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战略释义

2023-01-06 05:16敏,桂
关键词:贫困人口农村

李 敏,桂 玉

(1.河南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2.河南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这一难题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目前,我国绝对贫困虽然消除了,但是相对贫困依然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如今,绝对贫困虽已消除,但是要想使14亿多人口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然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总结反贫困经验,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方案、模式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战略历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解决好农民问题。根据党的性质和宗旨,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特别关注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始终把反贫困战略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可以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反贫困战略大体划分为七个阶段。

(一)单一性的救济式扶贫阶段

此阶段从 1949 年至 1977年,主要以实物救助为主,呈现“外部输血” 式扶贫特征。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导致中国农民受剥削受压迫和农村普遍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这是农民摆脱贫困的基本前提。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至1956年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继而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做出了不懈努力。1975年,毛泽东在会见泰国总理克里·巴莫时强调,“共产党不可怕,而真正可怕的是贫穷”[3]。这充分反映了贫困已经被提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议程中。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农村整体处于绝对贫困的状态,所以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农村的贫困状况。鉴于此,只有采用单一性的救济式扶贫手段,主要是对边远落后地区群体、农村贫困群体、因灾因病致贫群体和战争伤残群体提供物资或现金救助,实施救济式扶贫。

(二)区域性的救济式扶贫阶段

此阶段从1978年至1985年,主要以财政物资与技术扶持为主,仍然呈现“外部输血” 式扶贫特征。1978年,面对全国性贫困问题,中国政府果断提出改革开放之路。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鉴于农村庞大的贫困人口,国家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开始对深度贫困地区进行区域性的救济式扶贫。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贫困,具体体现在1980 年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982年中央为全国最贫困的甘肃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的集中连片贫困区设立“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基金,1984 年将18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区域性扶贫的重点对象,国务院颁发《关于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通知》,指导这18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脱贫工作,使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三)全国性的经济开发式扶贫阶段

此阶段从1986年至1993年,中国政府在扶贫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主,呈现“外部造血”式扶贫特征。 1986年是当代中国扶贫工作的关键之年和转折之年,也是中国政府针对特定群体和区域实施有组织贫困治理的开始之年。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专门负责扶贫工作的行政机构,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及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经济开发式扶贫。1986年,我国把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纳入“七五”计划。1987年,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形成以“促进区域增长”为目标的扶贫开发战略,在18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及培育特色产业,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参与性的综合开发式扶贫阶段

此阶段从1994年至2000年,主要以重参与、内外兼顾的扶贫方式为主,呈现“内外造血”式扶贫特征。为了解决贫困人口呈现地缘性特征、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增大等问题,1994年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在7年内基本解决剩下的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此阶段,扶贫制度凸显扶贫到户的开发式扶贫战略,扶贫方式体现出纵横联合、内外兼顾的参与式扶贫。

(五)多元性的可持续发展式扶贫阶段

此阶段从2001年至2010年,主要以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为主,呈现“多元造血”扶贫特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村级区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扶贫开发工作进入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阶段。在此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重新确立了综合开发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及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贫困方针。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低保政策和实施办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获得实质性提高,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是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成效较为显著的时期。

(六)多元性的精准开发式扶贫阶段

此阶段从2011年至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整个反贫困过程中最为艰难的阶段,既要预防已脱贫人员返贫,又要一如既往地进行扶贫,更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伴随着国内外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我国制度改革的纵深推进,脱贫形势更为复杂,主要体现在准确识别贫困对象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及农村空心化等问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达到此目标,关键是农村贫困地区脱贫。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贯彻实施“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四个切实”的开发扶贫措施,全方位调动积极因素,确保如期实现全部脱贫的宏伟目标。

(七)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党把消除贫困、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反贫困战略的目标。2020 年底,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已得到历史性消除。由于贫困测量标准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动态特征,2020年以后,城乡区域与群体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这就意味着相对贫困问题在我国会长期存在,它将成为未来减贫工作的重要内容。相对贫困具有相对性、主观性、长期性及动态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国家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时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做到防、治兼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战略框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开始进行反贫困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立足国情,在扶贫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制定了相应的反贫困政策,构建起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政策框架。

