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歌唱表现力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2022-12-29 05:36高志波
参花(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喉咙吸气气息

◎高志波

歌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靠气息的流动,随着音乐的律动而唱出的一种微妙、感己娱人的表演艺术,是一种带有旋律的朗诵。对于初学声乐的人来说,应打好歌唱基础,本文分析歌唱表现力的训练方法与技巧,希望歌唱初学者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彻底克服掉不正确的歌唱方式,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歌唱表现效果。

一、呼吸技巧

气息是声音的源泉,是声音的动力,具有正确的呼吸才能有一个好的歌唱效果。歌唱的呼吸训练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胸式呼吸法

将气息完全吸入胸部,这种耸肩式的吸气方法,吸入的气量较浅,不能充分地将气息吸入横膈膜底部,歌唱时会造成气息上浮,全身僵化,最终无法达到松弛歌唱的效果,出现憋闷现象,导致喉头上提,造成声音挤卡,高音上不去,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阻碍正常歌唱。

(二)腹式呼吸法

用鼻子深长而缓慢地吸入一定量的气息,胸和肺保持不动,腹部会慢慢鼓起,这种吸气方法虽然说气息吸入较深,但不能将肺和胸腔充分地吸开,不能达到一定的张力,吸入的气息量过于饱满,造成僵化,声音憋闷,高声区费力,声音无活力,这也就无法达到我们所要求的胸腔共鸣的效果。胸腔共鸣是中低声区的基础。所以说,没有胸腔共鸣万万不可。

(三)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用口鼻同时张开吸气,像闻花时一样吸气。能将我们的胸和肺充分地吸开,吸入两肋进入肺底部,这样歌唱时能够深呼吸。在我们练习呼吸时,身体要求直立、放松,双脚向外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或叉腰,然后再进行呼吸训练。

(四)慢吸慢呼

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同时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底部,横膈肌下降,两肋向外扩张,小腹向内微收,将气通过胸腔和肺慢慢地吸入胳膊肘回弯处(两肋)将气息稍作控制。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胸廓和上腹部,再将气缓慢均匀地呼出。

(五)快吸慢呼

在短时内吸入气息快而多,稍作控制,然后再将气息缓慢均匀地呼出。

(六)快吸快呼

快吸就是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口鼻将气息快速地吸入肺底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将气息迅速地呼出,非常急促,可称为“狗喘气”,学术上也称之为“哈膜气”。我们在演唱中经常要用到快吸快呼,因为在歌唱时,为了供应好歌唱的需求,呼吸一定要快,采用偷气的办法,还不能让听众听出来,为了长期培养快吸快呼的能力,我们可以用一些练习来训练自身的基本功。歌曲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一定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吸气,并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是快吸快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曲或歌曲来练习。

二、哼鸣技巧

哼鸣可理解为哼唱,也就是以哼带唱。通过长期实践发现,正确的哼唱有助于更好地歌唱。怎样做到哼唱呢?我们在歌唱建立的声音高位置,把声音哼到头腔眉心处(额窦),挂到头腔高位置,头腔共鸣靠“哼鸣”得来。歌唱永远是离不开哼的,要想唱好,首先就得哼好。可理解哼到哪儿就能唱到哪儿。比如,在歌唱《月之故乡》时,先用哼鸣“m”代替歌词,当运用正确时,再加入歌词,这样喉咽腔就觉得很松弛,发声也很自然,不会出现大白声的问题。然而正确的哼鸣与气息的控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正确的哼鸣是建立在正确的气息方法之上的。哼鸣时喉咙自然放松,平静地用小腹部吸气,先将横膈肌张开,找到抬重物的着力点,然后使气息进入腰腹部,待气息下沉,将所存之气都转化成声音缓慢均匀地“哼”出来。要在气息支持的基础上发出声音,就是用保持吸气的感觉来唱。

