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企协同育人构建“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23-01-02 01:48张海明刘棣中李少萍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技能型三位一体产教

张海明,梁 云,刘棣中,李少萍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1,2]由此可看见,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校政企全方位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然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办学模式等都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水平的制约,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学校与企业是相互依靠、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国家政策给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方向和政策支持,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校政企协同育人“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确保国家经济持续性的发展。

1 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思想理念创新并能引领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同时,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的目标正在一步步接近,更需要一大批在生产一线起到主体作用及具有创新意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走出传统的教学框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贯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想,寻找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通过校政企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上下连贯、内外联通、产业孵化等教育教学过程,能有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经验。

2 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

校企融合、校企合作由来已久,但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不大,使合作层次略微欠缺,没有达到预计的成效,也不长久。“三位一体”是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协调统一、共同育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施既要找到三方需求的共同点、利益的结合点,又要调动三方的积极性,同心协力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出力,竭尽全力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和条件,在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双高”建设院校、全国骨干高职院校,在院校建设与改革过程中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体制建设为突破口,探索了校企深度融合、校政企“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政企多方联动、优势互补的合作联盟,解决了校政企联合育人的瓶颈问题,取得了“一举多得”的功效。即校政企三方联手助推产学研、行企校深度融合的这一举措,促使地方经济、学校育人、企业生产三个方面都得到效益,也为学生就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提供了便利,破解了传统育人模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束缚,在创新教育、创业引导、创新创业实践中取得成功经验。

3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牵涉到校政企以及学生的利益关系。因此,三方要在多方权衡、多方协调、多方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多方共赢的平衡点,建立利益共同体才能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

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建设产教融合育人环境和实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监督,构建校企内外联动的保障机制和激发校企双方的合作动力,包括激励机制、政策支持等[3]。为了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产教融合,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等,明确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背景下,这些政策制度将成为行企校发展的方向和有力保障[2]。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技术、工艺设备及控制等方面将发生较大变化,但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并未对接区域制造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意识不够强烈,专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造成了教育结果与企业用人不匹配的现象[2]。因此,要实现职业院校扩招目标的同时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应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职业院校合理规划学校发展方向和构建与经济发展目标一致的专业体系,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对于机电类高职院校而言,要抓住“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发展机遇,统筹优化机电类专业群结构,通过重大项目、特色项目的建设,争取得到政策、资金、资源的投入,精准对接区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打造机电类职业教育高地[2]。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联合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行业企业建立合作与发展理事会,将三方共同利益放在平等的高度,形成合作办学的政策、资金和人力资源环境,增强了办学活力。五年来,理事会得以稳定持续的运行,为合作三方创造了巨大财富。

3.2 构建三方利益协作平台

协调三方利益在协同育人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目前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不够一致的情况下[4]。实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达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校政企三方的愿望达成一致,将人才培养建立在校政企三方共同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地方政府部门的目标,一是提高国民的总体素质,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行业企业的利益,在于得到好用、实用、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学校的利益,一是得到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提高教学科研条件、拓宽实践路径和学生就业局面,使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

为了协同三方的需求目标,学院在理事会推动下合作共建各成员单位理事会信息平台、理事会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平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支持和响应中心、水利电力技术研究中心、广西东盟华侨社区学院等校企合作载体,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校政企三者之间协作平台的搭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从而能够稳定和维护校政企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多方面共赢。例如,理事会信息平台解决了成员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远程协同办公等问题;技术服务平台承办东盟经济开发区产业工人焊接技能大赛,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各项技术培训;水利电力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发挥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和由本专业群教师创办的学院设计所、水利科学研究所的作用,为行业企业和社会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广西东盟华侨社区学院,依托学院的优秀师资、学习场地、实训场地、图书情报资源和数字校园网络,整合开发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教育为中心,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开展各类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

3.3 高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都是一种校企双向选择[4]。各行业企业的产业结构、生产管理、发展目标差异很大,用人标准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校企合作的意愿和目的各不相同。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都很先进,苦于能够使用和维护高端设备的人才匮乏。因此,企业需要的是上手快、技术拔尖、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设备台套数不足、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师资队伍跟不上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步伐,教学内容墨守成规、课程体系因循守旧。毕业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也无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对企业的吸引力,最终制约着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育人合作。可见,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需要产教融合,需要高职院校提供服务与人才支撑[2]。职业院校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和教学资源匮乏的矛盾,让学校也需要产教融合,需要企业提供能力训练与设备支持,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校企双方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我院建立了资源库和网络在线学习课程应用于企业职工培训,与广西农村投资集团等企业联合创办省级科研研究创新平台“校企合作创新研究基地”、电力生产全环节的220 kV变电站、“互联网+”远程教学平台,实现变电站现场在线教学,并应用于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职工培训。校企行共建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出力,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3.4 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

我院与广西沃源重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共享集研究、设计、生产于一身的工程机械研发中心,为教师和学生建立了一个自主学习、创新设计、技术研发的平台,依托研发中心开展教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逐层递进的熏陶与训练,逐渐成长为具有双创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中心通过目标产品的设计、制造、装调,解决了专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训练缺乏载体、目标模糊、断断续续、成效甚微等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在机电领域的创新能力、产品设计制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三种能力”。另外,学院还通过校政企联合共建区域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各方资源,带动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2]。

4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校政企“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实践,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群学生在省内外技能竞赛、专利申请、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教师团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在国内同类专业中进行推广示范效果良好[5]。学生在自治区级和全国性的技能比赛中获奖项目达300多项,其中全国性比赛奖项63个、全区性比赛奖项40个,获特等奖7个、一等奖31个、二等奖106个、三等奖162个,国家专利168项。

教师的科学研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企业的技术革新有机结合,提升创新产品质量,进而推动了创业载体的科技含量。同时,学院也提升了创业的成功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逐步探索出“科研+方法+创新+创业”的水电双创品牌。学院与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紧密联系,多主体共创创业孵化平台,运营机制更加灵活,辐射带动区域明显,具有区域(南宁市北大学城)引领示范作用。学院牵头发起成立广西高校TRIZ联盟,联合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广西东盟TRIZ研究中心,推动了园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了企业实际技术及生产难题。

5 结语

在校政企协同育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充分利用校政企三方的资源优势,以发展理事会、水电职教集团、广西机械工程学会为载体,整合企业需求、国家政策和学校资源,通过建立三方协作平台、共享型资源库、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为校企融合提供动力,为高技能人才素质提升提供较好的实践平台[6]。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与时俱进开展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学改革、内涵建设,以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设置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并激发职业教育的内需动力;以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手段,为我国的产业发展输出高素质的、适应性强的技能型人才,在保障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职业院校发展找到快速通道的切入口。

猜你喜欢
技能型三位一体产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措施分析
新时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