(一)宏观层面——经济发展政策

文中的经济发展政策指机制重塑下的农村反贫困范畴中的经济发展政策。它是农村反贫困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缓解贫困和消除贫困的基础。

1949年至1977年,我国经济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在农村的扶贫是一种广义的扶贫。广义的扶贫指使用生产性和分配性的措施,直接或间接增加所有贫困人口的收入。而狭义的扶贫通常指政府和社会通过某些措施,增加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增加贫困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以达到减缓贫困的目的[5]。

1950年至1952年,国家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均有土地的目标,为后来国家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下的扶贫政策奠定了制度基础。土地改革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全国农田水利设施及交通运输等基础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建立了覆盖全国乡镇的科技服务网络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等农村救济扶助机制。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量人口仍处在绝对贫困之中。

1978年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之路,开端在农村。 1982年至今,改革开放全面开展、纵深推进,尤其是在反贫困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具体而生动地诠释和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至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都是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政策,主要内容涉及“五位一体”建设。下面就土地、农产品及税费改革等方面加以阐释。

1.土地改革方面

1979年我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1981年在全国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全国农村完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94年延长耕地承包期,允许继承开发性生产项目的承包经营权;2021年要求在二轮承包期到期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同时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赋予农民合理利用土地的自主权。这项改革率先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进而确立了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制度,并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既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有利于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又能够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2.农产品改革方面

在改革开放以前,农产品的流通在政府部门统筹下实施统购统销。1983年2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商业部关于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出台,要求在完成国家统一计划任务的前提下搞活市场,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减少流转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1985年,我国取消了除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之外的农副产品统派统购制度,开放农产品价格,扩大了城乡经济交流;1992年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2014年在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2019年中央提出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等;2021年着眼“十四五”开局,突出战略性、方向性,从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了农民增收的速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3.税费改革方面

我国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实施税收优惠政策,1985年农业税由实物税转向货币税。21世纪后,国家在农村地区大量实施财税减免补助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0年之后实施的以“两减免”为核心的农业税改革。此项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的措施上。2004年实施废除农业税改革,2005年对国家贫困县免征农业税,2006年取消农业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不但如此,政府还实施农民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及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各项补贴。农村税费改革是中国第三次重大的农村制度改革,开启了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二)中观层面——扶贫开发政策

扶贫开发政策指帮助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生产的政策的总和,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是中观层面上的贫困治理[6]。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我国虽然在2020年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依然存在。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仅仅依靠救济扶贫是不行的,最根本的是要提升农民致富的能力和改善农村环境。因此,目前反贫困战略主要是以能力建设与环境建设为重点制定扶贫开发政策。我国从1979年至今,除国务院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扶贫开发领域的纲领性文件之外,相关部门也颁布了多项涉及反贫困的意见、法律法规和条例等。

开发式扶贫工作思路最早体现在1984年《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1986年正式从国家层面上推行。此后,开发式扶贫被写入各种国家扶贫计划和规划中。《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旨在解决温饱问题,是扶贫开发领域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将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主要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旨在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主要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旨在破解贫困地区发展制约因素,有效提升区域发展能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7]。

(三)微观层面——社会保障政策

社会保障政策呈现“一体两翼”结构。其中,社会救助政策是主体,社会福利政策为补充,社会保险政策是基础。

社会救助政策的作用主要是消除贫困。我国在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把五保供养制度作为基础,同时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社会保险政策主要是预防贫困。2002年,为了避免农民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我国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为了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了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社会福利政策主要体现在教育和养老等领域。教育方面,2001年,我国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困难问题推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在教育专项投入上,2012年至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831亿元用于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薄弱学校,投入约140亿元建成24.4万套住房作为周转宿舍(1)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养老方面,国家对于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和养老保险。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综上所述,无论是宏观层面、中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在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框架中都体现出鲜明的政策目标、针对人群、内容构成及功能性质。宏观层面为反贫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主要由土地政策及农村经济体制政策等构成,针对整体农村和全部农民,呈现“造血”性扶贫。中观层面提升贫困群体的能力水平,针对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体,主要是“造血”性质的扶贫。微观层面由社会救助政策、社会保险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构成,呈现“输血”的性质。总之,三个层面在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各尽其责,互为支撑,整体推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战略模式

