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艺术提升策略

2023-01-05 14:55刘海霞周口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2年1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顺利开展新闻记者

刘海霞 周口广播电视台

在新时期背景下,借助于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的优势,新媒体呈现出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对于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而言,新兴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性。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认识到该方面发展所带来的优势时,也需要看到其中所存在的各种弊端。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挑战,加大了工作难度。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新闻记者若想更好的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及时性,需要不断提高自身采访技巧。借助于专业性的职业素养,完成本职工作。

一、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重要作用

任何职业都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职业要求,对于记者而言,高超的采访艺术便是其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如果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可以借助于科学、有效的采访技巧和方式,针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则可以彰显出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性。从另一方面来看,掌握科学有效的采访艺术,可以确保采访工作顺利推进,对于采访质量的提升也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如果从采访主体和采访对象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其良性关系的构建也能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二者之间建立有效沟通,对于新闻传播效率的提升也能产生积极作用。

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工作现状

在完成本篇文章之前,针对我国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和研究。综合研究结果来看:得益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条件,各项科学技术水平都得到了飞速提升。在新媒体行业中,也出现了诸多新式技术。有效借助于新技术的积极作用,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和长远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性作用。在制作内容角度,相较于之前,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动。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领域的全面发展。针对其中所涉及的各种媒体信息传播,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对于新闻资源的获取方式,也进行了相应开拓。若想更好的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的稳定性、科学性发展,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结合现阶段的新媒体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性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有效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根据受众群体的具体需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还需要结合新闻内容和风格做出相应调整。从其影响来看,这种方式的落实,还可以更好地强化新闻传播效果[1]。

三、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新闻记者准备不够充分、缺乏判断力的问题较为凸显

从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来看,整个流程中新闻记者的现场判断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新闻记者具备较高的判断能力,针对采访主体所具备的采访价值进行精准性判断。在采访过程中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无价值信息,需要对其进行摒弃,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事实的现实作用。针对其中所出现的新层次内涵和价值,还需要新闻记者进行深度挖掘。但结合现阶段调查和研究则可以发现:在许多的新闻采访过程中,诸多事件都属于突发性事件。而对于记者而言,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2]。判断力不足、准备不充分的问题极为明显。在后期的具体采访工作中,则出现了采访流于形式、内容较为混乱的问题,对于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新闻记者采访过程中情绪波动较大的问题

从新闻采访的工作内容来看,其中还需要针对民众所展开的问题进行相应调查和分析。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则需要充分关注到该方面特点所产生的影响。针对新闻信息背后所蕴含的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在当前阶段的实践活动中,很多新闻记者都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具体来看,在涉及到一些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时,新闻记者经常会出现激动、失落等主观性情绪。从其影响来看,这种情绪的出现,不仅降低了新闻采访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对于采访主体而言,也会对其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三)缺乏责任意识的问题

部分的新闻记者因为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在具体工作时还出现了不负责任、逃脱责任的问题。在采访活动中,还经常性会出现一些举止行为欠妥的问题,从而对广播电视台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受众而言,这种行为的出现,也很容易让其产生一定反感的情绪[3]。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活动中仍然存在着诸多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问题所产生的具体原因,展开针对性分析和调查,从而更好地促进新闻产业的稳定性发展。

四、有效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新闻记者需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和准备工作

在开展任何一项工作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新闻记者开展采访工作之前,也需要充分认识到前期准备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从其具体内涵来看,这主要是通过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活动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从该角度进行分析,新闻记者如果可以具备较高的采访技巧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采访效果。对于被采访者而言,也可以为其留下良好印象。但结合具体研究则可以发现:在当前阶段的采访活动中,仍然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导致整个采访工作无法按照既定流程顺利开展。比如:在采访过程中出现的冷场问题,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让被访人员出现尴尬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了限制新闻采访行业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限制性因素。综合该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则可以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新闻记者在开展正式采访工作之前,并未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被采访者的特点做好相应的准备。缺乏对被访人员的足够调查,使得不了解采访人员的现象和问题较为凸显。针对该方面内容来看,则需要记者在开展正式的采访工作之前做好相应的信息资料收集工作。结合被访人员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相关性内容,制定科学、详细的采访策略和方案,从而更好地推动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采访对象的随机性所产生的影响。对此,则需要新闻记者结合被采访者人的个体差异性特点,完成相应的采访工作。如果可以将这种采访策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则可以更好地彰显出采访结果的真实性和可参考性。若想实现该目标,则需要记者在正式采访工作之前,明确此次采访的目的、所需要完成的采访任务等内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演练。在具体采访过程中,也需要随机应变,进一步提升采访效率。

