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灯光装置艺术中的应用

2023-01-06 08:38齐心语
流行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光色观者光线

齐心语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 200444

一、光的色彩属性

光在物理学中可以定义为电磁波,人们可看见的光被称为可见光,它只是整个电磁波谱中很窄的一部分,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概是380~760nm。人们之所以能够辨识千差万别的色彩,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线进入我们的双眼后反映到视网膜,经过视锥细胞而被我们感知,形成了对不同色彩的判断。我们无法在一片黑暗中看到色彩,因此,色彩的形成和光有着最亲近的关系—无光即无色。

色彩在反光物体上和自然发光的物体上的形成原理是有差别的。反光物体是指本身不会发光,被光线照射后物体表面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线,其他波长的光线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线抵达了我们的双眼后被大脑解析,然后这个物体颜色就被我们所识别到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对于物体的色彩判断,其实并非物体本身的颜色,而是被反射的光的颜色。比如调色盒中的红色和绿色是因为它们对于光的吸收反射比率不同,因此被我们感知为不同的颜色。

对于自身发光的物体而言,色彩的形成原理则与反光物体不尽相同,光本身就自带颜色,光色的不同取决于光线波长的不同。如果我们看到了红色的光,则证明光线的波长范围大概在625~740nm,颜色偏绿的光,则是由于光线中包含了更多492~577nm的波长范围的光。对于光线的颜色,我们通常会称之为光源色或者光色。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光谱研究提供了助力,调色盘的概念从传统认知中的颜料转移到了灯光。灯光技术本身也在发展,从白炽灯到蓝色荧光灯到彩色荧光灯,为艺术家们利用光的色彩属性进行灯光装置艺术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多种可能性,使得许多艺术家沉迷于光色的魅力,走上了灯光装置艺术创作之路。

二、光色在灯光装置艺术中的美感

在艺术家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灯光装置艺术逐步发展起来了,艺术家利用灯光的色彩、亮度、温度、光影等特性创作艺术作品,传达自己的思想,对于灯光装置艺术家来说,光色是如此迷人的存在,其迷人之处既包含视觉的美,也包含色彩给人的情感体验之美。

(一)光色的视觉之美

色彩对于任何的视觉艺术创作都是无比重要的,人们是视觉动物,色彩是视觉最响亮的设计语言。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基本停留在外观,其中对颜色的感觉占85%、外形感觉占15%,两分钟后色彩降到60%,5分钟后才趋于各半[1],可见色彩对于人印象的重要性。灯光的色彩属性使它不仅仅作为一种传递光芒与温暖的媒介,也成了艺术家手中的画笔,灯光装置艺术家拥有了更有趣的调色盘。光色的色相、冷暖、明暗似乎都注入了语言的影子,他们通过对单色光、混合光的使用,创作了各种对人产生视觉刺激并具有视觉美感的作品,使灯光装置作品散发着奇妙的艺术魅力。因此,在灯光装置艺术中,光色一直是十分重要的主题,是展现作品艺术生命力、唤起观者视觉感知、塑造空间氛围的重要设计语言。

(二)光色的情感体验之美

从设计互动看,色彩可能是世界上最能触发观众情感的设计元素之一,因为人类对色彩的感知经验而赋予了色彩以意义和性格,进而可以通过颜色传递情感。康定斯基曾对色彩心理有这样的描述:“对于一个较敏感的心灵,色彩的效果就会更深刻,感染力更强。这就是我们达到了观察色彩的第二个效果:色彩的心理效果。”[2]他所说的这种色彩心理的作用,在很多艺术形式中都是成立的,但灯光装置可以笼罩住空间和观众,所以相比于传统绘画,灯光装置艺术表现出了更好的营造空间氛围和感染受众的优势,色彩的面积变大了,色彩的心理效果和感染力也因此加强了。当观者进入灯光装置所营造的色彩空间时,在享受视觉美感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光色带来的情感体验。他的感觉、情绪、对事物的想象等都会被光色影响,这种影响与时代文化和社会共同的现象有关,也与个人性格和经验有关。

