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构成及特征

2022-12-31 10:16黄国荣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长调蒙古族

黄国荣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其音乐文化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创造产生,并在其长期历史变迁中逐渐发展、积淀下来的,集音乐、说唱、舞蹈、表演、器乐等为一体的文化。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有长调、短调、英雄史诗、潮尔、呼麦、马头琴、乌力格尔、好来宝、四胡、顶碗舞、安代舞等,这些民族音乐形式与内蒙古地区特定的自然、社会、文化、民俗、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蒙古族游牧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原游牧文化生动鲜活的代表。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不仅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内蒙古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情感,同时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长期以来,蒙古族音乐分类普遍采用五大类分类法,即民歌、歌舞音乐、器乐、曲艺音乐和戏曲音乐。20世纪90年代末,有学者在传统五大类分类法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音乐的四大类分类,即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传统的五大类包括在新四大类中的民间音乐一项中。按照这样分法,我国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由以下三方面构成,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其中内蒙古民间音乐包括蒙古族民歌、蒙古族说唱音乐、蒙古族民间歌舞、蒙古族器乐、蒙古剧等。

一、蒙古族民间音乐及其特征

(一)蒙古族民歌

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民歌主要包括长调民歌、短调民歌和潮尔等。

1.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蒙语中称“乌日图道”,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的草原游牧文化特征,对蒙古族音乐具有深远影响。它是蒙古人民对文化历史、人文道德和音乐文化艺术的真实感悟,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以及蒙古国的部分地区,在甘肃省、青海省及新疆等地也有流传。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人民在游牧时创作的歌曲,通过对草原、湖泊、牛羊、骆驼等的真情描写,有力地诠释了蒙古族人民的自由奔放、豪迈不羁的草原情怀,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崇尚。蒙古族长调民歌偏重抒情和叙事,长调的基本特点是声多词少,音域宽广,节奏欢快悠长,旋律舒缓悠扬,曲调优美流畅,大量使用假声和装饰音。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曲目有《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走马》等。

2.短调民歌

蒙古族短调民歌在蒙语中称“宝格尼道”,与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草原牧区不同,蒙古族短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和半农半牧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以及兴安盟等地区的短调民歌最具代表性。短调民歌篇幅普遍偏小,一般是两句式或四句式,歌词简单明了,并常常在歌词中运用叠字,短调民歌曲调短小紧凑、节奏简洁明快,在音域方面较长调民歌窄。短调民歌在汉语中译作“爬山调”或“山曲儿”,由于短调民歌流行于蒙汉杂居地区,因而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演唱它。蒙古族短调民歌的主要作品有《嘎达梅林》《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森吉德玛》《小情人》《反日歌》等。

3.潮尔

潮尔是蒙古族多声部音乐。其声乐表现形式一为呼麦,二为潮尔合唱。呼麦即演唱者先使用胸腔闭气的方法,使气息撞击声带,使喉腔共鸣发出一个持续低音,再使用调节口型与气息力度的方法,在低音的上方唱出一个高音的泛音旋律。是一个人演唱两个声部的奇特演唱方式,代表作有《阿尔泰山颂》《四海》等。潮尔合唱是蒙古族一种独特的民间多声部合唱形式,表演形式为,先由一名男低音歌手运入胸腔“闭气”的技巧,唱出雄厚的持续拼音,再由一名男高音歌手在低音的上方演唱出旋律性最高的长调歌曲,两个声部构成四度、五度或八度音程,整个演唱气势恢宏,极有特色,代表曲目有《圣主成吉思汗》《旭日东升》等。

(二)蒙古族民间说唱

内蒙古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包括英雄史诗、乌力格尔、好来宝等。

1.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蒙古语称“陶力”,是蒙古民族形成之初的氏族社会晚期就产生的传统说唱艺术,是由“潮尔奇”或其他艺人代代相传的古老说唱艺术。主要流行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和甘肃蒙古族地区。喀尔沁部流行的史诗数量虽多,但较为短小,简单且质朴。较长大的史诗作品有《江格尔传》《格斯尔传》《勇士顾诺干》等。英雄史诗的结构为多章式,每一个章节均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整部史诗用主要人物贯穿于各个章节,一般在人们休息或娱乐时说唱。

2.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又被称作蒙语说书,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时期,主要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等蒙古族聚集地区。乌力格尔是在史诗“陶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无伴奏乐器、只徒口讲说的“雅巴干乌力格尔”;用潮尔做伴奏乐器进行说唱表演的“潮人乌力格尔”;用四胡做伴奏乐器进行说唱表演的“胡仁乌力格尔”。2006年蒙古族乌力格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代表曲目有《格斯尔传》《青史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3.好来宝

好来宝是蒙古语译音,也译做好力宝,即联词。好来宝由英雄史诗“陶力”发展而来。一般以四胡为伴奏乐器,是一种由一个人或多个人演奏的属于口头即兴诗一类的音乐形式。双人以上的好来宝可以没有伴奏,具有语音、智力、反应等方面的竞技性。好来宝与乌力格尔的区别在于乌里格尔的内容有故事情节和人物,还有念白,由几首不同的曲调组合而成,好来宝则是无情节的诗篇,一部好来宝往往只用一首曲调。