哼鸣练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闭口哼鸣。闭口哼鸣是作为歌唱的基础来帮助歌唱者找到头腔共鸣点的一种练习。闭口哼鸣要求哼鸣时,首先把嘴闭上,内口腔保持半打哈欠状态,用深吸气的状态将喉咙打开。用叹气时的感觉将声音用气哼到眉心处(额窦)。一种是开口哼鸣。开口哼鸣是张开口腔,嘴的开合度可达到横放两指的宽度。深吸气的同时将喉咙打开,口腔处于半打哈欠状态。小腹绷紧用气将声音哼到后鼻咽腔和眉心(额窦)处,下巴可自然放松,不影响哼鸣的声音,声音也就挂住了头腔共鸣,建立了声音高位置。

三、歌唱技巧

在歌唱时,大多数歌唱者在练习声乐技巧时,出现一系列不科学不规范的练习方法,这种情况应及时纠正。错误的发声会给歌唱者今后的歌唱道路带来很多的阻碍。

(一)初学者的白声现象

对初学者来说,普遍现象是歌唱时声音是横向发出去的,带有喊的现象,声音气息浅,音色发白,身体僵化,在唱到高声区时利用下巴前伸来辅助完成高音。口腔开合度小,歌唱时不能张大嘴,这样会导致声带疲劳、红肿,时间长了会嗓子疼,久而久之会让声带病变,造成声带小结、息肉等病变。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初学者的白声问题呢?首先,初学者要认识到歌唱的理念,加强自身的歌唱能力。前提是下巴和胸一定要放松,在唱歌之前找一下半打哈欠的感觉,放松一下面部肌肉,找到口腔内能立着横放两根手指的空间。唱时不要过于用力,字不要咬太死。以哼为主,放松下巴,用哼轻松地一带而过,字可以不用咬得太清晰。哼唱时不要过于用力,以免声音僵化,一定要有一种让声音通过哼流动起来的感觉,逐渐找到感觉后再完整地歌唱。

(二)打开喉咙

在建立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同时,调整好混合共鸣,使声音通过共鸣腔体的美化,来产生泛音共鸣。在练声时可发u母音,这是打开喉咙降低喉位最好的办法。也可以用hei(嘿)母音练习丹田对抗的能力以及横膈膜扩张的张力,用小腹的力量发声,能找到气息的支撑点,平时也可以用打嘟练习来开嗓,双唇自然放松,然后均匀地将气息吐出,将嘴唇弹起来,就是我们玩过的打嘟噜,一定不能过快,嘟噜越慢越好,喉头完全放松,时刻想着气息要平稳、均匀。

(三)喉音现象及解决方法

由于声音过度紧张,放松不下来,首先要找一下呼吸的感觉,吸开喉咙,降低喉位,张开口腔,时刻想着能立着放两根手指的空间即可,运用并控制好气息的能力,来帮助喉咽腔自然放松,使声音自然、通畅,有华彩。所以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进而练好呼吸基本功。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解决歌唱的基本核心,是解决声乐技巧的关键。其次要运用好腔体的混合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圆润、柔和、明亮、集中,必须得经过专业的老师授课传教。比如可以去做哼鸣练习,只有用哼鸣的办法才能将扣在喉咙里的声音挂在头腔高位置上。一定要哼住,才能彻底解放喉咙,要通过母音转换的办法来稳定喉头位置,吸开喉咙,打开口咽腔,让声音震响胸腔、头腔,使声音位置上下统一,让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一致,流动自如。做好以上练习,也就逐渐解决了喉音存在的问题。

还有一种现象是压喉,就是在歌唱时把声音极力地控制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压着喉头唱,其实这也是喉音的一种,导致声音位置低,无活力,僵化,没有灵活性,声音不能开放。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采用软起振动声带同时进行,发出的声音会平缓,柔和。用这种方法去练声,纠正喉音的毛病,一定要用叹气式的感觉来打开声门,用丹田产生一种对抗的力量,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声音过于僵化的问题,能使声音更具灵活性。在歌唱起音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全身协调,根据不同的作品,来确定起音的方法,音量一定不能过大,过强,用舒缓合理的音量即可。