三、光色对于观者的作用

(一)不同的光色影响观者的感觉

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感觉已经被多次证实,光色更是如此。正如学者们研究的那样,绿色象征生命与和平,蓝色崇高但没有亲切感,红色让人感到热情或是邪恶等等,诸多类似的研究都指明不同颜色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在灯光装置艺术中也是如此,光色的不同会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感觉。以英国艺术家利兹·韦斯特(Liz West)的作品《Difference is Important》为例,艺术家通光灯光装置,将四个相同的空间,点亮为四种不同的颜色,韦斯特的设计初衷便是探索“颜色是否会改变人的感觉”这一问题。观者走入被灯光笼罩的空间后,仅仅因为色相的不同就会让观者的五感和情绪在一瞬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色彩的象征性在观者的情绪变化中起了作用,具有共同实践经验的同一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对某一色彩的公认理解,这使得色彩具有象征性,但同一色相在不同的人群、民族、阶级或国家的象征性中可能完全不同[3]。

除了色彩象征性影响之外,光色为人们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也与每个个体的性格、经历相关。德国巴斯鲁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思·露西雅对色彩与性格的对应关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她通过测验证明,不同性格的人因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对事物的态度以及反映出的情绪是不一样的,因此,对色彩的审视和感受也有所区别。[4]利兹· 韦斯特的另一件沉浸式彩虹灯光装置《Our color》(图1)中,艺术家在5000平方英尺的展示大厅里创作了一个色彩梯度渐变空间,有趣的是,艺术家观察了参观者这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并发现参观者们体验过每个色彩之后,他们通常会回头找到最令他们舒适和愉悦的光色区域,然后驻足休息一会儿。当观众选择了某个颜色—或许是令人紧张的红色,或许是耀眼的黄色—可能就表示这个颜色对他有某种具有吸引性的特质,并暗暗透露了观者当时的心情。同一种色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知;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下,对同一种色彩的感知也不一样,光色为每个个体带来了丰富感受性。

图1 Liz West《Our color》

(二)光色影响观者对事物的联想

光色具有冷暖,但色彩的冷暖不是指某一种色彩的实际温度,而是指色彩在人类内心感知中因为不同的色彩联想而产生的温度感。如红、橙、黄色易使人联想到升起的太阳、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系;青、蓝色易使人联想到大海、晴空、阴影,因此,有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系。[5]在被灯光装置笼罩时,观众会将光色与身边出现的事物进行关联然后加以联想,除此之外,色彩引发的联想也与光的所处环境、位置、所依附的不同形状有关。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曾在美术馆展出的《气象计划》(图2)应用的正是人们对光色的想象,他用数百根暖黄色的灯光组成一个半圆形,然后通过天花板的镜子折射出一个完整的圆形,控制空气中的湿度,在展厅空间内制造了“海滩落日”的自然现象。许多观者在这壮丽的景观面前流连忘返,观者仿佛置于优美的黄昏中,他们或坐或躺,脸上的神情与身体的姿态都表现出惬意。高处、暖黄、圆形,这与我们每天见到的太阳是如此相似,埃利亚松用灯光装置呈现了出来。当一件艺术作品呈现出的颜色不同,观者就会对这件艺术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试图幻想一下,如果这件作品只改变其颜色,采用蓝色的灯光,那么人们对这件作品的想象也许会是某个神秘的星球或是其他的物体。

图2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气象计划》(图片来源:互联网)

同样使用这种手法的还有著名的灯光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他一直致力于探索感知、光线、色彩和空间,他的系列作品《Skyspaces》也证明了人会对不同的光色产生不同的想象。作品展出在一个围合的空间内,这个空间没有维度和时间感,好像是另一个时空,在空间的顶端设置一个开口,观者会自然地抬头仰望。随着时间的变化头顶上开口的颜色由天蓝色变为丁香紫、青色、橙色、红色、墨蓝色,不同光线在房间内的投射改变着观者对天空的感知,观者会因为光色和所在视角对这个空间有不同的想象,仿佛经历了正午、下午、傍晚、黄昏、夕阳和夜幕降临。

