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动画作品中色彩应用的分析

2023-01-06 08:38李雯
流行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动画颜色色彩

李雯

武汉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韩瑞大学 韩国 瑞山 31962

一、动画色彩发展过程

动画制作从手绘动画开发过渡到了电脑动漫制作,出现在动画观众们面前的各种动画颜色也会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动画的色彩开发可以说是动画开发水平的最高象征。早期的迪士尼彩色大银幕动画以黑白为主色彩形式展示于西方世界观众的眼睛面前,之后国内出现了黑白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系列等动画作品。这时,动画颜色尽管只是局部用于表现某些极少数动画对象的一些固有的颜色,但它们仍然对塑造那些鲜明生动而逼真的动画角色人物形象起着很大的作用。动画颜色技术在动画产业发展历史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黑白电影技术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20世纪在80年代就出现了全彩动画。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渐成熟,出现了《葫芦娃》《白雪公主》以及《疯狂原始人》的3D效果动画等具有多种色彩灯光效果的数码混合特技动画。创作者完全可以根据影片情节进展和故事主题变化的具体需要,根据片中动画色彩变化的亮度、纯度、画面效果确定是用单色调还是使用多色调,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影片动画色彩对表达人物情感的独特作用[1]。

二、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价值

色彩语言是色彩形式上呈现的一种艺术语言,这通常是一个比喻色彩的通俗说法。因为,绘画艺术一般是需要通过色彩等物质形式构成的抽象美术语言才能表达绘画的意思。绘画艺术都应该有自己独有的美术语言,动画作品同样也不在例外。因此,动画片中也可能需要一些色彩等外在表现形式的艺术语言。表达人物观点感受和充分传达小说作者感情,突出展现了这部作品本身应有发挥的现实主义文学与审美双重教化艺术功能。审美与教化双重功能是指以文化通过赋予艺术形象、意境语言的文化审美文化感染力、诱导张力、冲击力等,来达到使社会文化的接受和活动主体们能在获得美感体验的同时,又可获得其文化艺术审美与文化教育乐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大众欣赏艺术素养,改善了人们大众审美需求与消费文化心理结构,拓宽提高了大众艺术及文化欣赏爱好者整体的空间美学视野,增强文化艺术作品的整体空间想象力和文化色彩敏感性。通俗形象地说,作为观众我们在仔细去欣赏某部动画作品时,可以通过观看这个动漫作品其本身的整体画面配色、色调、色彩的质感效果等方面去真正感受到该部作品究竟能够给普通观众带来什么样的一种视觉与审美方面的一种乐趣和感受[2]。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色效果也非常的棒。例如,在电影高潮部分,大面积的出现蓝色和红色,两个色彩的完美配合形成了电影中一流的大舞台视觉效果,给了现场的观众带来特别而震撼的视觉感官冲击,即感官享受。当需要给角色带来色彩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内涵时,颜色就会使我们对此产生理性层面的一个深刻思考。在同样亮度的情况下,大部分都应该是为了降低光线纯度,提高电影亮度、色调等的色调统一,给人以宏大的协调感。这恰恰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感受和一种理性的审美意识的一次完美地结合。

三、色彩在现代动画作品中的应用分析

1.应用于构建动画场景的颜色

动画作品在构思创作画面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表现整个故事中的各种情节,使作品整个故事画面表现更加清晰立体,创作者们必须考虑在这样一定的画面背景构成下去进行整个故事场景的构建。在整个动画背景的设计创作构思过程中,结合作品的构思创作主题,色彩元素的统一协调处理和恰当应用对动画整个创作背景设计构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创作者们在表达安静或和平的气氛创作过程中,往往会考虑用冷色调来创作动画背景。这一变化无疑大大地提高了动画人物创作表现的层次感,对促进了整个创作情节设计和人物角色设计的制作过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动画创作背景环境下,颜色的正确有效地使用也往往将会进一步吸引观众们的主要注意力转到这部动画作品的本身,有助于向作家们传达作者自己丰富的情感[3]。