(四)声情并茂地歌唱

歌唱是语言和音乐相结合,全身心都参与的表演艺术。歌唱时的声音和情感内容要和谐一致,要有动听的声音和动人的情感歌唱,是用清晰的语言和美妙的旋律相结合,全身心投入的一种综合表演艺术,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情感的载体和灵魂,能够达到声情并茂地演唱,是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通过刻苦的学习和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歌唱,提高歌唱艺术水平,达到真正声情并茂的理想境界。在学习与训练中,要正确处理声和情的关系,注意避免走进重声轻情、重声轻字、重情轻声、声情脱节等误区。

1.基本功的重要性

牢固的基本功包括:自身天赋,训练获得。科学的发声方法、正确的呼吸运用、共鸣腔体的运用;吐字、咬字、行腔归韵等。只有他们之间配合得协调一致,才能达到声情并茂地歌唱。

2.声情并茂歌唱时的技巧

歌唱中的表演不只是风格问题,它与发声方法相关。僵硬的动作和紧张的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好坏。

有些人歌唱时头部动作比较单一固定,这会使歌唱的肢体不够协调。比如有人习惯把头抬到一个角度不改变或斜歪着头,觉得这样声音会控制得好。其实,这样的习惯不利于更好地进行歌唱表演。自然地歌唱时头部是微微抬起一点的,使气息通畅、自然、稳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能通过眼睛来传情,表达一些情绪。有的人在演唱时,眼睛一直往上翻,以为可以找到头腔共鸣。歌唱的最佳状态是眼睛目视前方,身体直立,表情放松,找到一个支点。同时面部表情达到兴奋的状态,眼睛有神,面部有情。这样的歌唱表演才入情入境。

肢体语言也叫体态语,也就是身姿语、体语,是通过目光、表情、手势、姿势、服饰等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的无声语言形式。我们必须把优美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

3.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大多有其创作背景,以人、物、事件等为创作素材,来展现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思想情感。对于一首歌曲而言,曲与词是紧密相连的艺术整体,词是曲的深情对白,曲是词的深吟浅唱。词曲的完美结合像一部完整的电影,有时间,有背景,有情节,完美地体现了中心思想。对唱歌者而言,歌唱时产生的感染力,在一般情况下,是对曲的理解先于对词的理解。而对于曲的理解,是需要掌握音乐节奏和曲式的,需要时间来练习。对于业余歌唱爱好者来说,要在歌词和旋律上下功夫。有一些背景较为特殊的歌曲,歌词也具有较深的含义,如果很简单唱出旋律,则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在开口演唱的瞬间,情感迸发出强大的感染力,听众听到的是感悟而不只是旋律。作为专业的演唱者,更多是对音乐的语言、曲式、思想、风格等进行研究及掌握,能体现出歌曲的时代感和艺术性。

4.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提高艺术审美能力,有利于歌唱者对艺术歌曲的深入理解,在不断探索中能将感情元素展现出来。我们平时多听、多欣赏纯音乐和古典名曲等,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纯音乐的鉴赏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艺术水平。在缺少歌词的情况下,听众能感受到最纯粹的音乐,并在其中感悟艺术之美,从而实现自身审美修养的提升。欣赏古曲名曲的作用与纯音乐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古典名曲更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演唱者审美修养的提高能够将“情”和“声”更好地融合,实现演唱的声情并茂。

5.练习的重要性

勤奋的练习是提升自我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基础的方式。练习内容包括发音技巧练习等。在练习时应结合适合自己的曲目,也应该讲究方法。对于不熟悉的歌曲,可以跟原唱练习,熟悉旋律和节奏后再自我练习,并适当听听大家的意见,了解自身的不足,努力完善,最终实现声情并茂地演唱。

四、结语

综上所述,身为歌唱初学者,要打好歌唱基本功,不断研究当下各类音乐的歌唱技巧,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提升歌唱表现力,这样才能在歌唱表演之路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喉咙吸气气息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自然的气息
《喉咙里的奔马》创作谈
喉咙里的奔马
“春的气息”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春的气息
没事多练壮腰功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