环节。降低采掘成本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

随着实时矿山测量、GPS实时导航与遥控、GIS管理与辅助决策和3DGM的应用,国际上一些大型露天矿山(包括我国的平朔、霍林河矿区)已可在办公室生成矿床模型、矿山采掘计划,并与采场设备相联系,形成动态管理与遥控指挥系统。此外,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自适应模式识别、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GPS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以及面向岩石力学问题的全局优化方法、遥感技术等已在智能矿山地质勘探调查与测量、智能矿山设计、智能矿山开采、计划与控制、矿山灾害遥感预报等研究领域得到应用。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矿山区域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分割区域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