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43例临床观察

2023-01-05 12:30管志强杨新方李亚茜张晓燕赵晨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尖锐湿疣亚群干扰素

何 茜 管志强 杨新方 李亚茜 张晓燕 马 杰 金 霄 赵晨光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皮肤科,江苏 徐州 221004

尖锐湿疣是皮肤科常见的性传染疾病,表现为红色、浅灰色的软增生,是我国重点监测的三种性传播疾病之一。病因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10%~20%的尖锐湿疣患者有癌变的风险[1]。目前,尖锐湿疣的治疗引起了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以顽固性患者的治疗较为棘手,因为其治疗存在无法彻底根除病毒、治疗后存在易复发、不良反应多、患者耐受能力弱等问题,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会问题,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尖锐湿疣属于“臊疣”“瘙瘊”[2],主要病因是湿热下注、气血两虚等。龙胆泻肝汤加味是我科协定处方,应用临床十余载,可清热泻火、解毒除湿、养血滋阴,疗效确切。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是通过广谱抗病毒和增强免疫,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疣体再生[3]。本次研究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外周血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情况来客观评价尖锐湿疣的严重程度。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皮肤科门诊的尖锐湿疣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15~42岁。经病理确诊为尖锐湿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1∶1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为16~43岁,平均年龄为(29.2±10.3)岁,病程时间3月至7年,平均病程(3.6±2.2)年;观察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范围为14~45岁,平均年龄为(26.6±12.3)岁,病程时间为1月至5年,平均病程(2.3±2.1)年;两组间年龄、性别、严重程度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疾病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4]中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症状表现为生殖器或肛周等性接触部位初起为红色丘疹,后逐渐增多,表面凹凸不平成菜花状的软增生,易发生溃疡、糜烂。病理显示棘层上方及颗粒层出现空泡化细胞。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5]中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外阴部皮损潮湿红润、小便短赤、疣体红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明确为尖锐湿疣患者;②符合中医、西医的诊断标准;③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④患者入组时可以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服从随机分组治疗;⑤患者在入组前一个月未服药过治疗尖锐湿疣药物同时无其他基础疾病史。排除标准:①非尖锐湿疣患者;②伴有其他皮肤疾病患者;③对中药过敏的患者;④过敏体质;⑤患者同时参与其他治疗。

1.4 治疗方法 所有纳入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均未接受过系统的抗病毒药物治疗。预处理:纳入研究的患者经过常规消毒后,以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使用CO2激光祛除突出表面的软疣[5]。对照组:涂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79,浓度 10 万单位/g,规格 5 g/支],每日4次,每次0.25 g,每次涂药后按摩患处 2~3 min,连续使用3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龙胆泻肝汤加味颗粒剂,组成为龙胆草6 g,黄芩9 g,栀子9 g,泽泻12 g,木通9 g,车前子9 g,当归9 g,生地10 g,马齿苋30 g,土茯苓30 g,萆薢10 g,生薏仁30 g。服法:温水冲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同时配合取纱布泡药液外敷患处,每次30 min,服用时间为3周。药材来自华润三九制药中药颗粒剂(批号2019072663)。疗程完成后半月复查一次,随访两个月,随访时做醋酸白实验检测并记录患者有无新发丘疹及新发丘疹数目、大小。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观察 参考李庆娟[6]的评分方法,对患者外阴部的皮损个数、平均直径、合并症状进行评分,对皮损处的三种指标单独评分。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皮损按照标准评分,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记录出现的时间,不良反应的皮损情况,及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月内复发情况进行跟踪随访记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详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评分标准表

1.5.2 血清学检测 预处理——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的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血量为5mL,放入抗凝管中,3000 R/min离心20分钟后分离血清,低温-80℃保存[7];①免疫细胞亚群:使用流式细胞仪(生产企业: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检测血清中T细胞(CD4+/CD8+)含量;②炎症介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4/6/8的含量。

1.6 疗效判定 疗效评价公式=(治疗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免疫细胞亚群、炎症介质/正常值(CD4+正常值: 450~1440/μL; CD8+正常值: 320~1250/μL;IL-8正常值:0.26~0.38 ng/mL; IL-4正常值0.1~0.32 ng/mL);痊愈:>95%(疗效率),免疫细胞亚群、炎症介质正常范围;显效:60%~95%(疗效率),免疫细胞亚群、炎症介质偏离正常范围20%;有效:20%~59%(疗效率),免疫细胞亚群、炎症介质偏离正常范围40%;无效:<19%(疗效率),免疫细胞亚群、炎症介质偏离正常范围>40%。总体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不良反应评价:以5%醋酸白试验为阳性为评价标准,随访周期内有新生疣体或者周围有新生复发物判定为复发。例数以每个个体复发计算一例,不重复计算[8]。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客观的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客观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皮损平均直径、皮损个数、合并症状(瘙痒,渗出糜烂)改善有统计意义,其中皮损平均直径、皮损个数改善尤为明显(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客观评分比较表

