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奶牛瘤胃异物堵塞的诊治与预防

2022-12-30 22:21王志永李金春季云福李国明孟祥雨
中国乳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臌气内服每千克

王志永,李金春,季云福,李 明,李国明,孟祥雨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潍坊 261200

0 引言

瘤胃异物是各类非食用的物质被牛只误吞入瘤胃内,与瘤胃内饲草相互缠结,形成难以消化的大草团,影响瘤胃蠕动与反刍,发生消化机能障碍而引发的疾病[1]。临床诊断主要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反刍减少或停止;听诊瘤胃蠕动次数明显减少,常常继发瘤胃臌气。如果治疗不及时,病牛最终以消化不良、过度消瘦、生产性能低下和繁殖障碍等原因淘汰[2]。本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确切的原因还没有权威的统一解释。在不同季节均可发病,对于早期发病或者发病症状轻微的牛,无需特殊治疗,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即可痊愈;而发病症状明显的牛,病程较长,随着饲养管理的变化也会出现周期性好转与发病交替变化[3]。要根治本病,往往采取外科手术取出异物的方法。

1 发病情况

2021年8月底,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某奶牛养殖户的1 头7月龄的体重约200 kg的娟姗牛发生涨肚(左腹部)现象,喜趴卧,精神一般,食欲减退,能少量饮水,反刍停止,粪便干少。

2 现场诊断

2.1 现场调查

经调查得知几点信息。一是以该养殖户为中心,半径1 km范围内的所有养牛户近2 个月内均无牛只购入,都采用舍饲方式饲喂,未在农田边、水沟边、树林等公共场所放牧,未在公共场所挤奶,未与有关野生动物接触。二是该发病牛为后备母牛,发生该病为个例,同栏其他牛只均未出现类似症状。三是该养殖户的疫病防控意识较强,能按规定给奶牛接种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近期未发生过疫病,能定期对牛舍进行清扫、消毒。四是该养殖户已经给病牛注射开胃针,症状未减轻,几乎无治疗效果。

2.2 诊断

经病史调查、临床检查,诊断为瘤胃异物堵塞。

3 治疗

兽医根据病牛的左腹部肿胀情况推断继发了瘤胃臌气,按照放出气体、促进泻下、解除堵塞物、对症消炎的治疗原则,提出两步走治疗方案。第一天,医嘱户主停止注射开胃针,实施瘤胃穿刺术,放出瘤胃内气体。第二天,首先用胃管先向瘤胃内灌入2%盐酸普鲁卡因30.0 mL,经10 min后再灌服菜籽油200 mL[4],观察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明显,再按照每千克体重0.1 mL的剂量皮下注射比赛可灵注射液20.0 mL[5],很快泻下,最后将病牛站立保定,进行局部麻醉,实施瘤胃切开手术,通过长约20 cm的切口取出大块塑料袋和饲草的混合物,向瘤胃内投入硫酸钠500 g,鱼石脂20 g,酒精50.0 mL,纯净水8 000 mL,缝合伤口,同时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 000.0 mL、5%碳酸氢钠注射液500 mL进行静脉注射[6],每天1 次,连用5 天。病牛术后精神状况尚可,第3天臌气症状缓解,腹胀消除,且开始反刍,给予少量的优质干草和洁净饮水,第6天粪便恢复正常,表明病牛已痊愈。

4 讨论分析

4.1 疾病类型

4.1.1 原发性瘤胃堵塞

舍饲牛多发[7],多由于饲养管理失宜,牛只采食异物,在瘤胃内产生难以消化的大草团,致使瘤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并呈现反刍和嗳气障碍的一种疾病。特征是腹围增大,左侧肷窝过度鼓起。

4.1.2 继发性瘤胃堵塞

牛只产生应激或患病,从而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和机能减退[8],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加之异物不能分解,从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及腹胀。

4.2 病因分析

4.2.1 诱发瘤胃堵塞的管理因素

一是饲粮营养因素,常见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容积性纤维素缺失。此外,钠盐缺失或者不同矿物元素之间的比例不合理时,往往会出现牛只啃食金属以及舔食食槽、墙壁、泥沙的现象。当瘤胃内微生物数量较少时,会引起体内代谢发生紊乱,发生异食现象;夏季天气炎热,如果牛只长时间缺少饮水,也会出现异食现象;长时间饲喂大量酸性饲草或者过多精料从而造成体内碱被大量消耗,会出现钙、磷比例失调,也会引起异食的现象[9],都可能导致瘤胃堵塞。二是环境因素,牛只活动受限,饲养密度过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圈舍清扫不及时,环境空气污浊等,个体之间相互接触和冲突频繁,为争夺饲草、饮水和休息位置,相互攻击,引起烦躁,导致异食[10],从而造成瘤胃堵塞。三是应激因素,养牛生产中引起的应激因素很多,比如疫苗接种、饥饿、天气变化、噪音、重新分群、拥挤、突然更换饲粮配方等都会导致牛只内分泌紊乱而使其狂躁不安,从而会发生异食,导致瘤胃堵塞。

