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色彩在中国包装设计中的发展探索与应用研究

2023-01-06 08:38刘一儒
流行色 2022年11期
关键词:颜色色彩传统

刘一儒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平顶山467000

一、中国当代包装设计色彩现状

中国自古就有“五色观”色彩体系,其是我国历史与文化长期发展所积淀的民族财富,体现着中国人对色彩持有的那份独特认知与感悟,更是中国传统色彩运用原则,在此种传统孕育下的国人设色讲究高古、优雅、澹逸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在国际上综合国力的日渐增强,相应优化升级新兴科技产业和设计力,各类产品在提升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在产品内在属性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上也与日俱增,就使得传统文化备受瞩目。在平面设计领域,设计师在我国本土包装设计上也开始寻求新突破,当代包装设计中民族化的改变是基于对传统文化借鉴基础上再设计改良而成的,同时更是对西方设计思想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优化。

通过对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审美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解读剖析,探讨传统色彩美学应用于中国当代包装设计中的必要价值性;通过突破旧有设计习惯来寻求创新的设计思路,从而总结探索出在进行设计应用时的可行性方法,让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当代包装设计中得到传承和重生。

二、中国传统色彩观探究

1.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形成

思想观念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色彩观。中国的传统色彩观念也如此这般,中国多民族的特性与生活习惯影响了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并且不同民族的生态环境、性别、民族信仰等也对他们的日常用品颜色产生巨大的影响。秦朝前后推崇红色、次之为黑与白,直到“五行”色彩的建立辅以特有哲学思想下形成了独具民族色彩的“五色体系”,对中国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包装设计、服饰及绘画等行业的用色方式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中国传统色彩观”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基因之一,儒释道思想对其演变和发展的历程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在中华民族审美观念之中,传统色彩对国人审美有着指导性作用,反映并记录了民族精神和文化变迁的全过程。

2.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形态发展

原始社会人类色彩概念的形成离不开自身的生活场景和观念,其色彩来源对象会被赋予某种图腾信仰和特殊含义,如为生存而狩猎及战争中动物、敌人的鲜血会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由于崇拜太阳、火以及血液,再加上红色更容易从大自然获取,因此古人一开始便追求红色(图1)。

图1 中国秦汉时期陶器和漆器

当色彩融合了社会意识,会激发色彩的象征性与表现力显现。春秋战国时期传统五色观逐渐形成,并与当时的自然观、社会观相结合。《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1],将五色定为中华传统文化本源之色,并将其与文化观念相关联,作为象征手段加以延伸拓展。如人们在面对荒蛮自然之中希望得到一些庇护,进行祭拜和感恩:“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2],使得色彩与器物形成固定搭配模式。再如色彩与方位相对应,方位的尊卑就相对地体现为色彩上的尊卑,还会根据官位不同的等级来对应相应的颜色,周礼中已有明确叙述与总结:“五色视为尊、其两两相配间色视为卑”。

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儒释道共同构建了我国传统色彩文化,儒家思想用色彩来暗示人们的美德。佛教绘画中将“白”看作由善引起的因果报应,赋予色彩以特殊伦理意义,在发展过程中受传统五行学说及五色体系影响,逐渐崇尚黄色且视红色为贵,所以得道高僧的袈裟都为红色,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五德终始”色彩观念。在道家色彩观中主张“无色而五色成焉”即为追求无色之美,在“大音希声”的哲学理念中追求返朴归真的素朴之美,崇尚高居于一切色彩的黑色,其影响了中国绘画色彩美学思想,奠定了绘画中墨色的朴素观念,也使得人们在色彩上脱离了“礼”的约束。“传统色彩五德观”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三、中国包装色彩发展演变与特点

1.中国传统包装色彩演变

包装是指按不同的工艺材料所制作而成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我国传统包装将“致用”和“利人”作为设计原则,使其兼具实用及美观等作用。

(1)从天然材料色彩到红黑为主

原始社会人类居民使用竹、木、土、植物茎叶及动物皮等天然材料,用于制作物件的包裹形式,此时由于技术和工艺的原因只能依靠材料自身的颜色作为包装色彩;春夏战国时期的物件包裹制式华丽且颜色鲜艳;随着秦朝统一六国,统治者和贵族用漆器来放置生活物件或饮食器皿等,漆器的颜色依旧遵循“五色”中的红、黑色为主,在边沿会添加大量其它颜色和使用工艺复杂的镶嵌金银片来增加层次感和装饰感。

(2)彩绘与印刷术

漆器作为包装和储藏用具,在发展鼎盛时期的汉代,装饰手法依旧多用彩绘,但是此时延伸出用植物枝条编制的包装品、丝绸及布匹包装品;东汉时期社会发展稳定,造纸术及印刷术的出现推进了商业包装信息传播,优化了包装表现手段和包装的颜色;唐朝对外贸易繁荣为包装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包装的材料也逐步丰富起来,伴随印染工艺水平的升级,赋予丝织品包装的颜色也可以任意挑选和变化[3];顺延到宋朝,海外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纸艺和印刷术被运用到食物、中药材、纺织品等物品包装中,商家在包装纸上普遍印刷商号、宣传语及吉祥图案,颜色也变得更为丰富,文字和图案多使用黑白单色的油墨印刷,图形鲜明,颜色统一。

明清两代工商业和手工艺逐渐繁荣,促使商品包装日益精美且色彩艳丽。清代宫廷用品的包装色彩上多用原色—黄、红、蓝、绿、白等,而民间包装更多的是开始注重包装功能以实用性为主,迎合皇家色彩审美的同时兼具有地域特色。而清末鸦片战争的爆发,欧洲大量的工业产品涌入国内,打破了传统包装形式、风格和用色,开始受到西方设计的影响,传统包装色彩开始没落。

