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方向的研究

2023-01-05 14:55李莞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1期
关键词:编导广播电视应用型

李莞 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

在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要促进一批普通高校逐渐向应用技术型进行转变。在2015年,我国教育部、财政部以及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高校转型发展步伐进行了进一步推进[1]。从目前来看,我国各个高等院校都在积极进行应用型改革。此次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变,意义深远,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会起到指导作用。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而言,作为一种复合型专业,在应用型改革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并不乐观,尤其是一些地方性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不相符。因此,目前需要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方向进行探究。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现状

从就业方面来看,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平均就业率在80%左右[2]。其中,毕业于重点高校或是拥有专业优势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就业率在平均水平之上,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则低于平均水平。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就业率更低,因此这些地方普通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前景堪忧。

我国在1998年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随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迅速发展。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是高等艺术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3]。随后随着时代更迭和传媒的发展,更多高校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目前来看,全国开设这一专业的学校已经超过一百所,其中地方院校占了很大比例。另外,由于不同高校开设该专业的时间不同,因此不同高校该专业的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距。

二、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相较于其他专业人才,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高校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导致目前我国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达到了数百所。尽管这些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情况良好,但是不同地区专业发展不平衡,促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不清晰

在传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主要培养对象为广播电视节目中的编导、策划以及制作等方向的人才,因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所开设课程主要为对广播电视媒体应用的课程。首先,很多地方高校大部分是以我国的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中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模板,因此这些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安排等方面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4]。同时没有和地方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充分结合,没有凸显出自身的特色。其次,在当前时代,媒体融合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媒体融合已经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很多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只是掌握了传统广播电视艺术特征,导致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如果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就会被逐渐淘汰。最后,在很多高校中,由于定位不清晰,过于重视理论和科学,但是忽视了实践和技术,导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落后。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陈旧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促使媒体之间原有界限被打破,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等实现了融合发展,不同媒体之间的界限更为模糊,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但是,从当前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内容已经和实际发展脱节,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以传统的电视以及广播等媒体为主,对新媒体的探索较少。比如在很多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还是以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像以及电视采访等内容为主。这些课程内容还是侧重于对各种理论性内容进行传授,没有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在新媒体内容方面涉及较少,导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内容前沿性不足[5]。另外,在应用型改革背景下,很多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并没有对课程应用性进行强化,导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没有足够的实用性。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硬件建设不足

相较于其他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教育成本方面会更高,这是因为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需要用到各种硬件设备,同时还需要有好的教学环境作为支撑。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专业的摄像设备、演播室、编辑设备以及后期制作设备等,这些都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6]。但是大部分高校因为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或是受到地方政府对高校投入资金的限制,导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环境以及学生进行实践的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部分高校则是在硬件建设方面没有进行持续投入,导致很多设备在破损或是老化之后无法进行修复或是更新,从而限制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和进步。另外,由于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不准确,导致对地方经济发展所产生推动力不足,从而导致行业无法反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

(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很多高校都是在近年来才开设这一专业,因此该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些教师主要是由原来的相近专业中的教师转型而来,比如文学专业教师、新闻学专业教师以及艺术学专业教师等;一些教师则是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到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无论是转型而来的教师,还是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没有或是少有媒体工作的经历,因此这些教师往往没有相关经验,而能够掌握相应媒体技能或是拥有高媒体素养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7]。相较于艺术类专业或是新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和实际社会需求不相符。

三、基于应用型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在应用型改革背景下,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对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优化。具体而言,目前高校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应用型改革背景下,高校需要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应用型人才指的是能够在某领域中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生产的人才。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而言,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即应用型人才是理论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结合[8]。因此,只有学生同时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首先,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多进行实践创作,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其次,高校需要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充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促使课程体系能够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同时要探索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最后,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方面,不能定位到教学型和科研型,而是要定位到应用型,这样才能够促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应用型改革背景下实现发展。

(二)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就需要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强化,从而通过充分结合地域文化、产业优势等来带动专业的发展。比如浙江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可以充分借助当地影视产业发展优势来实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为游客拍摄视频或是制作电子相册等来实现专业和产业的结合。首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可以充分服务于地方,对地方特色进行宣传,传播地方文化。其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可以积极和产业进行契合,从而通过经济发展来带动专业的发展,专业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进而实现良性循环。如果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地方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就会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好效果。除了需要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外,还需要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时代之间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型媒体的发展促使社会环境产生了变化,因此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紧跟时代变化的脚步,促使经济、行业以及专业三者融为一体。

(三)探究新的专业发展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还是沿袭了传统教学模式,即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通过讲授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而言,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讲授的模式进行知识传递,即使讲授的是偏向于实践的课程,但是教师往往也只会讲授实例,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讲解后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就导致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只能够极少的进行实际操作[9]。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难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制作出好的作品,同时课堂中使用的各种设备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在理论知识实际运用方面也无法获得好的效果。因此,高校需要探究新的专业发展模式。由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多是和传媒相关的企业或是事业单位,所以企业化专业发展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化专业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学生接触和承担实际项目,从而通过实际项目来驱动学生的技能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升技能水平。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还可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情况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存在有紧密关联,所以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高校需要充分引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时代变化,紧跟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对学生更好地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次,高校需要鼓励教师在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以此来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再次,高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开阔教师眼界。最后,高校需要通过不同方式来促使教师能够及时纳入企业或是事业单位中进行实习,帮助教师积累更多实践经验。第二,高校需要从外部引入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促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第三,高校需要从外界邀请相关专家等定期来校内开展培训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完善实践实训平台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有完善实训平台的支撑[10]。首先,高校需要增加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投入力度,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提供更为完善的设施建设,比如实训室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自己未来工作的场景,熟悉工作的过程,从而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由组队的方式来组建模拟工作室,促使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模拟工作室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比如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电视节目视频等,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管理[11]。最后,高校需要增强自身和企业的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具体来看,高校需要通过和企业的合作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促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自己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四、结语

当前,从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反映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方向进行探究十分有必要。在应用型改革背景下,为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各大高校需要紧紧抓住这样的机会,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改革,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平台建设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来促进该专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编导广播电视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