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定位及发展

2023-01-05 14:55杨林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环球首映 2022年1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环境信息

杨林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受我国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在我国发展的势头较猛,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角度分析,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新闻编辑工作的门槛逐渐降低,无论是文字编辑还是视频编辑,其入行的标准都被无限拉低,任何人都可以在不同平台中申请账号,成为新媒体工作者。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各种不同角度、形式的新闻信息充斥在人们的身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信息生活,同时也对人们更加有效的获取信息造成了较大的障碍。广播电视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其本身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重新夺回社会舆论的主战场成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定位及发展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环境

新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涵盖了信息的获取、筛选以及处理等多个环节。首先,在信息的获取层面。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逐渐增多,占绝对数量优势的新媒体工作者总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事件发生地,并在第一时间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这就突出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滞后性。其次,在信息的筛选层面。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信息来源较为权威和单一,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本身的编辑压力较小,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有关新闻事件的信息往往呈铺天盖地之势,直接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淹没在了信息的海洋中,如何完成新闻信息的有效筛选,则成为工作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最后,在新闻信息的处理层面。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被打破,其在编辑新闻信息时,不仅要用尽量简单、明了的方式和语言完成新闻信息的叙述,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电视工作需求以及观众的审美需求和语言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编辑工作的难度。另外,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已经开始尝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这种发展趋势更是提升了新闻信息处理工作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二)新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要求

为了让广播电视新闻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通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自身建设水平的提升,完成优质节目内容的打造。具体分析,新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在工作理念上,要能够从知识驱动转移到素养驱动上,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以尽可能地在保障新闻信息正确性、完整性、客观性的基础上,满足不同观众获取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其二,在工作内容上,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当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营造好氛围、凝聚正能量,最大限度地提升新闻信息的导向性,在新媒体环境下,针对同一新闻事件,往往会出现众说纷纭的情况,不仅扰乱了整个新闻市场,还给了部分不怀好意之人钻空子的机会,因此要大力提升传播内容的导向,防止各种新闻信息的恶性发酵。其三,在宣传路径上,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打造能够更利于新闻信息传播的工作形式,让广播电视新闻能够借新媒体发展的优势,不断提升自身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其四,在互动沟通层面,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质量,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还应当从新闻内容的互动性角度进行思考,不断提升广播新闻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定位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角色定位

1.新闻信息的组织者,打造优质新闻信息

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一个新闻事件的产生,往往会被不同新媒体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事件的完整度,但同时也对新闻信息的获取者造成较大的干扰。相对于新媒体工作者而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有更加完善的工作体系,其不仅可以完成对各种不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还能够在完善的工作体系保障下,打造出更加优质的新闻信息。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依然保持着较为明确的新闻信息组织者的角色定位。

2.新闻事件的评论者,净化新闻媒体环境

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虽然可以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同的事件进行观察,但却并不代表所有的评论和观点都符合事实、法律和社会道德。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在新闻信息传播工作中所具有的权威性,往往能够让从业者对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式的跟踪调查,从新闻实践的完整性、客观性和正向性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从而实现对民众的有效引导。所以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而言,新闻事件的评论者则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赋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新角色。

3.新闻舆论的引导者,引领社会价值观念

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本身是缺乏规范和标准的,所有人在新媒体环境中都享有充足的自由权。虽然目前部分新媒体平台已经加强了对媒体信息的审核,但依旧会有不实、刻意歪曲客观事实的新闻信息被传播,从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工作实践中,通常会从媒体的责任、正向的思想和情感以及舆论引导等三个层面进行思考,给予不同新闻信息正确的干预和导向,从而引导民众能够更加客观、正确的评价时事热点。所以,就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新闻事件的引导者无疑是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被强化的角色定位。

4.新闻信息的把关者,维护社会稳定状态

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容易给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广播新闻在社会舆论中具有强有力的话语权,可以更加有效地对社会群众进行引导。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期待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能够站出来,做一个新闻信息的把关者,及时鉴别和阻止不利于社会稳定信息的传播。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本身的角色定位也包含新闻信息的把关者。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职能定位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显著发展意义的工作,其价值和意义的体现不仅仅在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角色定位层面,更在于其职能定位方面。为了能够进一步拓展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空间,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从业人员有必要从职能定位的角度进行思考,担负起自身对国家、社会、时代的发展责任。

