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飞天意象在舞台装中的创新设计实践
——敦煌色系在秘境飞天系列中的应用

2023-01-06 08:38殷楠楠
流行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化生秘境飞天

殷楠楠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 北海 236000

一、绪论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代表着神秘绚丽的敦煌艺术。在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飞天形象是中原、西域、印度三种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敦煌飞天不仅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和包容的体现,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深厚文化的积淀与传承。随着敦煌飞天艺术的不断蓬勃发展,飞天形象不仅仅只属于敦煌,更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逐步走向世界的舞台。

在服装设计领域,敦煌飞天形象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被符号化,在服饰设计上的应用多趋向于简单的纹样表现形式。通过舞台装设计,以飞天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为设计形象主体,使飞天形象的内在意象与外在形象互为贯通。从整体出发使飞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更具深意,赋予浪漫主义色彩。因此在探索飞天形象的造型与服饰的过程中,有助于深入了解飞天形象的蕴意,促进飞天形象造型与服饰的完美融合。通过对飞天人物的形象分析和多角度的探究,进一步研究敦煌飞天意象在当下舞台装中的研究与创新。

本文以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设计开发研究法的方式层层递进,通过调研敦煌飞天形象的来源以及各时期的造型特征,在客观分析飞天形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出系列设计概念。同时在分析典型案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设计框架,由此进行敦煌飞天意象在舞台装中的创新设计研究。

二、敦煌飞天形象文化与意象人物造型特点

飞天,顾名思义就是一些飞行在天空里的神,她们都可以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姿态优美。佛教记载天人由莲花化生而来,尽管有人说这位身在飞天中的神灵其实是现代佛教文化作品中的一个具有艺术性的造型,但这种女神形象其实起源于古代的西印度佛教神话,是古印度佛教神话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两位飞天神灵的一个结合体[1]。

对于飞天形象整体而言,体态造型和服饰这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对飞天形象服饰研究的同时,对身体姿态与造型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3]。飞天是一位美丽的菩萨,会演奏音乐,擅长飞行,充满异国情调。飞天是一个绚丽的民族艺术形象。从天人的起源和本身的职能上,飞天并非独立的个体天神,而是天人乾闼婆与紧那罗互相结合的双飞天。根据印度佛教文化中的文献记载:乾闼婆的中文名称是由印度梵语所音译而来,具体的意思是天歌神,同时也是婆罗门门派和印度古代神话中的娱乐歌舞神。乾闼婆与紧那罗在佛国世界里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彼此关系密切且形影不离,是一对知己,也是一对融洽和谐的伴侣。敦煌飞天服饰继承着千百年各个时期的文化和时代特点,或是秦汉民族服饰的古朴典雅,或是魏晋南北朝民族服饰的简约朴实,亦或是隋唐服饰的开放华丽,宋元服饰的雅致简约。从中华民族服饰艺术传承的视角来看,它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艺术当中的佛、儒、道思想、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等,由最初的碰撞发展为最后的融合。

三、敦煌飞天意象在服装领域中的应用

1.敦煌飞天意象在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实践

在敦煌服饰的系列创作中,以刘元风教授的敦煌意象系列、楚燕老师的丝路寻迹系列多以敦煌典型色彩中的土红色系为主色调。

刘元风教授表示在他对敦煌服饰进行的创新设计中,他的系列创作来源于对敦煌艺术的一份情感和一份敬畏,在此基础上再转化为一种传承的责任和创新的使命。

在“绝色敦煌之夜”的系列服装展示中,刘元风教授在设计上着力选择了唐代具有典型性的装饰纹样作为设计元素(图1),同时表达其传统服饰文化的当代性,寻找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照。因唐代社会经济的强盛与社会的开放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敦煌石窟艺术在此时处于鼎盛时期。同时在佛教文化也表现在服饰上且十分丰富多彩,在服饰的装饰纹样中,都非常精美。

图1 刘元风 敦煌意象系列

刘元风教授表示敦煌艺术是中华文化深沉的文化源泉和丰厚滋养,是中国及世界的人类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当代创新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4]。

楚和听香服饰品牌设计师楚燕表示面对敦煌艺术(图2),面对中国艺术传统,从中可以发现艺术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概念在几千年中国服饰的漫长演变过程中是华夏民族所秉承的对不同文化和审美开放的包容性所带来的服饰多样性之美。