2.色彩在动画主角故事创作流程中的实际应用

(1)主人公性格的形成

在动画故事制作发展过程中,制作者之间往往都会设置出一个角色或多个主角,动画故事都将以动画故事创作时的主角而展开,在这个动画故事推进下去的过程中,主角自身的一些性格特点将决定了这个主角在出现重大问题时作出的最终选择。例如,在《斗破苍穹》动画作品中(图1),人物萧炎在他经历完了一段人生中的起伏波折后,逐渐地战胜掉了原来自己的稚气,思想心理上已经成熟多了,但却由于其还年轻,其内在性格中其实还深深地隐藏着一个少年的幼稚心性,动画师在创作这一题材作品的设计过程中,搭配用了大量暗红色元素和黑色。这是两种颜色整体设计上显得更多倾向于青春成熟,反映出了故事主人公的少年心智中比许多同龄人都更趋于成熟稳重的一种心态,配色设计中运用的大量红色元素本身就有一种热血少年的特性,使主角萧炎这个人物角色看起来更加立体[4]。

图1 《斗破苍穹》动画作品

动画师们在整个动画角色创作构思过程中,往往无法保证将其人物性格特点直接准确传达给观众,因此,为了尽量使动画创作出来的动画人物风格更加地立体而清晰,动画师们不仅是需要准确权衡各角色人物的语言行为习惯风格等,还很需要更加深入去探究各种不同的颜色在动画塑造出主人公性格特征中扮演的种种重要角色作用。

(2)表明主人公的身份

在整个动画故事创作推进过程中,主人公的身份特征无疑也是会影响着整个动画故事情节推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作者们在描写动漫主人公角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通过画面整体的着装风格和服装色彩搭配协调搭配来整体展现身份。例如,在动画故事剧情中,一般扮演警察角色或扮演其他政府公务员角色的女性主人公,往往喜欢使用类似黑白灰色上衣和白色西装外套这种着装风格搭配,来展示自己性格特征和身份。因此,创作者要在人物服装的整体设计中,结合人物性格的特点,搭配好人物着装的服饰整体色彩[5]。

(3)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成长的描写

在整部动画故事创作过程中,动画世界中各人物当时所处的复杂心理状态同时也是构成整体人物描写风格的最重要构成部分,色彩的运用则对具体描写主人公当时的微妙心情起了很重要地作用。例如,描写的对象是人物尚还处于纯真少女时代,为了最能充分突出少女们当时的这种生活心理状态,经常都要大量应用粉红色系统中的颜色。在动画故事过程中不仅是着重地描述并表现出了纤弱可爱的小主人公特征,随着动画角色经历内容的日益丰富增加,动画人物的成长历程往往会是要由正常心理状态中走向复杂曲折成长过程,主人公的整个成长历程中人自身的成长心理状态往往是会有起伏变化的。为了要更好地来突出人物这种的心理的成熟,创作者们常常需要主人公当时所身处社会的现实心理状态来改变色彩。特别是在女性角色逐步从青春少女渐渐转变为成熟魅力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中,颜色将会渐渐从年轻褪色时鲜艳的粉红色逐渐的转变为黑暗系统时成熟而稳重的色彩,从而能在画面视觉传达上更加给予人层次感。让男性观众们在这种颜色的转换变化中去更好地理解诠释角色。

3.色彩变化促进故事的发展

动画创作除了需要背景和动画的主人公外,还需要充分结合角色和背景,以推进整个故事的情节。如果整个故事的构成平庸,将直接影响整个动画的质量,技术强的动画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颜色的变化来突出剧情。例如,调整色彩亮度可以很好地推演整个故事。同时,在色彩变化的过程中,让观众的感官刺激形成对比,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故事的发展和变化。

故事往往需要有特定情节的人物设计来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走向的曲折发展。色彩搭配本身即具有某种较为直观明显的人类情感规律,不同色彩主题中的色彩搭配组合可以同时准确的揭示出动画主人公们内心深处蕴含的完全不同的微妙情感。红色则主要代表着愤怒奔放、热情,蓝色主要则是代表着忧郁、深沉,紫色则主要是代表着一种神秘与诡异并存的独特魅力。所以这些环境色彩元素在构成整部电视动画作品主题过程中也完全可以同时传达画出动画角色心理,渲染出动画情节色彩。在由美国徕卡工作室导演特拉维斯内特改编出来的日本同名动画电影的《魔弦传说》系列动画中,在外公全家都开始追逐小故事主人公Gubo之前,Gubo的生活与周围的都市环境色调以一片明亮、蓬勃的繁华热闹市场景象出现在银幕上。但就在其外公家的另外一位有着两个漂亮大眼女儿的岳姐妹突然出现的那时候,天地风云骤变,河岸街道广场上几乎家家户户门前的所有街灯突然全部灭了,配合着那阴森又诡异的音响,让得全场观众情绪异常地紧张起来。这部动画电影当年受到电影界极大的热烈好评,个人认为导演很好巧妙地运用出了电影色彩中的一些情感规律,使对画面色彩的情感冲击逐渐变得越来越强烈,给观众很好的视觉冲击感受。