(三)蒙古族民间歌舞

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包括安代舞、顶碗舞、筷子舞、布里亚特舞等,蒙古族民间歌舞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

1.安代舞

安代舞是产生于内蒙古东部通辽市库伦旗一带,相传最初是用来为患者治病而跳的一种神秘舞蹈,距现在已经有四百多年的传承历史,历史悠久,是蒙古民族集体舞蹈的活化石。原始安代舞以歌唱为主,舞蹈动作为辅。现代安代舞通常以歌伴舞,由一人领唱,成百上千的舞者们围城大圆圈,手拿手帕或头巾,边歌、边挥、边舞,与之相应和。在蒙古草原上,无论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祀敖包,还是那达慕盛会等场合,草原上的人们都会跳起热烈的安代舞,用来抒发人们内心欢快的情感。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现代安代舞音乐曲调悠扬婉转,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染力。安代舞不仅成为蒙古族重大活动时不可缺少的重要舞蹈,同时也逐步成为草原人民闲暇时娱乐健身的最佳方式。

2.顶碗舞

顶碗舞是蒙古族人民在聚会、婚宴等活动时由一人或者多人在头部放上碗,碗中可以盛满清水或奶酒,也可以是空碗,同时双手拿着竹筷或酒盅,按照打筷、击盅的特有规律,所有人尽情起舞。顶碗舞与匈奴人的瓶舞、汉代时的盘舞、西晋时期的杯盘舞有着一定的渊源。西汉初年,匈奴人控制了西域,瓶舞是匈奴人一种以器皿为道具的技巧性舞蹈。张骞出使西域,便把匈奴的乐舞带回了中原地区,其中就包括匈奴人的瓶舞。汉代的盘舞以及西晋时期的杯盘舞都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独有的舞蹈形式,都是以独特的器皿为舞蹈道具,都是非常具有技艺性的舞蹈。到了元代,这种以独特器皿为舞蹈道具的舞蹈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以碗为主要舞蹈道具的北方少数民族舞蹈。顶碗舞在我国明朝和清朝时期得到了全面发展,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顶碗舞在舞蹈形态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套数,舞者可根据现场情况和情绪即兴表演,动作灵活多变,极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是蒙古族舞蹈的典型代表。

3.筷子舞

顾名思义筷子舞是以筷子为舞蹈道具的蒙古族舞蹈,筷子舞流行于鄂尔多斯市的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地区。舞者双手各握一把筷子,按照音乐的节奏,两手筷子互相击打,也可以击打腿、肩等身体部位,并配合转、跳等动作悠然而舞。筷子舞最初是由男艺人表演的单人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筷子舞表演形式由男艺人的单人表演发展成为现在的双人舞、多人舞等形式。蒙古草原的特殊自然环境及生活习惯,使筷子舞极具蒙古族人民的草原情怀和草原生活情趣,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博大胸怀,是蒙古族舞蹈的一个重要分支。

4.布里亚特舞

布里亚特人是蒙古民族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蒙古国的东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伊敏河沿岸。布里亚特人以畜牧业为主,捕鱼业和狩猎为辅。布里亚特人具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布里亚特民族舞蹈艺术。由于早期布里亚特人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萨满教,因而在布里亚特舞蹈中仍留有萨满教舞蹈的回旋多、动作大等特点。布里亚特舞蹈又被称作“吆喝儿”,常常以游戏开始,一人转圈或多人围成一圈,大家手拉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同时不断变换,形成各种奇妙多姿的舞阵。热情奔放的跑跳步、温柔淑美的悠晃步、粗犷豪迈的踱步是布里亚特舞蹈的基本舞步。

除以上四种舞蹈外,蒙古族民间舞蹈还包括流传在伊盟地区,由男性艺人单独表演的盅子舞;还包括流传于锡林郭勒草原,由一人表演、两人摔跤的摔跤舞;还包括流传于鄂尔多斯草原,由女性艺人单独表演的灯舞;也包括流传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一带的牛斗虎舞等民族舞蹈。

(四)蒙古族民间乐器

内蒙古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器乐艺术,蒙古族民间乐器种类繁多。拉弦类乐器有潮尔、马头琴、四胡等;弹拨类乐器有三弦、雅托嘎、火不思等;吹管类乐器有林布、胡笳等;打击类乐器有鼓等。

1.潮尔

潮尔是蒙古族拉弦类乐器,是现今马头琴的前身,流行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早期潮儿主要用于说唱音乐的伴奏。其构造为正反面蒙有马皮、羊皮或蟒皮的T 形共鸣箱,上宽下窄。琴杆顶端常雕有马头或鳌头,也有的不设装饰性雕物。演奏时用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的指腹触弦,大指在粗线四度处轻轻触弦,与细弦五度形成同度泛音,这是潮尔的一种特殊的演奏方法。