图2 敦煌“飞天”主题的服饰创新设计

设计师李迎军在“绝色敦煌之夜”中以敦煌飞天元素的魏晋飞天为灵感来源(图3)。以魏晋风骨为代表的飞天在前期粗犷雄浑、后期则轻盈飘逸。凭借魏晋飞天元素的服装设计作为向敦煌致敬的载体,借此表达当年的飞天将穿越千年在今世的敦煌再次云气飘流、御风飞翔[5]。

图3 李迎军的魏晋飞天设计作品

2.敦煌飞天意象在服装造型领域中的运用

敦煌艺术是甘肃省文化艺术的重要符号,甘肃省歌舞剧院成功排演了多部以敦煌文化为题材、民族文化为主线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成为甘肃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也为宣扬敦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的舞剧《丝路花雨》在演出期间轰动全国(图4)。

图4 《丝路花雨》舞剧

剧中飞天有两组形象造型,采用了不同的设计风格。其中一组的飞天形象充满了现代感,给人以强烈的舞台视觉冲击力。服装虽然借鉴了中国古典服饰的样式,但配色大胆,鲜亮的黄色与桃红色搭配,再加上舞动的绿色飘带,特别是面部那层黑色的纱,更是增添了飞天的现代感和神秘感。另一组飞天形象塑造采用了复古式的创作风格,人物背景以敦煌壁画做装饰[6]。飞天装饰形象基本复古唐代的样式,服装风格是中国古典舞服装样式与飞天服饰的混合体。

《丝路花雨》是继《大梦敦煌》之后的另一部展现敦煌文化魅力的优秀舞蹈作品。飞天的主要角色艺术形象也已经完全贯穿了《大梦敦煌》的创作始终。《大梦敦煌》通过不同的色彩风格和色彩表现方式深入描述一个敦煌飞天文化人物的真实人生情感和人生命运,通过这种风格色彩方式使中国观众更加直观、深刻地深入理解中国敦煌飞天文化(图5)。

图5 舞剧《大梦敦煌》剧照

3.敦煌飞天意象的服饰创作构思

敦煌飞天艺术在人们心中的完美形象,是古代画匠及众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境界和精神向往。画匠们通过飞天这一艺术形象,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从而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在敦煌飞天意象戏剧影视服饰的设计方面,受到服装研究领域、服装设计领域、服装造型领域的启发。以敦煌飞天形象中的天人为主体,围绕天人化生—双生—融合的设计理念,结合各个时期敦煌飞天的特征。在形制、纹样、色泽、质料、配饰等方面进行设计与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当下的工艺设计与艺术风格。

四、敦煌飞天意象在舞台装中的创新实践

1.秘境飞天之形制的创新

本研究通过舞台装设计,以飞天形象为主题,围绕飞天形象的来源,提炼出化生-双生-融合概念进行系列创作。四套飞天舞台装也象征着天人由莲花化生—奏乐歌舞—融为一体的过程。在元素运用方面,采用敦煌背光纹样、敦煌藻井纹样、云气纹、同心结,象征天人由莲花化生问世,寓意脱去世俗杂念,进入新的境界。背光纹样是天人身份的象征,内部以莲花纹、宝象花、云气纹等共同组合,象征光明。敦煌藻井纹样的变幻丰富,既是二维也可转化为三维,亦由平面转化为立体。取自佛教八宝之一的同心结,寓意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双生形象。

2.秘境飞天之纹样的设计与创新

飞天&秘境系列—选取自敦煌壁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壁画—天人反手弹琵琶。经过对比分析,对壁画中的多处纹样进行实践,综合色泽、纹样、形制的角度选取壁画中的一部分,再进行一系列的顺时针旋转、左右对称、拼接组合的方法得出四方连续的纹样。为了呼应敦煌飞天意象的神秘感与岁月感,保留了壁画的斑驳效果。由得出的四方连续纹样进行二次设计,选取中心定位纹样结合飞天壁画中线的流畅性这一特点对纹样以白描工笔的处理方法得到线描纹样,最后进行删减和再设计。