2.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中明显改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表 [例(%)]

2.3 两组治疗后CD4+、CD8+、CD4+/CD8+含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CD4+、CD8+等T细胞亚群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对照组CD4+、CD4+/CD8+水平较观察组差异明显(P<0.01),CD8+降低较观察组有差异性(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表

2.4 两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比较 两组治疗前IL-4、IL-6、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IL-4、IL-6、IL-8高于治疗前,对照组IL-4、IL-6、IL-8治疗后较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IL-4、IL-8下降较为明显(P<0.01)。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介质对比表

2.5 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对照组43例患者中前3月复发例数为5(11.62%)、3(6.97%)、1(2.32%)。观察组43例患者中,第1、2、3月复发例数分别为1(2.32%)、0(0%)、0(0%);两组复发率比较发现,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其中治疗后第一个月差异尤为显著(P<0.01)。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后尖锐湿疣复发情况比较表 [例(%)]

3 讨论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性传播疾病,接触感染后不易察觉,往往在皮肤表面出现可见性皮损后才就医治疗,严重者伴有渗出,糜烂,其高复发率一直是困扰临床治疗的难题[9-10],皮损初起可见单个散在淡红色小丘疹,顶端尖锐,后增大增多形成乳头状,菜花状赘生物,生殖器湿润部位好发,如男性的龟头、冠状沟,女性的大小阴唇、尿道口。清代的《薛己医案》载曰:“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客淫气所致。”中医认为尖锐湿疣临床分型主要分为湿热下注与气血两虚型,其中尤以湿热下注最为多见,因此研究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治疗对性病治疗有着特殊意义,目前西医治疗尖锐湿疣的手段主要围绕祛除疣体,治疗并发症等[11],但临床随访发现其单独使用西医治疗方法效果往往不佳,因此中西医结合方案是临床治疗高复发性疾病的最优选择[12]。

西药重组人干扰素α- 2b 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得到有效的证实,研究表明[13-14]重组人干扰素α- 2b 凝胶在涂抹患处后可以进入皮损组织内部,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的蛋白酶,增强患者免疫能力的同时使患者疣体脱落,控制皮损的发展。但通过本次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单独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治疗患者复发率高(5例、3例、1例),同时不良反应例数也较中西医结合组多(7例、6例、3例)。

龙胆泻肝汤加味是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协定方,本方源于清代汪昂《医方集解》,本方是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的经典方,症见急性起病,患处瘙痒,潮红,轻度糜烂,肉眼可见散发性疣体,伴心烦口苦,小便短赤疼痛,苔黄脉滑数。方中以龙胆草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辅佐龙胆草共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生薏苡仁清热利湿,导热从小便而出;马齿苋、土茯苓、萆薢解毒除湿,使蕴结于阴器的湿热毒邪得到搜剔;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使苦寒不伤阴血,标本兼顾,为佐药;甘草味甘生微凉,能清热解毒,并能调和方中其它药材,故为使药。全方配伍严密,组方合理,功效主要为清热泻火,解毒除湿,养血滋阴。现代药理学[15-20]研究也证实了本方有良好的抑制病毒繁殖,增强免疫力,抗炎,减少局部糜烂症状的作用。对尖锐湿疣的治疗,预后都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与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相比,对照组皮损在皮损个数、平均直径、合并症状上改善程度均明显差于观察组,但对照组的症状较治疗前亦有好转,说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的疗效值得肯定,同时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龙胆泻肝汤加味可以在重组人干扰素α- 2b 凝胶的疗效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疣体的消退和炎症的减轻。对照组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方面(IL-4、IL-6、IL-8)治疗后较观察组差异显著;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对照组CD4+、CD4+/CD8+降低较观察组差异明显,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在复发率方面,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明显地高于观察组,说明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药内服可以降低病毒的繁殖,改善患者患处皮损的预后。

猜你喜欢
尖锐湿疣亚群干扰素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干扰素 你了解吗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