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建设富有效能的高校创新体系

2023-01-05 08:43张卫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科体系人才

张卫国

(西南大学校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1]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策源地,在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胸怀“两个大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促进教育、科技、人才的有机衔接,实现三者与创新的有效贯通,建设富有效能的创新体系,以高质量高等教育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自主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2]青年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其未来发展同“两步走”战略安排高度契合,必然成为伟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在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高校要培养既有高尚品德又有真才实学的创新人才,在铸魂育人、立德育心的基础上,把全面提升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现新作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3]。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旗插在育人一线,按照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过硬的本领能力、强烈的担当意识、不懈的奋斗精神、良好的品德修为等要求和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第一课程,引导学生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营养,将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课的生动教科书,推动专业课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赋予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一定的学时、学分,打造“课、练、测、赛”四位一体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加大艺术类课程供给,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结合,培养体育艺术特长“一生一项”,实现为学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爱劳的统一。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把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在“大思政课”中的表现纳入测评范畴,加快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让立德树人成效评价更科学更精准。

2.加快培养模式变革实现新突破

当今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学会思考、懂得合作。继续夯实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改进教学理念、培养路径、支持体系等,以课堂教学变革为牵引,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个性化、探究式等教学方式运用,将社会需求新变化、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纳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与课题研究、实验探索结合,让教学成为思维碰撞、问题解决的重要环节。深刻把握研究生教育规律,优化学制,深化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贯通培养,强化专业学位培养,扩大理工农医培养规模,推动研究生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取得好成绩。把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文、史、法、理等传统领域人才融合培养,加快种业、芯片、双碳等战略领域人才超常规培养,为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更多优秀学生,吸引他们聚焦某一领域立大志、干大事。

3.推动以师育才、以才育才构建新局面

育人始于育师,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为学生领航导向、传道授业,自己首先应该是信仰、信念、信心坚定的人,是理论涵养、专业学养、教学素养过硬的人。高校要将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引导教师争当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形成大师不断涌现与学生竞相成才、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持续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引导教师坚定教育报国的志向,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父母的慈爱、朋友的友爱和师者的仁爱,拉近学生情感、尊重学生个性、包容学生不足,用心用情做好思想教导、学业辅导、创新指导等,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广大教师要拥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历史视角和世界胸怀,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理论新技术,自觉吸纳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科研成果,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和资源,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比学生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提高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努力成为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

二、厚植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创新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4]近年来,高校经历了从扩大规模到提高质量、增强实力的过程,走上了内涵式发展的新路。面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秀人才集聚、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基础深厚等优势,不断强化人才要素、学科布局、科研资源、制度支撑等基础性条件,优化创新资源,形成创新生态。

1.打造人才集聚平台取得新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靠创新,而创新依靠人才。高校是一流人才聚集之地,集聚了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聚焦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高校要抓住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这个重点,培养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造就数量充足的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注重发现和培养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项目以及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担纲领衔者,带动形成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等不同层级的人才梯队,以青年人才的全链条培养和强有力支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人才队伍。在关键领域、重点学科设立人才特区,突出人才的岗位管理,赋予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激励等自主权限,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政策活力。深化人才发展改革,以人才评价为杠杆优化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环节,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成果的质量、价值、贡献,建立不同类型成果及标志性高水平成果转化认定体系,鼓励把科研的“冷板凳”坐热,推动人才解决重大问题、实现重大突破。

2.建设一流学科体系形成新布局

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科体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教学体系、学术体系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高校要切实推进一流大学差异化发展和一流学科分类建设,调整优化教育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结构等,避免学科体系建设同质化、封闭化。面对学科从分离走向融合、注重从传承转为创新等发展新趋势,厚实基础学科、建强应用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是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学科体系的应有之举。打破学科局限,由相近相关学科构建大社会科学、大生命科学等,形成理念共通、资源共享的基础学科联盟,促进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坚持扶需扶新,国家战略任务和急需攻克的难题不分学科,紧扣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现实急需问题,围绕人工智能、国家安全、治国理政等重大领域培育发展新领域,引领未来知识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方向。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引领,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平台、人才、团队支撑,优化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条件的动态调整机制,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带动高校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3.提升科学研究竞争力激发新动能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看高校创新创造的供给侧、支撑度、驱动力。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深化有组织科研和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把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统一起来,强化科学研究的战略力量、基础能力、产出效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坚持“四个面向”,抓住科学研究的源头原理和前沿未来,为国计民生和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重要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积极作为,围绕世界与中国、时代与历史等重大关系,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时代课题,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比较优势。着力破解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衔接不紧密、跨学科跨学院组建团队难、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难题,加快组织体系、组织方式改革,做好顶层设计、项目规划、资源统筹等,在任务组织和持续攻关上下功夫,围绕最关键最急需选课题、写论文、做研究,最大限度激发科研新动能。

三、提升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6]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驱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用突出。高校要勇挑重担,加快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切实提升创新能力,使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区域战略需求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

1.以自主创新强化发展安全

近年来,我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载人航天、高铁、核电等领域培育出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推动了许多核心元器件实现国产化。尽管如此,一些“卡脖子”技术仍受制于人,加之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艰难坎坷。高校要主动谋划,不断发布新规定、新计划,牢牢掌握主动权,依托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封锁和壁垒,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抢占发展战略高地。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合作与自主的关系,加快创新方式从跟随仿制向积极创新转变,围绕“从0 到1”的“无人区”主动布局、超前引领,统筹研究优势和战略需要建设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加强光电芯片、生物育种等重点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确保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打破西方国家对法学、经济学、新闻学等学科的话语权垄断,主动占领文化交流碰撞制高点,实现中西学术平等对话,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赋予高校更大创新自主权,强化对技术路线的决策、人财物资源的支配、研究成果的享有和使用等权力,从内容和方式上保证自主创新落到实处。

2.以协同创新推进产教融合

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创新成果主要以科研论文、技术报告、实验室样品的形式呈现。如何走出围墙、融入发展,转变为技术实力、市场产品、产业实力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高校要打破传统限制,重塑创新场景,将自身置于创新系统的枢纽位置,聚集优势力量,把创新链与产业链价值链衔接起来,实现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在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上共享共建,强化创新的协同性、系统性,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产业急需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与科技及行业主管部门的互动,更多把创新试验、技术应用放在高校,与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设置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融合的创新联盟和科研专项,做到创新过程的高效组织和创新成果的系统集成,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并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推动高校智库与政府、社会第三方咨询机构等搭建一体运行、共同支撑的网络,优化政府出题、高校答题等创新路径,实施宏观战略制定和政策制度预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升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度和引领力。

3.以开放创新引领合作共赢

时至今日,深化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大趋势。即便面临封锁打压,也不能以隔绝封闭代替开放共赢。高校要统筹处理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区别不同情形,采用可控引进、引进再创新等方式,把全球创新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以人类面临的健康、气候变化等共同难题为切入点,探索平台搭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一体的国际合作模式,发起、参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大学合作联盟,设计、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有计划地对全球科学界开放科学设施,设立面向世界的科研项目和基金,吸纳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联合研发,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积极融入科学研究的全球分工合作格局,有力对冲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变化带来的影响。有计划地持续培养推送国际组织人才,实现在一般性岗位和重要岗位都有一定数量人员,不断提升重要岗位人才的竞争力和话语权。立足自身优势,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化重大教育问题的国际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法律的研究与制定,提出中国主张、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既让世界智慧为我所用,也让中国力量引领全球交流合作。

猜你喜欢
学科体系人才
【学科新书导览】
人才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