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家访谈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2023-01-05 12:30赵学尧陈仁波虞雪云井天月王丽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中医药民间专家

赵学尧 陈仁波 虞雪云 井天月 王丽颖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留存在民间的,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一定疗效和环境适应性的诊疗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疗效显著等特色优势。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的防病治病经验,不仅是中医药学形成的重要来源,而且不断丰富着中医药学的内容,为保障我国各族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和开发价值,是中医药自主创新的独特领域[1]。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数量庞大,鱼龙混杂,具有明显的民间性、地域性、实践性等特点,传承方式以父辈传承或师承为主,大部分技术持有人没有行医资质,技术较少经过科学整理和评价,尚未得到公认或共识,严重制约了其推广应用[2]。通过系统研究,建立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筛选指标体系,筛选出安全、有效、可推广复制、能够切实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技术,充分发挥其简便验廉、疗效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推动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持续不断转化、丰富中医医疗保健资源,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要统筹民间中医特色技术发展现状和科学研究基本原则,考量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的需求和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持有人的利益。因此,对其筛选要兼顾其科学属性和人文社会属性。基于此,本研究团队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评价研究”专家访谈提纲,邀请行业内前期开展了大量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研究的有关学者,进行访谈,旨在了解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的指标维度和基本框架,为进一步构建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指标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访谈对象 在全面了解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收集2012年、2013年、2015年中医药行业专项中开展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以广泛性、地域性、权威性、自愿性等为基本原则,邀请行业内开展过大量民间技术有关的收集、整理、评价或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专家以及民间技术持有人进行访谈。

1.2 访谈方法 根据中医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特点和研究目的,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方式,应用现场面对面访谈和腾讯会议线上访谈两种方式,由2名访谈员进行。访谈员熟悉掌握访谈问题的关键点,期间能够根据访谈对象的不同灵活调整访谈的提问顺序。

1.3 访谈准备与实施 制定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确定访谈对象,与访谈对象预约时间,准备访谈工具,实施访谈。访谈开始时首先向访谈对象介绍访谈的背景及目的,按照拟定的访谈提纲开始正式访谈,同时使用录音笔或录像进行记录。访谈时间约为40~60 min,平均约50 min。

1.4 访谈内容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概念内涵;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指标。

1.5 访谈记录的整理和分析 在每次访谈结束后,按照访谈专家的访谈顺序及时间,将访谈录音或录像资料及时转化为文档资料,对资料进行编码,通过阅读原始资料,提炼关键词、创造性主题或概念,分析语境,重新分类提出筛选指标体系框架。

2 结果

2.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来自云南、贵州、广东、浙江、江西、河北、四川、北京、上海、陕西、山东、辽宁、黑龙江13个省市20位不同层面专家进行访谈,除民间技术持有人外,其余专家均为高级职称。其中从事医疗工作的16人,管理工作的4人;民间技术筛选整理研究6人、民间技术评价研究5人,方法学研究3人,临床一线医生即技术使用者3人,民间技术持有人3人。

2.2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概念内涵 关于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或规范对其进行界定,还缺少共识和官方文件支持,通过专家访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访谈过程中,针对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有专家提出,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应分别理解诊疗技术、特色诊疗技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三个层面的意义,即明确技术、特色、民间的概念;有专家提出,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未被政府文件、教科书、诊疗指南推荐,仅在某个医院或小范围内应用的技术,均可以认定为广义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狭义的民间特色诊疗技术,是指技术持有人为民间医生,在个人诊所、基层医院或局部地区应用的技术。提炼访谈资料关键词综合分析,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特征包括起源于民间、未被官方收录认可、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局限、理论基础薄弱、良好的应用基础、未进行科研评价、有一定的传承等。见表1。

表1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特征情况表

2.3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指标 提炼分析专家访谈的原始资料,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的指标维度较多,但所有专家都提出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的关键点,而对于其他指标的一致性程度相对较低,从访谈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指标频数统计结果来看,除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的专家提出可推广性、可操作性、经济性、理论依据、研究基础、社会效益、可接受性、创新性等也是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的重要指标。见表2。

表2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指标情况表

3 讨论

近年来,在中医药整体形势较好的大背景下,民间中医药的发展也稳步推进,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以其简便验廉效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2019年,科技部印发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申报指南中设立了“民间医药特色技术搜集评估方法和推广应用机制研究”专项内容,开展民间医药特色技术筛选评价方法研究[3],为推进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合理、充分开发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引导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助力疾病防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科学筛选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结合临床评价研究方法学,根据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自身特点,开展临床研究,提炼出可靠的疗效证据是推动民间医技文化传播,是促进技术优化推广的重要前提[4]。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概念界定是开展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对于民间、特色、技术三个关键词的理解至关重要。其中技术的界定,可以参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对于医疗技术的界定,指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5]。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特色技术是相对于诊疗某种病证的常规技术手段而言,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舒适性、可接受性等方面的优势、技术改进或填补空白。按照民间的概念来说,他是相对于官方而言的名词[6],民间技术是指未被政府文件、教科书、诊疗指南推荐应用的技术。但从目前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大量研究来说,民间技术是指技术持有人为民间医生,在个人诊所、基层医院或局部地区应用的技术。正如访谈专家所言,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概念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指标构成需要符合民间诊疗技术的特点,如果僵化的直接套用临床流行病学或者循证医学方法,可能无法甄别一些理论机制尚不能解释但临床确有疗效的民间特色诊疗技术。通过专家访谈,发现专家认为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筛选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核心关键。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大量文献查阅、专家意见征求、民间实地走访,初步列出评价一项民间诊疗技术的16项评估要素,认为评价一项民间技术的核心评估要素是安全性问题,以下依次为疗效评价、技术稳定性、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简便性、适用人群范围、中医特色、应用年数、经济效益、创新性、应用区域、文献依据、专利申请、文章发表、得奖情况[7],与本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可以与本研究结果相互补充,进一步完善筛选指标体系。

本研究基于专家访谈开展民间技术的筛选研究,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建立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方法,朝向从大量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中,筛选出能够被广泛应用、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安全、有效、可推广复制的技术。本次访谈的专家基本涵盖了行业内从事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通过访谈,初步得到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指标。但也应看到,这些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层级关系尚不清晰,需要进一步梳理逻辑关系,进行概念阐释以及层级结构划分,搭建指标体系框架。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广泛调研,进一步补充完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指标体系,形成广泛共识,为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做好科研支撑。

猜你喜欢
中医药民间专家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致谢审稿专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高人隐藏在民间
请叫我专家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