“模式”在英文中用model、module、paradigm、schema、pattern、type等表示,与其最接近的汉语是“范式”。从世界各国学术界对“模式”的定义看,主要是侧重文化学、哲学、工程学及理学等不同学科。对“模式”的定义,国内不同学科词典中的表述不尽相同。《邓小平理论辞典》将“模式”定义为“‘范型’,原指制造器物的模型,一般指可以当作模范、榜样加以仿效的范本、模本”[8]。《新语词大词典》中“模式”的定义:广义的模式包括文字叙述、图像描述、数学公式等;狭义的模式指词语同图像的结合[9]。根据《现代农村经济辞典》的解释,“模式原是舶来词,其英文释义有:(1)模式,事物的标准样式;(2)模型,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或用于制造某种制成品的工具;(3)模特儿,艺术家用来写生、雕塑等的描写对象或参考对象,或文学家借以塑造人物形象的原型,或用于展示服装的人或人物模型”[10]。当某一种行为、政策、措施构成某种稳定模式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构成要件。首先,某种行为、政策、措施必须具有类型化的、显著的可标志特征,能够让它与其他同类行为、行动样式明确区别;其次,这种样式要由不同要素构成,要素在相互作用下能够发挥整体性功能,并超越每一个独立要素的功能;最后,对这些要素提升以后,这种样式能够被明显识别、借鉴、推广[11]。 在 “模式”定义的基础上,再来定义扶贫模式。所谓扶贫模式,指在扶贫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显著的可识别标志的扶贫对象瞄准机制和扶贫对象与扶贫主体在资源传递的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互动关系,并且对扶贫过程拥有有效评价机制的扶贫样式总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模式主要有七种。

(一)单一性的救济式扶贫模式

1949年至1977年,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占总贫困人口比例较大,呈现覆盖范围广、集中性深度贫困的特征。当时我国正处于“站”起来阶段,物质匮乏,经济落后。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我国经济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国家在农村的扶贫是一种广义的扶贫,主要采取集体经济下的“五保户”和集体福利模式来解决需要救助的庞大群体。 “五保户”和农村特困人口救济机制是中国在鳏寡孤幼和残疾群体辅助制度上的新创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村保障救济制度。另外,国家经常对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及群体实施特别物质救济,还建立了覆盖全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与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实施免费教育。至20世纪70年代,农村医疗合作覆盖率达95%,为全国农村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医疗保障[12]。

(二)区域性的救济式扶贫模式

1978年,面对全国性贫困问题,我国果敢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个时期,国家在反贫困方面开始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实施区域性扶贫。与国外在区域扶贫中采用建设“增长极”不同,我国主要是采用以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瞄准对象的扶贫模式,但在贫困治理功能上是一致的。

深度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2)我国政府特指的少数民族地区是五个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甘肃、云南、贵州三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边疆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1984年9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通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成为我国政府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特定区域扶贫的开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届三中全会, 我国主要采取开发式扶贫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激发内生性反贫困动力。1978 年,中国农村人口普遍处于贫困状态,其中生活状况、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条件都面临严峻挑战。针对农村贫困现实,我国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经济制度改革创新。这次主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内生性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带来了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减贫效果。同时,针对区域差别,我国还设立了支持老少边穷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基金,对甘肃和宁夏等深度贫困区域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978年至1985年,鉴于农村整体性贫困问题,我国政府在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扶贫措施以后,农村经济快速增长,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在8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25亿,消除了一半贫困人口,年均贫困人口减少1786万,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14.8%(3)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01年)。。数据的变化说明这种扶贫模式与这个时期的国情相符合,是一种成功的扶贫模式。