(二)营造好的采访氛围

对于采访对象而言,其生活的环境和新闻记者出现了明显差异。在面对镜头时,可能会出现恐惧性心理,躲避镜头的现象较为明显。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紧张的情绪。针对该方面问题,都需要新闻记者给予最大程度上的关怀,并对其理解。认真把握被采访者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在采访时,要注意使用合适、恰当的语言,尽可能地语气温柔、端正,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采访氛围,让被采访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发现在采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必要时帮助被采访者进行相应的情绪疏导。若想更好地提升采访效果,则应该让被采访者始终处于一个相对较为放松的状态。从新闻的特点来看,其时效性特征较为明显[4]。对此,新闻记者往往会考虑到时间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在采访活动中加快语速。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高速完成采访任务,但很容易导致被采访者听不清楚问题,从而出现拒绝接受访问的现象。就目前形势来看,该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若想缓解该方面的影响,则需要记者正视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有效调整自己所设置的问题,更好地提升采访效果。

(三)突出采访重点和疑点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采访的效率和质量,许多记者都会集中于一位当事人开展相应的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发生时周围一些环境方面的因素也会对最终的采访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当事人的一些细节性行为也会对最终的采访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很多新闻记者却遗忘了上述因素的影响,降低了采访效果。针对该方面特点来看,则是对于新闻记者的观察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不明显、不经意的线索,也需要进行深度调查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这种方式的落实,还有可能会让新闻记者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方面的要求,已经成了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性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在央视节目《今日说法》栏目中,便是很好的实践了上述内容。许多栏目的案件并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需要记者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才可以完整地呈现出事实的真相。从其影响来看,该栏目和采访流程的实践,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彰显出新闻的真实性,还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些案例,警醒大众,发挥案件本身所具备的教化作用。

(四)不断提高提问技巧

结合具体的新闻采访流程来看,很多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中,都是安排新闻记者完成该部分的提问活动。对于被采访人而言,只需要跟着新闻记者的思路,回答其所提出的问题即可。在此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调动被采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被访者配合采访人员完成相应的工作,便成了许多新闻记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新闻记者所采取的提问方式便成了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所利用的采访方式较为科学、合理,可以有效调动被访人员的思路,则可以避免在交流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后续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旦发现新闻记者所设定的问题出现了不合理的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调整[5]。否则,将有可能导致被访人员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问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采访活动中,还有可能出现双方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从其影响来看,这种现象的出现,便是违背了新闻记者工作的初衷。为此,在今后所开展的采访活动中,广播电视的新闻记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性素养。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策略、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等,都需要进行提前预设。借助于科学化的采访技巧,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性素养,推动采访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采访过程中出现了极具价值的信息,则需要新闻记者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及时、准确的完成信息的记录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采访模式的总结。

(五)采访过程中学会倾听

从采访过程的特点来看,这不是单边性的活动,而是新闻记者和被采访者所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性活动。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许多记者都会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开展相应活动。虽然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在很多采访活动中,因为被采访者的主动性无法调动,导致许多采访活动无法按照既定要求顺利开展。从该角度进行分析,对于一名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新闻记者而言,还需要学会认真聆听和倾听被访人员的情绪。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还需要及时观察被访人员的主观反应。不管自己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都需要专心听对方的回答。这不仅是一种采访的艺术,也是作为一名职业工作者对被访者所应有的尊重。待被采访者陈述完毕之后,新闻记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判断,是否可以按照既定脚本完成后期的采访工作。如果发现被采访者的情绪出现了较大变动,或者出现了负面性情绪后,则应该及时更换问题。情节较为严重,则应该暂停采访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新闻记者都不肯出现打断被采访人员的行为。这很容易导致被访人员出现不满情绪,使得采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在倾听的过程中,新闻记者还应该及时做好信息整理工作。保持清醒头脑,存储有用信息,过滤无用信息[6]。后期进行信息加工时,则应该尽可能还原事情真相,让大众对事件原本面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还可以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做好相应的信息收集工作。如果在后期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则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调整,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五、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在任何时候,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都是一项重要内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新闻记者不断转变自身观念。针对过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性能力,更好地推动采访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顺利开展新闻记者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阅读”越有收获
对高校党团共建工作的分析
浅谈如何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