2.中国传统包装色彩观形成与特点

中国包装色彩观的形成受民族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影响,通常会受限于统治者政策或信仰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包装用色在初期就被潜意识地被人们进行分类应用。中国封建社会依靠法规与“礼”来制约束人们的思想、经济等各个方面,而色彩的应用也在其中,对传统包装色彩也深受其影响。

其中儒家色彩观中“正、间色论”及“以色比德”的说法符合统治阶级的直接利益,因此得到拥护,等级制度的需求限制了普通百姓的用色,至此形成两种包装风格:一是宫廷包装多金银、丝织等贵重材质,其色彩多为奢华、罕见的天然矿物质染料等,以突显其地位;而民间包装多采用竹、木、纸等制作工艺简单且价位低廉的材料,颜色多为不经过修饰的材料本色。

受包装材料、生产工艺的影响,早期传统包装用色基本维持材料本身的颜色,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技术的提升,匠人们逐渐发掘了更多的矿物及天然材料来丰富色彩种类。如隋唐时期的染织业空前繁盛,科技发展推动了印染技术的革新,赋予更多的颜色、图案花纹来搭配,用于包裹物品的材料、图案及颜色极为精美。从陶器—青铜器—漆器—丝织品—造纸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成熟,包装色彩由单一制式走向丰富制式。

综上所述,生产工艺的发展和进步有效促进了包装材料的运用,同时也推动了具有民族特性的中国包装色彩观的发展形成,凸显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精神。

四、中国传统色彩观在中国当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中国当代包装色彩特点

建国初期我国的包装设计较为落后,视觉色调比较单一,以红黑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及综合国力提升,在吸纳西方包装设计的同时也提升了本土包装设计行业的竞争力,此时包装设计的色彩已脱离六七十年代的单一色彩,在画面中出现一些色彩丰富的几何、抽象图案。

步入90世纪年代后,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中国包装设计不断进步,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包装设计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国外先进设备及技术的引进,使得我国包装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装色彩再次回归丰富和多样化的呈现。

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白色垃圾”对环境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如今环保理念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了绿色包装和可循环发展的重要性,纸和纸盒、铝箔以及可降解材料等包装形态得到重新再开发,而凸显材料本身和产品风格理念的颜色开始逐渐回归大众视野。

国内包装行业的振兴发展,在优化升级人们审美的同时,开始认为优秀的包装设计不仅解决的是自身产品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够优化提升企业文化和形象的表现;面对市场经济日臻成熟,各种包装材料、样式和颜色层出不穷,民族文化自信也使得具有民族美学理念的中国传统色彩逐渐回归大众视野,一些90后设计师在汲取国际先进艺术观念及理论的同时,传承和创新出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风格。

2.传统色彩对中国当代包装色彩的应用启示

包装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视觉呈现载体,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掘、传承和创新,本土设计师可以在包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色和使用,其方法有很多种。

其一,重用红色系。红色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象征着喜庆,带有美好愿景,在包装设计上应用中国代表色—红色,有利于向世界传递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故宫的文创产品吉兔纳福生日礼盒(图2)的包装盒采用了银朱色为主色调,辅以金色点缀,配色大气热烈、喜庆热闹。寄予了产品的美好寓意,极具生命力与视觉冲击力的红色给消费者留下直观的视觉印象,彰显产品独特的文化价值。

图2 故宫吉兔纳福礼盒

其二,善用间色。可以将五色观运用于包装中,借助对比强烈但纯度不是特别高的间色、互补色、邻近色进行搭配,比如矿物质颜料特有的石绿色(图3),同时重视每种色彩的比重及其在整个包装用色中的位置,来延续和传递出传统五色体系独有魅力。

图3 敦煌文创包装盒

其三,巧用色彩心理。中国儒家色彩观本就重视色彩象征性,基于人们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之初色彩占据80%左右,好的包装设计主色调格外吸引人,能够诱导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企业商品的销售竞争力。如食品包装中使用松花、芍荣、黄埃明快的暖色系来强调食物的可口程度,而冷饮食品包装可选用冰凉感的晴山、苍苍等颜色来突出产品特有的属性。

其四,妙用无色彩系。在追求小众审美的当下,一些追求新鲜感的客户人群更喜欢色彩的与众不同,在面对这类客户群体时,需要将传统色彩美学理论、民族文化特性与商品的属性相互结合,摆脱固有色彩观念的刻板印象,搭配设计出极简但层次丰富的包装色彩,将商品的文化属性、内在精神展露无遗。比如在敦煌文创包装袋中(图4),设计师利用粒子化处理为点阵的聚合,采用中性的皦玉色和白色作为主色调,再点缀当下比较流行的克莱因蓝,搭配出极简但年轻化的配色,向华戎交汇的千年敦煌致敬,也拉近了与追求与众不容且个性的年轻小众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图4 敦煌文创包装袋

结语

色彩史的发展就是文化史的延伸,透过色彩发展历程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及审美取向。历经千年变迁、延续至今的传统色彩体系,其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离不开先民们的智慧与审美思想,既有一以贯之脉络传承。

中国当代包装色彩设计应用中,首要应立足本民族传统,次之再对外来文化吸纳应加以取舍来以适应本土发展。色彩本身在包装设计组成部分中就是最具视觉冲击和感染力的,在我国当代本土包装设计中可借助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和文化内涵来准确传递设计师所要赋予作品的生命力、文化特性、民族特征,通过汲取本土优秀文化土壤来激发创新源泉,在视觉和心理上来引起文化和精神共鸣。

猜你喜欢
颜色色彩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特殊颜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