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回应育人需求,引领教育教学

2022-12-31 10:06贾红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探源习作育人

贾红斌 _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自此,“核心素养”成为引领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汇。随后开展的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课标的修订都聚焦“核心素养”,指向学生发展。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科,更强调在真实语境中培育文化观念、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回应了时代与社会发展对育人的需求。

首都的教育教学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基于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北京语文教育界开展了很多的探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既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见证者,也是探索者和受益者。就我个人而言,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我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解和教学实践,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回首以前的语文教学,我更多关注的是语文知识的传递,更多注重的是识记与理解,而如今,我更加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与精神的成长,引导学生在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中真正提升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以前,我都是依据单元编排顺序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现在,我将单元中的习作置于整个单元体系中思考,指导学生带着习作任务学习课文。这样,学生会更关注课文中的知识价值、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会更自觉地将文学作品建构的世界与自身生活的世界紧密联系,唤醒自我意识、丰富生命体验、生成审美自觉、涵养精神品格,使阅读真正赋能习作,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习作已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任务,而是作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成果水到渠成地展现。我以单元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历史探源、文化探源、民族探源的语文实践中发展核心素养。我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确立为“在感恩中成长”,学习大任务确立为“开展感恩父母交流会”,在大任务统领下,依据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了四项语文实践活动:编写剧本,品析感人情节走近母亲;丰富画册,用语言作画走近父亲;展开辩论,在辩论中理解父母;撰写书信,在信中与父母交流。整个学习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阅读理解与创意写作相结合,让学习更具层次化、序列化,突出发展性。在深度学习中,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表达爱。通过科学的启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现象走向本质、从片面走向全面、从常理走向创新。

作为首都教育之树的一片绿叶,我见证了大树的成长,也从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能为首都教育之树奉献一片绿,我感到无比幸福!

猜你喜欢
探源习作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剖析错解 寻根探源
抑郁症病因病机探源
习作展示
“草马”探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寻根探源访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