澳大利亚定格动画电影《玛丽与马克思》(图2)是一组黑白风格的定格系列动画。整个系列电影故事本来即是围绕以阴郁和沉重著称的主题来展开情节的,所以黑白色彩的画面设计更加符合整个作品故事的情感基调。在纽约的患有中度自闭症的44岁独居老人马克思和一名住在墨尔本的忧郁又孤独的少女玛丽一直书信联系,讲述了20年的纯情友谊故事。他们也许在心灵某些方面上可能都有了一些先天性缺陷,但至少他们内心的整个精神世界仍然是十分美丽的和无比绚丽灿烂的,但或许在很多外人的眼里,他们心灵的精神世界都是黑白无常和黑暗的。故事主要通过女性观众独特的视角,黑白为主色调很具有女性代入感,就像用两个第三人称来窥视他们两个人真实的家庭生活情况一样,让观众能更直接能亲身感受一个自闭症患者的生活背后的艰辛。

图2 《玛丽与马克思》动画作品

4.树立动画作品的风格

颜色的装饰作用主要是帮助组织好故事剧情和重新确定动作风格。以《功夫熊猫》动画为主要代表形式的中国风动作风格也往往会与传统太极拳风格非常相似,动作更加自然与流畅。而美国风动画的动作风格却通常会强调一些探险性元素和挑战性。因此,色彩文化当然也会包括其地域文化,不同地区所表现出色彩的地域内涵通常有较明显的色彩差异,但同时其基本作用内容都是为了呈现一种地域特征和民族审美艺术情趣。我国动画研究的工作重点主要就在于通过创造画面意境传达强烈情感,西方动画理论的发展重点就是在于怎样利用夸张的画面色彩去表达这种强烈的情感。因此,设计师在制作三维动画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上色阶段,在此基础上,对主观颜色、环境光颜色、人物颜色和道具颜色进行细致处理,充分利用颜色的表现功能。例如,可以根据情节、氛围、环境要求改变颜色,给观众带来清爽的感觉。

5.渲染气氛

色彩是动画表现的重要视觉组成的部分,作为让观众首先接受的第一种视觉感觉是色彩,对目标观众情绪的产生影响效果通常又是非常直接的。研究已经表明,色彩中所表达的社会内容为主要的象征色彩文化和情感文化。从动画文化内涵的一个内在构成角度分析来看,色彩的直接作用集中体现在动画人物心理行为描写、环境氛围的营造上,使得动画作品整体的可欣赏性和价值显著提高,可见色彩元素对三维动画设计的重要作用同样也体现在渲染动画氛围环境的效果方面。

设计师完全可以尝试利用这种创意手法,赋予整个动画世界一些不同于其他现实世界中色彩的变化,强调动画设计整体风格特色和特征,表达自己的情感。

以《海底总动员》为范例,故事背景将从整个海洋远景推进到了整个的海底世界,运用到了大量的冷暖色调,营造出来了这个海底世界中的特有的那种神秘而又安静平和的气氛,同时设计师们又通过巧妙地运用到了大墨蓝色背景的表现方式上去暗示了这个海洋远景背后一个巨大无比的神秘与未知数,为以后一切的意外与事情能够顺利地发生下去而努力铺起一条道路。故事的最终是完美的结局,历经了许多千辛万苦之后的父亲,终于是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儿子。场景虽仍然基本都是发生在海底世界,但由于其整体主色系逐渐从墨蓝色而逐渐变成了深蓝色,给了观众朋友提供的一种既有色彩又明快而又十分舒适又温暖的感觉。由此可见,调整海底光环境下的光线的明暗、色彩基调等问题在整个海洋色彩环境的设计构思和灯光组合运用等制作过程环节中也往往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动画创作和技术水平正在迅速发展,但还是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所以需要相关动画创作人员进一步地深入发展动画创作。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影响动画创作质量的因素不仅在于动画故事情节是否精彩,还在于动画创作人员是否可以很好地结合故事情节,并有序地控制整个画面。其中,画面设计和创作的一个要素就是色彩的应用。相关动画创作人员需要进行有效地搭配和应用色彩,利用色彩来烘托整个现代动画作品地地整体氛围,还要利用色彩来推进故事线,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的突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代动画作品制作的整体水平以及效率品质。

猜你喜欢
动画颜色色彩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神奇的色彩(上)
我是动画迷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特殊颜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