4.2.1 诱发瘤胃堵塞的疾病因素

一是寄生虫病,牛只如果患有某些寄生虫病,如线虫病、球虫病、蛔虫病、吸虫病、囊虫病等,体内外寄生虫通过直接接触或产生毒素引起牛只异食[10],导致瘤胃堵塞。二是皮肤病,如果牛只患有皮肤病,这些病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兴奋不安,进而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应激从而诱发异食[11],导致瘤胃堵塞。三是行为因素,牛转移食物的速度较慢,5 天左右才可以完成1 次消化过程。牛只全天采食需5~6 h,如果饲粮粗糙,多为秸秆类粗饲料,反刍增加,则采食时间延长,需8~9 h。然而本牧场的饲养方式为每天早晚2 次投料,不能保证每次都足量投喂,牛只通常在离槽后无法继续采食饲草,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异食现象,导致瘤胃堵塞概率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2021年秋季,山东潍坊降水较多,导致农田积水、泥泞不堪,部分玉米秸秆无法被运出制成青贮饲料,该牧场从外地购进一批用厚实塑料袋包装好的成品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经过近一年的风化,部分包装袋出现破损,前期给牛投料时可能是由于疏忽投进了塑料袋,该病牛患有异食癖,采食时同时将塑料袋吞咽至瘤胃内,导致原发性瘤胃堵塞。

4.3 诊断方法

牛瘤胃异物堵塞的诊断方法一般通过临床检查的方法,并观察牛只在采食后是否发生瘤胃臌气,前期是否存在异食癖的症状来确诊。

4.4 治疗建议

牛只发生瘤胃异物堵塞时一般呈慢性经过,很难引起注意。对于早期或者症状轻微的牛只,积极采取改善饲料配比、减少牛只应激因素、调整管理方案等方法即可痊愈。对于症状严重的牛只,应及时解除异物、对症治疗。若继发明显瘤胃臌气,应立即实施瘤胃穿刺术,待放出瘤胃内气体后,再试图手术解除异物,最后进行健胃消导,可同时注射促进瘤胃蠕动的药物,每天1 次,连用3~5 天。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全身机能状态,并及时强心补液。

4.5 预防措施

该病多为慢性经过,往往都是后期才能出现症状,容易被畜主忽略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日常应以预防为主。

4.5.1 保证合理饲粮

调整饲粮,给予全价饲喂是预防该病的重点。根据牛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饲喂全价配合饲粮。在变换饲粮时,应采用逐渐过渡的饲喂方法,同时防止牛只误食霉变的饲草。当发生异食癖时,可适当增加矿物质和复合维生素的添加量,同时做到定时、定量饲喂。

4.5.2 改善饲养环境

圈舍的设计建造应有利于防暑防寒,防雨防潮及良好通风。此外,要避免强光照射,合理安排牛群的饲养密度,保持环境干燥卫生。在冬春时节,尤其是阴雨天气或天气不稳定时,应加强饲养管理,采取防风保温措施,尽量减少牛只应激反应;夏秋季节,要采用防蚊虫的药物进行定期灭蚊、灭蝇,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定期清扫生产区,对清扫的树叶、污秽的垫草等进行焚烧,用堆积发酵法对粪便进行处理。如发现病牛要及时进行隔离,对病死牛要按规定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4.5.3 按时驱虫

每年应按时驱虫。驱线虫,可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2 mg进行皮下注射。驱球虫,可用盐霉素,按每千克体重30.0 mg每天内服1 次,连用5 天。驱蛔虫,可用阿苯达唑片,按每千克体重20.0 mg内服,每6 个月内服1 次。驱吸虫,可用阿苯达唑硝氯酚片,按每千克体重15.0 mg内服,7 天后再内服1 次。驱囊虫,可用吡喹酮片,按每千克体重35.0 mg内服,连用2 天。

猜你喜欢
臌气内服每千克
牛原发性瘤胃臌气的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及治疗
一道利润问题的变式思考
牛瘤胃臌气的诊治
中兽医治疗牛瘤胃臌气的研究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
内服外敷方治面部色斑
买水果的学问
活鱼当成死鱼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