3.秘境飞天之色泽和质料的创新

服装的色泽是服装艺术效果呈现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色泽搭配不仅提升了服装格调,也是调动人们轻松、愉悦和舒适的感官因素。经过对敦煌壁画色泽的调研与提取(图6),通过对比分析并结合敦煌经典色彩系列色标:土黄系列、土红系列、褐黑系列、青绿系列。

图6 敦煌壁画色系调研与提取

通过结合敦煌飞天色泽和中国传统色系,选出七种具有代表性的敦煌传统色—褐色、朱砂、松绿、赭石、瓦岗红、帝青、密陀僧。七种色系相辅相成,共同表达出敦煌飞天的神秘感和岁月的积淀感。

服装质料是服装设计作品呈现效果的重要条件,质料的不同直接影响服装的最终效果,不同质料的搭配不仅能为设计作品带来生命力,也能提高服装整体的格调进一步增强设计感。在质料与工艺方面,结合秘境飞天的设计风格和飞天形象的律动感。一方面,选择秘境系列纹样进行数码印花工艺;另一方面,质料选用空气棉、同色系不同纯度组合的光泽感透明纱、毛毡、镂空针织质料等进行附和;采用叠加、拼接、镂空、编织等工艺。

4.秘境飞天舞台装系列成果呈现

舞台装系列效果图—秘境飞天,围绕敦煌飞天意象,通过舞台装设计方向,进一步探究飞天形象,并根据调研实践设计出一系列敦煌飞天戏服。从结构、廓形、色彩、纹样、质料、配饰、妆容、道具等方面探究并创新。在系列设计的服装造型结构上采用平面与立体、二维与三维互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图7)。

图7 秘境飞天系列效果图

第一套是化生形象,天人由莲花化生问世,头部结合背光纹样以及藻井纹样并辅以云气纹,烘托人物形象。以披风作为原型,含苞待放的莲苞为设计灵感并在工艺处理上进行解构处理,隐喻天人的来源—莲花化生;前身左右两侧以莲花化生纹样为主的六块衣片,呼应创作主题。进一步从侧面烘托飞天形象(图8)。

图8 化生

第二套双生形象作为乾闼婆与紧那罗的独立个体,源于化生后二者各司其职但互相陪伴。两者的关系如是“你到之处,我亦相随”,因此天人之间的同心结设计寓意着天人之间的联系。下身裙摆以莲花花瓣的重组结构、依次排列,象征天人由莲花化生的寓意。上身肩部设计源于藻井图结构的变换,作为一种二维平面的构成,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空间。因此采用平面与立体的转换并结合堆叠、重复的手法(图9)。

图9 双生

第三套设计理念为融合。作为乾闼婆与紧那罗的结合,天人头部后方采用背光纹样、云气纹和花冠的组合。上半身肩部设计灵感源于藻井纹样,以堆叠重复的手法象征藻井结构的变换。工艺处理以解构、拼贴为主;由上及下环绕飘带对应飞天的飘逸感和律动感(图10)。

图10 隋唐风格飞天 融合

第四套设计理念为融合。衣身整体形制为上衣下裳,头饰采用镂空手法,头部飘带以立体手法分布于两侧。前身上部为云气纹的重叠与拼接,增加立体感。后背采取纵横编织进行质料改造。腰部设计为革带配以蔽膝、霞帔、飘带。两侧突出结构取自藻井图的三维变换,增加服饰的立体化(图11)。

图11 北魏风格飞天 融合

结论

本文以敦煌飞天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造型变迁和色彩搭配,从飞天形象的来源探究入手,综合分析并提取敦煌壁画中的传统元素,经过提炼与设计得到融合共生的系列设计概念,最终以新的创作形式来展现敦煌飞天意象舞台装。通过探索敦煌飞天形象的造型及服饰、分析飞天形象的多样性和创新设计中,进一步研究敦煌飞天意象在当下舞台装中的创新设计。为今后敦煌飞天意象在舞台装中的创作和相关的研究提供可借鉴性的参考与素材。借以本次创新设计研究,致敬敦煌文化,挥洒心中的飞天意象。敦煌飞天的服饰和形象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不断变迁,其形象蕴含的美好寓意、传达的融合理念共同书写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之美。

猜你喜欢
化生秘境飞天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美蓝染色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对不同类型胃黏膜肠化生的诊断作用
马凤琴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化生经验
走出《云南秘境》:仍非自圆其说(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