2.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故名马头琴。马头琴是拉弦乐器,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琴杆由硬木制成,共鸣箱由松木制成,呈梯形,两面蒙上马皮,两根弦,琴弦由马尾制成,定弦为反四度,外粗内细。马头琴在演奏时常用于独奏或民间说唱的伴奏,也用于合奏。马头琴音色接近人声,柔美圆润,擅长表现抒情、和缓的曲调。代表曲目有,《万马奔腾》《鄂尔多斯的春天》等。

3.四胡

蒙古族俗称“胡尔”,为拉弦类乐器,流行地域较广,在科尔沁草原尤为普及。其基本形制相仿于二胡,但有四根弦,四胡不仅能演奏单旋律,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律。

4.雅托噶

雅托噶是蒙古族弹拨弦鸣类乐器。又称筝,汉族称其为蒙古筝。在元代的宫廷、军队和蒙古族民间普遍流传着十三弦筝和十四弦筝。传统雅托噶,共鸣箱多用一整块厚铜木板挖制成槽形,长130-160cm,宽20-24cm,上面蒙以铜木薄板而成,两端微下垂,也有的琴尾稍长。演奏时多采用坐姿,演奏者席地盘腿而坐,将琴体平置于演奏者前腿,或将琴首置于演奏者右腿上部,琴尾触地,也可将琴平置于木架或高台上。雅托嘎发音洪亮,音色粗犷。著名的传统曲目有《阿斯尔》《荷英花》等。

(五)蒙古语歌剧

蒙古剧又称“蒙古语歌剧”,是在蒙古族民歌、说唱乌力格尔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族文化艺术形式逐步发展而成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演变过程,早期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东部地区,以通辽最为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音乐工作者的长期努力,蒙古剧的音乐大为丰富。审美特色表现在其对生活的实录,即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反映现实。这些剧目由内蒙古文工团和内蒙古民族剧团演出。

另外,还有一种蒙古歌剧,流行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佛寺、大巴、沙拉等蒙古族聚居区。它以东蒙短调民歌曲牌为主体,兼以书曲、好来宝、寺庙音乐、民间乐曲、安代曲牌等组成的音乐,属于民歌连缀体,其中分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蒙古剧剧目丰富,主要有《云良》《乌银其其格》《参姑娘》《米拉传》《森吉德玛》《安代》等。

二、蒙古族宗教音乐及其特征

蒙古族宗教音乐包括萨满教音乐和佛教音乐两种。

(一)蒙古族萨满教音乐

蒙古族萨满教音乐集歌舞乐于一体,内容独特,形式丰富,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系统。蒙古族萨满教音乐的旋律起伏不大,具有很强的吟诵性,具有旋律化和节奏化的语言,是语言与舞蹈的密切结合。在蒙古族萨满教音乐中,以科尔沁草原上科尔沁部族的萨满最为典型,科尔沁萨满音乐在乐器、神歌、仪式内容等方面都独具特色。由于蒙古族萨满教具有浓郁的民族性特征,因而它与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对安代、史诗等民间音乐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蒙古族佛教音乐

在西藏佛教的影响下,形成了蒙古族佛教音乐,蒙古族佛教音乐使用的诵经调、乐器、演奏方式和乐谱都与西藏佛教大致相同。蒙古族佛教音乐主要分为诵经音乐、乐舞音乐、歌舞剧、器乐音乐四类。

三、蒙古族宫廷音乐及其特征

据资料显示,在蒙古宫廷的祭祀和庆典仪式中常演奏仪式性较强的音乐,在食飨活动时常演奏本民族的民族音乐。纵观文献对蒙古族宫廷音乐的记载,蒙古宫廷不仅延续使用自己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如西夏音乐、金国音乐、阿拉伯音乐等,也承袭了唐朝、宋朝以来的宫廷音乐,共同构成了蒙古族宫廷音乐。蒙古族宫廷音乐的代表作品有《蒙古乐曲》《白翎雀》《十六天魔舞》等。《蒙古乐曲》是一部规模较大的、成熟的蒙古族宫廷音乐,由宫廷歌曲《笳吹乐章》和器乐合奏曲《番部合奏》两部分组成,《白翎雀》 是元代的宫廷大曲,《十六天魔舞》是供蒙古皇家观看的女性集体舞蹈,这些乐曲和舞蹈体现出蒙古族宫廷音乐的民族性、多元性和仪式性。随着朝代的更迭,目前蒙古族宫廷音乐资源基本失传,蒙古族宫廷音乐失去了其活态传承。

综上所述,内蒙古地区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这些音乐资源是自然环境、大草原孕育出的音乐表达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内蒙古人民共同的意愿、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性格、共同的价值观念,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是其魅力所在。本文将民族音乐放置在社会过程和生活情景当中,对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构成、本质、形态、分布等民族音乐学意义上的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以期从根本上理解蒙古民族音乐文化的本质和生命力,从而寻求更有效的方式对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并促进其延续和发展。

猜你喜欢
内蒙古地区长调蒙古族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地区选拔赛
草原的长调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草原长调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常用野生植物相关传统知识研究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长调
长调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