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1-05 14:01吐尔逊娜依赛买提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工作

吐尔逊娜依·赛买提

(新疆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大数据的概念来源于IT行业,其从提出至今已有十年历史,在这期间,大数据被普及应用在生物、物理、金融、环境等领域,并引起各行业的重点关注。同时,经过多年发展,大数据概念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已不再单纯指“海量的数据信息”,还包括数据对象的庞大、大数据技术以及大数据的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大数据技术越来越多,大数据技术的价值也越来越大,常见的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都属于大数据技术的范畴。[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教育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和设计者,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通过分析大数据对教育者和学生的影响,可以准确定位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1.大数据对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第一,激发了大学生的思维潜能。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手段,其中海量的信息和数据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视野,让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面对大量信息,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思维潜能自然得以激发。第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在选择大数据信息过程中,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能够在选择大数据信息过程中提升主体意识。第三,给学生提供了最新的思想政治资讯和新闻。大数据传播信息速度之快是传统技术所不可比拟的,在大数据的作用下,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时政讯息,收获更佳的学习体验。

(2)消极影响。第一,有可能削弱学生的民族意识。当众多信息数据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需要做出取舍,若学生被腐朽落后的价值观、信息所影响,学生的民族意识有可能随之淡薄。第二,有可能造成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由于大数据信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大学生喜欢追逐新鲜事物,可能会做出“选新不选对”“随波逐流”的决定。这不利于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甚至会导致他们在追求潮流的过程中迷失自己、丧失本心,做出不正确的行为和选择。第三,有可能造成学生人际交往意识的淡薄。在大数据的作用下,学生了解世界和提高思想觉悟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部分学生变得不喜社交,独来独往。

2.大数据对教育者的影响

(1)积极影响。第一,丰富了教师的教育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得更多的信息与教学资源,将其穿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储备。[2]第二,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工具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特别是大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情,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优化的方向,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2)消极影响。第一,教师的课堂地位受到挑战。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更多的信息,甚至比教师所了解的内容更广泛、更先进。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将越来越趋于弱势。此外,不排除学生会受到不良信息、不良思想的影响使教师正常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受到挑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进一步提升。第二,教师的教育思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大数据具有高速性、及时性的特点,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于教育者而言,不得不对现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和改革。第三,教师的教学工作可能会陷入误区。部分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容易陷入过于肯定大数据提供的信息或是否定大数据信息的误区,教学质量不高。

二、大数据驱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举措

1.发挥大数据作用引领学生思想

首先,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大数据手段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充分发挥大数据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价值。可以借助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如一些高校将富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内容拍摄成短片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更有一些高校开设了新媒体课程,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中,学习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与管理。学生的参与可以保证视频质量的有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活力。其次,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联动,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范围。比如,学校可以举办党的生日等庆祝活动,开展知识竞赛、文艺汇演以及宣传讲座活动,使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得到有效补充。[3]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线上的知识竞赛,涵盖全体学生,全面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最直接、最广泛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板块当属“青年大学习”,学校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检测学生完成“青年大学习”的情况,并对学生进行督促,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将“大范围教育”转变为“精确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引领学生的思想。

2.发挥大数据作用构建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各级党支部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数据驱动下的教育体系中,各级党支部更应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制定普通高校党员教师的教学职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其次,高校学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负责协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会是学生管理组织,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贯穿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在大数据驱动下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会应更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其作用,向其他同学传递正能量。除此之外,学生组织中的其他社团、宿舍管理等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党支部与学生会沟通交流的平台,将学生组织与党支部进行高效串联,双方在明确各自主体责任、互通有无的基础上,打造完善的教育体系,以便于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与管理。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建立了学校内部的智慧管理系统,学生管理人员以及教师管理人员均可以通过上传资料、上传工作记录,构建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3.发挥大数据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了解和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日常行为举动、学习状态、生活习惯以及微信朋友圈中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将思想觉悟高的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培养对象,将思想觉悟较低的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教育对象。如此一来,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的教育工作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学校其他部门建立联动与合作。以学风建设部门为例,学风建设部门主要负责在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与学风建设部门展开合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学风建设工作之中,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5]此外,还可与校内的大学生扶贫中心展开合作,对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特别关照,重点观察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避免这类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是其他思想问题。通过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外,在大数据的作用下,高校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实现成果共享。

4.发挥大数据作用打造榜样团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打造学习榜样和优秀团队,激励更多的学生提升思想政治境界与修养。首先,借助大数据技术让学生匿名投票选出思想觉悟高、执行力强、能力出众的党员干部和优秀团员。学校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之后选出校级和院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以此作为激励学生进步的手段。其次,为了提升学生团队的思想觉悟与能力,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培训。重点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品德修养进行培养。除了线下培训手段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线上学习任务,完善学生提升个人能力与素养的途径,全面提升学生团队的整体水平,发挥模范带头作用。[6]另外,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学校应当组织教师参加学科研讨会、教学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模范引领作用。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正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教育部门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跟随党的脚步、跟随时代的脚步开展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