四、光色对于空间的作用

(一)暖光使公共空间更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灯光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不仅在艺术馆里进行展览,也在废弃的通道、简陋的厂房、街道公园、传统建筑等地进行展览。灯光装置从艺术维度拓展到了其功能性,光色在公共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感受:明亮的色彩能使人感到愉快和舒畅,灰暗的色彩则使人压抑、郁闷,这也说明,色彩会对公众的情绪产生影响。

这里要提到澳大利亚的灯光装置艺术家沃伦·朗利 (Warren Langley),他的作品在黑暗中充满了诗意,例如《黄金森林》(图3),这件灯光装置作品展现了暖光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艺术家在悉尼某处高速公路下创作了这片“灯光装置”森林,附近是一片贫民区,因此夜晚的犯罪率比较高,所以周边的居民不愿意在晚上经过这里。而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把公众安全作为他创作理念的一部分,树木被黄色的灯光包裹,在漆黑的空间中闪烁,这里变得更温暖柔和。人们被金色灯光所吸引,晚上也开始在这片区域活动,嬉戏玩耍、散步聊天,在美化空间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这片空间的犯罪率,增加了公众的安全感,这是艺术家对社会的深层次思考。

图3 《黄金森林》Warren Langley

学界的研究结果与沃伦·朗利的灯光装置作品所呈现的结果是一致的。汝涛涛等人的实验研究并指出:暖光影响下人们对他人的总体评价更加积极,社交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容忍度以及更少的抱怨,[6]这表明暖光环境有利于人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惠琪等人也提到,暖色会唤起个体愉快的体验,在暖色背景,人们会更多地幻想未来的幸福事件。[7]这充分证明了暖光在公共空间中的积极作用。

(二)光色重塑空间的活力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拥有了更先进的城市建筑,很多古老的建筑物可能会被认为有些与时代“脱节”,然而灯光装置艺术却能够为这些老式建筑翻新,重塑空间的生命力。

例如英格兰神秘的史前遗迹“巨石阵”,它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文物之一,在英国人的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但夜晚到来,巨石阵便失去了生机。艺术家运用灯光装置,为昏暗中的巨石阵赋予了眼花缭乱的色彩以及时代气息,在灯光的装饰下,它不再是冰冷的史前遗物,古老而神秘的巨石阵多了几分现代感,光色重塑了这座古老遗迹的生命力,诠释了新的空间文化。又如2019 年纪尧姆·马尔明(Guillaume Marmin)在法国梅茨星座数字艺术节上展出的一个名为“1.3 SECONDE”的灯光装置,该装置用250 台投影仪所射出的光线照亮了整个圣文森特大教堂的内部,可以看清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细节,浅白色的光线如同温柔的月光,为老教堂带来了梦幻之感,也让原本普通的老教堂变成了独特的艺术空间,神秘而具有活力。

(三)光色互动为空间增加趣味

除了简单的灯光照明,艺术家们始终跟随技术的进步改变自己的创作手法,他们使用各种技术、仪器,为灯光装置增添互动性。

LeuWebb Projects团队设计的“Thermally Speaking”是一个色彩鲜艳的公共灯光艺术装置,该装置位于约克堡游客中心,使用了热成像和红外测量仪器,可以读取体温度数并在装置上有所反应。它允许观者与装置互动,参与者需要站在访客中心的坡道上方,或在其周围移动,灯光的颜色会随着参观者的体温、走动而变化,呈现出类似动画的效果,使得原本的玻璃幕墙更有活力。此时参与者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的对象,参与者通过该装置与周边的环境进行互动。这个装置使游客在交互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并改变了多伦多约克堡游客中心的面貌,成为一个充满趣味的公共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色彩通过灯光装置艺术的呈现,更直接地感染受众,给观者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感知,并且对于观者来说是一种更直接、易懂的艺术体验。同时,伴随着灯光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灯光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我们的生活结合,光色也会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空间中,艺术家们通过光色在灯光装置艺术中的应用能够让公众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更人文化的、更有趣味的美好感受。在“灯光的调色盘”中,色彩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为更多人们带来“光色之美”。

猜你喜欢
光色观者光线
端午节观龙舟赛
鸡舍LED光色智能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板上芯片集成封装发光二极管的光色检测系统
淘气的光线
电视照明中光色的运用技巧