(三)全国性的经济开发式扶贫模式

1986 年,我国把扶贫工作作为整个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领导、检查、监督等相关的扶贫工作,构成了中国扶贫模式中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的基础与支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区域差别和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脱贫难度增大,仅仅依靠经济增长远远满足不了脱贫的实际需要。因此,我国政府立足于实际,开启了在政府主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主要依靠贫困户自身的力量解决温饱问题。同时,确定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农村反贫困战略。这一时期扶贫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开始进入有自己特色的反贫困模式。

1986年至1993年,全国贫困县人均年收入从206元增至483.7元;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减少到8000万;贫困人口在农村总人口中的比例从14.8%下降至8.7%(4)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01年)。。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基于贫困县的系列开发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参与性的综合开发式扶贫模式

综合开发式扶贫是以实行扶贫开发与贫困救助结合的“内外造血”式扶贫开发的机制使开发式扶贫进一步深入农村腹地,扶贫工作的重心在贫困县。《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首个专项扶贫规划,在中国扶贫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首次从政策方面明确规定反贫困目标、对象、措施和期限,并且在全国共识别出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强调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模式。随后,国务院于1996 年召开最高级别的扶贫工作会议,做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反贫困体系形成。在这个阶段,国家的反贫困战略依据现实变化重新做出调整,采取区域性立体式帮扶和宽领域帮扶体系及社会救济制度帮扶,多措并举,综合开发,反贫困战略硕果累累。

(五)多元性的可持续发展式扶贫模式

1986年至2000年,中国扶贫的重点仍在贫困县,但是伴随贫困县扶贫的推进,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大部分分散在非贫困县,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面对这种现状,中央要求扶贫资源下沉到村级,强调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采取产业化扶贫与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注重贫困人口的诉求。2001年,政府根据贫困村识别标准,识别出14.8万个贫困村,作为国家扶贫的工作对象[1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通过大规模产业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推进自愿移民搬迁,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参与扶贫[14]。由此可见,此阶段的扶贫模式呈现出多元性的可持续发展式扶贫特征。

2001年至2010年在农村反贫困战略进程中,成效最为显著。这段时间的反贫困工作让全国贫困县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生活条件实质性提高,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六)精准扶贫模式

贫困治理工作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而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在反贫困进程中,全国贫困治理进入了“少、散、难”的局面。鉴于此,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精准扶贫模式,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找出致贫因素,进行精准帮扶及精准管理,用“绣花”功夫实施反贫困战略。这种模式改变了大水漫灌、浪费扶贫资源的现象,真正做到了精准滴灌,合理、高效利用扶贫资源,激发了内生动力,同时改善了社会养懒人的现象。 2020年底,我国如期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七)区域互联互通、多元帮扶共赢模式

2020年之后,城乡、区域与群体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相对贫困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及动态性更强的特征,呈现散点分布、城乡贫困并存的特点,老少病残特殊群体成为相对贫困群体。鉴于此,治理相对贫困也要根据相对贫困的特点,探索出适合这一阶段的扶贫模式。就目前状况而言,要有“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理念,促进扶贫要素之间重新组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扶贫机制,继续完善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大扶贫格局[15],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耦合乡村振兴战略,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首先,凸显相对贫困群众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主体指“有意识、有意志,并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人”[16]。 我们要调整与优化扶贫工作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建构内生动力自觉机制,注重发挥相对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自我脱贫的能力,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其次,要强调基层视角,强调细致服务的帮扶工作。统筹用好公益岗位,采取以工代赈模式,坚持开发式扶贫模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与就业,勤劳致富。对于脱贫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并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群,按困难类型给予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再次,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产业衔接,做好区域间的产业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17]。最后,做好易地搬迁的扶持工作,帮助易地搬迁居民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使其获得稳定的收入。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 新一辈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