1.整合新闻素材,客观、完整地呈现新闻事实

优质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是广播电视新闻职能体现的基础,但优质并不等于流量,相较于新媒体而言,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更加关注媒体人职业道德的遵守和体现,所以才会尤其重视对新闻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从而实现优质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打造。所以,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职能定位分析,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客观、完整地呈现新闻事实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能够引导社会群众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到不同的新闻事件,对营造良好的新闻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

2.紧抓热点新闻,科学、有效的引领舆论方向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因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新闻信息产生速度逐渐提升,紧抓热点新闻成了所有媒体人获得关注和市场份额的重要路径。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价值,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往往会立足于国内和国外两个社会环境进行思考,实现热点新闻的有效把握,以期待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引领舆论方向。如新冠肺炎疫情中,各个国家都期待能够借助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达到稳定国内环境,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目的。为此,我国及时构建了疫情大数据平台,方便了公众对各个地区的疫情进行查询,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广播电视机构也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了播报,既有实时疫情数据,又有各地进行防控疫情的举措,各级奋力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的鲜活事例,也有疫情过后各地加快恢复生产,经济逐步复苏等报道,减少了恐慌,稳定了民心,遏制了不良、不实信息的传播。所以从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职能定位角度进行分析,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具有科学、有效引领舆论方向的职能。

3.承担社会责任,合理、正向的构建价值体系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与新媒体编辑不同的是,其在工作实践中,虽然也会注重新闻传播的流量,但却不会将新闻信息的流量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建设和调整的唯一指标。究其原因,是因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本身都经过专业的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将工作的改革、创新等与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进行关联,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和时代的责任。比如江苏广电总台《江苏新时空》《新闻360》等重点新闻节目在国庆期间推出《祖国颂》之“我为国旗添彩”“共享美好生活”“国庆我在岗”等主题报道,聚焦民生,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记录江苏百姓在就业、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新变化新风尚,节目更多考虑的是展现正能量,提高凝聚力;江苏广电总台推出的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则更多的是着眼于加强我国新一代对历史的认知。而且就红色文化的宣传而言,在《长津湖》热播的时期,部分国内国外的人对该故事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事件的持续发酵,不仅对《长津湖》参演人员造成了影响,也折射出部分人价值观念不正的现象,为此央视给予了该片充分的肯定和认可,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用更加正确、客观的态度去正视历史。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本身的职能也包含合理、正向的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提升我国的发展水平。

4.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合理的引领行业发展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不仅对国家、社会以及时代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还对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为此,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科学、合理的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如在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地社会背景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闻媒体,其在新闻媒体宣传工作中都具有难以忽略的优势,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人员不能放弃一个而专攻某一种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开始从融媒体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广播电视新闻的工作内容、形式、模式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思考,以期逐渐形成更具现代化、体系化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模式。所以,为了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应当从引领行业发展的职能定位角度进行思考。以中央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为例,为了引导整个行业可以有效地应对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中央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从融媒体的角度找到了广播电视新闻创新的新路径。如在当前微视频极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参考短视频时代的发展优势,实现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微化”,打通抖音、快手、微博、百度、乐视等多种宣传路径,提升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影响范围和效果。如在“主播说联播,今天我来说”的短视频新闻节目中,中央广播电视新闻不仅可以更好地突出新闻的主题,同时也提升了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在“主播说新闻,今天我来说”的影响下,更是出现了类似于“主播说……今天我来说”等一系列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给部分省市级电视新闻节目提供了参考的方向。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挑战,为了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的市场影响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加强对工作发展的研究,不断拓展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空间。为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在基础素养层面,考虑到实际工作的需求,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应当从文字素养和数字素养两个层面进行思考,利用文字素养的提升实现自身新闻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能力,利用数字素养的提升实现新闻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逐渐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新闻传播资源,满足广播电视新闻灵活化、多样化、多元化传播的需求。第二,在技术革新层面,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加强对各种新媒体技术的研究,并将其融入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方式和模式的革新,让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更加贴近时代的需求。第三,在社会责任方面,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处理各种新闻信息,维护好新闻媒体环境。

四、结语

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实践中,从业人员应当从行业角色定位和社会职能定位两个角度对行业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审视,不仅要基于新媒体的发展重新定位自身的行业角色和社会职能,还要基于新媒体的发展,明确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提出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和方向的采取工作对策,以满足实际工作开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环境信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订阅信息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